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6日
旺角私家車遭刑毀 全車玻璃被打爛 現場遺兩鐵鎚 警正追緝疑犯
【有線新聞】旺角有私家車遭刑毀。 架私家車的擋風玻璃及車窗被打爛,現場遺下兩把懷疑涉案鐵鎚。警員下午5時許巡經上海街627號對開,發現停泊在路邊的四驅車遭到破壞,聯絡車主到場,將案列作刑事毀壞處理,正追緝疑犯及調查作案動機。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6日
加拿大初創研「免用電海水化淡」 靠潮汐力量逆滲透濾膜 零排放日產近五萬公升淡水
【有線新聞】海水化淡可以提供食水,但會消耗不少電力。加拿大有初創企業想到將海水化淡裝置造成浮水式,靠海浪的力量推動,不需要用電就得到淡水。 淡水是重要資源,食水及各行各業也需要淡水。對於缺乏天然淡水的臨海地區,海水化淡是個選擇 但需要額外電力,亦意味可能增加碳排放。 加拿大一間初創企業認為,既然要從大海取水,為何不順便從大海獲得海水化淡用的能源?譬如可由海浪取得能源,於是公司設計了一種以鋼纜固定於海床的浮水式裝置。化淡採用逆滲透原理,當海浪通過裝置時的壓力會推動水泵,將海水泵向逆滲透濾膜另一邊,隔走鹽分獲得淡水。這種設計不只簡化結構,能源效益亦更高,保證零排放。 化淡裝置花了八年時間研發,只要一米高的浪就可以運作,不會騷擾海底生態。現時最大型的版本長八米、闊五米,每日可以產生4.9萬公升淡水,相當於滿足四百人當日的用水量,而且化淡裝置是模組化設計,只要將多個裝置結合就可以倍大供水規模。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6日
指外國藉詞搶奪仲裁生意 梁美芬斥乘人之危 林定國:主動向外宣講香港法治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指外國以香港實施國安法為藉口,搶奪國際仲裁生意。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說,會主動對外宣傳香港法治,做到攻守兼備。 選委會界別(經民聯)梁美芬:「在國際仲裁方面,只要我們的人不在場,他們負責人公開說香港有國安法,你們不要去那裡做國際仲裁,當然來我們這裡。我們很君子,事實上別人未必這樣君子,應該說是乘人之危,美國帶頭打,我們以為友好的(國家)在不同場合搶生意。 選委會界別(新民黨)容海恩:「可否利用國際法律人才說好香港故事、說好香港法治故事,令我們沒那麼容易受到欺凌?我們除了有盾,亦希望自己有劍去反制裁。」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透過協助其他地區,甚至內地的能力建設,令他們體會香港擁有很多高質素、有誠信、有質素的法律人才,透過深入交流活動,更加理解香港的法律制度。永遠宣講不是靠律政司單打獨鬥,一定會聯同議員、聯同兩個法律專業團體界,及其他同樣關心香港法治情況的所有人一起做好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6日
港大風波|校委會委許偉強、孫德基加入調查 主席王沛詩:12周內提交報告目標不變
【有線新聞】港大校長張翔涉及多宗投訴,港大校委會成立專責小組調查,小組加入兩名非校委,分別是資深大律師許偉強及前審計署署長孫德基。校委會主席王沛詩說,他們對香港事務很熟悉,多名委員贊成委任,12個星期內提交報告目標不變。 校委會主席王沛詩:「上次會議後有提到我們先定12星期調查時間,待調查委員會工作進行後,有什麼需要例如時間、資源,可以跟校務委員會商討。先定下了12星期工作,現在繼續是12星期。」 被問到有人向警方舉報港大文件外洩,王沛詩說對事件完全不知情,亦沒有人與她聯絡。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6日
盤點彩虹邨「港人集體回憶」 不止「打卡」籃球場出名 歷來到訪名人星光熠熠
【有線新聞】屹立本港逾半世紀的彩虹邨據報將納入政府重建劃,讓不少港人大感不捨,坦言又再失去一代「集體回憶」。彩虹邨屬本港最早一批公共屋邨,同時也是首個獲設計獎的屋邨,其獨特「彩虹」主題可說是與別不同,歷史上亦是港府「招待」外賓參觀的王牌之一,近年更因為彩色外牆、籃球場在網絡上揚名,成為海外旅客「打卡熱點」,甚至吸引港韓偶像團體取景。 本港最早期公屋邨之一 「七色街道」最貼題 據政府資料,彩虹邨前身是九龍十三鄉(即牛池灣、沙地園等十三個鄉村)的屋舍田地,清拆後在1962年至1964年之間分期落成,為本港最早期興建之一的公共屋邨。整個屋邨由來自英國的「巴馬丹拿」(曾稱公和洋行)集團負責設計,獨特建築風格融入包浩斯風格元素,如樓宇間高低錯落、外牆及籃球場塗上繽紛顏色,在1965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這個本港首個建築獎項的獎牌至今仍收藏在屋邨觀塘道的入口處。 有別於公屋邨主流的「字首命名方式」(如華富邨的華安樓、華樂樓等),邨內11座樓宇名稱皆以顏色有關,但只有三座是彩虹七色,即紫薇樓、綠晶樓及紅萼樓,其他則為錦雲、金碧、金華等,反而邨內七條街道則「貼題地」以七色命名,分別為紅梅路、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6日
北大嶼山公路貨車翻側 司機受困獲救
【有線新聞】北大嶼山公路有貨車翻側,司機一度被困。 貨車車頭撞毀,零件散滿一地。清晨5時許,貨車沿北大嶼山公路往機場,駛近映灣園對開失控,撞到防撞欄後翻側。司機一度被困,消防用工具剪開擋風玻璃後將他救出,他受輕傷送院。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5日
