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世界轉一圈|貓毛顏色反映性格? 研究揭橙毛基因影響關鍵
【有線新聞】不少「貓奴」相信貓的毛髮顏色反映性格,早於10年前美國有調查發現受訪者傾向形容橙毛貓友善、白貓冷漠、三色貓偏執,他們相信貓的行為差異可能與毛色有關。不過研究人員表明這次調查是透過問卷形式訪問,容易產生偏見。 而事實上橙毛貓是否較其他貓活潑呢?日本九州大學聯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發現,決定貓會否長出橙色毛髮是取決於X染色體上的ARHGAP36基因是否有特定的核酸刪減,即是變成了橙毛基因。 雌性哺乳類動物,即包括母貓,一般都只會有X染色體,有一種失活機制調控繼承遺傳基因的一對X染色體,即隨機刪去其中一條的基因,所以只有兩條X染色體均遺傳橙毛基因,母貓才肯定有橙毛。公貓則只有一條X染色體,雄性亦沒有X染色體失活機制,只要這條X染色體有橙毛基因,公貓便肯定有橙毛,即是遺傳橙毛亦相對容易。 研究團隊指,這種基因也活躍於其他身體部位,例如大腦和荷爾蒙腺體,可能導致這些部位的基因活動,影響健康狀況或性格,但強調只是推測,尚未有研究證明。未來將進一步利用培養貓細胞拆解ARHGAP36的分子功能,研究亦指這種基因可能與皮膚癌或脫髮有關,相信或會有進一步醫學發現。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酒吧爆槍擊案 至少4死20傷
【有線新聞】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酒吧發生槍擊案,至少4人死亡,20人受傷。 警方封鎖現場,地上仍留有血漬。警方指數百人周日凌晨在聖海倫娜島的酒吧,有人突然開槍,民眾跑到附近商店躲避。 酒吧老闆表示,當時很多人正參加高中校友活動,警員和救援人員到場後發現多人中槍,未知疑兇隨機施襲抑或針對特定目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美貿易代表:中方未事先知會限制稀土出口 曾要求通話遭推卻
【有線新聞】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回應中方限制稀土及一些材料出口的新措施,他指顯然中方已知越界,又透露北京推卻通話。 格里爾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指,中方事前未有知會美方推出措施,當美方透過公開資訊得知後已迅速要求通電話,但中方推卻了,又指顯然各方都不會忍受中方強力掌控。他又形容稀土並非恰如其名般稀有,美國、澳洲和阿根廷都有這些資源,只是處理稀土的工序約九成都是中國掌控。格里爾又認為總統特朗普與國家主席習近平仍有可能在南韓舉行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會晤。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強調不希望中國陷經濟衰退 特朗普:美國想幫助而非傷害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不希望中國陷入經濟衰退,重申華府只想幫助中方。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示毋需擔心中國,認為一切都會變好,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他都不希望中國陷入蕭條,重申美國想幫助而非傷害中國。 特朗普早前宣布在對華現有關稅基礎上加徵100%關稅,副總統萬斯說雙方今次較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回應,強調華府手上的牌比北京多,若中方願意保持理性,美方亦會理性回應。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法國公布新內閣名單 外長、財長等留任 勞工部長調任防長
【有線新聞】法國公布新內閣名單。 再度出任總理的勒科爾尼與總統馬克龍會面後,公布新一屆政府內閣成員,外長巴羅、財長萊斯屈爾、司法部長達爾馬寧等留任。勞工部長沃特蘭調任防長;內政部長就由巴黎警察局局長努涅斯接任。 勒科爾尼表示沒有邀請有意競選下屆總統的人入閣,進入政府的新面孔都有公民社會經驗,期望年底前通過財政預算。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3日
