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大S流感病逝|台灣出現打針潮 多地公費疫苗已用盡
【有線新聞】台灣藝人「大S」徐熙媛感染流感病逝,引發當地打針潮,多個地區已經沒有公費疫苗供應,當地的衛生福利部呼籲要留給高風險人士接種。 在台灣,多個縣市的診所都出現排隊注射流感疫苗的人龍,部分人更跨縣打針,周一及周二全台共接種超過11萬劑疫苗。其中新北市去年共採購約100萬劑疫苗,現只剩餘約1.8萬劑,市長侯友宜指會向政府爭取增加供應,「類流感門診接種大幅上升,施打公費流感的這些疫苗的朋友也非常的踴躍,所以我們會極力跟中央再爭取公費的流感疫苗。」 台灣流感疫情持續升溫,過去兩周新增25宗死亡個案,最年輕患者只有30多歲、沒有潛在疾病。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只剩約9萬劑,高雄、彰化等地已全部用完,台大醫院即日暫停接種服務。當地的衛福部呼籲民眾盡量將疫苗留給長者、有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另外當局會再評估是否加購疫苗。至於自費疫苗,目前還有約40萬劑可供接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內地農曆新年假期 出入境人次逾1,430萬 國內出遊人次5.01億
【有線新聞】內地農曆新年八天假期結束,今年假期出入境人次增加至逾1,430萬,國內出遊人次估計超過5億,其中「年味遊」、「冰雪遊」、「村落遊」等都是熱門旅遊項目。 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布,內地今年農曆新年假期出入境中外人員達1,436.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6.3%,其中出入境外國人有95.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2.9%。受免簽政策帶動,增幅較大的遊客來源國分別是南韓、印尼和法國。至於內地和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次分別為767.1萬和573.7萬。根據文旅部測算,八天假期國內出遊人次達5.01億,同比增長5.9%;總消費超過6,770億元,同比增長7%。 作為「申遺成功」後首個春節,「非遺」成為旅遊焦點,北京、廣東、安徽、福建和陝西是五大最受歡迎「年味遊」目的地,其中北京廟會、潮汕英歌舞等非遺民俗文化活動,都成為旅客的熱門選項。 另外「冰雪遊」同樣火熱,到訪哈爾濱的外國遊客較去年同期多了42%,南方滑雪場的遊客數目亦較去年同期增長一成。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大數據產研副總經理王學建:「冰雪旅遊熱度持續攀升,遊客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11%,全國各大滑雪場熱度火爆,遊客數量相比平日增幅超46%。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新疆發生5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有線新聞】新疆發生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發生後,當局派出四輛消防車到場勘察,目前供電、通訊、道路交通正常,未有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中國地震台網公布,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7時42分發生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泰國總理佩通坦訪華四日 料將與習近平會面 討論網絡詐騙、旅遊合作等議題
【有線新聞】泰國總理佩通坦應總理李強邀請,今日起訪華四日,預料將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泰國傳媒報道,佩通坦下午啟程前往北京,周四將與中國領導人會晤。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估計雙方將討論網絡詐騙、旅遊合作、污染等議題,並推動經貿及投資合作。 另外佩通坦亦會出席哈爾濱亞冬會開幕式,而在她訪華前夕,泰國政府內閣宣布通過中泰高鐵二期建設項目,連接呵叻至廊開全長357公里,總投資超過730億元人民幣,預計2030年完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內地大力發展共享經濟 共享菜園普及 不少人加入都市農夫行列
