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3日
智創未來|可持續製衣物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3日
亞洲盃8強|日本補時失十二碼 1比2負伊朗 8強戰出局
【有線新聞】亞洲盃,日本補時輸12碼,1比2不敵伊朗,8強出局。 亞洲一哥惡鬥二哥,只能活一隊,守田英正28分鐘的入球,領先是藍衫的日本。擺脫3位伊朗守衛,推回中間起腳,比蘭雲特用腳閂到都照入,「藍武士」半場領先一球。 上屆4強碰頭,日本3比0淘汰伊朗,換邊後,上田綺世飛身頭槌高出,錯失拉開機會。後防不集中,走漏莫希比要付出代價,伊朗55分鐘1比1。接應阿斯蒙妙傳,莫希比走到好位置,射遠柱入網。 扳平後,伊朗氣勢如虹,阿斯蒙高速壓入禁區,推過一個、兩個,射近柱入網。球證舉手指越位,一班伊朗職球員揮手,示意沒有,半自動越位識別系統顯示手肘突出來。 伊朗沒有洩氣,又是阿斯蒙,頭槌差一點點。之後伊沙杜拿希把握對方解圍不遠車身,鈴木彩艶接實,以為又要加時。補時4分鐘,日本的板倉滉情急出腳,就鑄成大錯,禁區踢跌簡安尼。查漢巴殊勁射入網,伊朗反勝2比1,報回上屆一敗之仇,晉級準決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3日
美斯訪港|公開操練前3小時已排隊入場 球迷劉先生:小學開始喜歡他
【有線新聞】國際邁阿密訪港,在香港大球場公開操練,有球迷生日都專誠捧場,希望獲得美斯簽名。 球迷Archit:「我自小喜歡美斯,他今次在我生日的特別日子來到香港。希望得到他的球衣,有簽名會更好,希望可以與他合照。」球迷劉先生:「喜歡美斯12、3年,由小學開始。最深刻是他的球品、人品,他球技真的很好,2022年更奪得世界盃冠軍。」 場內氣氛熱烈,大部分都是美斯球迷,穿上巴塞羅那、國際邁阿密及阿根廷球衣,又自製橫額。公開操練開始前3小時已經有球迷在場外排隊入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3日
美斯訪港|大球場一帶午後封路 主辦方:勿購非官方渠道門票
【有線新聞】配合大球場活動,警方下午起在附近一帶封路,在聖保祿醫院外加設指示牌,陸續封閉部分加路連山道以及全段東院道。 有工作人員在路口提醒球迷切勿攜帶違禁品,主辦單位又呼籲市民切勿從非官方渠道購買門票,否則可能被拒入場,甚至驅逐出場,又說每張門票上的二維碼只能掃描一次。 附近有餐廳趁機推出優惠,顧客穿球衣可享飲品半價,有拉麵店就希望大球場舉辦更多大型盛事帶動人流拉麵店負責人野崎建志:「有活動一定多些生意,我們都樂見,我估計增加三、四成生意,準備多點湯、麵、飲品等全部都準備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3日
科創領航|數碼銀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澳洲男童爬進夾公仔機受困 獲警員到場打破玻璃窗救出
【有線新聞】不少小朋友都會給夾公仔機裡,得意可愛的公仔所吸引,想把公仔夾出來,但如果小朋友被困在機裡又會如何呢?澳洲一個父親最終也無法自行把兒子「夾出來」。 3歲的伊桑被困在夾公仔機已有一小時,但有這麼多公仔陪著,他看起來一點也不害怕。「伊桑,到後面的角落去」,找不到鎖匙開門,唯有用其他辦法。伊桑乖乖聽父親的話,爬到角落,掩著雙眼。 伊桑一家人幾日前去昆士蘭的商場,他走近最喜歡的夾公仔機附近玩耍,父母同時照顧幾個孩子,一不留神伊桑已經從獎品出口處爬了進夾公仔機。 「你贏了獎品,想要哪一個?」男童父親霍珀:「我發訊息給我父親,他問我還有多少個2元硬幣,可試試把他夾出來,很好笑。我最終要打給夾公仔機公司,另一位女士通知了管理人員,對話期間他們不明白發生什麼事, 問我投了多少個硬幣入機器,是否硬幣卡住了?我說,唯一卡在機械內的是我兒子。」 伊桑最後都有收穫,得到警方送的公仔,商場就與供應商商討,如何防止同類事情再發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美斯訪港|主帥預告美斯必定落場 不少人酒店外守候 球迷:值得花逾萬元買票入場
