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小學人文科|學生憂內容難記 有校長稱與常識科有八、九成相同 旨在培養價值觀等
【有線新聞】小學生即將要讀人文科,有學生擔心內容多又難記,有校長說小學是基礎教育,不會教得太艱深,主要是培養價值觀和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小學人文科2025/26學年就開始推行,小學生準備好了嗎?Aaron:「人文科的話不知會否很困難,有一點害怕、很緊張。」Lucas:「常識科正在學止血、日常生活的知識。(未來要學這些擔心不懂嗎?)很擔心。(最擔心甚麼?)擔心記不完所有東西。」 學生有擔心,家長就認為可以應付。梁太:「你也要嘗試了解自己國家,他們初步去了解,教育就是這樣。」 人文科六個範疇,除了常識科原有的基本法、憲法概念等,亦加入國安法,還有一帶一路、大灣區發展、國家脫貧發展和航天科技等等,有小學校長認為內容不算太艱深。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校長黃靜雯:「小學是基礎教育,背後是想帶出價值觀給學生,如何保存過去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另外亦要知道面對社會挑戰,作為市民有甚麼需要提升認知,小學階段不會就法例作深入解說,反而注重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價值觀、如何去尊重人。」 校長說人文科有八、九成內容與常識科相同,教育局亦有提供培訓及有不同的參考教材,相信學界不難適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六名中國人曼谷行乞被捕 泰警:疑涉人口販賣 中方領事稱會維護合法權益
【有線新聞】泰國曼谷警方近日拘捕多名來自中國的乞丐,他們面部及身體都有殘缺,當局懷疑涉及人口販賣。中方領事官員探望當事人,稱會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曼谷警方近日在一間百貨公司外拘捕一名女子,她的面部毀容、兩隻手指沒了,穿校服「博同情」行乞。警方在她身上搜出大約二千元港幣,女子報稱是中國籍本月來到泰國行乞,說不知這樣做是犯法。其後另一名自稱是翻譯員的中國女子帶著女乞丐的護照到警署,稱受委託要為她辦保釋。 當地傳媒報道,警方本月10至20日在鬧市拘捕6名中國籍行乞者,全部面部或身體都有殘缺,他們供稱是在中國燒傷,部分人聘用同一個翻譯,警方懷疑背後涉及人口販賣集團,會繼續調查。被捕的數人全部因非法行乞被罰款,暫時被當局監管,日後或會列入入境黑名單。 中國駐泰國使館發言人稱注意到相關報道,已派領事官員探望當事人,重申中方一貫要求在泰國中國公民遵守當地法律,也重視維護其合法權益,相信泰國政府有關部門與警方會盡快查明真相,依法妥善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深夜街頭拿鞭「扮放狗」 青年男女遭拘留五天 警交代關係、動機惹熱議
【有線新聞】河南鄭州上周六(18日)有民眾在市內一處架空橋,發現有男子戴著頭套、頸圈爬行,在旁女子則拿著鞭子引導,尤如「放狗」散步。影片在網上引起嘩然,二人雙雙遭行政拘留五日,警方公布二人關係及動機惹來熱議。 路人拍片放上網 笑稱「主人的任務」 據鄭州經開區警方22日通報,一段「一男子在橋上跪地爬行」短片在網上被大量轉發,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警方隨即展開調查,傳喚涉案的孫某茹(女、23歲)及余某達(男、20歲)。二人供稱是在網上認識,為尋求刺激才會到事發的蝶湖橋路邊做出「不雅行為」。二人因「尋釁滋事」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五日。 警方表示,網上片段是目擊途人錄影,再發布至社交平台。短片長約10秒,身穿白色毛衣的男子頭戴黑色狗頭頭套,掛有頸圈,在架空橋上向前緩緩爬行。前方穿黑衣長髮女子則手持長物,疑似催趕著男子。拍攝者稱全程有幾分鐘,「從橋這頭爬到那頭」,笑言「這可能就是『主人的任務』吧」。 網民:在家玩嘛 網警:無事生非可入罪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為什麼要拘留呢?」大批網民紛紛留言,戲言二人關係絕非「普通網友」,認同二人行為不當,「在家裏怎麼玩都可以,但是在公共場所就不行」、「他們的父母看到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跑馬地馬場跨部門演習 警:加強重大事故應變 區選保安稍後公布
