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拉夫羅夫抵北韓 將晤崔善姬
【有線新聞】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抵達北韓,將會晤外相崔善姬。 在馬來西亞出席東盟外長會的拉夫羅夫周五夜晚飛抵北韓元山市,將與崔善姬共同主持第二輪俄朝外長級戰略對話。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二人會磋商烏克蘭問題、朝鮮半島局勢以及促進兩國旅遊發展,包括北韓近日於元山葛麻半島海岸打造的大型渡假村。拉夫羅夫結束訪問行程後會轉訪中國,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會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2日
印航空難|調查指引擎突然關閉致急降 僅一個重啟成功
【有線新聞】印度航空空難的初步調查報告指客機引擎曾在空中關閉,導致飛機急降墜毀,不過駕駛艙對話紀錄顯示機師否認有關掉引擎。當局又排除雀鳥撞擊導致飛機失事,印航指會繼續配合調查。 調查委員會公開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夢幻客機上月在艾哈邁達巴德機場附近墜毀失事的調查報告,經分析現場檢獲的兩個黑盒,發現客機起飛約3秒後,兩個運行中的引擎幾乎同時被切斷燃油供應,導致引擎失去動力。根據駕駛艙錄音,其中一名機師問為何要關引擎,另一人回答他並沒有這樣做,但報告未有交代這兩人的身分。其中一名機師隨即推動控制捍恢復燃油供應,但相信只有其中一個引擎重啟成功,控制塔之後收到機師求救訊號,不久便墜毀。 當局在現場尋回引擎控制器時,開關掣仍然在運行的位置。調查人員從機場閉路電視片段中發現客機起飛後,啟動提供緊急電力或液壓的衝壓空氣渦輪,起飛不久失去動力開始下降,最終撞向附近的醫學院宿舍,造成260人死亡。 負責今次飛行的機長和副機長分別擁有逾1.5萬小時和3千小時的飛行經驗,當局指涉事客機起飛時符合標準,燃油樣本的檢驗結果並無發現異常,另外亦排除飛機因雀鳥撞擊失事,目前不清楚為何飛機引擎會被關閉。 有飛行安全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波斯尼亞悼念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30周年 再安葬更多死難者
【有線新聞】波斯尼亞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30周年,舉行悼念儀式,並再安葬更多死難者。 國內外政要、教派領袖等齊集在波托卡里村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紀念館,出席悼念儀式,現場奏起波斯尼亞國歌。大屠殺30周年紀念組委會主席費伊齊奇:「仿如昨天,世界背棄我們,在歐洲中心和世人眼前組織施行,故意針對一群人的種族滅絕。正正30年前,文明經不起人性考驗,我們如今站在摯愛的墓塚當中,在神聖之地上沾滿無辜鮮血,寂靜迴響更勝千言萬語,負著悲傷亦帶著自豪,因為仍沒有人能埋葬歷史。斯雷布雷尼察不是過去,而是永恆的警醒。」 1995年7月11日,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族軍事領袖和部隊,開始屠殺當地波什尼亞克族人,估計逾8千名男丁被殺害,至今陸續再辨認更多遺體和安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美國國務院宣布裁減逾1,300名員工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院裁減逾1,300名員工,配合總統特朗普的大規模重組計劃。 當地周五早上,有國務院員工攜同紙箱上班,一名高層向美聯社透露,國務院已通知逾千名公務員及外交官員,將解僱他們,又指是針對非核心職能部門,重複或多餘的辦公室人員。內部消息指,有外交官員被勒令行政休假120天,之後將會正式失去辭退,有外交官嚴厲批評,做法將削弱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及應對外在威脅的能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歐洲議會指控中國管制稀土出口等 中方:堅決反對、願與歐加強溝通對話
【有線新聞】歐洲議會決議指控中國管制稀土等出口,擾亂全球供應鏈,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國駐歐盟使團敦促歐洲議會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停止搞雙重標準。又指稀土等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中方政策符合國際慣例,有利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又指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該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只要遵守規定和程序,企業正常需求就能得到保障,願繼續與歐方加強溝通對話,妥善處理分歧,同時堅決反對任何損害中國發展權利的企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英法同意以「一進一出」計劃打擊非法移民 亦首度允許協調核威懾力
【有線新聞】英國和法國簽署宣言以「一進一出」計劃打擊非法移民問題,雙方亦首度允許協調核威懾力,意味歐洲一旦受攻擊,英法可能協調使用核武。 國事訪問英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行程最後一天再與首相施紀賢會談,商討非法移民、國防合作及經濟增長等議題。兩人會後宣布未來數周將推行「一進一出」試驗計劃,應對非法移民問題,英國會將乘小艇經英倫海峽偷渡入境的非法移民遣返法國,再接收相同數量申請庇護的難民,他們將經安全、受控和合法渠道入境,亦必須接受嚴格安全審查。施紀賢:「這是我們的共同計劃,全面採取強硬積極行動,打破犯罪集團的商業模式,保衛邊境,證明試圖乘小艇抵英只會以失敗告終,最終被拘留和遣返。」馬克龍:「我們希望這股威懾力,對安排偷渡和人口販運的人起作用,證明我們的工作有效率,令他們不會再嘗試在現有規則尋找灰色地帶。」 路透社引述英國政府消息,預計每周遣返約50人,即是一年約2,600人,不過外界質疑「一進一出」計劃成效,英國政府數據顯示去年逾35,000人橫越英倫海峽,今年截至7月初已有逾21,000人乘小艇入境,比去年同期增加56%。