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0日
研究揭過去廿年蝴蝶數量大減逾20% 有常見品種暴跌九成 持續減少恐損食物鏈
【有線新聞】美國有研究發現,過去二十年間蝴蝶平均數目下降逾20%,一些常見品種數量更大跌九成。 在林間翩翩起舞的帝王斑蝶,翅膀上橙色和黑色的斑紋,特徵明顯,不過這個北美洲其中一種最常見的蝴蝶,近年被列為瀕危物種,今年更只錄得少於1萬隻。除了它們之外,美國整體蝴蝶數量也正急速下降。紐約賓厄姆頓州立大學的團隊進行全國蝴蝶數量普查,分析七萬多份數據,估計三百多種蝴蝶的數量趨勢,但發現自2000年起,蝴蝶數量在二十年內平均下跌22%。部分品種數量更估計大跌98%,受乾燥和酷熱天氣影響,得州及亞利桑那州等南部地區錄得最大跌幅。 負責今次研究的昆蟲學家相信,氣候變化、過度使用農藥,蝴蝶宿主植物受破壞,是令牠們數目下降的原因。密歇根州立大學昆蟲學家哈達德:「我們不止發覺牠們的豐盛度下跌兩成,而且趨勢正持續下跌,未來只會看到愈來愈少蝴蝶,除非採取行動。」 專家指蝴蝶是主要花粉傳播者,對植物及農作物生態系統極為重要,持續減少將影響食物鏈。不過蝴蝶繁殖速度快,只要減少使用農藥,種植更多野生植物,甚至在民居後花園減少修剪及減用除蟲劑,也有助增加蝴蝶數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0日
敘利亞安全部隊與巴沙爾武裝分子衝突 過渡政府總統揚言追究
【有線新聞】敘利亞過渡政府安全部隊,與效忠前總統巴沙爾的武裝分子,在西部地區大規模衝突,過渡政府總統沙拉揚言追究所有傷害平民的人。 沙拉發表視像講話,譴責巴沙爾的支持者和外國勢力試圖煽動新一輪紛爭,揚言追究所有傷害平民的人。總統府又宣布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這幾天安全部隊和巴沙爾餘黨在西部地區的衝突和戰況,包括起因和責任誰屬,30天內向總統府提交報告。安全部隊表示,日前遭效忠巴沙爾的武裝分子伏擊,人權組織指衝突已導致過千人死亡,大部分是平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0日
加拿大前央行行長卡尼當選自由黨黨魁 將接替杜魯多任總理
【有線新聞】加拿大前央行行長卡尼當選執政自由黨黨魁,將接替杜魯多出任總理。 59歲、做過加拿大央行和英倫銀行行長的卡尼,以逾八成黨內票當選。他指加拿大面對新挑戰,需要新計劃、新想法,他不會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得逞,將繼續對美徵收報復性關稅,直至美方作出可靠承諾,又強調加拿大永遠不會是美國一部分。 較早前,杜魯多亦發表了任內最後一次重要講話,指加拿大正面對關乎存亡的挑戰,呼籲國民發揮本色團結奮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國際法院擬發拘捕令 杜特爾特父女訪港修頓球場拉票 惹潛逃質疑
【有線新聞】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與現任副總統的女兒莎拉到訪香港,為5月舉行的選舉拉票造勢。父女二人分別面臨案件及彈劾纏身,對於國際刑事法院可能最快明天下令拘捕杜特爾特,他反問「何罪之有」,有輿論質疑他這次來港是打算預早潛逃。 杜特爾特和莎拉周日來到灣仔修頓球場拉票造勢,先後上台演說,大批外傭等僑民在場內外熱烈歡呼。46歲的莎拉本人雖不參加5月的大選,但她因公開威脅買兇殺害總統小馬可斯及親屬等罪名,早前被眾議院大比數通過彈劾,正等候參議院審訊及作最終裁決,所以5月的參議院選舉亦有可能左右其前途。 即使面對彈劾陰霾,莎拉已放眼更上一層,暗示可能繼承父親,令家族誕生第二位總統。