【有線新聞】警方在跑馬地馬場舉行跨部門重大事故演習,超過400人參與。 演習模擬馬場投注大堂起火,消防拖喉灌救,並在戶外看台旁分流傷者及治理,警方用無人機監察疏散情況。港島總區聯同消防處、醫管局及聖約翰救傷隊共超過400人參與演習,港島總區指揮官郭嘉銓說隨著社會復常,各項盛事和慶祝活動復辦,希望透過演習加強各部門在重大事故的應變能力,至於下月區議會選舉警方部署多少人手,會稍後公布。 港島總區指揮官郭嘉銓:「一如以往都會在各區投票站有保安安排,具體情況稍後才會公布。藉這機會鼓勵市民踴躍投票,我們會做好安保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內地擬准銀行向發展商無抵押貸款 分析:銀行風險非常高 傳碧桂園或列房企白名單
【有線新聞】中央著手解決內房資金流問題,據報考慮允許銀行向發展商提供無抵押貸款,分析關注變相令銀行承受違約風險。 彭博引述消息指,內地監管部門正起草方案,研究允許商業銀行為部分符合條件的發展商提供流動資金貸款,發展商不需提供土地等作抵押,資金亦可用於經營周轉,以便他們騰出資金償還債務。同時又會設立銀行負責機制,由一家銀行牽頭協調,其他主要債權銀行為個別風險較低的發展商制定金融支持方案。匯盈集團研究部主管陳鳳珠:「若果無抵押其實很危險,因為我們看到建樓時已延遲,沒有足夠資金進行,若完全不需要抵押時,現時的違約風險已很大。到底銀行借錢給內房時債權的排名有多高?資金很緊張下,若銀行要進行無抵押貸款,風險非常之高。」 至於有機會涵蓋50家房企的白名單,據報起草工作已接近完成,監管部門短期內通知金融機構。彭博引述消息指,碧桂園、旭輝、龍湖及萬科等房企都有機會榜上有名。 內房問題備受中央關注,彭博報道,在近日召開的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與會者強調金融機構必須向內房加大融資力度,盡力降低違約風險,亦要「保交樓」緩解置業人士的憂慮。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認負債逾四千億元、資不抵債 中植集團:無力扭轉經營困境 分析料投資者難倖免
【有線新聞】內房危機殃及金融機構,民營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承認資不抵債,負債規模超過4,000億人民幣。 內房危機持續蔓延,金融相關機構亦受牽連,中融信託主要股東中植集團公開承認資不抵債。中植集團是內地民營資產管理業龍頭之一,集團向投資者發信致歉指即使不斷引入措施自救,也無力扭轉經營困境。中介機構為集團所作的初步資產審查顯示,總資產尚有約2,000億人民幣,但主要投放在股權及債權投資,預計可從中套回的金額不多,資產減損嚴重。而由於債務規模龐大,剔除保證金後的負債本息規模達到4,200至4,600億人民幣。 有分析認為,一旦企業資金鏈斷裂相信投資者也無法倖免。鴻鵠資產管理行政總裁陸庭龍:「因為資金鏈斷裂了,現在整體中國房地產市場或投資市場,(投資)意欲或資金緊拙,所以對消息並不意外,意外的就是大家不知道最終公布的資產負債情況如何,我想未來債務重組、善後工作投資了相關理財產品或直接參與股權計劃,投資者其實應該取不到資金,很大機會。」 中植在信中承認,集團已經嚴重資不抵債有重大持續經營風險,短期內可用於兌付債務的資源遠低於整體債務規模。又指集團資產規模龐大兼分散,包括關聯融資、對外擔保等,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經民聯再促撤辣 豁免舊樓重建單位禁售期 減輕發展商收樓成本
