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利物浦領隊高普宣布季尾離任 稱精力耗盡 無辦法再重覆工作
【有線新聞】利物浦領隊高普宣布季尾離任。 這位56歲的德國籍主帥說即將精力耗盡,無辦法再做重覆工作,他在去年11月請辭,希望球會做好過渡準備。高普2015年上任,2019年帶領利物浦贏得歐聯冠軍,一年後首次捧走英超。紅軍目前在聯賽榜首領先5分,英格蘭聯賽盃打入決賽,他寄語球員餘下時間全力以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壹傳媒案|審查員陳錦榮任期再延長半年 陳茂波:調查仍在進行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再延長調查壹傳媒事務審查員陳錦榮任期半年。 陳錦榮最新任期至今年7月27日,今次是他第八度被延長任期。他在2021年7月28日被任命為壹傳媒事務審查員,原訂需於半年內提交最終報告,陳茂波今次再以調查仍在進行為由延長陳錦榮的任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網絡熱話|CityEat熱潮遍中環 前DJ嘆遊客「唔幫襯」西餐廳 網民:我去外國都係咁
【有線新聞】內地客興起「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方式「窮遊」香港,惹起本港旅遊風光不再的憂慮,最近「CityEat(邊走邊食)」熱潮更席捲中環,不少街道、樓梯等位置都成為遊客悠閒「食Tea」的打卡位。前DJ何嘉麗近日就發文,慨嘆以往遊客急不及待入西餐廳感受「中西交匯」風情不再,引起網民熱議。 士丹頓街席地而坐 大多吃烘焙工房下午茶 何嘉麗本月19日發文紀錄她在士丹頓街的「中環隨手拍」,直言「以前嚟香港嘅遊客,會急不及待入去西餐廳,感受一下香港中西交匯嘅風情。而家……只會坐喺西餐廳旁邊嘅樓梯嗰度…」。所附圖片可見,坐樓梯遊客幾乎全是亞洲人面孔,不少人都在吃知名烘焙工房「Bakehouse」的麵包及咖啡,同時亦有一名西方人席地而坐。 「其實又唔係好關事,呢一頭不論外國人定係咩人都係咁樣,鍾意咁樣坐喺街邊飲咖啡傾偈,好多時會帶埋寵物添。」、「呢個位weekend一定係成班坐係度飲酒。」有網民直指中環街頭「CityEat」其實並非新鮮事,只不過以往是歐美遊客較多,近年越來越多亞洲遊客更夠膽「體驗」,「其實唔阻人就ok,不過食完記得清理返個地方」。 街坊:外國人都係咁 網民指港餐廳「性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台男投資失利劫郵局 趁歲晚持刀縱火搶現金 網民詫異:能搶到多少?
【有線新聞】台灣南投26日發生一宗近年罕見的郵局劫案,一名壯年男子持開山刀闖入清水郵局搶劫現金,與唯一一名當值職員纏鬥後事敗,縱火後開車逃離。案件最終靠附近鄉親提供關鍵線索告破,據報匪徒事前曾預演劫金庫,而警方研判涉事郵局存在「不利因素」,所以在六年間第二度遇劫。 壓制經理猛敲頭 事敗丟汽油彈逃逸 據台媒報道,事發於上午10時許,位處鹿谷鄉清水郵局遭持刀匪徒闖入搶劫,並丟擲汽油彈縱火。南投郵局局長黃翠蓮還原案發過程時表示,身高約170厘米的年輕歹徒,戴口罩及安全帽闖入郵局,值班劉姓經理立刻按下警報器,歹徒見狀將經理壓制在地,並猛敲他的頭。經理掙扎脫逃後向外求救,歹徒見事敗丟汽油彈縱火。 由於隔壁鄉親活動中心舉行活動,多名老人見狀過來協助,歹徒立刻開著未掛車牌的賓士逃逸,過程被目擊民眾拍下。警方憑藉鄉親提供的畫面,中午12時40分在日月潭九龍口攔下作案賓士,將43歲黃姓搶匪帶回。黃男供稱因為投資失利策畫搶劫,涉事清水郵局地點偏遠,且是「一人郵局」,因此鎖定為目標,他縱火是希望能破壞郵局內部監視器主機,以逃避警方追緝。 事發「一人郵局」 六年前曾被掠50萬元 據了解,台灣的郵局有提供匯款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區選|登記冊系統故障 報告揭改動設計致超負荷 投票率需修訂 陸啟康:不擔心選舉呈請
