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美國批准對台9500萬美元軍售
【有線新聞】美國批出新一輪對台軍售,涉及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的技術支援,總值9500萬美元。中方表示堅決反對。 國防安全合作局指,應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處要求,對台出售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的後勤培訓、操作、部署和維修等技術支援,以及相關設備與備件等。 軍售案是基於《台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國家、經濟和安全利益,將可以支持台灣繼續維持可靠的防衛能力,確保區內政治穩定和軍事平衡。 今次是拜登政府任內第三次對台軍售,國務院已批准軍售案,並已知會國會發出軍售證書。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美英澳宣布共同研發高超音速武器
【有線新聞】美國、英國和澳洲宣布擴大三方安全聯盟合作協議,將共同研發高超音速武器及研究相關防衛技術,分析指美英澳合作旨在應對中俄威脅。 多國高超音速武器發展如箭在弦,俄羅斯早前披露曾在烏克蘭,多次使用高超音速導彈「匕首」摧毀目標。這款導彈射程可達2,000公里,飛行速度更是音速的10倍,引發安全憂慮。 去年9月建立三方安全夥伴關係的美國、英國和澳洲發聲明,宣布擴大合作協議,將會在高超音速武器、反高超音速武器技術,以及電子作戰能力,開展新的合作;擴大情報交流,深化防衛科技創新。美英澳將加強在網絡能力、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及海底能力的合作。 聲明提到鑑於俄羅斯無理、非法入侵烏克蘭,三國將堅定不移維護尊重人權和法治的國際體制,重申致力確保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 這三國當中目前只有英國未有自行研發高超音速武器,英國稱不會加入美國和澳洲現有的研發計劃,但會合作研發。英國消息人士稱,英國政府並未決定購買任何高超音速武器。 報道指美國上月成功試射高超音速導彈,國防官員估計未來幾年用於高超音速武器的相關開支,會令美軍預算增加約285億美元。 有分析指美英澳三國新的合作,目的是制衡中國發展同類武器。中方批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歐美針對俄軍屠殺烏克蘭平民提出新一輪制裁
【有線新聞】美國、歐盟和七國集團針對俄軍屠殺烏克蘭平民的指控,將宣布新一輪對俄制裁,其中歐盟將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是戰事以來歐盟首個禁制進口能源的措施。 歐盟進口的燃煤中有七成來自俄羅斯,新制裁措施提出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每年約值40億歐元,又研究透過稅收等限制進口石油,如果方案獲得通過將成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盟首個對俄國進口能源的禁制措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形容,俄軍暴行不容忽視,另外還提出禁止與俄羅斯4間主要銀行交易,包括當地第二大的俄羅斯外貿銀行,亦會禁止進口俄羅斯木材、水泥及禁止對俄出口先進半導體等。 美國亦表示會與盟友包括七國集團實施新一輪制裁,包括禁止在俄羅斯進行新投資,以及對當地金融機構、國有企業、政府官員及其家屬實施更嚴厲制裁。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更廣泛的制裁措施會令俄羅斯付出代價,令其在經濟、金融及科技陷入孤立,我們最大的目標是消耗普京對烏克蘭持續開戰的資源,並對他們的金融體系帶來更多不確定和挑戰。」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則表示,支持調查布恰有否發生屠殺平民的事件,但認為得出結論之前各方應保持克制,又重申制裁並非解決辦法。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建議東歐增建軍事基地
【有線新聞】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警告,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嚴重,建議美軍在東歐建立更多基地。 米利指基於經費問題,主張以輪換部隊的方式進行,而不是永久部署,部分開支由波蘭和波羅的海等有安全考量的國家分擔,美國會在6月舉行的北約防長會議上提交詳細計劃,並與盟友商討。 米利又說烏克蘭軍隊由2014年開始接受美軍訓練,以小組指揮作戰形式對付敵人,在一個多月來抵抗俄羅斯軍隊入侵的戰鬥中看到成效。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斯里蘭卡政局動盪新任財長即日辭職