【有線新聞】國際邁阿密專機比原定遲一個小時抵達,萬眾期待的美斯自2014年再度訪港,毫無架子、自己拿行李落機,蘇亞雷斯緊隨其後,昔日巴塞羅那隊友在國際邁阿密重聚,當然不少得中後場孖寶巴斯基斯及佐迪艾巴。主教練馬天奴獲小朋友獻花。 國際邁阿密在沙特阿拉伯完成兩場友誼賽,對希拉爾輸3比4,鬥艾納斯一場有傳美斯不適,只後備落場踢了幾分鐘,最終大敗0比6。國際邁阿密周六將於大球場作公開操練,星期日跟香港聯賽選手隊踢表演賽。主教練馬天奴出席賽前記者會說美斯一定會落場,仍要視乎賽前訓練作最後評估,希望讓他踢得多久就多久。前鋒蘇亞雷斯說可以與舊隊友重聚是夢想成真,又大讚香港很漂亮。 一班球迷在邁阿密入住的酒店守候,有人花費過萬元買門票都是為了一睹偶像風采。 美斯球迷鄧生:「值得,在香港看(美斯),不用到外地看已經值回票價。」 杭州旅客孫先生:「我會高高舉起球衣,希望表達出我14歲開始,8年來對美斯的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牛頭角彩福邨單位火警 一男子墮樓亡 逾百居民疏散
【有線新聞】牛頭角彩福邨有住宅單位火警,過百居民需要疏散,一名男子懷疑由高處墮下身亡。 網上片段看到,起火單位火光熊熊,不斷冒出濃煙,消防員在起火單位內射水 外牆亦熏黑。晚上近八時,彩福邨彩歡樓一個高層單位冒煙起火,消防接獲多個火警報告,動用一條喉及派出一隊煙帽隊撲救,火警期間一名50多歲男子被發現墮斃,警方用帳篷遮蓋遺體。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截獲多款受管制日本產品進口 食安中心:沒流出市面
【有線新聞】食物安全中心在一批日本進口食品,截查出受禁制都縣的海產。 食安中心檢查一批進口食物標籤時發現,兩包乾海藻產品、兩箱冷藏蟹腳、五包冷藏魚卵製品及三包冷凍帶子,分別在受禁的東京、茨城縣、宮城縣製造及加工,涉事產品已被封存,未有流出市面。中心會通知日本當局,如果有足夠證據,將會向涉事進口商提出檢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綠在區區|回收站農曆新年期間局部開放
【有線新聞】綠在區區回收點及回收站農曆年期間局部開放。 36個回收便利點本月7日、即年廿八延長營業至晚上十時,大年初一休息,年初二至初四,每日開放六小時。環保署提醒市民,如果回收點已爆滿不要把回收物品放在門外或街上。至於回收環保站有六個年初一至初四休息。東區、元朗、深水埗、葵青和大埔回收站初四起營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燈蛾撲火非受燈光吸引 學者:人工光源擾亂方向感
【有線新聞】我們用「燈蛾撲火」形容自取滅亡,但近日有生物學家為這個現象提出新解釋。原來夜行昆蟲之所以「撲火」不是受燈光吸引,而是被光源擾亂了上下方向感。 夜幕低垂,燈光之下飛蛾及其他夜行昆蟲大批聚集,我們認為這些飛蟲被光吸引,甚至嘲笑牠們不知死活,但這些可能只是人類的主觀投射。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與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學者以高速立體攝影機追蹤昆蟲於人工光源下的飛行路徑,以電腦分析了近500條影片,涉及超過10種夜行昆蟲,包括室內及野外環境,結果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昆蟲環繞燈光飛行時總是以背部向著光源。 學者解釋是昆蟲對上下的認知被打亂了,人類有一定體重會以地心吸力的方向判斷上與下,但飛蟲太輕,加上長期在空中對重力的感覺比較弱,傾向以光源分辨上下,因為月光總是源自上方,背部向光就代表自己沒反轉。但當附近忽然出現人工光源,上下原則就馬上崩潰,飛蟲其實不是被燈光吸引,只是上下判斷被擾亂,一直誤會人工光源是上方,為了保持背向光源掉進圍繞燈光盤旋的循環。 學者認為既然知道飛蟲「撲火」的真相就可以嘗試對症下藥,例如測試不同色溫的燈,會否降低對昆蟲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