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8日
天文台取消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快訊】天文台取消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新介面、新體驗!下載《有線新聞》盡覽焦點議題、接收最新消息! ▸iOS:http://apple.co/39ItXzJ ▸Android:http://bit.ly/3aA9Z9M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8日
DSE|涉將試卷上載小紅書 重案組拘23歲本地女子 考評局:考試後發生
【有線新聞】一名本地女子涉嫌把應屆中學文憑試試卷上載至社交媒體平台被捕。 早前有自稱現職中學中文教師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上載英文科聆聽卷答題簿封面及內容。警方星期二接獲報案,灣仔警區重案組調查後,星期三以涉嫌違反《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條例》拘捕該名23歲姓劉女子,現正保釋候查,5月中旬再向警方報到。 案件仍在調查中,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監禁6個月及罰款25,000元。 考評局說初步證據發現涉及網上轉載試題個案,在有關科目考試完結後才發生,文憑試保密工作沒有受影響,會嚴肅跟進和配合警方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日本西部6.6級地震 至少7人受傷
【有線新聞】日本西部愛媛縣、高知縣一帶昨晚發生6.6級地震,至少7人受傷。 當地周三接近深夜錄得地震,四國、九州、中國等地區都有震感,維持約20秒。氣象廳指震央位於四國豐後水道,震源深度約39公里,當局未有發出海嘯警報。消防接到多宗爆水管、燈柱倒塌等報告。地震時愛媛縣伊方核電廠有機組正在運行,四國電力確認無異常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疑於馬鞍山一小學女廁偷拍 21歲男子被捕 據悉為實習老師
【有線新聞】馬鞍山一間小學發生懷疑女廁偷拍事件,警方拘捕21歲男子,據了解是一名實習男老師。 案發小學位於鞍駿街,警方周一接報,有人在女廁遭偷拍;翻查閉路電視後,拘捕21歲姓張的男子,涉嫌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正被扣留調查。 教育局指收到校方通報,學校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局方十分重視教師專業操守,將嚴肅檢視涉事教師註冊,會繼續與學校緊密聯繫,並提供所需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港台APP使用量三年跌25% 網站新聞瀏覽數俱跌
【有線新聞】香港電台的流動應用程式三年間使用量下跌25%。 廣播處長張國財回覆立法會指,港台電視、電台、新聞及隨身版四個流動應用程式,去年每月的平均使用量約為32萬,比起2021年超過43萬大幅減少25%,網站新聞瀏覽次數亦都下跌。港台指主要原因是市民可以從其他地方,例如社交平台獲取資訊。 另外上一個年度,港台播放了2,500幾小時的電視節目推廣一國兩制及培養國民認同,同類電台節目亦超過1,100小時,符合目標。港台指會繼續與內地媒體合作及引入央視節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人型機械代表作「阿特拉斯」退役 引領雙足機械10年 「脫胎換骨」後或再相見
【有線新聞】當代人型機械代表作、美國雙足機械人「阿特拉斯」過去10年每次進化都為大眾帶來衝擊,不過研發團隊認為它是時候休息一下,宣布阿特拉斯正式退役。 一邊轉彎一邊順勢側身飛奔,動作有如行雲流水。跳上高台,再以後空翻落地,每次見證阿特拉斯挑戰新動作,大家都會驚嘆原來機械人已經可以做到這個地步。 雙足型機械人阿特拉斯2013年面世,由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發,最初是與國防部合作的項目,後來成為雙足機械的試驗場。它有自己的立體視覺,能夠自行判斷高低差,極強的四肢協調能力令它可以精確調整自己的重心,重現各種人類動作。由飛躍到跳舞,每次新示範都打破大眾對機械人的認知。 不過10年過去,研發團隊認為阿特拉斯已經完成歷史任務,正式宣布退役。在告別影片之中,不忘分享跌跌踫踫的失敗片段,證明所有成長都是錯誤中鍊成。 至於阿特拉斯為何在這個時候謝幕,有分析認為它的關節是液壓式,已經是上一代的技術,容易洩漏液體,全電動關節才是未來趨勢。估計研發團隊打算將10年來累積的四肢控制技術轉移到下一代機械身體,到時阿特拉斯就有可能以另一種形式跟我們再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政府倡建造業採組裝合成法 引大學估算:成本最少慳一成、施工時間減半
