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以伊衝突持續 革命衛隊情報首長等三將領身亡 特朗普重雙方有機會達協議
【有線新聞】以色列與伊朗繼續互相空襲,德黑蘭多處受襲,革命衛隊情報首長等3名將領身亡,伊朗導彈亦飛越特拉維夫等地上空。據報以色列意圖擊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遭美國總統特朗普反對,沒有採取行動。 以色列特拉維夫等地,清晨再度傳出警報和爆炸聲,軍方聲稱攔截了多枚伊朗導彈。同一晚,以色列北部海法、南部、耶路撒冷等地亦遇襲,伊朗革命衛隊聲稱採用了新方法,導彈攻勢擾亂了以軍的多層防禦系統。 另一邊,以軍繼續轟炸伊朗官方設施,包括位於德黑蘭的外交部建築物,據報鄰近大樓亦受波及。傳媒報道,革命衛隊情報機構負責人卡齊米在德黑蘭空襲中喪生,他的副手和另一名高級將領亦死亡。伊朗衛生部門稱,連日空襲造成逾200人死,九成死傷者是平民,據報大批德黑蘭居民趕緊入油,駕車離開前往北部地區。 多間外媒報道,以色列曾有機會擊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但美國官員傳達總統特朗普的反對,以軍才沒有採取行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接受專訪時稱不會評論假新聞,但會採取必要行動,呼籲伊朗若想以軍停止攻擊,就應放棄製造核武,又認為攻擊最終可能帶來伊朗政權更迭。 特朗普重申以色列和伊朗有機會達成協議,「我希望雙方達成協議,是時候達成協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馬克龍訪格陵蘭 表明歐洲支持捍衛主權及領土完整 強調屬非賣品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格陵蘭,表明法國與歐洲支持對方捍衛主權及領土完整,強調格陵蘭是非賣品,不會容許任何國家奪取。 法國總統馬克龍前往加拿大出席七國集團峰會前,短暫訪問格陵蘭6小時,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尼爾森和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到首府努克機場迎接。 馬克龍此行目的是要表達法國與歐洲團結,支持格陵蘭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三人登上丹麥海軍尼爾斯尤爾號護衛艦開會,商討北極地區的安全議題。馬克龍認為,格陵蘭正面臨被掠奪的危機,為歐洲人敲響警鐘,但相信美國始終是傳統盟友,最終不會作出這種挑釁行為。他呼籲北極圈、波羅的海國家、加拿大甚至美國加強軍事演習,共同維護格陵蘭及北極地區的安全。, 馬克龍:「此行是傳遞支持格陵蘭捍衛領土完整和邊境的訊息,簡單而言,法國及整個歐盟都認為格陵蘭是非賣品,不能被奪取。」尼爾森:「當前對格陵蘭來說是不尋常的時刻,我們秉持建立多年的民主原則,尊重國際法、國家邊境與海洋法。」馬克龍亦在尼爾森和弗雷澤里克森陪同下參觀冰川,磋商應對氣候變化,加強經濟合作。 馬克龍展開訪問行程前,曾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期望於七國集團峰會跟對方磋商格陵蘭問題,強調美國與歐洲應加強北極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世界轉一圈|俄烏無人機大戰升級 「見證者136」低成本消耗防空能力 每周千架狂轟基輔
【有線新聞】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後,雙方在資源有限之下投入大量無人機作戰,成為一場打破傳統的戰爭。 俄羅斯多次發動大規模無人機攻勢,主力之一是伊朗研製的見證者136型無人機,用螺旋槳驅動,不需要人手實時操作,只要輸入座標,便可遠距離密集攻擊地面目標。時速達185公里,作戰半徑超過2,000公里,由俄羅斯深入烏克蘭首都基輔綽綽有餘。 無人機的頭錐據報是可達50公斤重的彈頭,最終向目標發動自殺式襲擊。無人機戰術的重點並非大規模破壞,而是消耗對方的防空能力,見證者無人機的本地生產造價估計可能只要約2萬美元,以地對空導彈攔截即使一擊必中,相對已消耗了數十萬美元成本。 有美國智庫推算,俄羅斯為了壓倒烏克蘭防空能力,由2024年每星期平均投放130架次無人機,到2025年4月增加至每星期平均1,100架次。 俄烏雙方亦「民轉軍用」,以民間普及的FPV,即是指第一視角航拍機,偵測、監測敵方,更可加裝彈藥或炸藥,作出精準攻擊,取代火炮支援。即使是藏身戰壕的士兵,甚至坦克或裝甲,無人機都有能力深入敵陣發動攻擊。隨著簡單入手的FPV及各種無人機陸續參戰,雙方亦構思新的防禦戰術應對,包括攜帶無人機干擾器、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卡尼晤施紀賢 雙方同意設貿易工作組