以哈戰爭|哈馬斯今起分階段釋放人質 特朗普指加沙戰事已結束
【有線新聞】哈馬斯今天將分階段釋放人質和交還人質遺體,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加沙戰事已經結束。 特朗普在馬里蘭州空軍基地啟程前往以色列,他表示收到以色列、哈馬斯及其他參與和平協議的國家口頭保證,有信心停火協議會持續,認為戰事已結束,中東局勢將正常化。 特朗普會在以色列國會演說,之後前往埃及主持加沙和平峰會,逾20國的領袖或代表出席。傳媒報道,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亦會參與。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2日
西班牙舉行國慶閱兵 受閱隊伍沿普拉多大道巡遊 外籍兵團展示多元文化
【有線新聞】西班牙舉行國慶閱兵,國王費利佩六世及王室成員出席,首相桑切斯強調西班牙包容多元文化。 王后萊蒂西婭等王室成員抵埗時,首相桑切斯上前迎候和握手。桑切斯近年出席國慶活動時,試過遲於國王費利佩六世等人到場,這次他較對方早了數分鐘到。 閱兵開始前,現場高奏國歌和鳴放禮炮。跳傘隊打頭陣,用國旗主色降傘揭開序幕,中途再在空中揚起國旗。戰機表演隊伍,噴出紅、黃國旗主色彩煙。各支受閱隊伍沿首都馬德里的普拉多大道,穿越西貝萊斯廣場和檢閱台,進入雷科萊托斯大道,巡遊至國家圖書館附近的終點,路程全長約1.5公里,整體行進速度約為每分鐘99米,但個別隊伍稍有差異,例如外籍兵團步速較快,約每分鐘160步、即128米。這支部隊亦反映西班牙的種族結構複雜,部隊成員包括很多北非族裔。 國慶日正是紀念哥倫布1492年抵達美洲的日子,為西班牙開闢新的殖民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我作為西班牙人很自豪,因為有獨特文化和多元性,還是公共服務領先的國家,並且會為社會權利和公義動員,也自豪是個有回憶的國家,更重要的是有未來。西班牙匯聚偉大和仔細的東西,為吾等所然之一切,國慶日快樂。」但亦有人不認同桑切斯的理念和主張,與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2日
中菲船隻再於南海衝突 中國:依法驅離
【有線新聞】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船蓄意衝撞菲方船隻並發射水炮,中方批評船隻非法闖入南沙群島鐵線礁附近海域,責任完全在菲方,中國海警依法驅離。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指控,中國海警船21559號早上8時15分左右危險靠近3艘停泊中業島附近的菲律賓船隻,約1小時後向其中一艘射水炮並撞向船尾,造成輕微損毀,沒有人員傷亡。菲律賓強烈譴責事件,批評中方蓄意衝撞,重申不會受挑釁或被霸凌行為嚇怕,會繼續保護菲律賓漁民,不排除採取合適外交行動回應。 中國海警局則反駁,2艘菲律賓公務船未經允許闖入鐵線礁附近海域,其中菲方3003號公務船多次無視警告,危險接近並擦碰正常維權執法的21559號海警艇。中國海警依法採取管控措施,驅離菲方船隻,行動合理合法且具專業規範,責任完全在菲方;重申中國對南沙群島及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主權,菲方行徑嚴重侵犯中方領土主權,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敦促菲方停止侵權滋擾,將依法在中國管轄海域繼續維權執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2日
奧斯卡影后戴安姬頓離世 終年79歲 曾參演《教父》
【有線新聞】美國著名影星奧斯卡影后戴安姬頓離世,終年79歲。 戴安姬頓60年代末出演百老匯舞台劇嶄露頭角,之後進軍影圈,演出經典《教父》系列電影。1978年憑浪漫喜劇《安妮荷爾》榮獲奧斯卡影后,之後三度獲奧斯卡影后提名。戴安姬頓的演藝生涯參演過逾60部電影,亦身兼導演、攝影師及製作人。 家人證實她的死訊,但未有透露死因。美國影圈對她的離世深表婉惜,珍芳達、梅麗史翠普等影星發文悼念。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2日