莎拉:「我要感謝您們,因為從2016至2025年,您們仍為了大家而無處不在,非常感謝。我個人也想感謝您們所有人的幫助,在競選時的支持和助選,在上次2022年的選舉投票給我,還在下次2028投給我,說笑而已。」 莎拉的父親、79歲前總統杜特爾特仍熱衷從政,5月將出戰達沃市長選舉。2013至2016年曾掌管達沃市的杜特爾特,如勝選便會出現「父承子業」的場面,接替小兒子塞巴斯蒂安,但國際刑事法院正調查杜特爾特是否涉及違反人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敘利亞安全部隊與巴沙爾武裝分子衝突 據報逾千人死亡
【有線新聞】敘利亞過渡政府安全部隊與效忠前總統巴沙爾的武裝分子在西部地區大規模衝突,人權組織指有過千人死亡,大部分是平民。 安全部隊派人到沿地中海城鎮增援,部隊指日前遭效忠巴沙爾的武裝分子伏擊,雙方連續數日衝突,最少200名部隊成員喪生,部分人遺體運到鄰近的伊德利卜省舉殯。總部設於英國的人權組織指雙方有300多人死亡,逾700名平民遭安全部隊集體殺害,大多屬巴沙爾的阿拉維派。過渡政府總統沙拉呼籲維護國家團結和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秘魯28歲男子宿醉躺路軌 遭列車撞奇跡生還 僅受輕傷
【有線新聞】秘魯一名男子在火車路軌上宿醉,列車撞到他後及時剎停,他僅受輕傷。 28歲男子被火車撞上後身體在路軌上打轉,過了一會自行爬到路邊。當地周六凌晨,該男子醉酒後倒臥在首都利馬市郊一處路軌上,後來有貨運列車駛過。市政府官員形容被火車撞上後竟然能生還是奇跡,又指該男子僅僅左手臂受輕傷,送院治理後已出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英國警方警告俄羅斯間諜將有第二波行動
【有線新聞】六名保加利亞人在英國被指為俄羅斯進行間諜活動,頭號目標是俄羅斯反對派記者,英國警方警告莫斯科間諜將有新一輪行動。 英國警方前年2月突擊搜查諾福克郡一間由酒店改建的房屋,拘捕保加利亞男子魯塞夫,檢獲竊聽器、隱藏攝影機和打印偽造身份證的間諜設備。調查發現魯塞夫與為俄羅斯情報部門工作的奧地利男子聯繫,兩人在英國組織間諜網絡,魯塞夫聯同另外五名保加利亞人2020年至2023年期間,在英國和歐洲各地針對俄羅斯異見人士執行間諜任務,六人先後落網,被控從事間諜活動,部分人已裁定罪成。 組織目標是逃離俄羅斯的記者多布羅霍托夫及格羅澤夫,兩人曾調查報道俄羅斯前特工斯科利帕及女兒在英國遭神經毒劑毒害案,揭露執行任務的俄羅斯特工身份。警方指多布羅霍托夫多次被跟蹤,有間諜曾在飛機上坐近他旁邊盜取其電話密碼,更發現間諜組織如何密謀剷除他,包括綁架、使用蓖麻毒素或神經毒劑,甚至當街燒死他。 41歲的多布羅霍托夫是俄羅斯獨立新聞網站Insider的主編,調查報道令約60人及80間公司因支援俄烏戰事而被西方經濟制裁,他逃離俄羅斯後,2023年移居英國。 六名保加利亞人落網,但多布羅霍托夫面對的威脅仍未停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以哈戰爭|以色列代表團周一赴多哈推動第二階段停火談判
【有線新聞】以色列將派遣代表團周一到卡塔爾推動第二階段加沙停火談判,哈馬斯亦表示準備好開展談判。埃及早前提出的加沙重建方案獲英、法等4個歐洲國家及伊斯蘭合作組織支持。 加沙第一階段停火結束後談判未有進展,以色列特拉維夫繼續有集會,要求哈馬斯立即釋放剩餘所有人質。總理辦公室發聲明稱接受美國支持的斡旋方邀請,周一派遣代表團到卡塔爾首都多哈嘗試推進停火談判。 哈馬斯代表團則在埃及開羅與情報總局局長拉沙德等官員會晤,哈馬斯指有積極跡象顯示第二階段停火談判可展開,他們準備好參與,重申要求停止阻礙救援物資運入加沙,又稱同意由獨立的巴勒斯坦人管治加沙直至舉行選舉。 埃及早前提岀530億美元的加沙重建方案,提議戰後由獨立的巴勒斯坦技術專家成立委員會,在自治政府監督下管治加沙,在2030年之前分三階段重建加沙,期間約200萬名巴人毋須離開。方案獲阿拉伯國家通過後,代表57個伊斯蘭國家的伊斯蘭合作組織、英、法、德、意四個歐洲國家都表態支持,四國認為方案切合實際情況,但強調哈馬斯日後不能再管治加沙及對以色列構成威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英國男子持巴勒斯坦旗攀大笨鐘示威 與救援人員對峙16小時後被捕