【有線新聞】到訪加拿大出席七國集團峰會的英國首相施紀賢,與總理卡尼會面。 兩人在渥太華會面,卡尼稱希望與英國加強防衛、科技等範疇的合作,雙方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各自成立貿易工作組,半年內提交加強貿易往來的建議措施,包括消除兩國的非關稅貿易壁壘。 七國集團峰會一連兩日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舉行,美國總統特朗普等多國領袖出席。會場一帶保安加強,討論重點包括以色列和伊朗近期衝突、關稅戰和烏克蘭戰事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馬克龍訪格陵蘭 強調支持主權、領土完整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前往加拿大出席七國集團峰會前,應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邀請先在格陵蘭停留。 馬克龍:「我是來看格陵蘭面對的所有挑戰,同時表達法國與歐盟的團結支持,支持其主權、領土完整,還有應對其挑戰,包括經濟增長、氣候危機及教育。」 弗雷澤里克森及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尼爾森,陪同馬克龍登上丹麥海軍尼爾斯尤爾號護衛艦參觀及開會,北極司令部的學員等在場歡迎。馬克龍促請美國等各方加強在北極圈的合作,而非在區內製造衝突。 當地傳媒報道,原定行程安排馬克龍乘直升機在空中遊覽,但因為大霧而取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6日
以伊衝突持續 內塔尼亞胡:若伊朗放棄核武 願停軍事行動
【有線新聞】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持續,以色列指10多人在新一輪彈道導彈攻擊中受傷。伊朗就稱外交部一幢建築物遇襲,周五起的空襲已造成逾200人死。 以色列北部有建築物起火,火光熊熊。總理內塔尼亞胡稱,若伊朗接受美國提出放棄製造核武的要求,以色列願意停止軍事行動,但警告最終仍有可能看到伊朗政權更迭,又不肯證實報道指美國否決以方擊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計劃。 伊朗亦繼續受到空襲,國營電視台報道,革命衛隊情報小組首長遇襲身亡。據報俄羅斯正準備從伊朗撤僑,美國總統特朗普則指很容易便能促成雙方達成協議,以和平「讓中東再次偉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5日
西班牙巴塞羅那數百人示威 抗議旅客過多影響居住及生活
【有線新聞】西班牙巴塞羅那有居民示威,抗議接待過多旅客影響生活,有數百人參與。 示威者帶同標語,在格拉西亞花園出發,高喊「遊客回家」等口號,警員在附近戒備。去年的同類示威,有人用水槍向遊客噴水,大會今年鼓勵示威者繼續攜帶水槍,示威過程大致和平。但有人向旅館射水,亦有人燃放煙花爆竹。 有示威者指控過多旅客導致過度擠擁、樓價高企及降低生活品質,要求立即放慢旅客增長,亦有人指租金和生活成本高企,迫使居民離開家園,並導致交通擠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5日
以伊衝突持續 特朗普促雙方達成協議讓中東再次偉大
【有線新聞】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持續,伊朗周日再發動彈道導彈攻擊,據報俄羅斯正準備從伊朗撤僑。美國總統特朗普則指很容易便能促成雙方達成協議,以和平「讓中東再次偉大」。 炮彈剎那間在面前爆炸,畫面中人生死未卜。伊朗首都德黑蘭多處遇襲,據報包括與政府或軍方相關的建築,包括革命衛隊總部及司法部大樓。總統佩澤希齊揚在內閣會議上承諾,將為受波及的國民提供支援和服務,批評以方不遵守任何人道和國際法的規則,如敵對行動持續,伊朗將作出更決斷和嚴厲的回應。 伊朗警方早前則指在北部拘捕了兩名以色列情報人員,指他們涉及製造炸彈等,並展示證物影片。伊朗周日亦向以色列發射導彈,令到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等地先後響起防空警報。 以軍展示片段指防空炮火攔截了伊朗派出的無人機,總理內塔尼亞胡到過接連受襲的中部城市巴特亞姆,視察損毀情況及善後工作,據報他的其中一處居所亦成為伊朗的攻擊目標。他重申伊朗如擁有核武和大量導彈,將威脅以色列存亡,批評對方蓄意襲擊平民和婦孺,將負出沉重代價。 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先後發文,指以色列與伊朗應達成協議,提到他早前促成了印巴停火,認為很快便能為雙方帶來和平,「讓中東再次偉大」。他早前又警告伊朗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5日