【有線新聞】斯里蘭卡政局動盪,執政聯盟41名議員退黨,獲委任的財長即日辭職。 總理府外氣氛緊張,大批民眾沒有理會緊急狀態令示威,要求總統和總理拉賈帕克薩兄弟辭職,當局派士兵佈防,總統戈塔巴雅委任前司法部長出任財長,但上任後即日辭職。另外執政聯盟至少41名議員宣布退黨,轉為獨立議員,令現政府變成少數派。 當局又指發電廠沒有足夠的燃料,宣布再延長鄉郊地區的停電時間,斯里蘭卡近日因為糧食和電力不足,加上物價飛漲,令民怨沸騰。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澤連斯基安理會指控俄犯下二戰後最嚴重戰爭罪行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言,並播放布恰鎮發現平民懷疑遭屠殺的片段,指控俄羅斯犯下自二戰之後最嚴重的戰爭罪行,要求追究俄方責任,並將俄羅斯逐出安理會。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西北面城鎮布恰,再發現有大量平民被殺,內政部長視察時,在一條街道再發現多六具燒焦的遺體,更多人陳屍在屋內和地下室等,部分人頭部中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聯合國安理會視像發言,他先播放平民遭殺害的影片,指控俄軍行刑式槍決平民、強姦婦女,將屍體拋下井或用坦克輾過,並在平民住所放置手榴彈。不止在布恰,在更多俄軍控制的地區亦出現這些暴行,他指出:「今天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所作所為,是我們所見自二戰結束以來,犯下最可怕戰爭罪行。」 澤連斯基質疑安理會不作為 要求將俄羅斯這個「侵略者」逐出安理會,以防俄方利用自己在安理會的否決權阻止相關議案通過,澤連斯基指若安理會連這也做不到,應乾脆解散。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否認指控,批評西方歇斯底里地反俄,稱俄軍控制布恰期間並沒有一個平民遭受任何形式暴力。 北約警告俄軍未來數星期將對烏克蘭頓巴斯地區及南部發動新一輪攻勢,表明在這段期間,對烏克蘭提供支援非常重要。烏克蘭軍方指,南部港
- i-Cable
- 2022年04月06日
烏克蘭布恰平民疑遭屠殺 中國於安理會表態支持調查 重申制裁反會加速危機外溢
【有線新聞】中國表示支持調查布恰有否發生屠殺平民的事件,又重申制裁並非解決辦法。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張軍:「有關布查鎮(布恰)平民死亡的報道和畫面,令人十分不安,事件的相關情況和具體原因,必須查清。任何指控都應基於事實,結論得出之前各方應保持克制,避免無端指責;制裁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反而會加速危機外溢,帶來新的複雜問題。在全球化深入發展人類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實施全方位、無差別的制裁,無異於將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引發全球經貿、金融、能源、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的嚴重危機。」
- i-Cable
- 2022年04月05日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本周訪問基輔
【有線新聞】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本周將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 歐盟發言人指,二人會先到基輔與總統澤連斯基會晤,周六將轉到波蘭出席支援烏克蘭的公開活動。 俄烏戰事爆發後,東歐三國的總理曾到訪基輔。馮德萊恩將會是目前其中一位西方最高層的領袖到訪。
- i-Cable
- 2022年04月05日
俄否認屠殺平民反斥烏克蘭造假 澤連斯基︰掩蓋戰爭罪行
