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9日
美斯缺陣|微博澄清無關政治 重申肌肉發炎 賽前一天公開訓練「已盡所能」
【有線新聞】國際邁阿密表演賽風波,球星美斯在微博否認缺陣有政治原因,重申是肌肉炎症所致,又說與中國有緊密緣份,希望再與中國球迷見面。 國際邁阿密早前訪港,球王美斯在表演賽臨場缺陣,引來球迷及港府不滿,但三天後,他在日本友賽後備登場,踢足30分鐘。港府隨即再發稿,指美斯在日本活躍自如出賽,要求球會作合理解釋。 事隔一周,美斯在微博上載影片解畫,「在香港比賽前一天,我嘗試上場訓練,為所有來觀看訓練的球迷努力,我已盡自己所能,也參與了小孩的足球互動課,但我真的無法上場參賽。我感到不適,有加劇傷勢的風險,幾天後,傷勢感覺好了一些,因此我在日本上場了一段時間。」 爭議聲中,杭州體育局宣布取消阿根廷足球隊3月的表演賽,北京足協又發聲明指沒計劃舉辦有美斯的比賽,環球時報社評亦稱不排除事件中外部勢力有政治動機,藉事件令香港難堪,影響香港的國際形象和聲譽。 美斯:「我聽到有人說我因為政治原因或其他原因,不想參賽,這些都不是真的。從職業生涯開始,我就和中國有着非常緊密與特別的緣份,在這裏的採訪、比賽和活動,讓我留下美好回憶。」他又向中國球迷送上祝福,希望不久將來會再見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9日
23條|鄧炳強點名「自由亞洲電台」 批外國政客、機構抹黑立法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批評有外國政客及機構繼續抹黑基本法23條。 鄧炳強:「我也留意到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自由亞洲電台』,當中有提及第23條立法有些罪行是針對傳媒,這個也是錯的、假的。我們只是針對危害國家安全的人,我們對所有人,特別對傳媒報道有充分的保障。無論根據《國安法》、《基本法》或兩國國際公約,我們都有充分的自由。」 鄧炳強出席23條立法諮詢講解會後亦提及英國保安國務大臣早前批評23條立法會摧毁香港繁榮,鄧炳強認為是故意抹黑,指制訂23條立法內容時也參考了英國國家安全法。他又強調23條立法無追溯力,會跟隨普通法原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9日
農曆年後滬指重上2900點關口 港股三日升勢卻告終 分析:突破需待國內救市
【有線新聞】內地股市農曆新年假期後復市,紅盤高收,上證指數重上2,900點關口。但港股回吐,終止三日升勢,內需股受壓。 A股三大指數假後復市集體造好,龍年首個交易日紅盤高收,其中上證指數升逾1.5%,以全日最高位收市,近一個月以來首度企穩在2,900點關口收市。 雖然北水亦重臨,但未帶動港股進一步造好,恒指早段反覆下試50天線,午後跌幅擴闊至約200點,低見16,137點,最終全日收報16,155點、跌184點,成交820億元。北水假期後回歸,淨流入42億。科技股回吐,科指一度跌逾3%,收市亦要跌2.6%。 大唐資本投資策略部總監盧志明:「一過了農曆新年就『一節淡三墟』,大市真的『虛虛地』。近期國內比較多相關消息,這些消息關於(內房)白名單,陸續有很多救市措施方案傳出來,又或者實際措施出台。會否突破這個拐點?這個拐點是16,350點至16,400點附近,突破到可視為較強的反彈。」 農曆新年黃金周,內地人均消費仍未重返疫情前水平,內需股受壓,李寧跌逾8%,是藍籌股中最差。海口春節免稅品人均消費跌,中免跌一成。 全國兩會下月初在北京召開,「中字頭」股份造好,當中資源股表現省鏡,藍籌五大升幅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9日
百圓店「DAISO」創辦人離世 顛覆「平嘢冇好」源於隨口講 堅信遲早倒閉反成霸主
【有線新聞】日本連鎖百圓店「DAISO大創」公布創辦人矢野博丈本月12日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80歲。這名堅守「顧客至上主義」信念的商人,早年憑平價轉售次等貨賺得第一桶金,更順利讓公司所售商品顛覆「平嘢冇好」印象,就算面對成本上漲、經濟不景,仍維持「統一價格」因而獲得大量消費者支持,其創業故事相當戲劇性。 畢業即繼承妻家生意 倒閉負債出走東京 據日本作家大下英治所寫的《百円的男人 大創矢野博丈》所載,1943年出生的矢野博丈生於一個貧寒家庭,父親雖然是醫生,卻以「不收取貧窮患者治療費」而聞名,認為「比起錢,先好好對待一份工作」。受父親影響下,矢野博丈於大學時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靠自己打工去解決,並且還未畢業便早早結婚,畢業後就繼承了妻子家生意不太好的海鮮批發事業,並新加了養殖業務。 兩年過去,經營不順利、無法向銀行貸款的矢野,帶著妻兒如同逃亡一樣跑到東京,拼命工作還債,先後當過百科辭典的推銷員、保齡球場職員等,其後成為小流動性小販。他先在大阪露天專賣店買了大量平價、次貨商品,然後在老家廣島以些微利潤的價格銷售。為了讓顧客反覆購買,以「顧客至上主義」為宗旨的矢野不重視利益,使他獲得了固定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9日
上海女教師出軌16歲男生 當局調查「未停職」登熱搜 法律KOL料「舉報夫」下場最慘?
