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觀塘巧明街找換店遇劫 匪徒疑持槍掠逾17萬元逃去
【有線新聞】觀塘一間找換店遭手持類似手槍匪徒打劫,損失逾十七萬元。 警方封鎖找換店調查,又翻查閉路電視片段蒐證。現場是巧明街一間找換店,消息指下午一時許,一名戴鴨舌帽、口罩及背包匪徒進入找換店後,用類似手槍物體指嚇職員及一名正在兌換外幣顧客,劫去找換店和顧客,合共十七萬七千元後,向九龍灣方向逃去。警方接報派人四出兜截,暫時未有發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內地湧現晨運「人形蜈蚣」 組團鱷魚爬拍抖音片走紅 醫生提醒:不適合長者
【有線新聞】現今健身風氣盛行,網上都有不少鍛鍊教學影片教授技巧,而內地近年則興起名為「鱷魚爬」動作,能夠緩解脊椎壓力。最近「鱷魚爬」再度成為網上熱搜,但原因卻是由於「拍片效果」,數十人在公園內排隊集體爬行,如同「人形蜈蚣」般引來圍觀。健身是好,但同時掀起「廣場舞亂象」般擾民爭議,亦有醫生奉勸長者耍太極、五禽戲,其實較為安全。 團員齊喊口號前進 團長:平常三四十人出團 據內地傳媒報道,鱷魚爬其實近年已興起,但最近一段在江蘇蘇州張家港香山景區內的集體鱷魚爬影片登上熱搜。影片中數十人整齊穿上同款運動服、戴著手套,如「接龍」般地爬行,團員們動作整齊地前進,一邊喊口號「呼、哈 、左手呼、右手哈」,在多個社交平台獲得上千萬瀏覽量。據現年55歲的健身團團長「朱先生」向傳媒表示,他從2021年開始鱷魚爬運動,目前團員已有80人左右。 朱先生指團隊中年紀最大的已經71歲,最小的是90後,八成團員都有工作在身,因此每天早上6時多就開始運動。他們平常大約三四十人出團,在山上健身一小時,而「鱷魚爬」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一天做兩次,每次大概持續50秒到1分鐘。他指諮詢過骨科醫師,又設計出改進動作望月爬,「標準的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嫌外送漏飲筒「後補太慢」 韓女上門逼店長下跪 手機拍片侮辱:咁嘅服務態度
【有線新聞】減少塑膠製品雖然是大勢所趨,但仍然有不少人對「走飲筒」難以接受,南韓就有一名女子因為外送的咖啡未附有飲筒,竟特意上門「興師問罪」,懶理旁人目光狂罵店長5分鐘,逼令對方下跪道歉。店長為平息事件最終照做,但女子反過來嘲諷她「太易下跪」,令對方事後留下「待客陰影」。 為化解衝突下跪 反被諷:這麼輕易 據南韓SBS報道,涉事為京畿道始興市一間咖啡廳,該女顧客本月4日打電話到店家,投訴外送飲料未附上飲管。當時店主有請外送員趕緊補送,兼賠贈蛋糕表示歉意,但由於地址有誤較晚才送到,對方竟然為此找上咖啡廳,要求店長親自道歉。據店內監視器畫面可見,女子拎著一袋飲料走進店門,和女店長短暫對話後,女店長走出櫃檯在對方面前下跪。 店長事後向SBS表示,女子上門後她已經馬上道歉,但對方仍然強烈不滿,唯有問她「您希望我怎麼做」。未料對方要求「至少要下跪吧」,店長當時一心想趕緊化解衝突,便下跪向她道歉,未料對方見狀竟然嘲諷她「怎麼這麼輕易就下跪啊?」。據報女子當時拿著手機拍片,口中還不斷出言侮辱:「這就是服務業的態度嗎?不要這樣做生意啦,妳覺得你們在這個社區能生存下去嗎?」,怒罵整整5分鐘才離去,引來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1日
DSE|師生未能登入考評局新設簽到程式 考生指「不停載入」 校長憂影響考生情緒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中文科開考,今屆取消聆聽及綜合能力卷,但在卷二新增實用文寫作,有考生覺得時間分配更困難。有監考老師和考生指,無法登入考評局新設的簽到程式,要改用紙本簽到。 中學文憑試核心科開考,首先考有「死亡之卷」之稱的中文科,閱讀卷第一篇文章,是由內地作家李娟所寫的白話文散文《繁盛》,講述作者家鄉的牧民生活中,人類發展和環境生態的矛盾。第二篇是兩則文言文,來自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任誕》及蘇軾的《東坡志林》。 