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清水灣道月初塌斜坡 緊急修復工程已完成
【有線新聞】月初紅雨,清水灣道近坑口永隆路一幅斜坡倒塌,緊急修復工程已完成。 路政署大雨後委派承建商啟動臨時斜坡鞏固工程,恢復行車後,承建商繼續緊急復修斜坡、清泥山下的泥石及修復行人路等,所有工程上周六完成。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感謝承建商、前線工人及各部門努力,路政署亦已根據土力工程處建議安排額外的工程師檢查,確保斜坡穩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研究揭「減肥神藥」降心血管病風險 馬斯克也在用 醫生籲勿忽視副作用
【有線新聞】研究發現一款熱賣的減肥針除了有減肥效用,還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估計與藥物的消炎成分有關,醫生則提醒公眾不要胡亂注射。 諾和諾德公司2021年獲批上市的減肥產品司美格魯肽針劑,透過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食慾,配合運動和低熱量飲食去減肥。藥廠標榜用家只需每周皮下注射一次,適用於12歲或以上的肥胖人士,使用一年多,平均能減重15%。部分人持續使用四年仍能維持效果,這款藥物因此備受追捧,連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也是其中之一。 最近一項臨床研究發現這款針劑除了能減肥,還有助提升心血管健康。諾和諾德出資的第三方研究邀請17,000多名體重指標BMI高過27、但沒有患上糖尿病的人,追蹤他們用藥數年間的身體變化,發現定時注射藥物的人患上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約6.5%,低過對照組的8%,效果比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顯著。 有學者估計效用與藥物的消炎成分有關,指這類患者的心臟和血管容易出現炎症,司美格魯肽類藥物能夠控制不良炎症反應,更引述有減肥針用家聲稱覺得新冠腦霧、關節炎等都有改善。醫生則提醒,雖然這類減肥針看似有很多好處,但不可忽視其副作用——除了常見的噁心、腹瀉外,也有輕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教育局上載首批學校外評報告 稱體現學校問責精神 教聯會表歡迎
【有線新聞】教育局上載首批學校的校外評核報告總結章節。 首批十間學校的報告總結章節上載到教育局網站,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稱,今個學年開始會上載報告總結章節,提高學校的透明度,體現學校問責精神。上載到網頁的總結章節闡述校情、學校特色以及外評隊伍給予的改善建議,讓大眾快速掌握學校情況。 教聯會歡迎做法,認為能讓公眾更了解學校的表現,亦有助促進學校持續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立法會東盟考察團轉抵新加坡 爭取本港加入RCEP
【有線新聞】立法會東盟考察團抵達新加坡繼續行程。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與七位議會聯絡小組成員拜會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曹忠明,探討香港如何做好中國和新加坡的橋樑。之後考察團到新加坡國會大廈,與新加坡國會議長謝健平會晤,了解當地國會會見市民的制度。 考察團亦分享了立法會處理公眾申訴的經驗,並爭取新加坡支持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雙方同意尋求進一步合作,實現互利雙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日夜都繽紛|灣仔區辦「流行共響節」 卓永興、麥美娟試吃街頭小食
【有線新聞】灣仔區議會與團體合辦「流行共響節」。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主禮啟動儀式,之後參觀攤檔、試吃街頭小食,又觀看街頭表演。卓永興:「這個新鮮點,與我們傳統蛋撻不同,有芋頭、椰汁在內。不過我們經常都說要與時並進,創新點也好。」 「流行共響節」是灣仔區「18區日夜都繽紛」活動,以流行文化、音樂及美食為主題,貫穿銅鑼灣啓超道、恩平道和白沙道三條街道,一連兩個周末舉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海關搗私煙倉拘兩男女 疑公屋擺貨轉售居民