兩人亦簽署新宣言,雙方將協調各自的核威懾力,合作加快推進研發反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王毅與魯比奧馬來西亞會晤 中方倡擴大中美合作領域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在馬來西亞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會談,再次促請美方客觀、理性和務實地看待中國,魯比奧則指中美元首很大機會會面。 王毅與魯比奧出席東盟會議期間,舉行雙邊會談,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首次,亦是近日中美外交最高層級會談。王毅日前與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會面時,批評美國向東盟國家徵收高關稅是典型單邊霸凌行徑,他與魯比奧會談時則強調,中美應將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和行動,希望美方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華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與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雙方亦一致認為會晤積極、務實及具建設性,同意加強外交管道及各領域各級溝通對話,發揮外交部門在推動兩國關係中的作用,管控分歧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中美對貿易、芬太尼及俄烏戰爭等仍有分歧,魯比奧指雙方仍有問題要解決,又指總統特朗普很大機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但未知確實日期。魯比奧:「雙方都有強烈意願去見面,總統希望這樣,中方也希望落實此事,習近平主席曾就此公開表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得州水災|逾2千人繼續搜救工作 有志願者自發加入
【有線新聞】美國得州水災,2千多名救援人員繼續在重災區克爾縣沿河搜索,亦有志願人士自發加入。 聯邦、州及縣政府合共2,100多名救援人員沿瓜達盧普河搜索,12個州派人協助,水災造成逾120人死亡,克爾縣仍有逾160人失蹤。警方呼籲民眾不要在河流區域使用無人機,以免阻礙飛機低空救援,志願參與搜索的人亦要先登記,確保聯繫到他們。新墨西哥州南部山區魯伊多索村洪水導致三人死亡,州長尋求聯邦政府頒布緊急狀態令,以獲取資源救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美國丹佛博物館停車場鑽探 意外發現逾6,700萬年恐龍化石
【有線新聞】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博物館在停車場嘗試鑽探地熱時有意外收穫,挖掘出約6,700萬年的恐龍化石。 收藏了動物標本和化石的丹佛市自然科學館,去年起於所在的市政公園停車場開展鑽探地熱工程,沒想到竟然發現恐龍化石近在咫尺。地質學家哈格多恩:「在鑽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從未想過會發現的東西,是恐龍,令人很興奮,誰會想到會在博物館的停車場發現。」 相信是恐龍脊骨的化石,深藏在停車場約230米深的地底,連同岩心經直徑10厘米的管道鑽挖出土。研究人員形容這次意外收穫是中獎,仔細分析後更發現是丹佛市藏得最深及最遠古的恐龍化石,推斷是屬於6,7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草食性恐龍的脊椎,來自類似奇異龍或埃德蒙頓龍,長約10米。當時的丹佛市估計是一片熱帶雨林和沼澤,化石現時已放在博物館展覽。 丹佛市政公園原本是嘗試鑽探地熱,研究用作供應自然科學館的冷暖氣。地質學家稱發現恐龍化石後,有意繼續挖掘,但考慮到泊車需要,相信並不可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王毅馬來西亞出席東盟會議 與魯比奧會晤 稱中美元首會面可能性高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在馬來西亞出席東盟會議期間,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會談,歷時大約一小時。 今次是魯比奧上任後首次與王毅會面,亦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兩國其中一次最高層級會談。王毅昨天與馬來西亞外長穆罕默德會面,批評美國憑一紙信函向東盟國家徵收高關稅,是典型單邊霸凌行徑。中方堅定反制魯比奧形容會談具建設性,但雙方仍有問題要解決,又指兩國元首很大機會會面,但未知確實日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明訪華 冀經濟上減少依賴中國
【有線新聞】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明日訪華,將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強會面,商討各領域議題。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我們一直努力維繫與中國的關係,盡所能達成共識和合作,必要時表達分歧,但亦會維護澳洲利益。因為維護國家利益對安全非常重要,這樣才能與中國領袖親身討論各種議題。當然對我們的經濟關係亦很重要,對華關係與澳洲就業掛鈎,就是如此。」 中國是澳洲最大出口市場,阿爾巴內塞強調與中國等亞洲經濟體關係很重要,但亦希望減少在經濟上依賴中國。今次是他任內第二次訪華,亦將在上海和成都會見商界、旅遊和體育界代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據報中國擬恢復進口日本牛肉
【有線新聞】訪問日本的副總理何立峰與執政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會面,日本宣布日中簽署《動物衛生檢疫協定》生效,有望恢復對華出口牛肉。 何立峰於大阪出席世博中國國家日活動前與森山裕會面,日媒引述消息指,何立峰會上透露中方快將完成恢復進口日本牛肉的手續。中國2001年因日本爆發瘋牛症而停止進口,2019年雙方簽署《動物衛生檢疫協定》推動恢復進口安排,但一直未落實。何立峰又歡迎合規的日本海產進入中國市場,亦談及日本租借新的大熊貓,認為有助促進兩國人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