華為、中芯等列入台灣出口實體管理名單
【有線新聞】台灣的經濟部把華為及中芯等大陸企業,列入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 經濟部近日整合的名單上加入了華為及中芯,以及兩家企業旗下多間子公司,還有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及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等機構。按照台灣法規,如要向名單上的實體出口晶片、電子、電腦、激光、感應器設備或其他高科技產品便要先向當局申請許可。有台灣官員則曾指控中芯等大陸企業企圖竊取半導體技術及挖角,預告將嚴格打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5日
美動物園135歲象龜首次成功繁殖 或成最老動物爸爸
【有線新聞】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動物園,一隻135歲加拉帕戈斯象龜首次成功繁殖。 雄性象龜歌利亞,體重逾230公斤,是園內最長壽的「居民」,這天同時慶祝135歲生日和首個父親節。牠與雌性象龜交配後,雌龜在1月誕下8隻蛋,其中1隻月初成功孵化。幼龜暫時單獨安置,不是由父母照顧,亦是邁阿密動物園首次孵化加拉帕戈斯象龜,並已向健力士世界紀錄申報歌利亞為最老的動物爸爸。 加拉帕戈斯象龜20歲起可生育,屬極度瀕危物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5日
美國34年來首次閱兵 料開支達4,500萬美元 特朗普:應仿效其他國家閱兵
【有線新聞】美國34年來首次閱兵,慶祝陸軍成立250周年,在首都華盛頓展示新舊款武器。生日的總統特朗普致辭時讚揚美軍不斷戰鬥和勝利,令美國人自豪。陸軍估計閱兵花費高達4,500萬美元。 陸軍鳴放21響禮炮歡迎出席閱兵的總統特朗普,這天是他79歲生日,與夫人梅拉尼婭在白宮南面的總統公園南「橢圓形草坪」檢閱台觀看閱兵禮,副總統萬斯等內閣官員亦在場。 巡遊隊伍由國家廣場一帶出發沿著憲法大道前往白宮方向,由於天雨,閱兵禮提前了半小時舉行,原定結束時降落的金騎士傘兵團提早現身。頭大半小時穿越1775年獨立戰爭至1991年波斯灣戰爭的美國陸軍歷史,展示各場重要戰役的軍服和軍備。第一次世界大戰所用的軍車率領身穿一戰第42步兵師軍服的士兵經過檢閱台前;到二戰時期,P-51戰機和B-25轟炸機等飛越上空,特朗普多次向士兵致敬。 閱兵共有150架坦克和軍車參與,包括二戰時期歐洲戰場主力的雪曼坦克,至現代的M1主戰坦克、M777榴彈炮和無人機;反恐戰爭期間派駐阿富汗和伊拉克逾20次的第10山地師部隊亦有亮相。閱兵有約7,000名士兵參與,預計有20萬人沿路觀看。美國對上一次閱兵已是1991年慶祝波斯灣戰爭勝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15日
全美多地爆反特朗普示威 洛杉磯警施放催淚彈驅散 海軍陸戰隊首進駐市中心
【有線新聞】美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逾2,000個地點舉行反特朗普的「不要國王」示威,在連日示威和宵禁的洛杉磯,海軍陸戰隊首次進駐市中心,保護聯邦設備。 洛杉磯騎警配合警員在市中心向示威者推進,有人被騎警撞跌,警方多次發射催淚彈和煙霧彈驅散人群,有人被強行拉走。洛杉磯警方指有民眾投擲石頭、磚塊和雜物,向多個地區的示威者發出驅散令,指獲准使用低致命劑量刺激化學物。有人剪開和翻過圍欄,試圖逃避警方追捕。總統特朗普調派的其中50名海軍陸戰隊員手持步槍,首次進駐洛杉磯市中心,聯同國民警衛隊保護聯邦設施。 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執法人員在高速公路發射催淚彈驅散示威者,一名記者被警方拘留。在華盛頓,約1,000示威者由洛根圓環外遊行去白宮附近,要求特朗普立即下台,批評他是獨裁者。 全美各地民眾響應民間組織「50501」號召,參與「不要國王」示威,譴責特朗普的威權政策。明尼蘇達州因應有兩名民主黨州議員遭槍擊取消示威,得州首府奧斯汀收到可靠消息,稱會威脅針對出席示威的州議員,一度封閉集會場地及疏散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