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6日
方型買餸車「惠己累人」 網傳將軍澳綠Van下封殺令 網民:要用就搭巴士
【有線新聞】近年買餸車款式越來越多,用起來相當方便,但有時可能是「方便自己,麻煩別人」,近日FB群組圖文直指將軍澳有專線小巴(綠Van)貼出通告,禁止方型買餸車登車,引發網民熱議。 稱避免阻塞通道 只容許較薄手拉車仔 據「將軍澳 • 日出康城 | TKO • LOHAS PARK」群組網貼,發貼者指「今日搭小巴見到司機同乘客僵持爭拗,原來小巴而家唔准上四方箱買餸車,買餸嘅街坊留意」。通告中表明因為車廂內空間有限,避免阻塞通道,只容許較薄手拉車仔,「大型行李喼/購物車一律不可上車」。 「見過坐第三排單邊位,但將架坦克車放路中間,啲人都唔知點入去!司機叫佢坐尾位又唔肯。好阻礙人。」、「早就應該,牙牙咋咋阻地方,一個上車成車人唔洗行」,有網民更直指初見正方形買餸車,已經叫做自私車,「因為呢款車摺埋放家好慳位,但打開後佔位多,無論上乜嘢車特別阻到人」、「我用果架都唔會上小巴,只搭巴士,路太窄同埋上落太麻煩」、「用得坐車頭車尾係常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6日
一線搜查|李鄭屋商場「長者關愛服務站」真身曝光 裝修公司借機做生意 居民誤信填表洩私隱
【有線新聞】《一線搜查》近日接獲觀眾報料,指李鄭屋商場內近日出現一間名為「長者關愛健康服務站」的店舖,聲稱為長者提供免費健康檢查、磅重、量血壓,甚至贈送福袋及代填政府資助表格,吸引不少長者前來。然而,《一線搜查》調查發現,該店舖並非官方機構或關愛隊,而是由一間裝修公司開設,目的是協助長者向政府申請8萬元維修物業津貼,隨後介紹自家裝修服務,從中獲利。部分長者及街坊誤以為是政府服務,紛紛填表洩露私隱,當區區議員已接獲多宗查詢,呼籲居民小心,勿隨便透露個人資料。 商場突現神秘「服務站」 長者誤以為官方機構 「有健康檢查但又唔做血糖檢查,同埋可以幫佢哋(長者)申請綜援、長者生活津貼,叫佢哋(長者)入去登記,然後有禮物拎。」居住在李鄭屋邨的陳先生向《一線搜查》報料,指該「長者關愛健康服務站」於本月開張,表面提供健康服務,但未見血糖檢查等專業項目,更主動邀請長者登記申請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等政府資助,並協助他們填寫表格。 《一線搜查》攝製隊走訪商場時,發現該「服務站」並無展示任何牌照,裝修亦非常簡陋,宛如內地二三線商場的臨時攤位,內裡僅擺放幾張椅子和四五張桌子,用於簡單健康檢查。門口當眼處貼滿海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6日
晨運婦誤踩「化骨水」 接觸面逾五隻手掌 當晚不治 兒:超出認知速度離世
【有線新聞】落街散步都要小心睇路!浙江杭州日前有52歲女子散步時走入空地,就不慎接觸遭人棄置的強腐蝕性「氫氟酸」(俗稱化骨水)中毒,送醫搶救後即晚不治身亡。死者兒子在網上發文,直指母親誤踩到容器後,當場就已經無法行走,接觸面是致死程度的五倍,派出所至今仍在調查氫氟酸的來源。 疑以前拆遷遺留 容器老化「一腳就踩破」 據內地傳媒報道,死者兒子以在網上發文,稱母親本月九日上午9點外出散步,誤踩到化學品氫氟酸,當場便無法行走,送醫後被確診氫氟酸中毒,「一個巴掌大小的接觸就足以致死,而我媽是五倍以上」。他母親當日下午3時開始出現心臟衰竭、呼吸停頓,送入ICU後當晚心肺功能衰竭,「以這樣一種完全超出我們認知範圍和速度的方式,永遠離開了」,「在杭州生活的二十多年的老媽,就以這種方式告別的杭州」。 他又在評論區回覆網民,指「(事發)那一片是拆遷的地方,我媽開店的後面,有一座後山,被征收拆遷了但是一直沒動工,也沒圍起來。周邊很多人就每天去那裡散步,也在後山空地種種菜什麽的。應該是征收拆遷以前的人遺留的,很多年了,所以裝的那個壺老化了,一腳就踩破了。我們報警以後,警察連夜出動,挖了2遍,又挖到了2壺氫氟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6日
21歲男商場影裙底事敗 心急逃跑四樓墮斃 遺言指控「泰版N號房」逼偷拍