廠商會中學中文科老師何老師:「這篇談游牧生活、北方,我們南方香港沒有這樣經歷過,又有魚、又有牛,香港學生很少這些經驗,比較會卡在這些理解的位置,幸好這篇文章字詞不難。」 今年卷二寫作新增一題實用文,時間加長45分鐘,乙部命題寫作三選一,有考生選擇了「我最想尋回的一件玩具」一題,覺得容易發揮。何老師:「大家也有兒童時代,所以玩具會比較容易寫,但是容易寫也不代表容易高分,當然那件玩具一定是別具意義,這個意義就是立意關鍵。」 兩場考試中,分別有監考教師和考生指無法登入考評局「監考易」和「報到易」程式,要改用傳統紙本方式簽到。考生林同學:「(用「報到易」有沒有困難?)非常有困難,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1日
36萬份消防安全指示不足四成遵辦、撤銷 有大廈收指示需待9年完工
【有線新聞】消防處和屋宇署截至去年底,向綜合用途樓宇發出約36萬個消防安全指示,已遵辦或撤銷的不足四成。有商住大廈2021年收到指示,礙於費用貴以及市建局排期處理資助,估計最快2030年才能完工。 土瓜灣這四幢商住大廈2021年收到消防處及屋宇署共9張「消防安全指示」,包括改善喉轆、警報系統、花灑系統由商業樓層向上延伸兩層等,大廈未遵辦指示。建築測量師何鉅業說,這裏防火設備算是齊全,提升工程不會太複雜,「(防火門)有防火條,相對新,但我們了解到大廈安裝後沒有證明書,屋宇署要求改善。消防泵只得一台不足,要加多一個後備泵。」 何鉅業:「這座大廈80年代中期落成,有基本(消防系統)條件,如果60年代、70年代初的條件可能較差,其他舊樓沒有消防水缸,很多時候(加裝)要放在天台,放在天台又會太重,樓宇已經老化,有時天台都賣咗比人,要加固,要同屋宇署入則。」 部分再舊式的商住大廈如果要加裝水缸,設計、招標至少要一年半,亦有機會要加固結構才能加裝。即使要改善這裏的消防系統不複雜,法團兩年前估計至少花700萬元,因為造價貴、申請延期遵辦。 土瓜灣商住大廈業主立案法團黃先生:「沒有資助造成很大阻力,一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1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據悉一樓天井先起火 住戶呻房門被撬爛:同瞓街冇分別
【有線新聞】造成5死40傷的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部分高層單位恢復供電。據了解,初步調查相信一樓天井首先起火,大量膠袋及清潔工具導致火勢迅速蔓延,至今仍有6名傷者情況危殆。 火災後第二晚,華豐大廈經過搶修,高層單位晚上陸續恢復供電,有零星單位開着燈,亦有警員在各樓層用電筒巡邏。有六樓住戶一度返回單位,但認為情況惡劣不宜留宿、決定離開。華豐大廈住戶鄧先生:「房門全被撬壞,住起來不方便,無電又無水,7樓以上有水有電,7樓以下,即是6樓都沒有。他說差不多解封,可以入住,直接告訴我們可以住,我現在無水又無電,最重要沒有門,跟睡在街上有甚麼分別。」到夜晚登記上樓的住戶少了很多,警方說他們只要登記都可以選擇留在單位內。 消防處初步相信火警不涉及刑事或縱火,而大廈內三條樓梯最近入口的一號梯 數道防煙門損毀,受濃煙影響最大。據了解,初步調查亦相信一樓天井首先起火,儲存在天井的清潔工具和大量膠袋導致火勢迅速向上蔓延,但期間走火通道無受阻。 過去十年,消防處曾向大廈提出五次檢控,包括阻塞逃生通道、未有為消防裝置年檢等,最近一次巡查大廈是二月初,當時沒發現問題。火警發生後,部分消防設備發現未有有效年檢。屋宇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1日
航空業第二輪外勞計劃 批出近3,000個配額 下月起補貼本地員工交通費
【有線新聞】機管局因應輸入外勞推出的本地員工交通補貼計劃,將於下月起實施。 航空業外勞計劃第二輪申請批出2,982個外勞配額,涉及27間公司、共10個工種,最多是地勤及機坪服務員,計劃下至今已經有逾1,300名外勞抵港。僱主及機管局要投放款額補貼本地機場員工交通費,計劃下月會實施,合資格員工如果每月上下班交通費超過400元,可獲補貼超出部分的三分之一,每月上限400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1日
鴨脷洲少女墮海昏迷 釣魚男子救人溺斃