【有線新聞】政府推動建造業廣泛採用組裝合成法,引述大學估算,建築成本最少省一成。 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上,政府說建造業一直面對人手不足、建造成本高等問題,採用組裝合成法,施工時間最多可比傳統工程減半,工地生產力最高可提升4倍。當局指現時有70個公私營項目用組裝合成法,有議員關注成效及私人市場使用量。 選委會界別林筱魯:「若用組裝合成法,按我理解在這三個部份都節省到。節省一成這個是港大估算,從你們現時累積角度來說,這個節省一成是否較保守的估算?」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其實成本很視乎我們建築時的量有幾多,如果大的話,會令到成本有顯著的減少。始終是比較新的一種建築法,所以在私人方面審慎會理解,但也開始見到有很多不同的私人項目,由於我們在政策上有些優惠,包括樓面面積豁免,令到他們有多些興趣。」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WWF倡梅窩試行建水牛公園、河流修復等方案 料可應用於北都等新發展區
【有線新聞】世界自然基金會提出提升適用於本港鄉郊環境的自然解決方案。 基金會與一家建築工程顧問公司合作,以梅窩作為研究點,提出興建水牛公園、生態海岸線以及河流修復等,以平衡生態保育及經濟發展。基金會認為方案可應用於北部都會區等新發展區,期望能為政府及地產商等提供應用指南,促進本港發展綠色經濟。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育總監陳輩樂:「目前香港沒有『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項目,這是從頭設計及開展的。我認為決策者和規劃者在他們設計新開發區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時候,首先要採納新思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陳茂波訪杭州晤科創企業 介紹香港招商引才政策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訪問杭州。 陳茂波到訪當地科創企業、與負責人交流,向他們介紹香港招商引才政策;又與當地港人午餐,了解營商環境和生活。 陳茂波又出席一個研討會發表主題演講,同時向在場約150位企業高層推介香港協助內地企業拓展國際業務的優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甯漢豪:考慮立法特定樓齡強制驗樓 將簡化檢控、提高刑罰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大廈多年未遵辦強制驗樓令。有議員建議大廈達某個樓齡就規定要強制驗樓,否則定額罰款,政府表明是考慮方向之一。 選委會界別江玉歡:「會否考慮其他國家做法,例如立法,考慮要求大廈、特別是住宅大廈,每七年要做一次外牆檢驗,每十年要做一次結構性檢驗?」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是否真的要待屋宇署、出驗樓通知才驗樓?是否到期、達到某樓齡已可有定額罰款?簡化一點都是我們會想的方向。每次我們提出加強罰則,有事故時社會很支持,但當平靜了一會兒,社會又會認為苛政猛於虎、政府要小心。我也希望這次社會與政府真的要下定決心,循剛才提到的加重執管效能及加強對業主協助,這些環節都要『重鎚入手』。」 甯漢豪又指過去三年因為無遵從強制驗樓令被檢控的個案平均只罰約2,500元,未來會簡化檢控程序和提高刑罰,在消防安全方面亦會重訂執法優次,集中處理單梯樓宇、多賓館或劏房及未遵辦驗樓通知等高危大廈,同時內部調配更多人手執法和檢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英國無煙世代法案 獲國會二讀通過 惟執政黨內現分歧
【有線新聞】英國國會二讀通過「無煙世代」法案,逐步禁止年輕人吸煙。雖然法案通過國會首道門檻,但執政保守黨有不少反對聲音。 下議院以383票贊成、67票反對,二讀通過煙草及電子煙法案。法案禁止向2009年元旦以後出生的人士出售任何煙草產品,同時禁止向所有人銷售即棄式電子煙,及規範電子煙的口味與包裝,以應對青少年吸食的問題,達到逐步禁煙目標。 法案由首相辛偉誠去年提出,他寄望這成為任內重大政績。但在黨內引起嚴重分歧,多達57名保守黨人在周二表決中投反對票,當中包括前首相卓慧思,批評限制個人自由;另有逾百名保守黨人未有投票。不過法案獲在野工黨部分議員支持下,成功闖關。 法案仍要在下議院進行修訂,之後三讀表決,獲上議院通過就會生效。 英國大約有640萬名煙民,當局稱吸煙每年導致8萬國民死亡,當地民調顯示約六成人支持逐步或全面禁煙,只有約四分之一人反對禁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7日
旅發局:正籌備5、6月煙火匯演 成本遠較煙花低 歡迎團體機構贊助合作
【有線新聞】旅發局正籌備5、6月的煙火及無人機匯演,當局強調煙火表演成本遠較煙花低。 文體旅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指煙火由「發射藥」 及「效果藥」兩個主要部分構成,發射高度大約1米至100米;煙花就由「發射藥」、「爆裂藥」及「效果藥」三個部分構成,發射高度一般超過100米,兩者分別由不同條例監管。 旅發局表示未有項目預計開支,說歡迎團體機構探討贊助合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指每場煙火表演花費約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