諾貝爾獎|研究所調查和平獎結果疑遭洩漏 有博彩網站馬查多獲獎率急升73%
【有線新聞】挪威諾貝爾研究所正調查和平獎結果有否洩漏,有博彩網站在結果公布前,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獲獎機率突然急升,據報有戶口獲利數萬美元。 諾貝爾委員會周五公布,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奪得今屆和平獎,馬查多在結果公布前十分鐘才收到電話通知。挪威傳媒後來發現,在結果公布前數小時,有博彩網站的獲獎機率出現異常波動。以黃色線顯示,俄羅斯已故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的遺孀尤利婭一直是大熱門,結果公布前12小時,馬查多的得獎機率僅超過2%,但短短兩、三個小時,機率急升至近73%。傳媒報道最少兩個戶口大額下注馬查多得獎,分別賺最少4萬美元,其中一個戶口在當天才開設。 由於事前沒有任何專家或媒體提及馬查多是熱門人選之一,有數據分析員認為事件有可疑。協助和平獎評審的挪威諾貝爾研究所展開調查,結果是否外洩或數據資料被竊取。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2日
以哈戰爭|據報哈馬斯周一釋放人質 特朗普赴埃及主持加沙和平峰會
【有線新聞】據報哈馬斯計劃周一早上釋放人質及交還人質遺體,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到埃及主持加沙和平峰會,敲定協議內容,但以哈雙方未有代表出席。 被哈馬斯脅持的人質有望很快獲釋,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聲援人質的集會,家屬充滿期待,希望是最後一次集會。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總統特朗普女兒伊萬卡及丈夫庫什納出席與家屬見面,他們讚揚特朗普促成加沙停火和釋放人質的貢獻無與倫比,伊萬卡替爸爸傳達訊息。伊萬卡:「總統希望我向你們轉達,就像他身處其中一樣,他看到你們,聽到你們的聲音,他永遠與你們站在一起。」 不過當威特科夫提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台下反應截然不同,多次被噓聲打斷發言。他又向所有人質家屬堅毅不屈的精神致敬,稱會有奇蹟發生。威特科夫:「人質們,兄弟姐妹們,你們回家了。」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引述消息,哈馬斯周一早上會開始釋放人質,又承認未必能夠交還所有人質遺體,以色列會與國際特遣部隊合作搜索,估計有20名人質仍生還。 威特科夫和庫什納又到以軍在加沙的基地視察,就安全、人道援助及衝突緩解工作聽取匯報。200名美軍已抵達以色列,準備監督停火協議執行。 特朗普周一到埃及與總統塞西共同主持國際和平峰會,敲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2日
勒科爾尼再獲任法國總理 強調首要任務爭取通過財政預算案
【有線新聞】獲法國總統馬克龍再度任命為總理的勒科爾尼稱,首要任務是要促成通過下年度的財政預算,但承認當前政治分歧極大,未必能夠長期留任。 總理勒科爾尼再度履新首日巡視巴黎市郊一所警署,辭職後短短四日,戲劇性獲總統馬克龍再任命為總理並籌組新政府。勒科爾尼表示總理合適人選不多,加上當前國家政治分歧極深,如條件不許可,他未必能長期出任總理,暗示自己或會因國會通過不信任動議而要下台。 他說同意再任總理是要為法國公共財政尋找出路,當前首要任務是和不同政治力量合作,摒棄分歧,爭取支持,確保財政預算案年底前通過。 組閣亦是一大難題,勒科爾尼沒透露心目中的人選及何時公布內閣名單,但表明不會邀請有意於2027年競逐總統的人入閣,因為他需要閣員專注解決當前問題,不容被其他事分心。 他必須於本周一限期前向內閣及國會提交2026年度的財政預算草案,以符合憲法規定有70天討論並在12月31日前通過。馬克龍再任命勒科爾尼的決定,引來極右及極左政黨猛烈抨擊,表明會發起不信任動議彈劾勒科爾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