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美國最高法院駁回特朗普拒絕交稅務紀錄申請
【有線新聞】美國最高法院駁回前總統特朗普提出,禁止把他的稅務紀錄交予眾議院委員會的申請。 裁決意味國稅局需把特朗普由2015至2020年的稅務紀錄,交予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最高法院的摘要沒提到有法官異議,亦沒有說明理據。籌款委員會自2019年要求特朗普提交稅務紀錄,調查國稅局對前總統稅務審查的做法,但被時任財長姆欽拒絕。至總統拜登上台,委員會再提出要求。特朗普陣營批評民主黨控制的籌款委員會有政治目的,陣營未回應裁決。眾議院會期即將結束,暫時未知當局何時會交出紀錄。
- i-Cable
- 2022年11月23日
中日海事磋商討論台海、釣魚島等問題
【有線新聞】中日舉行第十四輪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同意盡快開通防務直通熱線。 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洪亮與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船越健裕,共同主持周二的視像會議。中方在會上重申有關釣魚島、東海及南海的主權立場,敦促日方停止侵犯主權的行徑,又表明不滿日方近期在台海問題上的錯誤言行。日方則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嚴重關注中方8月在台海演習時,有導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水域,同時強烈敦促中國海警艦艇,停止駛入釣魚島附近的日本領海。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稱短時間內決定新總理人選
【有線新聞】馬來西亞政局仍然未明朗。 最高元首阿卜杜拉分別召見希望聯盟主席安華和國民聯盟主席慕尤丁,建議雙方組成聯合政府,但慕尤丁拒絕與安華合作。安華表示,阿卜杜拉期望組成在種族、宗教等方面更包容的政府,但對於總理人選未有決定,會在短時間內決定。馬來西亞較早前舉行國會選舉,無政黨取得大多數議席,首次出現懸峙國會。帶領國民陣線的現任總理伊斯邁爾,拒絕與任何一方合作。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俄羅斯兩艘核動力破冰船建成
【有線新聞】俄羅斯建成兩艘核動力破冰船。 總統普京視像參與破冰船「雅庫特」號,在聖彼得堡的下水儀式。破冰船長173米,排水量逾3萬3千公噸,可破開厚3米浮冰,預料2024年投入使用,另一艘破冰船「烏拉爾」號明年服役。普京讚揚這項大規模裝備船隊的計劃具戰略意義,鞏固俄羅斯北極大國地位,可協助開發北極航線,建立通往東南亞等運輸走廊,釋放國家出口潛力。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英王查理斯三世首迎外賓
【有線新聞】英王查理斯三世首次接待國事訪問的外國元首。 查理斯三世和王后卡米拉,在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迎接南非總統拉馬福薩,陪同出席的還有王儲威廉及王妃凱特,他們檢閱御林軍。拉馬福薩是疫情三年多來,首位國事訪問英國的領導人。查理斯三世之後在白金漢宮設宴款待,拉馬福薩周三會與首相辛偉誠會面。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捕撈吞拿魚易「誤中副車」 魚鉤新裝置製電場 免鯊魚上釣
【有線新聞】漁船捕撈吞拿魚時,很多時會意外捕獲其他魚,例如受保護的鯊魚,英國有專家發明了一種裝置裝在魚鉤上,可以避免捉錯魚。 漁船出海捉吞拿魚通常是用「延繩釣魚法」,在浮標協助下放出過百公里繩索,上面掛有數千個魚鉤魚餌,等吞拿魚自己上釣,好處是定點針對特定的吞拿魚群,但很多時連其他魚也會上釣,包括受保護的鯊魚,估計每年也有數以百萬計的鯊魚受害。 為了避免釣錯鯊魚,英國有專家發明了這種裝置,將它掛在魚鉤就可以,看看啟動前後的分別,啟動前鯊魚就跟平時一樣,一旦被魚餌吸引、很快上釣;但裝置啟動後,鯊魚一游近魚餌,馬上被某股力量趕走,原理是裝置在周圍產生了電場,以脈衝方式嚇退鯊魚,阻止牠們上釣,因為鯊魚靠感應電場找獵物,所以只有鯊魚會被驅趕,吞拿魚照樣上釣。 專家與英國艾克斯特大學合作,去年在法國南部兩艘魚船實測,結果有防鯊裝置的魚鉤,上釣的鯊魚少了九成;上釣的吞拿魚輕微減少,專家估計是因為裝置重量令魚鉤下沉,下一步會修正這個問題。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伊朗球員賽前拒唱國歌隊長公開聲援示威者
【有線新聞】伊朗球員在對英格蘭的賽事集體拒唱國歌,球隊過去多次在國際賽,公開聲援國內反政府示威,隊長亦表明支持示威者。 伊朗迎戰英格蘭時,11名球員拒絕唱國歌,被視為支持國內反政府示威。看台上伊朗球迷高舉示威標語,聲援女權、自由。不過這些無聲抗議的畫面,伊朗國內全部看不到,國營電視台播放場館廣角畫面。 伊朗隊長哈伊薩菲在賽前記者會,亦公開聲援國內示威,向死難者家屬致哀,亦坦言必須接受國家的情況欠佳,人民亦不快樂,球隊一直支持、同情他們。 伊朗國足在亞洲排名屬前列,國內亦相當受歡迎,相比起德黑蘭政府,被視為更能代表人民。 球隊過去多次聲援反政府示威,9月對塞內加爾的友賽,伊朗全隊在奏國歌時穿黑色外套;本月另一場友賽只有2名球員唱國歌,其餘的只是肅立。 效力利華古遜的伊朗前鋒艾斯蒙並勇於在社交媒體發聲,聲援示威者和伊朗女性,包括把頭像轉成全黑色,並多次譴責政權屠殺人民,一度被伊朗足總要脅剔出國足名單,教練力保他才入選。 22歲伊朗女子違反頭巾令被捕後死亡事件,觸發的反政府示威浪潮持續兩個多月,造成超過4百人死亡。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南韓研判金正恩攜二女觀看射導彈