【有線新聞】南韓「N號房」事件揭示網絡世界性剝削問題,多地亦接連揭發類似偷拍群組猖獗。泰國大型商場日前就有年輕男子影裙底事敗後當眾墮斃,據報他墜樓前特意致電母親「告別」,宣稱是遭受一個網路群組勒索,長期被逼偷拍女學生裙底。 躍身飛墮美食廣場 一眾食客當場嚇哭 泰國傳媒報道,事發在12日周五晚上7時40分左右,位於暖武里府(Nonthaburi)邦艾區中央西門購物中心(Central Westgate)的四樓。目擊者稱一名年輕女子看到涉事男子用iPad偷拍她裙底,立即報警求助。商場保安其後截獲這名21歲的大學生,男子在對方查證他的iPad時恐慌逃跑,先將隨身袋子丟出圍欄,然後一躍跳下掉到一樓美食廣場,當場頭部重創兼斷腳。 有目擊者指自己當時在美食廣場吃飯,突然傳出如雷鳴般巨響,「我轉身看到他倒在地,人們尖叫起來,有些人跑開了。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場景」。另有目擊者形容當時場景令人毛骨悚然,有些圍觀者目睹男子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嚇至哭泣。警方周六證實涉事年輕男子逃避警方逮捕,從商場四樓跳下,緊急送往醫院後傷勢過重不治。 墜樓前致電母親告別 稱被逼長期偷拍 據當地7號電視台報道,死者母親指兒子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AI輔駕「突然撞死」六匹馬 司機強調正常直行 沒買商業險冀興訟:是馬群佔路
【有線新聞】內地AI輔駕車禍屢掀責任爭議,早前就有司機在新疆自駕遊,於218國道伊犁段撞死牧民6匹馬,當地交警部門雖已出具事故證明,但未劃分具體責任,司機認為馬主索賠4.5萬元「偏貴」,打算走法律程序認定責任和賠償,引起議論。 強調輔駕正常直行 暫無法查看車CAM 內地傳媒報道,車主馬先生開著一輛新能源汽車,一行四人從河南到西北自駕遊,9月7日下午行駛到218國道伊犁段,車輛處於輔助駕駛模式,正常直線行駛,沒有變道,「突然撞到道路上的馬群」,當時車上的人「都蒙了」。肇事汽車引擎蓋變形翹起,車頭受損,擋風玻璃破裂,安全氣囊彈出。車主馬先生指行程要提前結束,又強調沒有酒駕和疲勞駕駛。 馬先生指自己身上擦破了點皮,車上其他3人未受傷,而3匹馬當場死亡,另外3匹馬不久後也死了(共3匹母馬、3匹小馬)。對於事發經過,他指因車輛斷電無法啟動,「暫未看到行車記錄儀拍下的碰撞畫面」。交警部門未有劃分責任,讓雙方協商解決,據馬主人稱每匹大馬價值約1.2萬元,每匹小馬價值幾千元。 指事後馬主很好客 「除了賠償金沒談攏」 馬先生則表示不知馬是甚麼品種、值多少錢,不敢輕易支付賠償,「萬幸的是車上的人和路上的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雙旋連環襲港?天文台:本周中後期狂風雷暴 AI預測熱帶氣旋下周三逼近本港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位於南海的廣闊低壓槽上可能有低壓區發展,大致移向海南島一帶,受其影響,本周中後期華南沿岸驟雨增多及有狂風雷暴。此外,預料一熱帶氣旋會在本周後期於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形成,並於下周初移向呂宋一帶,隨後有較大機會移入南海北部。 兩低壓系統環流逐漸合併 料本周中後期移向海南島一帶 天文台昨日(14日)發表天氣隨筆,指根據昨日早上衛星圖像可見,與高空擾動相關的對流天氣正影響呂宋,而菲律賓以東海域及西北太平洋上均有對流雲團發展。現時影響呂宋的高空擾動會今明(15及16日)移近廣東沿岸及南海北部。但由於其位置較南,沿岸地區雖然有幾陣驟雨,但日間仍然有陽光及炎熱。而早前提到的兩個低壓系統位置已較為接近。根據現時評估,兩個低壓系統的環流會在向西移動過程中逐漸合併,並在南海的廣闊低壓槽上發展為低壓區,在本周中後期大致移向海南島一帶,但其強度及路徑仍存在變數。受其影響,本周中後期華南沿岸驟雨增多,風勢較大。 至於天文台早前提到的第三個潛在低壓系統,預料會在本周後期於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形成熱帶氣旋,並於下周初移向呂宋一帶,隨後有較大機會移入南海北部。 AI預測下周三近距離掠過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海底撈小便惡搞案 兩事主累父母賠過百萬 店方「退一賠十」成大輸家?
