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0日
以色列政府批准加沙停火協議 特朗普料人質下周初釋放 認難尋回部分遺體
【有線新聞】以色列政府批准加沙停火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預料哈馬斯將於下周初釋放人質,又承認很難尋回部分人質遺體。 特朗普:「我們已確保所有剩餘人質將被獲放,他們將在周一或二獲釋,獲釋過程很複雜,我們知道大多數人的下落,實際上遺體才是更大的問題,因為有些遺體可能比較難找到。」 特朗普認為首階段停火協議會進展順利,但拒絕談及何時落實第二階段協議,包括哈馬斯解除武裝和以軍撤離加沙。他又透露將會到埃及出席停火協議簽署儀式,並獲邀到以色列國會演說。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諾貝爾獎|匈牙利作家獲文學獎 崇揚中國文化多次訪華 作品展現末世荒誕
【有線新聞】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獲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委員會讚揚他的作品扣人心弦且富有遠見,在末世的恐慌中重申藝術的力量。克拉斯諾霍爾卡伊同時推崇中國文明,曾多次到訪內地。 末世境況、荒誕情節,在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拉斯諾霍爾卡伊的作品很常見,71歲的他初次出版小說《撒旦探戈》便一鳴驚人,確立他的長句風格及反烏托邦主題。 這部在1994年改編成黑白電影的作品,12個章節結構參考探戈舞步,分別有「前六步」和「後六步」,內容描述一群住在荒廢農田的居民原本以為可迎來希望,但受到撒旦般的角色欺騙,書中所有人物均在等待奇蹟,但正如小說開首引用卡夫卡小說名句「我因為等待它而錯過它」,希望注定幻滅。 以卡夫卡為文學偶像的克拉斯諾霍爾卡伊大學時曾修讀法律,準備如父親成為律師,但最終轉到文學院。除了妻子是漢學家,他自己也多次到訪中國內地,且迷戀古代中國,會讀《道德經》和崇拜李白,並和翻譯自己作品的余澤民結成好友,與對方遊歷內地近十座文化古城,嘗試沿著李白的足跡走一圈,並將經歷寫成長文《只有漫天星辰的天空》,又曾以遊記形式寫成短篇小說集《烏蘭巴托的囚徒》,書名源於他赴華時曾遇麻煩,在蒙古首都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阿塞拜疆航空去年客機失事 普京認俄導彈碎片擊中引致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塔吉克出席峰會期間,會晤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首次承認和披露俄方防空系統,與去年對方的民航機失事有關,距離客機約10米時爆炸。 俄羅斯、中亞峰會在塔吉克首都杜尚別召開,普京出席並一連3天國是訪問當地,其間又與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會晤。普京開始發言時便單刀直入,談到近年兩國關係,其中一次最重大的事件。俄羅斯總統普京:「我想在會晤一開始處理最敏感的事,在我們空中發生的航空慘劇, 那時候我們事後首次通話,我不僅為慘劇在俄空域發生致歉,也對罹難者親屬致以最誠摯慰問。」 普京過去致歉時未有直接提及俄方防空系統與事故的關聯,他這次則向對方披露日前剛接獲調查通報,事發前後有烏克蘭無人機闖入領空,防空系統有技術故障發射了兩枚導彈,但並非直接命中客機,亦有可能導彈是引爆自毀,相信碎片其後擊中客機,強調俄方會負起賠償責任,亦會對涉事官員作出法律評估,阿利耶夫則感謝普京親自監督調查。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我想親自感謝你監督著情況,如我們多次談及,並有雙方團隊接觸,你親自監督調查,我們毫不疑慮那將客觀地解決一切,所以我想再次表達感謝,鑒於你認為有必要在此會晤應對事件。」他又指認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美外交官隱瞞與華公民戀情被炒 美國務院指損國安 北京:反對意識形態劃線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院解僱一名外交官,指他與一名與中共有連繫的中國公民有戀情並隱瞞關係。在北京,外交部表示不評論美方內部事務,但反對搞意識形態劃線。 美國國務院外交官:「(你說你曾與一名中國女子有約會?)我理應申報有關她的事情。