【有線新聞】南韓國家情報院指,日前陪同北韓領袖金正恩觀看導彈試射的女童,是他的二女。 國家情報院判斷朝中社照片中的女孩,身型比一般10歲女童大,與情報吻合,相信她就是金正恩的二女金主愛。金正恩上周五指導試射火星-17型洲際彈道導彈,他攜同一個穿白色羽絨女童,夫人李雪主也在場。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賀錦麗重申支持南海仲裁案裁決
【有線新聞】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繼續菲律賓訪問行程,她登上菲律賓巡邏船,重申支持南海仲裁案裁決,並要維護國際規則。中方重申美菲交往,不應損害其他國家利益。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巴拉望島,登上海岸防衛隊大型巡邏船,參觀監察菲律賓水域的系統及聽取海事行動簡報。 賀錦麗形容此行凸顯兩國關係重要性,提到有外國非法船隻進入菲律賓海域捕魚,對當地社區及環境構成威脅,需要維護南海及世界各地國際規範。 賀錦麗說:「我們必須捍衛主權及領土完整。作為盟友,美國和菲律賓一同面對南海的恐嚇和脅迫。」 她重申華府支持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決,駁回中國「九段線」主張,並承諾額外撥款,資助菲律賓打擊非法捕魚。 在賀錦麗到訪之際,菲律賓指控中國海警強行帶走軍方打撈的中方火箭殘骸,總統小馬可斯指將向北京發出外交照會。中方否認搶走殘骸,指經現場友好協商,菲方當場將整流罩殘骸交還予中方人員。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中美防長柬埔寨會面提及台灣北韓等問題
【有線新聞】中美防長於柬埔寨會面。中方表明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亦是中美關係不可逾越的紅線。美國強調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促請北京避免對台採取進一步行動。 防長魏鳳和到柬埔寨準備出席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期間,與美國防長奧斯汀會面。兩人6月曾在新加坡會談,今次是他們自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訪問台灣後首次會面。 國防部發言人指,中方對發展兩軍關係態度真誠,前提是美國說到做到、信守承諾、採取理智務實對華政策,歸咎美國錯誤的戰略判斷,引致中美關係面臨現時局面,責任不在中方,更指魏鳳和在會上表明台灣問題是中方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首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強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的事,任何外部勢力無權插手干涉,解放軍有骨氣、底氣,有信心和能力堅決維護祖國統一。 美國國防部聲明則指,奧斯汀強調華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同時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很重要,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呼籲北京避免對台灣,採取進一步破壞穩定的行動。 奧斯汀又提到以實質對話降低戰略風險,改善應對危機溝通的重要。他關注解放軍飛機在印太地區日益危險的行為,增加發生意外風險,而美國會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範圍內飛行和航行。 雙方亦討論到朝鮮半島和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泰國警察大樓遭汽車炸彈襲擊釀死傷
【有線新聞】泰國南部一座警察大樓遭汽車炸彈襲擊,至少1名警員死亡、近30人受傷,暫時未有人承認責任。 停泊在大樓的汽車爆炸起火,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員射水撲救。警方指襲擊者假扮警察,將載有炸藥的汽車,泊在那拉提瓦府的警察大樓,炸彈在當地中午12時許爆炸。總理巴育關注襲擊,指示警方加強公共安全。那拉提瓦府與馬來西亞接壤,尋求獨立的伊斯蘭武裝組織過去多次發動襲擊。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美國要求安理會全體譴責北韓試射導彈
【有線新聞】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北韓試射洲際彈道導彈。中方期望各方堅持政治解決。會後美國聯同英、法、日等14個國家,發表聯合聲明支持譴責北韓。北韓勞動黨副部長金與正指,安理會會議是雙重標準和嚴重的政治挑釁,警告會有強硬回應。 北韓上周再試射洲際彈道導彈,聯合國安理會應日本要求,召開緊急會議商討。 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格林菲爾德認為,安理會應一致譴責並限制北韓的行動,批評中俄阻撓提案,令東北亞地區以至全球陷入危機。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期望各方堅持政治解決的方向,透過對話協商防止局勢升級甚至失控,認為美國應採取主動,提出現實可行的方案,正面回應朝方合理關切。 格林菲爾德在會後代表14個國家,包括8名安理會成員發聲明,譴責北韓試射導彈,美國將提交主席聲明草稿給各國討論。 格林菲爾德宣布:「這個講台上的所有人都支持安理會以統一的聲音,譴責北韓的行動,並採取行動限制北韓非法研發大規模破壞性武器和彈道導彈。」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關注朝鮮半島局勢,期望中方全面落實安理會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