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芬蘭總統總理均贊成申請加入北約
【有線新聞】芬蘭總統和總理發表聯合聲明贊成加入北約,認為申請工作刻不容緩,希望未來數天完成國內程序。芬蘭和正考慮加入北約的瑞典,已分別與英國簽署安全宣言,任何一方受到攻擊對方會支援。 北約部隊月初在芬蘭聯合演習,即使不是成員國,雙方一直保持合作關係。 俄烏戰事爆發後,芬蘭與北約關係可望進一步拉近,總統尼尼斯托和總理馬林發聲明,表態贊成加入北約,更指申請工作不容推遲,希望國內的相關程序,能在未來數天迅速完成。 預料國會下周初表決,確定是否正式申請,據報有望大比數通過。 這個北歐傳統中立國曾經拒絕加入北約,不過近日民調顯示,76%國民支持入盟,是歷來最多。 尼尼斯托早一日,與到訪的英國首相約翰遜簽署安全宣言,加強軍事等領域合作,任何一方在受到攻擊後求助,對方會提供軍事協助等支援。 約翰遜此行又到訪了正考慮加入北約的瑞典,與首相安德松簽署類似宣言。分析指簽署宣言,意味若兩國在等候加入北約期間遇襲,英國不會坐視不理。 路透社引述多個外交消息,北約成員國預料芬蘭和瑞典,將於數日內提出加入申請,30個成員國將迅速通過。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人權組織質疑以軍稱巴人擊斃記者說法
【有線新聞】半島電視台女記者在西岸採訪期間中槍身亡。以色列一度質疑記者可能被巴勒斯坦槍手流彈擊中,但人權組織拍片反駁巴人開槍位置距離記者數百米,又有建築物阻隔,無可能擊中記者。 半島電視台記者阿布阿克萊赫周三在西岸傑寧難民營採訪時,遭人開槍擊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互相指控對方開槍。 以色列發布片段,相信是當日由巴人武裝分子拍攝,聲稱有巴人槍手在難民營一條巷開槍。 總理貝內特指,片中有人聲稱有士兵中槍,查證過並非以軍,質疑是巴人開槍,流彈擊斃阿布阿克萊赫。 但有以色列人權組織發放片段反駁這個說法。組織指由槍手所在的巷子,要轉多個彎、穿過不同地方,才能到達阿布阿克萊赫中槍位置。雙方相距約300米,又有建築物遮擋。槍手沒可能在以色列指控的位置,將阿布阿克萊赫擊斃。 阿布阿克萊赫的遺體,送往納布盧斯驗屍確定死因,半島電視台堅稱是以軍擊斃她。 以色列傳媒引述以軍初步調查,指阿布阿克萊赫被M16步槍開槍擊斃,當時她距離以軍約150米。 國防部長甘茨指未能肯定哪一方開槍,承諾會透明調查,巴方強調以色列必須負全責。 大批巴人在耶路撒冷,阿布阿克萊赫住宅外示威。警方出動閃光彈和胡椒噴劑驅散,多人受傷或被捕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意、德將用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 強調沒違歐盟制裁令
【有線新聞】意大利總理德拉吉表示,歐洲公司用盧布支付向俄羅斯購買的天然氣費用,並沒有違反歐盟的制裁令。 正在美國訪問的德拉吉,在意大利駐華盛頓大使館見記者,承認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有灰色地帶,又說德國的能源公司上月已開設盧布戶口,相信意德兩國都會用盧布支付五月份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費用,強調做法並沒有違反歐盟的制裁令。 意大利四成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兩國去年的貿易總額達到200億歐元。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歐盟高官訪日晤岸田文雄同意加強應對中俄
【有線新聞】歐盟官員到訪日本,和首相岸田文雄會面。雙方同意應對俄羅斯威脅,並敦促中國在國際社會扮演建設性角色。 岸田為到訪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舉行歡迎儀式。 雙方會面後,米歇爾表示歐日會加強商討應對日漸獨斷的中國。馮德萊恩提到東海、南海局勢及北韓威脅,強調印太地區關係歐洲繁榮,歐盟對區內事務會負上更多責任。 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馮德萊恩形容是對全球秩序的最直接威脅,俄中之間的合作亦引發憂慮。日歐同意向烏克蘭提供人道、財政及軍事援助,並加強制裁俄羅斯。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英國與瑞典芬蘭簽署安全宣言