【有線新聞】英國倫敦一名聲援巴勒斯坦的示威者爬上大笨鐘,擾攘16小時後被帶回地面,警方將他拘捕,附近交通受阻大半日。 該男子赤腳爬上大笨鐘所在的伊利沙伯塔,腳掌受傷流血,他有時站起來拉開巴勒斯坦旗,大喊解放巴勒斯坦的口號。警方早上七時許接報,有人爬上大笨鐘,出動9架消防及救護車到場,消防架起升降台連同談判專家游說他下去,期間男子拍片上載社交平台,稱會用自己的方式回到地面,更一度威脅會爬得更高。 示威者:「現在是你們危害我的安全,告訴你們,如果靠近我,我別無選擇,會向上爬,因為我沒準備下來。」有民眾聚集在警方封鎖線後圍觀,有人手持寫上杯葛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旗聲援。旁邊的西敏橋和國會周邊街道日間幾乎都封閉,其中一個地鐵站口亦關閉,國會導賞團要取消。 事件擾攘16小時至凌晨將男子帶回地面,把他拘捕。有國會議員質疑國會一帶的保安有漏洞,為何平日有數十名警員巡邏,但示威者仍能輕易避過保安,爬上大笨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教宗方濟各病情輕微好轉 梵蒂岡:對治療反應良好
【有線新聞】教廷指教宗方濟各病情逐漸輕微好轉。 梵蒂岡稱方濟各對治療反應良好,過去數天病情穩定,沒有發燒,血液含氧量良好,是他留醫逾三周以來首次對治療有正面反應,醫生對他的病情進展仍保持審慎。方濟各上午領聖餐後在私人病房的小聖堂祈禱,下午處理公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德國聯盟黨與社民黨就籌組聯合政府達成初步協議
【有線新聞】德國聯盟黨與社會民主黨就籌組聯合政府達成初步協議。 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與社民黨領袖克林拜爾會面後見記者,稱雙方就減少非法移民、經濟增長、能源價格等達成共識,周一正式開始談判。克林拜爾形容兩黨達成協議是重要一步,有必要讓國家重回正軌。 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上月勝出聯邦議院選舉,社民黨得票排第三,聯盟黨未有邀請躍升第二大黨、極右的另類選擇黨籌組聯合政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9日
特朗普要求就伊朗核計劃談判 哈梅內伊拒絕:個別霸凌國家強加自身期望
【有線新聞】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拒絕就核計劃展開談判。 哈梅內伊與高級官員會面,不點名批評個別霸凌國家堅持談判,並非為了解決問題,而是強加自身期望,當中牽涉伊朗核問題、導彈射程、國防和國際事務等,強調伊朗不會滿足這些國家。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指已去信哈梅內伊,敦促德黑蘭政府與華府談判。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重申期望伊朗以人民和國家利益為先,而非恐怖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