【有線新聞】上海有男子實名舉報其任教高中的妻子出軌,對象更是其任班主任的班上16歲男學生。由於事主及涉事學校均直接公開,還有二人的露骨對話,隨即引發輿論及當局關注,微博上事件相關閱讀量高近4億次。涉事學校通報涉事女月教師停職受查。 舉報PDF長達200頁 女方語氣嬌嗲如國中生 有關長達200頁PDF的實名舉報日前已在網絡流傳,事主自稱是「上海市第二中學化學老師、兼高一二班班主任張越」的丈夫吳棟申,指張越出軌自己的16歲高一學生,並與未成年人發生關係 ,「試問這樣師德敗壞的人,怎麼配為人師教書育人?」。舉報貼文還附有雙方的聊天記錄,吳形容「勘稱未成年人勾引指南」。內地傳媒指出,從吳某發布的聊天截圖中,可以看到有些聊天則是十分露骨,例如雙方打算約開房。 有自媒體分析二人對話,指涉事女教師表現出「國中女生對著高中男友般」,對話語氣非常嬌嗔,起初似乎還保留著一絲克制;假設男方真的16歲不到的話,事情就真的「搞大了」,因為雙方其後談話越來越大膽;又指如果聊天記錄為真的話,那麼兩人應該是已經私下約了,而且還發生了一些事情。 遭起底在港讀碩士 學霸級履歷屢獲教學獎 事件曝光後,有網民「起底」女方的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8日
林筱魯稱若息口、按揭條件沒太大變化 「撤辣」對刺激樓市作用不大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月底公布,立法會議員林筱魯認為,若果息口和按揭條件沒有太大變化,即使「撤辣」對刺激樓市作用不大。 他又說,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同屬長遠發展項目,兩者都應繼續落實,但時間上要分先後,「我們看長遠發展時,步伐可以調節,但方向不能迷失,在這個基礎下,北都已是進行中的大概念,但中部水域填海仍在規劃階段,未到起步階段,所以就算真的要做時,都是跨越很長時間,我們不需要現在過於驚慌地說『做甲不做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8日
深水埗鴨寮街大廈塌石屎 碎片散落行人路
【有線新聞】深水埗鴨寮街有大廈簷篷石屎墮下,無人受傷。 石屎碎片散落行人路上,簷篷位置的鋼筋外露。中午近12時,鴨寮街178號近港鐵深水埗站A2出口位置,大廈一樓簷篷有一幅面積約半米乘1米的石屎塌下,警員接報後圍封現場調查,並通知相關部門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8日
農曆新年|黃金周逾125萬內地旅客人次訪港 超越2018年水平
【有線新聞】春節黃金周期間,有逾125萬內地旅客人次訪港,超越2018年農曆新年水平。 為期八天的黃金周周六結束,期間有143.6萬旅客人次訪港,當中125.5萬人次來自內地,日均15.7萬人次,比去年五一及國慶黃金周多大約兩成半及一成半;年初三是入境高峰,有大約18.6萬人次由內地訪港,而整個黃金周大約有1,980個訪港內地團,帶來6萬6千名旅客。 文體旅局指,期間酒店入住率超過八成,黃金周首數天更高達九成,認為各方面接待旅客工作暢順。昂坪360都表示,黃金周期間旅客數字按年升逾兩成半,並超越疫情前同期水平。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8日
家國天下|香港華服熱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8日
運輸署料下午時間較多旅客經陸路口岸入境
【有線新聞】運輸署預計,今日下午較後時間會有較多旅客經各陸路口岸入境。 運輸署會繼續與各公共交通營辦商保持緊密聯繫,要求營辦商按乘客需求加強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8日
油麻地警察電單車疑收掣不及撞私家車 交通警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警察電單車懷疑失控與私家車相撞,一名交通警員受傷。 網上片段見到,一輛私家車在燈位前停下,電單車尾隨駛到,懷疑收掣不及撞向私家車,警員墮地後隨即站起來。 中午12時,一輛交通警察電單車沿佐敦道行駛,駛到近志和街對開,懷疑收掣不及與私家車相撞,警員手部受傷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8日
油麻地賓館藏值逾1億懷疑可卡因 兩外籍男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在油麻地一間賓館搜出132公斤懷疑可卡因,市值1億2千萬元,以涉嫌販毒拘捕兩名外籍男子,明天提堂。 檢獲的懷疑可卡因存放在多個行李箱內,警方星期五在油麻地一間賓館截查一名47歲多明尼加籍男子,在行李箱搜出毒品,隨後到他入住的房間再搜出更多毒品,共重132公斤,並拘捕房間內另一名44歲哥倫比亞籍男子。兩人被落案起訴販毒罪,星期一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警方說兩人一月底由西班牙經倫敦抵港,不排除毒品來自南美。 毒品調查科警司譚威信:「選址在油麻地鬧市,人多及外國旅客聚集的特性,企圖掩飾及合理化用行李箱,大量販毒的行為。同時兩名被捕人士以旅客身份入境,只可以在香港逗留三個月,相信販毒集團利用他們只可以短暫停留的便利,以打游擊的方式販運毒品,試圖加大執法人員追查的難度,實質是假遊客、真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