【有線新聞】隨著內地大力發展「共享經濟」,「共享菜園」愈來愈普及,近年有不少人加入「都市農夫」行列。 海淀區一個「共享菜園」把農地分割成20至120平方米大再分租出去,七成租戶是退休人士。北京居民宋豐盛:「這是大蒜跟那個韭菜,自己勞動兩三個小時,主要是為了鍛鍊身體,空氣也好,心情也好,再一個就是吃自己種的蔬菜,絕對是綠色的。」 而在昌平區就有「共享溫室菜園」,種的菜品種更加多。北京居民張冬萍:「我這一年光這地的錢也就3千元左右,主要是種一些應季的,像現在就是胡蘿蔔、白蘿蔔、各種葉菜,自己家人願意吃甚麼我們就種甚麼,一個星期吃的是足足夠,還有時候會送一些給親朋好友。」 與他人分租菜田享受農耕樂,有人說有助減壓和消磨時間,亦有人視作親子活動。北京居民劉蕾:「會帶她來農場裏面體驗體驗採摘的一些樂趣,小朋友她自己摘的,然後她就會很開心。」 上海市有鄉鎮的「共享菜園」是由政府主導,上海新聯村黨支部書記胡小強:「最主要的出發點我們是為他們解決那個鄉愁,因為他們現在農民進了城,很懷念以前做農活的事情。」 種菜之餘亦結合了環境整治行動整合規劃閒置土地。菜園由村委會派人管理,有專人負責日常維護,亦會對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中國航天|昊龍穿梭機和輕舟飛船即將入列 朱雀三號及力箭二號今年首飛
【有線新聞】中國航天去年接連取得新突破,全年累計發射運載火箭達68次,創歷史新高,今年中國航天任務又有甚麼亮點呢? 踏入2025年,中國航天任務依然繁重,「重頭戲」神舟二十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九號貨運飛船將於今年擇機升空,其中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和神舟二十號飛船均已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總裝廠房內待命。昊龍貨運穿梭機和輕舟貨運飛船亦即將入列,專家解釋,天舟飛船雖然能夠一次運載6噸物資到太空站,但每次間隔時間長達8個月,對於一些對時間要求特別高的物品例如實驗所需的物資等,昊龍或輕舟便可大顯身手。 另外,商業航天亦將於今年迎來重大突破。由藍箭航太自主研發,計劃應用於運送昊龍穿梭機到太空站的新一代可重用火箭「朱雀三號」將於第三季度進行首飛。至於由中科宇航研發,獲選擔任輕舟貨運飛船升空任務的力箭二號火箭則計劃於今年9月首飛,這次亦將會是中國商業航天企業首次參與中國太空站低成本貨物運輸工程研製及發射任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春節檔觀影人次創歷年紀錄 今年累計票房列全球第一
【有線新聞】今年內地春節檔電影,無論觀影人次和票房均刷新紀錄。除了受惠票價補貼優惠,多套國產電影還透過特效和新的宣傳方式吸引觀眾入場。 過年過節,看電影是家家戶戶的娛樂活動之一,根據網路平台數據,今年的票房成績和觀影人次都很好。春節檔總票房突破90億元人民幣,創歷年紀錄,今年累計票房更突破110億元人民幣,超越北美票房成績,位列全球第一。 今年春節檔票房前三位都是國產電影,電影宣傳方式從傳統的明星見面會、影院預告,轉變為短影片、社交互動等,例如製作團隊在春運期間發布電影主角回家過年的動畫引發共鳴,提前引爆電影熱潮。亦有片商提前42日啟動宣傳,借助社交媒體和大數據分析,精準觸及目標觀眾。 現時特效成為電影工業的「隱形基建」,春節檔6部國產電影有5部是特效大片,自然吸引不少觀眾。觀眾:「這回大年初一去看了以後,覺得它那個視效、還有劇情甚麼的,確實是有飛躍性的提升。」 此外,亦有製作團隊把握影視熱度與旅遊融合,包括在樂陵影視城搭建實景拍攝場地,成為當地文旅地標,春節期間每天吸引約2萬名遊客,帶動文旅消費。電影拍攝場地同樣能夠帶動客流量,例如內蒙古正藍旗每天客流量較去年增加了15%,亦有片商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佩通坦訪華前夕 泰國宣布對邊境緬甸地區斷網、斷電和斷油
【有線新聞】在泰國總理佩通坦訪華前夕,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宣布,明日上午9時起對泰緬邊境的緬甸地區斷網、斷電和斷油。 外交部公布,應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佩通坦明日起至周六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今年7月是雙方建交50周年,佩通坦早前表示訪華期間將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預料討論網絡詐騙、旅遊合作,以及應對污染等議題。多名中國公民近日被誘騙到泰國和緬甸,引起外界對泰國旅遊安全的關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傅聰呼籲美方停止打壓中國的科技企業