【有線新聞】上月區議會選舉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選管會完成中期調查,發現是選舉事務處技術人員改動系統設計時出現失誤,已排除外部惡意攻擊,又公布投票人數和投票率計算錯誤。 區選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令選舉延長1.5小時,選管會公布中期調查結果,說系統在2021年立法會選舉後已交由選舉事務處技術團隊維護,事件與系統承辦商無關;處方人員在改動系統時出現失誤,導致中央處理器在區選當晚不堪負荷,登入系統佔用伺服器大量資源,難以執行發票程序。 專責調查小組主席文本立:「技術團隊修改系統時沒有考慮實際操作引起的流量影響,沒有做充分的荷載測試,向其他兩重架構闡述時沒有充分闡明修訂詳情和影響。專責調查小組會考慮如何加強兩重認可架構角色,令他們更主動複檢選舉事務處技術團隊所做出的決定。」 選管會又公布最終投票率是27.59%,較原先公布多0.05個百分點,解釋當日時間緊迫,工作人員面對很大壓力,漏計在專用票站投票的2,100多人,主席陸啟康說不擔心有選舉呈請。選管會主席陸啟康:「整個點票過程是公開以及在所有人見證下進行,因此選舉結果絕對我強調絕對沒有因此受任何影響,與點票相關的數據經再三覆核,已確認再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兩九巴士西隧相撞11傷 往港島交通嚴重擠塞 涉914及934號路線
【有線新聞】西區海底隧道有兩輛巴士相撞,11名乘客受傷。 多名傷者在現場接受初步治理,部分要由擔架床送上救護車,巴士擋風玻璃毀爛,地上滿布油漬,消防灑上木糠。 中午約12時兩輛914及934號線九巴在西區海底隧道往港島方向,近管道入口前頭尾相撞,兩輛巴士上共有11名乘客受傷,往港島方向交通嚴重擠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6日
東區走廊五車相撞 八人受傷送院 交通一度嚴重擠塞
【有線新聞】東區走廊有五輛車相撞,八人受傷送院。 意外涉及兩輛的士、兩輛私家車及一輛輕型貨車,其中一輛的士車身嚴重損毀。早上約九時,五輛車分別沿東區走廊往中環方向行駛,駛到近鰂魚涌對開,懷疑有車收掣不及,連環相撞,包括司機及乘客共有八人受傷或不適,要送院治理,現場交通一度嚴重擠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11月男嬰遭口罩焗死 揭淚涕「浸濕」到透明 照顧員「神經大條」錯過救援
【有線新聞】流感高峰期間,年幼孩童防護措施備受關注,但未足歲嬰兒佩戴口罩又是否合適?台灣近日就發生一宗悲劇,一名只有11個月大男嬰因為哭喊,懷疑被眼淚、鼻涕弄濕的口罩活活焗死。家屬認為悲劇緣於強制佩戴口罩,對公托中心的照顧人員提告過失致死。 因呼吸道疾病流行 托兒所實施強制口罩令 事件由華視主播林彥汝在社交平台轉述家屬文章披露,指朋友姐姐22日將11月大兒子放在公立托兒所,懷疑被浸濕口罩悶住口鼻窒息,送醫不治。貼文直指因為呼吸道疾病流行,托兒所開始實施口罩令,小朋友不喜歡戴口罩,但老師強硬要求他要戴,小朋友就大哭,可能因眼淚、鼻水浸濕口罩,黏住口鼻導致窒息,最後「掙扎著倒下」。 托兒所老師卻「神經大條」以為他哭累了睡覺,20幾分鐘後要換教室時,才發現結果已經沒呼吸心跳,錯過了黃金急救時間。林彥汝指男嬰爸爸媽媽很平凡善良,趕到醫院時,看到媽媽哭腫的雙眼充滿無助,男嬰小小脆弱的身體已經承受許多搶救的措施,令人不捨;爸爸只能求神拜佛跪求奇蹟,但男嬰終究沒撐過來,醫生判定腦死,「善良的他們,同意器捐愛兒的心臟遺愛人間。」 閉路電視揭口罩濕到透明 父:沒貴人救他 據台灣傳媒報道,閉路電視曾拍下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10歲男生請食「辣條」 同學含一啖當場倒斃 捱告惹網民爭議:分享有罪?