【有線新聞】經民聯再次建議政府「撤辣」,減輕發展商收樓成本,豁免舊樓重建單位禁售期,加快市區重建。 商界一(經民聯)議員林健鋒:「舊樓業主購入單位,三年內不可轉售,轉售要支付10至20%額外印花稅,待禁售期完結才賣樓,變相拖慢收集業權的步伐。施政報告已將三年(禁售期)減至兩年,我們認為有作用,但仍然不足夠。經民聯建議政府未來數個月在樓市持平下,盡快全面撤辣,應將涉及舊樓重建單位的禁售期豁免。」 經民聯又建議政府向市建局注資成立重建專項基金,訂定指標,每五年啟動750幢舊樓重建,並提高地積比興建更多單位;50年樓齡以上有迫切重建需要及70年樓齡以上的樓宇,強拍門檻降至六成。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擬修例提高白牌車罰則 運輸署:與的士業界目標一致
【有線新聞】的士業界不滿政府打擊白牌車不力,運輸署說會跟業界繼續溝通,強調雙方目標一致,會盡快完成修例。 運輸署署長李頌恩:「政府提交了法例的修訂,就這些非法的出租汽車提供載客取酬服務,提高了有關罰則。我們亦很感謝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完成審議,希望盡快提交到立法會二讀。」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元朗721|林卓廷等7人被控暴動案 全部被告表證成立 明年3月續審
【有線新聞】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7人被控721於元朗站暴動,法官裁定全部被告表證成立,需要答辯。 正還柙的林卓廷由囚車押送到區域法院,他和第七被告楊朗爭議表面證供不成立,指控方未能舉證林卓廷有暴動意圖及行為,也沒有專家協助法庭定奪片段中的人是否楊朗。法官陳廣池說考慮林卓廷出現的時間、地點及控罪關鍵時間外的事情,裁定林卓廷表證成立;而針對楊朗,陳廣池認為片段中人的身分應由陪審團裁定,考慮所有證據完整性,裁定全部被告表證成立。林卓廷表明會出庭作供,另外會傳召五名證人,案件押後至明年3月續審。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抑鬱婦虐兒、縱火罪成原判感化令 律政司申覆核刑期 上訴庭改判緩刑
【有線新聞】一名有抑鬱症女子被控虐兒和縱火,原審判感化令,律政司上訴後改判監禁及緩刑。 上訴庭指被告並非首次虐兒,當時已判感化令,今次再虐兒,同時多犯一項縱火罪,原審判處感化令是明顯過輕,接納律政司覆核刑期;考慮到被告認罪,改判她監禁三個月,緩刑十八個月,同時下令被告要接受輔導。 45歲被告去年在寓所向11歲兒子擲平底鍋,及後外出回家發現大門上鎖,放火燃燒門外揮春,承認虐兒及縱火,原審判處12個月感化令。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新區選前瞻|灣仔區5候選人 駱克道鼠患指數冠全港怎解決?
【有線新聞】繼續新區選系列,轉到五人爭兩席的灣仔區,候選人有甚麼妙計解決困擾多年的鼠患問題? 灣仔駱克道這裡上半年鼠患指數達到17.3%,冠絕全港所有監察點,駱克道的鼠患問題持續多年,候選人有何解決辦法? 黃守東:「我覺得鼠患問題一直困擾灣仔社區,我建議政府可以做數方面工作改善這個問題。第一是改善後巷衞生,第二是解決社區內垃圾囤積的垃圾黑點,從而整體加強我們的衞生治理,第三是研究新方法做滅鼠工作。希望我們這個方法可以令灣仔的鼠患減少。」 李碧儀:「我覺得解決鼠患問題應該要從源頭開始。如果進入區議會後,我會要求食環署加強與食肆的宣傳,要求食肆妥善處理垃圾,不要將垃圾放於後巷中,必要時要加大力度執法和宣傳。另外我覺得我們可以透過科技追蹤老鼠出沒的情況,從而可真正解決鼠患的問題。」 穆家駿:「其實我們建議政府可以用一些新型的捕鼠方法打擊鼠患,包括現時食環署用的T型捕鼠籠。另一方面現時有些名為超聲波驅鼠器,其實我們見到灣仔駱克道,尤其街市附近是鼠患黑點,所以如果放置這些超聲波驅鼠器,在驅趕老鼠的前提下,令鼠患無法接觸食物,就能更好地打擊鼠患。」 1號候選人宋芝齡說未能參與本台錄影,3號候選人李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元朗大棠村舖火警40人疏散 料雪櫃過熱肇禍
【有線新聞】元朗有店舖發生火警,一度傳出爆炸聲,附近約40名居民需要疏散。 火警救熄後,店內仍然冒出白煙,有貨物燒毀,消防員搬出石油氣樽。昨晚九時許,大棠路紅棗田村一間店舖突然冒煙起火,更一度傳出爆炸聲。消防接報趕到開喉,約半小時後將火救熄,無人受傷,調查後相信是雪櫃過熱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