【有線新聞】網絡惡搞影片經常「累人累已」,今年3月海底撈上海外灘店就因為有少年惡搞,拍片朝火鍋射尿,影片傳出後引發恐慌,店方花了約十天才查出涉事分店,但期間光顧逾四千枱食客恐中招用過「小便鍋」。由於海底撈作出「退一賠十」冀挽回公眾信心,事後向少年索賠逾二千萬元人民幣,不過法院判決表明「難予支持」,只裁定兩名少年及父母承擔約220萬元,引起討論。 指二人知曉傳播效應 屬侮辱式侵犯名譽 內地傳媒指案件於9月12日判決,原告為四川某餐飲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某餐飲公司)、上海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某餐飲公司),被告為事主唐某、吳某及二人父母,合共六人涉名譽權糾紛、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起訴訴請提出的餐具損耗費、清洗消毒費、經營損失、商譽損失共計2300萬元及維權開支10萬元。 判決認為唐某、吳某在清楚知曉視頻公開後可能產生的網絡傳播效應及負面社會影響下,仍積極追求或放任相應視頻公開傳播,構成對財產以及以侮辱方式對名譽的共同侵權。侵權行為造成餐具及就餐環境污染,給公眾造成強烈的觀感不適,涉事門店採取全店餐具換新、整店清洗消毒的處理方式,並未超過必要限度,合理費用支出屬於財產侵權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消委會|首8月約550宗藥房銷售投訴 奶薊草「両變錢」$300變$3萬 「安宮牛黃丸」包裝影射旅客誤買
【有線新聞】消委會今年首8個月接獲約550宗涉及藥房及藥店銷售手法的投訴,當中包括有商戶混淆「斤變両」、「両變錢」等計價單位,以及推銷包裝高度相似的影射貨品,令消費者有所誤會。此外,亦有個案的單據內容與購入數量不符,商戶以收銀系統錯誤為由拒絕退款。消委會批評有關做法不單對本港整體零售和旅遊業界的形象造成不良影響,亦削弱旅客對本地消費環境的信心。 「両」變「錢」計價混亂 買奶薊草$300變$3萬 其中一宗個案,投訴人何女士一家由新加坡來港遊玩,原打算在A藥妝店購買潔面產品,惟店員不斷推銷藥材,包括奶薊草,並提出「買80送5的優惠。店員在銷售期間沒有提及計價單位,當時在量秤上顯示重量為0.85,何女士聲稱見標價為每「両」380港元,估算整筆交易金額約為300元,遂同意購買。店員在未有清楚說明計價單位及總價的情況下,便已將藥材研磨成粉,然後要求何女士支付30,400元。由於金額遠超預期,何女士即場提出疑問,店員始解釋計價單位為「錢」,每錢380元,購買80錢送5錢,折合共30,400元。 何女士不滿店員未有事前說明,惟由於當時有三名子女同行,唯有息事寧人先行付款。店員起初拒絕提供收據,惟何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車CAM片|老翁車群中慢步過路 好心婦下車攙扶遭掌摑 目擊者:沒人響咹刺激他
【有線新聞】常言道「好人難做」,甘肅蘭州近日就有好心女子眼見老翁橫過馬路時險象環生,特意下車上前攙扶卻反被對方甩手一巴掌打飛眼鏡。過程遭後方車輛「車CAM」拍下,司機為好心女子抱打不平,在網上公開影片,引起網民熱議。蘭州警方介入後找到打人老翁,直指打人肯定不對,需要道歉。 幫忙留意有否車輛 回頭即遭老翁掌摑 事發在本月12日晚約7時半,影片可見在蘭州市內十字路口,一名老翁拎著兩袋東西,步履蹣跚地橫過馬路,當時有車輛並未禮讓老翁,險象環生。此時,在「車CAM」前方的私家車,一名紅衣戴眼鏡女子從後座下車,特意上前幫忙。畫面顯示女子扶住老翁手臂,一邊留意是否有車輛通過,但老翁卻突然左手抽了一巴掌,將女子眼鏡打掉。女子下意識地摸摸臉,隨即撿起眼鏡戴好,隨後上車離開。 「是在蘭州西關東西向的臨夏路十字路口,就在蘭大二院對面,我當時就在車上看到的。」目擊者向傳媒指他當晚開車路過十字路口,行車記錄儀拍下了事發經過,直言女子完全是好心相幫,卻連眼鏡都被打掉了,「所以說好人難做,很令人氣憤麽!所以說這個事是扶還是不扶?是幫還是不幫啊?」 經常橫穿馬路 當地網民:好像有點癡呆 「我們都等著呢,當時沒有司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消委會|30款泥狀清潔面膜 逾9成含重金屬、兩款超中美標準 11款總評滿分最平僅售$79