【有線新聞】英國首相約翰遜先後訪問瑞典及芬蘭,與兩國簽署安全宣言,承諾任何一方受到攻擊,對方會支援,包括軍事協助。芬蘭總理馬林表示會在一周內決定是否申請加入北約。 英國首相約翰遜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與首相安德松簽署宣言,加強軍事等領域合作,任何一方遇襲求助,對方便會支援。 安德松:「若任何一方遭受災難或襲擊,英國和瑞典會以各種方式互相協助,在受影響國家提出要求後給予支援,可能包括軍事資源,宣言具有關鍵作用,無論瑞典將來就安全政策作何選擇。」約翰遜:「這協議讓兩國更為緊密,容許我們分享更多情報,加強軍事演習,促進共同開發技術。」 約翰遜之後轉往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與總統尼尼斯托簽署同樣宣言。芬蘭和瑞典都正考慮加入北約。分析指簽署宣言,意味若兩國在等候批核期間遇襲,英國不會坐視不理。 尼尼斯托指加強自身安全,沒削弱其他人安全,即使加入北約亦沒有針對對象,對於俄羅斯會如何看待,他指是對方造成現時局面。 尼尼斯托:「他們(俄羅斯)已對鄰國發動攻擊,如果我們加入(北約),我的回應是你(俄方)造成的,看看鏡子。」 路透社報道,尼尼斯托周四會公布是否申請加入北約。芬蘭總理馬林在出訪日本期間,向日本傳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拜登與東盟領袖將舉行一連兩天峰會
【有線新聞】美國與東盟領導人峰會一連兩日將於華盛頓舉行。 除了緬甸和菲律賓,其餘8個東盟成員國領袖將會出席。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晚會在白宮設宴款待,是美國第一次在白宮接待東盟領袖。各領袖之後一日會到國務院正式會談。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稱,會議將討論拜登的印太經濟框架構想、海峽兩岸、緬甸等議題。 他說烏克蘭發生的事,絕對不能夠在亞洲地區出現,美國會向各領袖表達,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北韓首現Omicron 全國徹底封城、加強邊境警戒 金正恩:盡量減少民眾不便
【有線新聞】北韓官媒報道,平壤發現Omicron病例,是官方首次對外公布有新型肺炎個案。領袖金正恩下令全國封城,實施最嚴格防疫措施在。在北京,外交部表示隨時準備全力支持朝方抗疫。 金正恩周四召開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會議,應急防疫指揮部在會上確認周日對平壤一個群組的多名發燒病人採集樣本,經基因排序發現跟Omicron BA.2一致的病毒株,是新型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兩年多以來北韓首次對外公布發現確診個案。 會上沒有提及確實確診數字,但指今次是最重大全國緊急事件,批評防疫部門疏忽,決定全國啟動最嚴格防疫控制。金正恩下令全國市郡徹底封城,所有企業、生產和生活單位實施隔離,醫療和防疫部門開展全民檢測,做好醫學監察、治療、消毒等工作,盡量減少對民眾造成不便,亦要確保不影響經濟建設發展。 他同時指示加強前線、邊境及海空領域警戒,確保不會出現安全漏洞。金正恩稱要徹底阻止病毒蔓延,盡快治療患者,目標是在最短時間內消除惡性病毒源頭,強調必定會戰勝疫情。外界推測北韓全國封城在日前已開始實施,有南韓傳媒稱平壤在周二下午突然下令所有居民不得外出,留在家中。 截至3月,世衛沒有收到北韓呈報確診個案,亦沒北韓民眾接種疫苗
- i-Cable
- 2022年05月12日
美國譴責拘陳日君等人屬打壓異己 中方批抹黑 港府指依法拘捕、沒人有特權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院強烈譴責香港當局拘捕陳日君等人,批評事件削弱受保障的權利和自由。特區政府說案件與被捕人的宗教背景完全無關,強調港人權利和自由受保障。前特首曾蔭權被問到會否為陳日君祈禱,他說天天都祈禱。 與陳日君相識多年的前特首曾蔭權,參與彌撒時被問到如何看陳日君被捕,曾蔭權:「(會否為他祈禱?)我天天都來祈禱。(你認識陳日君為人如何?)」 美國國務院在612基金信託人陳日君等人獲准保釋後回應事件,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我們強烈譴責拘捕陳日君、吳靄儀、許寶強及何韻詩,香港當局再次顯示會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壓制異己、削弱受保障權利和自由,我們促請立即釋放所有被拘留人士。」 