【有線新聞】烏克蘭城鎮布恰平民死傷慘重,俄羅斯否認涉事,反指基輔拍攝造假片段,發動心理戰詆毀俄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批評俄羅斯企圖掩蓋戰爭罪行。 俄軍撤出後,烏克蘭首都基輔西北面城鎮布恰滿目瘡痍,救援人員在市內頹垣敗瓦中起出大量炮彈。當地被指有大量平民被殺,部分死者雙手被反綁。 克里姆林宮否認屠殺平民,形容烏方為了詆毀俄軍,精心自導自演悲劇,呼籲國際社會拋開情緒,用頭腦思考、認清事實。 俄羅斯國防部更聲稱,布恰街頭的屍體是在上月30日俄軍完全撤出後,才被放置到當地,質疑烏克蘭在多地拍攝造假片段,發動心理戰。不過多間外媒反駁指,衛星圖片可見當地早於上月中,已有多人陳屍街頭。 親自到布恰視察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控,俄羅斯企圖以假資訊掩蓋戰爭罪行。又指布恰部分死者是被折磨致死,俄軍暴行涉及種族滅絕,令對俄和談變得困難。 他表明不會接受俄羅斯提出「去納粹化、去軍事化」的要求,稱有關要求形同侮辱,反指俄軍在布恰的行徑才是納粹。 澤連斯基又透露,南部馬里烏波爾戰況非常嚴峻。這個被俄軍圍攻的港口重鎮,疏散平民和運送物資工作非常困難,據報有紅十字會車隊一度被扣留。親俄消息又指,當地有逾250名烏軍投
- i-Cable
- 2022年04月05日
阿聯酋有企業改用綠色建築 外型仿如沙丘、善用沙漠氣候節能
【有線新聞】對抗全球暖化,環保建築是重要一環,在阿聯酋的沙漠地帶,一座新落成的建築正式啟用,它的外型有如巨大沙丘,善用沙漠氣候節省能源,是可持續建築的最新例子。 黃沙萬里之中一座白色沙丘拔地而起,它是阿聯酋沙迦的新地標,當地能源企業的新總部,建築面積9.7萬平方呎,由兩棟流線型建築相連而成,一邊是大廳、演講廳、遊客教育中心,另一邊是辦公室及員工咖啡廳。 設計出自建築師薩哈哈帝,生於伊拉克,於英國執業,是普立茲克建築獎首位獲獎女性,擅長運用曲線的她於2016年逝世,這個是她留下的眾多設計之一。除了以沙丘外觀融入環境,功能上亦善用沙漠地理,首先是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有日照時室內基本上不用開燈,另外加上大量可以打開的通風位,風力適中時可以引入自然風,增加室內通風兼降低溫度,減少空調系統負擔,多餘的熱力可以供應給熱水系統,電力則來自附近的大量太陽能板,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 新總部已於3月底正式啟用,有望成為沙漠綠色建築的新範例。
- i-Cable
- 2022年04月05日
聯合國警告本世紀氣溫恐增3.5°C 秘書長斥有國家說一套做一套
【有線新聞】聯合國發表最新氣候變化報告,指要達至限制全球升溫攝氏1.5度的目標,必須立即減排,刻不容緩;否則本世紀氣溫有可能上升攝氏3度以上,造成災難性後果。秘書長古特雷斯批評個別國家和商界領袖說一套做一套。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第六次評估的最後一份工作組報告,指出即使各國政府全面落實之前承諾的減排措施,全球氣溫仍有可能在本世紀末前,飆升至比工業革命前高攝氏3.2度,遠超限制於攝氏1.5度的目標。 報告形容已到刻不容緩的時候,還不立即大幅減排,平均溫度最多更會上升攝氏3.5度,導致各種極端天氣,如前所未見的熱浪、可怕的風暴等。 聯合國批評個別國家和商界領袖,沒兌現減排承諾。秘書長古特雷斯稱︰「部分政府和商界領袖說一套做一套,簡單地說,他們在說謊。將造成災難性後果,這是氣候緊急狀態。」 報告亦提到烏克蘭戰事,促使不少國家重新審視能源政策,研究增加使用化石燃料,可能會令氣候問題惡化。 不過報告認為全球仍有可能改變這些災難性後果,關鍵是於未來數年大幅改變,如轉換能源生產、工業製造的方法,改變消費和生活模式,鼓勵多行路、少吃肉、多用電動車。 報告稱若溫室氣體排放在2025年見頂,
- i-Cable
- 2022年04月05日
金與正︰北韓無意先攻擊 但若南韓出手將以核武反擊
【有線新聞】北韓領袖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再回應南韓「先發制人攻擊」的言論,強調只要南韓不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北韓不會向南韓發炮,否則就會出動核武。 金正恩的胞妹、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繼日前批評南韓防長徐旭會先發制人、打擊北韓導彈威脅的說法後,再在北韓官媒發表相關評論。 金與正批評,徐旭指稱北韓是敵人,表明會先發制人打擊,是不可挽回的特大錯誤。強調只要南韓不採取任何針對北韓的軍事行動,就不會成為北韓的打擊對象,一發槍炮都不會射向南韓。因為南韓不是北韓武裝力量的對手,同一民族不應互相內鬥。 她強調,金正恩已表明北韓主敵是戰爭本身,北韓反對戰爭。雙方軍隊交戰,輸贏不重要,但民族所受的傷會比韓戰時更深。但若南韓和北韓軍事對抗的話,北韓會出動核戰鬥力量。若到了這一步,南韓會面臨毀滅、全軍覆沒的悲慘命運。 南韓傳媒分析,相比金與正日前警告南韓可能面臨嚴重威脅的言論,最新回應的譴責力度比較低。專家認為今次表態,是要顯示她對南韓政策的影響力。在保守派的尹錫悅5月接替文在寅出任南韓總統前,先凝聚內部團結,準備應對未來南北韓關係突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