【有線新聞】高油高鹽高添加劑的「辣條」被視為不健康零食,但仍於兩岸小學生間掀起熱潮,內地最近卻有宗「辣條」命案,一名小學生僅用嘴含住一根,便頭一歪突然倒斃。家長認為孩子死亡與「辣條」有關,控告分享辣條的10歲同學李某,要求賠償。 同學目擊「含一根」倒斃 法醫揭急性中風 事發於2022年1月16日,被告的李某當日到教室上課,把從家中帶來的辣條分給同學小A。放學後,有同學看到小A拿出辣條,撕開塑料包裝後用嘴含住一根,「接著就頭一歪,慢慢滑到地上,趴在地上不動了」,隨即報告老師。小A送院後證實不治,而死因為「腦實質出血繼發蛛網膜下腔出血」(急性出血性中風的一種)。死者父母主張辣條和孩子的死存在因果關係,要求李某及其父母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檢測報告顯示,涉事辣條符合內地食安添加劑使用標準,而且未有檢出安定、甲拌磷、敵敵畏成分。公安機關檢驗表明,李某分享的辣條未檢出有毒,而辣條雖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但屬於「無明顯安全隱患」的食物。根據查案筆錄和勘查現場證據,小A嘴裡的辣條沒有咬過跡象,無充分證據證實小A「進食了辣條」,而小A亦沒有過敏史。 法院:純屬小孩間分享 網民質疑為告而告 法院認為案件爭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23條|設「應變反駁隊」回應網上抹黑 李家超:立法屬社會共識 定保障人權自由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說,基本法23條立法準備工作已在衝線階段,研究加入「科技中立性」條文,不用每次修例就可應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變化,又會成立專隊向不同界別解說。 基本法23條立法即將上馬,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互動交流答問會與議員探討如何令立法更具前瞻性。 選委會界別議員黃錦輝:「別有用心的人亦會用AI和大數據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 李家超:「如果我們有法例內容是科技中性都能處理,無論AI日後如何變化、大數據如何被濫用,我們這部法例都不會因此經常修改。」 港島西(新民黨)議員葉劉淑儀:「或者可以參考英國做法,她通過法例後立刻檢討實務守則,在其法例附表下訂立。」 李家超 :「葉議員提及用附表或守則方式就不需要繁複修改主體法例手法處理,我感謝這些意見。」 有議員關心23條解說工作,李家超說會成立核心解說隊伍,由他統籌指導。律政司司長、保安局局長是主要成員,其他官員亦要「落水」擔任支援隊伍。 李家超 :「我們與特別的界別做解說,包括商界、媒體、外國總領事和商會等地區我認為都重要。我們只有一部香港國安法,比外國動輒有二十多部國安法律,我們只是小巫見大巫。」 他說當局亦會成立「反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5日
煽惑六四集會案|律政司終極勝訴 鄒幸彤恢復原審定罪 刑期上訴發還高院處理
【有線新聞】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煽惑六四集結案,律政司終極上訴得直,鄒幸彤恢復原審定罪。 鄒幸彤由囚車押送到法院,2021年警方以疫情為由反對六四維園集會,鄒幸彤於社交平台及報章撰文呼籲公眾參與,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及後上訴得直。律政司不服,終極上訴。 終院法官李義與首席法官張舉能分別頒下不同判詞。法官李義與霍兆剛以及非常任法官紀立信都認為被告可以挑戰警方禁令的合法性作為辯護理由,因為警方禁止集會決定的過程被告沒有參與。從憲法上挑戰禁令屬基本法維護和確立的權利,被告不應因為無法向上訴委員會上訴,或者沒有尋求司法覆核而被剝奪挑戰禁令的機會。警方發出的集會禁令是未經批准集結控罪的必要元素,控方有舉證責任,確立禁令是合法。 首席法官張舉能就不同意,指被告可否在刑事法庭挑戰行政決定,取決於跟法庭所須處理的事情是否相關。他另頒判詞指,條文有明確規定遊行上訴委員會的裁定是「最終」決定,認為涉及「非法集結」等罪行,已審慎考慮和平衡維護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及維護發表自由、和平集會及示威等基本權利,因此禁令合法性不是罪行的必要元素,不可在刑事審訊中間接挑戰,須透過司法覆核去處理。 法官林文瀚亦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4日
C朗「中國行」淪鬧劇 向球迷道歉稱來到「第二故鄉」 傳媒揭主辦方內幕
【有線新聞】葡萄牙球旦C朗拿度往中國踢表演賽,臨時因為主角受傷而改期,引發牽連大波。有傳媒揭露主辦方得知消息後,仍「不遺餘力地努力做工作」,勸說「要為了球迷上場比賽」,並向大批網紅出售晚宴席位,令C朗拿度全晚飽受滋擾。 受傷改期自言難過 網絡卻流傳敬酒照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主辦方於23日晚召開記者會,宣布C朗(內地稱C羅)因身體因素無法於24日及28日兩場比賽出場,需要延期,承諾遠赴深圳觀賽球迷的機票、飯店均可「報銷」。C朗在記者會上向中國球迷道歉,強調「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自言非常難過,「我也了解你們的難過,尤其是我的球迷。我們的比賽並沒有取消,我們還會回來的」。 大批球迷當晚包圍C朗下榻飯店外抗議之際,網絡更流傳起C朗與隊友舉杯的照片,令「C羅敬酒」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當晚晚宴主持人直播中出面闢謠此事,指他當晚並未飲酒,喝的是銀耳雪梨湯,「職業球員在正式比賽前不能喝酒」。 晚宴席位售網紅 借人氣直播激怒C朗 中國新聞周刊指出,「C羅敬酒」晚宴引起C朗不快。因為這個商務禮儀場合,被主辦方出售了大量「席位」,購買者多為網紅,網紅們花了入場費後,利用直播等方式「借C朗人氣」獲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