白宮副發言人瓊-皮埃爾說,言論自由對繁榮安全的社會至關重要,促請中國和香港當局停止針對及立即釋放陳日君等被不公正拘留和起訴的人士。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堅決反對歐美多國的批評,說美國國務院等機構和西方個別政客污衊抹黑香港警方正當的執法行動,強調權利自由不是違法亂港活動的擋箭牌,敦促外部干預勢力停止拙劣的政治表演。 特區政府亦回應說,案件與被捕人的職業或宗教背景完全無關,執法部門根
- i-Cable
- 2022年05月11日
烏克蘭暫時關閉俄輸歐天然氣管道中轉站
【有線新聞】烏克蘭暫停一個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中轉站。 盧甘斯克北部的中轉站當地周三早上7時起,暫停向歐洲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烏克蘭天然氣管道運營商稱,出現了不可抵抗的原因,要求改用其他中轉站,將天然氣運到歐洲。俄羅斯批評在技術上並不可行。 這個中轉站佔俄羅斯供應歐洲的天然氣近三分之一。德國稱目前天然氣供應穩定,正在密切關注情況。
- i-Cable
- 2022年05月11日
半島電視台女記者採訪西岸時遭槍斃 以色列否認槍殺記者
【有線新聞】半島電視台一名女記者在約旦河西岸採訪期間,遭人開槍擊斃。半島電視台和巴勒斯坦指控以色列部隊槍殺記者,以色列反駁是巴人所為。 西岸北部傑寧難民營突然傳出多下槍聲,有人示意有狙擊手埋伏。身穿記者字樣防彈衣的阿布阿克萊赫頭部中槍伏在地上,一名男人攀牆上前查看這名女記者的情況,期間再傳出槍聲。他之後協助現場另一名女記者離開。 阿布阿克萊赫送院後證實死亡,事發時採訪隊一行七人正在傑寧難民營,採訪以色列安全部隊突擊行動。 同行男同事背部受槍傷,他憶述當時只有採訪隊和以軍在場,士兵突然開槍,第一槍打不中他們,第二、三槍擊中他和阿布阿克萊赫。 51歲的她出生於耶路撒冷,是美國公民,1997年起任職半島電視台阿拉伯頻道記者,主要報道巴勒斯坦新聞。 總部設在卡塔爾的半島電視台指控是以色列部隊冷血和蓄意射殺記者,呼籲國際社會譴責並追究責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批評以色列暗殺記者。 以色列軍方否認襲擊記者,稱中槍兩人站在巴勒斯坦武裝旁邊,形容槍手是恐怖分子。總理貝內特指相信是巴人武裝所為,他們無差別開槍要為此負責,已要求與巴方展開聯合調查,但遭對方拒絕。
- i-Cable
- 2022年05月11日
菲律賓大選 小馬可斯宣布勝出
【有線新聞】菲律賓大選,小馬可斯宣布勝出。 64歲的小馬可斯說因為疫情和經濟危機,未來幾年重點是如何改善經濟,正物色相關團隊人選。他強調不會以政治派別揀選內閣成員。 根據已點算的98%選票,小馬可斯得到3100萬票,當選第17任菲律賓總統。國會確認結果後,小馬可斯將於下月30日就職。
- i-Cable
- 2022年05月11日
調查:澳洲大堡礁九成珊瑚白化 為六年來第四次
【有線新聞】澳洲最新的大堡礁調查發現,在剛過去的夏季超過九成的珊瑚礁有不同程度的白化,是過去六年的第四次大規模白化。 位於澳洲昆士蘭的大堡礁延伸超過2,300公里,是全球最大的熱帶珊瑚群,疫情前每年吸引三百萬遊客到當地。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在剛過去的夏季,以飛機低飛的方式調查719處珊瑚礁,發現當中654處、即約九成一有白化跡象,而且是各個區域都有珊瑚白化,屬於大規模白化,是2016年以來第4次,亦是首次在拉尼娜現象,即太平洋赤道附近水域降溫期間出現的珊瑚白化。氣候委員會研究總監布拉德肖:「我們見到廣泛白化,在這個拉尼娜現象的年度,如你所言這本應是珊瑚礁能有所喘息的時期,而今次卻影響全部三個主要區域。」 報告指大堡礁一帶的水溫在去年12月開始變暖,更超越歷來夏季最高溫,到上個月經歷三輪熱浪對北部和中部的珊瑚礁影響尤其大,但今次珊瑚白化與2016、17年度不同,珊瑚的死亡率不高,只要環境改善珊瑚可以恢復生長。珊瑚要與藻類共生,但當水溫太高共生藻就會離開,造成珊瑚白化,失去藻類提供的養分,珊瑚就會死亡。 專家指,即使再強壯的珊瑚都需要最少十年時間復原,面對水溫暖化的趨勢,珊瑚難以適應新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