(那麼會否擔憂這可能與中共有關?)我知道她的父親,他完完全全就是中共成員。她甚至可能是間諜,我真的不知道。我為了愛違抗我的政府。」 在這段由保守派媒體臥底記者拍攝的影片中,譯音姓蔡的男子據報就是被解僱的外交官。國務院未有透露被解僱員工身份,但稱經總統特朗普及國務卿魯比奧檢視個案後,認定對方隱瞞戀情,國務院強調不會容忍員工損害國家安全。 美聯社稱,今次相信是首次有人違反「戀愛禁令」。華府據報已禁止駐華政府人員與中國公民有戀情,範圍包括內地及香港的使領館。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智利全球最乾旱沙漠罕現花海 吸引大批遊客觀賞
【有線新聞】全球最乾旱沙漠的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經歷冬季異常降雨後罕有出現大片花海。 原本極為乾燥的阿塔卡馬沙漠開滿不同顏色的花,這裏平常全年只錄得2毫米雨量,但南半球今個冬天罕有多場暴雨,部分海拔較高的地方兩個月錄到60毫米雨量,令埋藏岩土的200多種花卉種子有足夠水份,加上氣溫、日照和濕度都適合發芽生長,吸引不少人到來觀賞罕見的開花景象。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李強抵平壤展開訪問 稱願加強戰略溝通、推進中朝友好合作
【有線新聞】總理李強抵達北韓出席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祝活動,李強稱願同朝方加強戰略溝通、推進友好合作。外界估計北韓會舉行閱兵,展示新型武器。 總理李強率領黨政代表團抵達平壤順安國際機場,應北韓政府邀請展開訪問並出席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祝活動。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總理朴泰成到機場迎接、舉行歡迎儀式,並陪同李強檢閱儀仗隊。 新華社引述李強表示,上月北韓領袖金正恩訪華出席閱兵儀式,與總書記習近平再度成功會晤,達成重要共識,為中朝關係發展把舵定向。中方願同朝方落實好共識,加強戰略溝通,保持密切往來,推進中朝友好合作,期望促進地區以至世界的和平穩定。 金正恩在建黨周年紀念前參觀建黨史蹟館,他在講話中向祖父金日成和抗日革命烈士表達敬意,稱現時正在分水嶺上,展望新的發展和繁榮,一定要把他們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完成到底,黨員要貫徹自力更生、自主自決的思想。 除了中方代表團,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傑夫、越共總書記蘇林等均率團到平壤參加慶祝活動。南韓軍方及傳媒推測,北韓可能舉行大型閱兵儀式,有數萬人參加,並展出多款先進武器,包括正研發的「火星-20」洲際彈道導彈、「火星炮-11Ma」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獲諾貝爾文學獎 《撒旦探戈》等作品曾改編電影
【有線新聞】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獲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克拉斯諾霍爾卡伊著作包括曾改編成電影的《撒旦探戈》及《反抗的憂鬱》。現年71歲的他在1991年首次以記者身份前往中國內地,回國後以遊記形式寫成短篇小說集《烏蘭巴托的囚徒》,是他關於中國的第一本書,書名源於他赴華時曾遇麻煩,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受困。推崇中國文明的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出中文版,認為這是與中國文明的對話。諾貝爾委員會讚揚他的作品扣人心弦且富有遠見,在末世的恐慌中重申藝術的力量。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以哈戰爭|兩年來兩度短暫停火 148名以色列人質獲釋、移交57具遺體
【有線新聞】加沙衝突兩年以來,以色列和哈馬斯兩度短暫停火,但雙方互相指責破壞協議而無法持久。 哈馬斯前年10月7日越境突襲以色列,一個多月後雙方達成臨時停火。哈馬斯分批釋放了數十名人質,交換巴勒斯坦囚犯,以哈隨後互相指控違反協議,停火僅維持一周。 至今年一月在卡塔爾斡旋下,再達成停火協議。首階段歷時42日,以色列要求延長,不過哈馬斯期望落實下階段協議最終無法持續。以色列指251名人質至今有148人獲釋或營救出來,哈馬斯移交了57具遺體。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北韓首個海外藝術展於莫斯科舉辦