【有線新聞】鴨脷洲一名男子拯救墮海少女時遇溺死亡,少女昏迷送院,岸邊遺下男死者個人物品以及釣魚工具。 晚上七時許,消息指一名少女在海怡半島對開海旁突然跳入海中,一名在岸邊釣魚的60歲男子隨即落海救人。消防及水警到場將兩人救起,送往瑪麗醫院搶救,救人的男子證實不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1日
猜猜我是誰|警搗電騙集團拘6人 包括兩名中學生 涉協助上門收取騙款
【有線新聞】警方搗破電話詐騙集團,拘捕6人,包括2名中三學生,其中1名疑犯黑布蒙頭,帶返警署協助調查。 新界北總區指,上月發生7宗「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多名長者合共損失約56萬元。警方調查後,拘捕6人,年齡介乎14至19歲,當中包括集團主腦,指有人透過社交平台,招攬學生或年輕人做「跑腿」,協助上門收取騙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1日
黎智英案|李宇軒指國安法生效後繼續國際游說 因信政府仍會檢控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從犯證人李宇軒完成作供,指國安法生效後繼續國際游說,是因為相信政府無論如何都會檢控自己。 李宇軒由囚車押送到庭,由辯方盤問,他認為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眾籌登報及國際游說都屬於合法行動,但國安法生效後,他曾經向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發訊息,說對方已經違反國安法,但不打算停止行動。因為自覺被視為政敵,即使停止游說工作,當局都會用其他控罪政治檢控他。 辯方又問到,另一從犯證人陳梓華有否說過會訓練軍隊,李宇軒說將國際游說推到最盡,就會成立流亡政府,如果將勇武推到盡就會出現軍隊,但不肯定對方是否認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1日
無國界記者駐台北倡議專員來港入境遭拒 入境處不評論個別個案
【有線新聞】無國界記者駐台北倡議專員白奧蘭,星期三計劃來港旁聽黎智英案,在機場被扣查6小時,三度搜身後被拒入境。 無國界記者表示震驚,認為是香港新聞自由進一步倒退,又要求特區政府確保成員可再次來港旁聽審訊。記協非常關注事件,指白奧蘭去年可順利入境。 入境處不評論個別個案,說會按照相關法律和政策處理每宗入境個案,包括旅客入境真正目的,從而決定是否批准入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1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7月大女嬰危殆轉嚴重 部分居民臨時入住過渡房屋
【有線新聞】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5死逾40人傷,一名七個月大女嬰由危殆轉為嚴重,仍有7人危殆。據了解起火源頭在一樓天井,該處儲存清潔工具和大量膠袋,致火勢迅速向上蔓延。 大廈外拉起封鎖線,警方設置登記枱,讓居民登記身份證、手提電話號碼等資料,部分住戶、遊客獲准上樓取財物。政府用小巴接載在臨時庇護中心暫住的居民到大廈,有高層住戶說家中情況差,估計仍然要在外過夜。 住客SHAHZAD:「我的單位全部都是濃煙、焦黑,非常差,所有門都打開,我只是取回日用品、衣服、藥物及一些文件。」有少數族裔住客過了一晚才知道可入住社區中心,住客Kader:「今天我才登記入社區中心,之一天我甚麼都不知,昨日比較靜、是困難的時間,溝通上有困難可理解的,每個人都有問題。」 住戶會由警方陪同上樓,領取財物後只能經後樓梯,由南京街位置離開,警方沿路都拉起封鎖線,不讓市民靠近。消防處初步相信,火警不涉及刑事或縱火,大廈內三條樓梯,最近入口的1號梯數道防煙門損毀,受濃煙影響最大。 消防處過去十年曾向大廈提出五次檢控,包括阻塞逃生通道,未有為消防裝置進行年檢等,最近一次巡查大廈是二月初,當時沒發現問題,火警發生後,部分消防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