家國天下|三星堆展覽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5日
公立醫院142部氣腹機或令心臟停頓 醫管局即時停用 未來一周約30宗手術須改期
【有線新聞】衞生署接獲通知一款手術時使用的氣腹機可能令病人心律不正或心臟停頓,醫管局即時停用142部同款儀器。 該款儀器有大約200部在公私醫院及一間日間醫療中心使用,主要在做腹腔鏡或內窺鏡手術時對腹腔或大腸充氣。由於有病人因為儀器過度充氣出現併發症,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上月底發出回收通知,供應商已經按衞生署要求,通知所有受影響機構。醫管局暫未接獲不良反應報告,已經改用其他品牌或型號,首批預計一星期內送到公立醫院。屯門、博愛及明愛醫院有30宗非緊急微創手術要改期,緊急手術不受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5日
多間中央駐港機關譴責美制裁議案 港澳辦:勾連「反中亂港」罪惡 國安公署斥制裁如廢紙
【有線新聞】港澳辦嚴厲譴責美國跨黨派議員動議制裁特區官員。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批評美方行為猶如黑社會。 早在2020年被美國制裁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譴責制裁動議,說美國的霸凌行為並非首次。鄧炳強:「我們根據香港法例檢控一些違反香港法例的事情是天經地義,外國政客為了他們的利益或保障他們在香港的走狗,從而恐嚇如果要控告我的人,就要制裁你的官員,這跟香港黑社會或外國黑幫行為很接近。你要影響我的利益,我就用盡一切方法恐嚇你,我認為這是非常不道德、不道義的行為。」 港澳辦嚴厲譴責美國政客,批評他們毫不掩飾地透過威脅,「搭救」豢養在香港的代理人,將自己與反中亂港的罪惡勾連,又指官員和司法人員依法行使權力是天經地義、不容置喙。 駐港國安公署批評美國政客頻繁炮製法案,抹黑攻擊香港司法制度,以所謂香港人權為幌子老調重彈,這種霸凌式制裁再多再濫都將是廢紙一張。 中聯辦說國安法實施以來執法人員手持利劍、司法機構明鏡高懸,法治才得以重彰,強調中華民族越戰越勇、遇強彌強,任何企圖以港遏華的圖謀和卑劣伎倆都動搖不到堅定維護一國兩制和國家安全的決心。 國安委說對外國政客散布虛假論調,妄圖肆意干預官員職務、檢控工作及法院獨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5日
進博會|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 總理李強主旨演講:互利共贏是最明智選擇
【有線新聞】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在上海舉行,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中國反對單邊主義,與各國在開放的大舞台上相向而行。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周日早上在上海舉行,副總理何立峰宣讀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致信,「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將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強調經濟全球化是歷史大勢、人心所向,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最明智也是最自然的選擇,「五年前的今天,習近平主席也是在這裏宣布首屆進博會開幕,今天習近平主席向本屆進博會專門致信,重申了中國推進高水平開放,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放眼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我們真誠希望與世界各國一道,在開放的大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 今屆進博會是疫情後首次恢復全面舉辦,有3,400間企業,當中有近300間是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目超越歷屆。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5日
立會議員、團體到美國駐港總領館示威 斥制裁動議顛倒是非黑白
【有線新聞】多個團體到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示威。 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陳勇、多名立法會議員分別在領事館外表達不滿,說被美國點名制裁的司法人員守護香港法治,美方的制裁動議是顛倒是非黑白,破壞核心價值。福建社團聯會等多個團體亦到場抗議,撕毀美國國旗後用腳踐踏,以示不滿。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