【有線新聞】北韓過百件畫作和藝術品在俄羅斯博物館展出,是首次在國外舉辦北韓藝術展,當中包括描繪朝軍在烏克蘭援俄作戰的繪畫。 逾120件北韓的畫作陶瓷、馬賽克、刺繡等藝術品,上月起在莫斯科的全俄裝飾藝術博物館展出,美術展名為《偉大的人民之國》,當中不少畫作以軍事為題材,有多幅繪畫了朝軍援俄對抗烏克蘭部隊的情景,北韓及俄羅斯士兵在烏克蘭並肩作戰,亦有多幅畫描繪導彈發射戰機襲擊島嶼及受閱部隊。 《朝中社》稱展出的作品,反映在北韓勞動黨領導下人民高價值和幸福生活,例如有北韓夜景,小孩穿著傳統服裝,放印有北韓國旗的風箏,以及北韓民眾日常生活的畫。更有北韓領袖金正恩去年中會見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時的圖片。 展覽是北韓首個海外藝術展,紀念北韓建國77周年。俄羅斯文化部長柳比莫娃形容這次展覽獨一無二,有助兩國通過藝術發展國家關係。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李強抵達北韓 出席北韓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祝活動
【有線新聞】總理李強抵達北韓訪問並出席北韓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祝活動。 北韓領袖金正恩在建黨80周年紀念前率領勞動黨中央領導班子參觀建黨史蹟館,他講話時向祖父金日成和抗日革命烈士表達敬意,稱現時正在分水嶺上,展望新的發展和繁榮,一定要把他們開創的社會主義事業完成到底。 總理李強、越共總書記蘇林、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傑夫等均率團到平壤參加慶祝活動。南韓軍方早前指北韓可能舉行大型閱兵,規模會有數萬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揚言將伊利諾伊州長、芝加哥市長收監 特朗普斥兩人未保護聯邦執法人員
【有線新聞】美國傳媒報道,在芝加哥的國民警衛隊開始派駐保護移民及海關執法局設施。芝加哥有民眾抗議國民警衛隊進駐,總統特朗普聲言要關押伊利諾伊州長和芝加哥市長。 在芝加哥市中心有大批民眾手持標語遊行,抗議聯邦政府向伊利諾伊州和芝加哥部署國民警衛隊員,也有示威者在馬路邊呼叫口號,有途經的汽車響號聲援。 總統特朗普堅持部署國民警衛隊到芝加哥,民眾的不滿情緒不斷增加,但特朗普威脅把民主黨的芝加哥市長約翰遜伊利諾伊州州長普利茨克收監,指他們未能保護聯邦執法人員,聲稱肯定兩人有犯法。特朗普:「不,我已經看過法律,警方取消對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官員的安全保護,我知悉這事。今天也看過很多文章,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的。」 普利茨克出席活動時回應,聯邦政府從未與伊利諾伊州接觸,批評特朗普專制,肆意踐踏人民的權利,他不會懼怕。約翰遜亦稱不會退縮,指特朗普已不止一次試圖不公正地逮捕非裔人。 國民警衛隊表示,合共約500名來自得州及自伊利諾伊州的隊員已抵達芝加哥地區。美國廣播公司報道,得州的部隊開始部署到芝加哥東南面的移民及海關執法局設施加強保安。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9日
馬克龍將於兩日內任命新總理 勒科爾尼:仍有望年底前通過財政預算案
【有線新聞】法國政壇亂局有新進展,總統馬克龍預計兩日內任命新總理。已請辭的總理勒科爾尼稱大部分國民議會議員不同意提前選舉。 已辭職的總理勒科爾尼接受電視台訪問,表示他辭職後應總統馬克龍要求,連續兩天和國會各派系磋商,了解到大多數國民議會議員都不願解散國會提早選舉,更認為仍有可能於年底前通過財政預算案。他向馬克龍報告,認為現時情況下可容許他任命新總理。總統辦公室隨即發聲明,稱馬克龍將於48小時內任命新總理,感謝勒科爾尼為政治僵局斡旋作出的努力。 上任不足一個月的勒科爾尼組成的新內閣,被極右國民聯盟及左翼社會黨批評未能帶來變革,威脅發起不信任動議,逼使勒科爾尼請辭,成為兩年內第五名被逼下台的總理,令法國政治危機加劇。極右國民聯盟領袖瑪麗娜勒龐促請解散國民議會重新選舉,堅持馬克龍應該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