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醫管局:廣華醫院電線槽鍍層未達標 若涉刑事轉交執法部門 建築署查逾百同類工程
【有線新聞】廣華醫院電線槽鍍層經檢測確認不合規格,建築署指有148個工務工程項目涉及電線槽,將逐一採樣檢驗。 醫管局委託的獨立專家提交報告,指鍍層厚度及重量未達合約標準。醫管局已要求承建商更換物料及補救,解釋違規原因,強調若涉及刑事成分會轉交執法部門。 建築署將會檢測148個牽涉電線槽的工程項目,並宣布加強電線槽鍍層的驗收程序加入工地抽樣檢測,並規定承建商提交的物料認證須在三年內發出化驗報告,亦須顯示通過測試的物料與在工程中使用的屬同一批次。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比利時學者證「棉花糖行星」落沙雨 揭大氣層下攝氏或破千度
【有線新聞】比利時的天文學家透過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處女座方向有顆星體,雲層是由沙形成,它下的「雨」不是水,而是沙。 2017年,天文學家於處女座方向、距離地球200光年,發現一顆系外行星。它的大小跟木星差不多,但質量只有木星的十分一,密度之低有如一顆棉花糖。 比利時的魯汶天主教大學天文學家透過新一代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再次觀測這顆「棉花糖行星」,發現更多新奇之處。望遠鏡以光譜分析,拆解行星大氣層的成分,發現除了水蒸氣,還有二氧化硫及矽酸鹽組成的雲,意味這裡的雲是由沙組成,所以當這顆行星下雨,落下的「雨點」不是水、而是沙,但專家不明白的是行星大氣層表面只有攝氏500度,不能將沙蒸發成雲。其中一個可能是,這裡大氣層的底層應該比表面更熱,達攝氏1,000度甚至更高,足以令沙變成蒸氣、上升凝結成雲。 今次發現顯示,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化學環境千差萬別,將不斷打破人類的常識。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玫瑰崗中學停辦|校方發通告詢問家長轉校意向 倘不同意須列原因
【有線新聞】三年後停辦的玫瑰崗中學向家長發通告,了解他們是否接受轉學安排。 通告指玫瑰崗中學過渡委員會月初通過建議,計劃安排中一至中五生下學年起轉到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詢問家長意向。如果不同意、需要列明原因,意向書最遲下周四提交。玫瑰崗中學上周安排學生及家長參觀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有商場設燈飾迎首個疫後聖誕 料生意額增約兩成
【有線新聞】有商場為聖誕裝飾亮燈。 這個尖沙咀海傍的大型商場邀請聖誕老人為裝飾亮燈,今個聖誕以太空為主題,有近十米高的火箭模型,讓一家大小拍照。 這裏明天起開放、直至明年元旦,今年是防疫措施完全撤銷後首個聖誕節,商場相信本地消費意欲會增強,預料聖誕期間生意額增加約兩成。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網傳巴士車廂疑有床蝨 九巴:即時安排回廠清潔、未有發現
【有線新聞】九巴車上懷疑有床蝨,已即時送回車廠清潔,九巴說未有發現。 網上影片所見,一輛九巴的座椅上有一隻疑似床蝨的昆蟲屍體,另一張圖片顯示昆蟲曾攀附在安全帶上。九巴說知悉事件後即時安排該輛巴士回廠,仔細檢查後未發現床蝨,已經委託專業公司全面高溫消毒及深層清潔車廂,而來往機場及市區的龍運巴士周五起對所有車廂高風險地方噴灑對人體無影響的防蝨噴劑,並且適時高溫消毒和深層清潔,預防床蝨輸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今年共57宗嚴重工業意外釀21死 郭偉強引述局方:將加強地盤突擊巡查
【有線新聞】本港今年發生多宗嚴重工業意外,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引述發展局,指會加強地盤突擊巡查。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統計顯示,今年已發生至少57宗嚴重工業意外,21名工人死亡,當中工務工程佔傷亡數字42%。工會和郭偉強就工業安全問題約見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引述局方指除了會加強突擊巡查,亦會更嚴格審批工程投標。 郭偉強建議嚴厲打擊安全措施不足的承建商,「不要等到發生了很多宗意外才考慮除牌,而是只要明顯做不足安全措施,都應該提早考慮除牌這個安排,因為除牌的阻嚇性甚至比提高罰則還要高。」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瑞銀料明年樓價跌一成 負資產宗數未見頂 促政府考慮「撤辣」