【有線新聞】海關在深水埗檢獲一批走私香煙,拘捕兩人。 被捕一男一女分別71歲及60歲,被押解離開元州邨元豐樓寓所。海關下午分別在這個單位以及深水埗兩間劏房撿獲20萬支未完稅香煙,市值約90萬元,應課稅值約66萬元。 海關懷疑兩人利用公屋單位作為私煙儲存倉,再轉售予區內居民,正追查私煙來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反駁隊成員、保安局廖李可期 將掌政府新聞處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高層官員任命,保安局副秘書長廖李可期下周五起接替陳偉偉出任新聞處處長。 廖李可期在23條立法審議期間有份出席法案委員會會議回應議員質詢,亦是23條「反駁隊」成員。她曾任前運房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律政司副政務專員等。陳偉偉上任新聞處處長不夠兩年,政府未有公布他的去向。 多名高級官員即將退休,文體旅局常任秘書長黃智祖8月開始退休前休假,由旅遊事務專員沈鳳君接任,7月29日履新。商經局常任秘書長利敏貞亦會於7月展開退休前休假,由工業貿易署署長黃少珠接任。漁護署署長梁肇輝亦將退休,由副署長黎堅明接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新田科技城|多個環團稱極度失望 斥環評通過條件僅小修小補 不排除有人司法覆核
【有線新聞】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有條件通過。多個環保團體聯合回應,表示極度失望,指政府依然沒有為突然增加90公頃填塘面積重啟環境評估。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政府不斷倡議新田科技城時,團體珍惜任何與政府對話機會,多次提及憂慮及問題,花很多時間與政府一起商討,甚至提出很多不同方案。事實上環保署現在不但沒有正視問題,亦有條件批准,但條件我們認為都是小修小補,沒有對應真正問題,就是新田科技城填很多塘會構成很重大生態損失。」 她說不排除會有其他人提出司法覆核,又認為任何行政錯誤也會影響社會、甚至制度公義問題,即使有人上訴,相信也是基於良好意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財委會撥28億建微電子研發院 孫東料助創科界「搶人才」
【有線新聞】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28億元設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審議時,有議員關注項目如何能夠留住人才和加強香港的創科發展。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梁美芬:「最重要的目標是留住人才和成果,吸納人才、鼓勵成果,你們的關鍵績效指標是如何衡量?」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香港的『零到一』的突破是受到公認。香港之前主要是沒有中游的成果轉化和下游的產業發展,因為缺乏了一條腿,所以現在這兩年特區政府主要是完善香港創科體系。以後香港有這個平台,香港人會回來,內地人才會過來,海外科學家也會過來。」 微電子研發院是「創新及科技基金」的項目,研發院會由微電子專家等人士和政府代表成立的獨立董事局負責策略性事宜,並由一名行政總裁帶領團隊管理日常運作。局方預計取得撥款後,下年年底會安裝中試線設備和調試,相信可從研究項目、技術轉移等方面取得收入,不至於完全倚賴基金撥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涉濫收款項等 11名劏房業主共罰1.6萬
【有線新聞】再有11名劏房業主違反《劏房租務管制條例》被罰款。 這11名業主分別涉及沒在限期內向估價署署長提交租賃通知書、或向租客濫收款項,被判處罰款共1.6萬元。《劏房租務管制條例》實施兩年多,政府至今已成功檢控266宗個案,涉及229名「劏房」業主,合計總罰款共48萬元。政府強調估價署會繼續堅決執法,打擊任何違例個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啟德地盤工人高處墮下 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啟德一個地盤有工人由高處墮下受傷。 勞工處人員在場調查意外原因,現場是承豐道近啟德橋道。中午近12時,一名50歲外籍男工人在地盤工作期間,意外由大約6米高處墮下,跌落地下一個約1米深坑,同事發現報案,救援人員到場將事主救起送院。警方正調查意外,並通知勞工處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6日
極端天氣|市民追風或被檢控 陳國基冀收阻嚇作用:不應以身犯險
【有線新聞】政府跨部門應對極端天氣,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公布最新策略。強調要超前部署,包括抗洪及應對山泥傾瀉準備,亦會加強呼籲市民,惡劣天氣不要追風逐浪,否則有可能被檢控。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我們留意到以往有市民在颱風情況下追風逐浪,我們希望市民明白性命攸關,他們絕對不應這樣做,亦不應以身犯險。對於一些不聽勸告的市民,我們會果斷執法,如果有足夠證據,我們更會提出檢控,目的是收到阻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