【有線新聞】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表示,中美應在氣候變化、毒品、人工智能等方面合作,創造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是不停打壓中國的科技企業。 傅聰:「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禁令,或更多關閉停運,看看華為、看看TikTok,現在又到DeepSeek,你們還想禁多少?對我們來說正確做法是開放,在技術層面和政治層面展開合作,正如你提到的決議,中國和美國確實是在人工智能領域最領先的兩個國家,我們有很多可合作的地方。」 傅聰重申反對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指做法違反世貿規則。他又說外長王毅將於本月18日主持聯合國安理會會議,相信是一個好時機安排他和美國新任國務卿魯比奧會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內地春節假期最後一日 多地進入返程高峰
【有線新聞】內地春節八日假期,跨區人員流動量超過23億人次。今日作為假期最後一日,屬返程高峰,預計流動量超過3.4億人次,全國加開近2,200班列車疏導人流。 內地為期八日的春節假期進入尾聲,春運亦踏入返程高峰期。在北京南站,候車大廳人頭湧湧,周二預計發送旅客18.5萬人次,主要前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當局持續調整並加開班次應對人流,最短每分鐘發送一班高鐵列車。 為了方便在外地打工的市民,多地加開夜班列車,同時繼續設置「務工專列」,在貴州有過千人周一乘搭專車返回廣州。務工人員張洪滔:「我們一直都是在廣州打工,這兩年回來過完年都可以坐專列回去,到車站也不用操心,所有流程都有工作人員帶著我們,很方便。」 當局預計假期最後一日,廣東地區火車站抵步客流將突破177萬人次,而長三角鐵路預計將發送旅客288萬人次。陸路交通方面,出行人次仍處於高峰,周一流動量達到3.1億人次,北方部分地區受雨雪天氣影響,交通受阻,內蒙古有50多輛車一度被困,由消防協助救援。 中央氣象台預計,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東部、西藏、新疆等部分地區會落雪或出現雨夾雪,湖北、廣東、雲南部分地方亦受下雨影響,道路濕滑,提醒返程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大國科技|微重力環境對人體影響大 航天員有特別健康管理
【有線新聞】在微重力環境下,人體肌肉、骨骼和體液等會出現明顯變化,免疫系統功能會下降,可能出現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心血管問題、免疫系統失調等後果。 航天員做運動,中國航天員每天維持1至2小時身體鍛鍊,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內都有健身設施,太空跑步機、太空單車功量計、彈力帶、腕力球,專家說恆常的在軌訓練能有效防止航天員心臟、骨骼肌質量下降、呼吸功能降低。在飛船升空前至返回後這段時間,醫監醫保團隊會一直跟進每個航天員的情況,進行健康管理、加強營養供給、實施醫學檢查等。2016年,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首建天地遠程醫療支持系統,進行天地協同會診。 為配合中國太空站長期有人駐留模式,核心艙醫務室已配備基本設備,能夠實時監測航天員的體溫、血壓、心電圖等生理指標,亦有急救藥品、創傷處理裝備等應急醫療設備。太空站近年有不少應用醫學研究,部分成果如太空骨質流失對策、穴位防護刺激等,都已轉化為實際應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助理研究員軒永:「這個是背心,這個模塊就是我們常用的,跟背心配合負責信息的採集處理。這個主要負責存儲,比如在返回過程中飛船進入黑障、信息中斷的時候,通過它來把信息數據存儲下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3日
中國服務貿易規模達7.5萬億元人民幣 創歷史新高
【有線新聞】商務部最新公布數據,2024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7.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商務部指在全球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浪潮推動下,中國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展現強大發展潛力,其中服務出口和進口同比分別增長18.2%和11.8%,特別是去年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各地國際遊客逐漸增多,加上數字文化內容和平台表現佳,網絡文學出海步伐加快,國際的競爭力穩步增強,未來將進一步拓展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多雙邊和區域合作,建設好國際合作園區,改善開放合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