【有線新聞】泥狀清潔面膜有助深層清潔毛孔,去除污垢及多餘油脂,成為廣受歡迎的潔面產品。消委會測試30款市面上的泥狀清潔面膜,發現超過9成樣本檢出不同種類的重金屬,當中更有2款樣本檢出的重金屬含量超出內地及美國的標準上限,其中1款的砷及鉛檢出量均超標。另外,4成樣本檢出香料致敏物質,皮膚敏感或患有濕疹人士應小心留意。 11款樣本總評獲滿分 最平僅售$79 測試涵蓋30款以不同礦物泥為主要成分的泥狀清潔面膜,售價由每瓶或每支79元至610元,若按每10毫升或10克樣本計算,售價由5.3元至122元,相差22倍。測試結果顯示,有11款樣本總評達滿分5分,當中最便宜的一款WATSONS「PORE CLEARING CLAY MASK」僅售79元,而最貴是590元的CHANEL「LE MASQUE CAMELLIA EXFOLIATING MASK」。 另外,Kiehl’s「亞瑪遜白泥毛孔深層清潔面膜」、belief「深層潔淨奇蹟泥膜」、ORIGINS「Clear Improvement® Active Charcoal Mask To Clear Pores」、fresh「Umbr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4日
稱深圳酒店花灑有糞便 女事主小紅書開名差評 網民揭疑點、店方促警還清白
【有線新聞】內地酒店近年屢爆花灑有「污物」事件,引起公眾對酒店衛生關注,有網民就在小紅書爆料,稱日前三人入住深圳華季酒店,發現花灑上有糞便,但酒店不同意賠償。事件引起討論後,店方表示有提出免費招待,而對方卻堅持要賠錢加全身檢查,認為要求不合理,質疑另有內情。 首位客人沐浴沒發現 酒店方:真相未明 內地傳媒報道,當天涉事3名年約20歲女孩訂的是房價120元房型,而酒店連升了兩級房型,分到了事發房間。當晚客人反映第一個女孩沐浴完,第二個女孩準備淋浴時發現花灑上有異物。酒店提出協商方案,免除一晚房費,承諾第二晚如需要可再次免費入住,但三人提出500元賠償,且要求到醫院做全身檢查。酒店覺得不合理,且真相未明,沒有同意。 隨後入住客人報警,但由於房間內沒有監控,無法確定責任。該店長稱酒店衛生清理有完整流程,何時整理房間、查房、住房、換房都有走廊監控記錄可查。目前酒店已將涉事花灑作證據保留,後續如需要對異物進行檢驗,也會全程配合。 清潔淋浴間必用花灑 輿論促DNA鑒定 「其實我們也很疑惑。」該店長指涉事房間前一晚有情侶入住,但未反映有異常;而客人退房後,酒店都會先查房再進行衛生打掃,清潔阿姨打掃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2日
一線搜查|遊客搭天星小輪「借位充電」 網民批:隨時成船陪葬 律師警告屬違法?
智能手機對日常生活必不可少,但有時沒電又找不到充電器確實令人焦慮。早前網上流傳一段短片,見到有女士自備充電器再「借用」船上插座,一邊充電一邊講電話,惹來不少網民批評。究竟是網民小題大做,還是真有可能釀成大禍呢? 搭船用插座充電、講電話 旅客批:這樣很不安全 有時,部分乘客的行為確實會引起爭議,早前有網民在搭船時拍攝到,有位女士使用了船上近天花板位置的插座,還一邊充電一邊講電話。有網民留言「萬一這個插座突然有甚麼問題,真的整船人陪葬。」有旅客則表示「這樣很不安全,因為船上會有水,而且這樣會通電」、「不是很安全吧,充電的話插座又比較高,而且線拉那麼長,這樣可能有安全隱患」。 港九電器工程電業器材職工會名譽會長駱癸生表示:「渡輪上的電力不受香港電力條例規管,但也是依照電力條例上的規格設置電力設施。片中的插座都是安全的,一般而言都有漏電保護裝置。如果她在為手機充電時使用的變壓器故障、失效或發生意外而出現跳掣情況,就可能令其他正在連接電力的公用設施插座同時跳脫斷電,造成其他不便。」 不問自取用電煲糖水 律師:或屬偷電刑事行為 早前亦流傳一張相信是旅客在商場自行取電的照片,不過她並非為手機充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