【有線新聞】有投資銀行認為本港負資產宗數尚未見頂,並估計明年樓價有機會再跌10%。 美國加息周期未知何時結束,本港樓市持續面對壓力,第三季負資產宗數按季升超過兩倍。投資銀行瑞銀認為,因為不少買家在2020年置業時都採用高成數按揭,所以預期負資產宗數有機會繼續上升,政府是時候考慮「撤辣」。 瑞銀投資銀行香港房地產分析師梁展嘉:「樓價現在大約跌了17%、18%,再跌多10%,加起來跌了差不多超過25%。以前都有很多人是九成『上會』或八成『上會』,技術上他們是負資產,(宗數)是會再繼續上,這是未看到頂點。當然政府仍有一些措施可以去全面撤辣。」 瑞銀認為本港樓價今年仍有下調空間,最多跌5%,明年亦有機會再跌一成;又指明年上半年高息環境將繼續影響香港經濟,除非美國下半年開始減息,市況才會好轉。 瑞銀投資銀行香港策略師陳志立:「我們香港受到高息影響,影響到香港的住戶和商業,利息支出有影響,以及對投資的信心或消費都是有影響。第二就是內地的增長都是有些較預期差,所以香港受制於利息以及內地的增長,今年地區性而言是比較差的。」 瑞銀預計今年香港經濟將增長3.6%,但受到美國經濟以及內地房地產市場增長減慢影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房協安達臣道資助房屋「朗然」 主攻中小型單位 料本月內公布價單、開放示範單位
【有線新聞】房協即將推售位於安達臣道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朗然」,預計今個月內開放示範單位及價單。 房協說在上次推出項目時向買家調查,發現兩房單位需求最大,因此項目將會以中小型單位為主,提供約420伙,實用面積由303平方呎至658平方呎,單位將附設基本裝修及家電。 項目的預計關鍵日期是2025年底,房協本月內會公布價單並接受合資格市民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上年度接逾千宗熱線求助或舉報 防止虐待兒童會:過半遭身體虐待、近七成施虐者為家人
【有線新聞】防止虐待兒童會過去一年接獲1,200多宗電話求助或舉報,按年增加8.5%,當中187宗是懷疑虐兒個案,近半涉及小學生,來自專業人士的舉報只有5%。 防止虐待兒童會上年度接獲1,232宗電話求助或舉報,當中一成半、即187宗 懷疑是虐兒個案,按年增加一成一。懷疑受虐兒童有222名,最多為6至8歲,其次是9至11歲,即是近半處於小學階段。最多兒童懷疑受身體虐待有五成六,更加有近一成懷疑受到性侵。 防止虐待兒童會指,施虐者有近七成是家庭成員。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黃翠玲:「起初可能只是輕微體罰,打手掌、很輕微,但隨時間變本加厲,因本身(管教)無效就變本加厲,下手越來越重。」 兒童的價值觀亦都會因為受虐經歷被扭曲,黃翠玲:「令兒童學習以暴力解決問題。有很多研究顯示,受過體罰的兒童長大後有自己的家庭、孩子,他們會像影印機般,用上一代的管教方式,對他們的孩子施行體罰。 經統計,約四分三的求助或舉報來自家庭成員,近兩成來自公眾或鄰居,專業人士的舉報佔半成,受虐兒童親自求助只得八宗。會方希望立法會盡快通過《強制舉報虐兒條例草案》,並應立法全面禁止體罰。 他們提醒家長不要輕視對小朋友言語上的責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APEC|陳茂波出席歡迎酒會 與李顯龍等多國領導人交流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歡迎酒會。 陳茂波進入會場,與東道主美國代表握手,之後坐在南韓總統尹錫悅旁邊,美國總統拜登致歡迎辭。陳茂波在社交平台指自己受特首委派,代為出席,又上載與多國領導人交流的照片,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等。 陳茂波同日到訪矽谷,與一間有意來港成立研發中心及區域總部的生物科技公司交流。他又出席駐三藩市經貿辦舉辦的午餐會,向初創企業及基金代表介紹香港優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本港失業率微升至2.9% 表現略遜預期 孫玉菡:或受外圍環境影響
【有線新聞】本港失業率輕微回升,表現略差過預期。 最新失業率為2.9%,比上月公布的數字回升0.1個百分點,略高於市場預期的2.8%。失業人數增加1,800人至11.58萬人,就業不足率則保持1%不變。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外圍環境困難或對本港有一些負面影響,但訪港旅遊業和本地消費短期內繼續支持經濟增長,勞工市場未來數月應維持緊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16日
鄧燕梨案|控妨礙司法公正提堂 准續保禁離港
【有線新聞】前職工盟總幹事鄧燕娥的妹妹鄧燕梨涉嫌妨礙司法公正,押後至下月7日再訊。 案件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裁判官批准案件押後,讓辯方索取資深大律師的法律意見;鄧燕梨繼續以5萬元保釋,期間不得離開香港,須交出旅遊證件。 鄧燕梨的姐姐,即李卓人太太鄧燕娥,今年3月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鄧燕梨涉嫌在警方搜屋前兩度進入單位取走涉案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