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教宗不點名批普京挑起戰爭 稱會考慮訪烏克蘭
【有線新聞】教宗方濟各出訪馬耳他期間,再次提及烏克蘭局勢,不點名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挑起戰爭,又指會考慮應邀訪問烏克蘭。 方濟各抵達馬耳他後,獲總統維拉接待;又與總理阿貝拉等一眾官員及親屬等會晤,維拉為他舉行歡迎儀式並致詞。 到教宗發言時,他再提及烏克蘭局勢。輿論又指他其中一段說話,是不點名批評普京︰「再次有強大的統治者,可悲地糾纏於其脫節的國家利益申述,正挑起並鼓動衝突。同時一般人卻意會到需要建構未來,是共同的未來,否則便是子虛烏有。」 教宗又指,正當大家以為入侵其他國家、暴力街頭巷戰、還有核武威脅,都已成為遙遠的黑暗回憶,但戰爭的寒風卻再次捲起,帶來死亡、破壞及仇恨,正席捲許多人的日常。又指延長的冷戰可吞噬整代人,二戰後追求和平的熱情,近數十年正逐漸退卻;世上一些個別有權力的人正我行我素,追求勢力範圍,甚至影響對抗貧窮及社會不公等,也被排擠出主要的政治議題之外。 教宗較早前在出訪航班上,按慣例與傳媒交流。有記者問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早前邀請他到當地訪問,是否會考慮應邀。教宗稱會考慮此建議。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美國代表抵達中國參與東航空難調查
【有線新聞】美國官方代表抵達中國,參與東航空難調查。 造成132人死亡的東航空難,搜索工作已近尾聲。民航局透露,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派出技術顧問和代表,一行7人工作小組已經抵埗。 中方指,美國作為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國以及涉事波音737-800機型的製造國,會參與由中方組織的空難調查,從飛機設計和製造的角度提供技術支援。並指中美一直就美方人員來華安排,保持密切溝通。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外交部︰無刻意規避歐美對俄制裁
【有線新聞】中歐峰會後,外交部表明無刻意規避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強調正常貿易不應受影響,又指解決俄烏戰事的關鍵在於歐美,不應高估中國的參與。 中國與歐盟時隔近兩年再次舉行峰會,雙方領導人在周五晚視像會面中俄烏戰事是焦點之一。外交部翌日舉行吹風會,歐洲司司長王魯彤表明,中國無刻意規避對俄制裁。 他表明︰「我們完全無刻意規避歐美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中國並非烏克蘭危機的持分者,我不認為與任何國家的正常貿易應受影響。」他重申反對任何單方面制裁,指制裁可能波及全球觸發貨幣、貿易、金融戰,危及供應鏈以至經濟秩序。 歐方稱在會上表明,即使中國不支持對俄制裁亦不應干預,否則會重挫中國在國際間的聲譽。而國家主席習近平則稱,期望歐洲能建立自主的對華認知和政策。 王魯彤又透露,當局正討論中國和烏克蘭領導人通電的安排;又稱習近平早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後,俄烏就展開了第一輪和談。 但他強調,烏克蘭局勢是地區事務,不應高估中方在事件上的角色:「不是我們去跟俄羅斯說『你得停止這場戰爭』,俄方就會停戰。事情並非如此運作。問題關鍵不在中國手中,而是在於華府和歐盟,也可能在於莫斯科。」 他又提出建議,指美國總統拜登可以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歐洲議會議長梅措拉與澤連斯基會面
【有線新聞】歐洲議會議長梅措拉訪問烏克蘭,與總統澤連斯基會面。 新上任的梅措拉率領代表團到訪基輔,她稱烏克蘭是歐洲一分子,歐洲議會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並譴責俄羅斯的無理襲擊,稱俄羅斯需要為入侵烏克蘭付上責任,歐方將實施更多嚴厲的制裁。又承諾成立信託基金,協助烏克蘭戰後重建。 澤連斯基感謝歐洲議會代表團在戰爭期間到訪,讚揚是英勇的行為。 今次是繼上月波蘭、捷克和斯洛文尼亞的總理出訪後,再有歐洲領導人訪問烏克蘭。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美台商討助台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
【有線新聞】美國和台灣商討,推動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下月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以及參與國際民航組織。 工作會議在華盛頓舉行,出席的包括主管國際組織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西松以及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 美國國務院指雙方代表在周四的會面中,商討擴大台灣參與聯合國和其他國際論壇,與會各方也談及環球挑戰,包括公共衛生、經濟合作等範疇。 台灣則指是疫情以來台美首次召開的實體會議,討論推動深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策略和方法,充分展示台美堅如磐石的夥伴關係,感謝美國對台支持。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美國額外向烏克蘭提供3億美元軍事援助
【有線新聞】美國國防部宣布額外向烏克蘭提供價值3億美元軍事援助。 新一批軍援包括「彈簧刀」自殺式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裝甲車、夜視裝置、彈藥等,這些裝備武器會由美國向軍火供應商採購,而不是從軍方庫存中調撥。 另外美國官員透露拜登政府將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要求,與盟國合作,首次轉移蘇聯製坦克予烏克蘭,以加強基輔政府在頓巴斯地區的防衛,有能力對俄羅斯的目標進行遠程砲擊,不過報道無透露坦克的數目,和來自哪些國家。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烏克蘭收復多個基輔外圍城鎮 惟南部再遭空襲
【有線新聞】烏克蘭陸續收復基輔外圍城鎮,據報俄軍已撤出基輔附近的安托諾夫機場。總統澤連斯基警告俄軍正在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地區集結,計劃發動新一輪襲擊。 俄烏戰事爆發初期被俄軍佔領的安托諾夫機場,突然「人去樓空」,留下被炸毀、全球最大運輸機安-225。這個機場位於基輔西北面28公里,衛星圖片顯示俄羅斯部隊已全面撤出。 基輔西北面重鎮伊爾平重回烏軍控制後,留下了俄軍軍車殘骸。烏克蘭部隊亦收復布恰等外圍多個城鎮,但市面已變成頽垣敗瓦。 俄方早前宣稱大幅減少基輔周邊的軍事行動,不過對南部的攻勢未見緩和。敖德薩當局指受到俄軍由克里米亞發射的多枚彈道導彈攻擊,雖然已啟動防空系統攔截,但仍有3枚導彈擊中住宅區,造成平民傷亡。 尼古拉耶夫近郊亦遭俄軍空襲,留下了巨型的彈坑,居民忙於清理。 另一個被圍困多時的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國際紅十字會周五安排居民撤離計劃,受俄軍可能重新部署攻擊影響未能成事。 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在東部的軍事行動仍然非常艱難,俄軍持續集結在頓巴斯地區及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一帶,正準備新一輪攻擊。 俄羅斯則指控烏克蘭派出直升機空襲俄方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德攻擊油庫,又指事件不利俄烏談判,不過烏克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美國大幅提高新車燃油效率標準
【有線新聞】美國將大幅提高新車燃油效率標準,要求2026年出廠新車平均每加侖油可行車40英里、即每公升油行約25公里,減少燃油消耗及碳排放,並擺脫對外國石油依賴。 美國運輸部宣布大幅提高新車燃油效率標準,並分階段實施,規定2024及25年出產的汽車燃油效率要逐年遞升,到2026年每加侖燃油平均行駛距離,將由目前的28英里增至40英里。 預計日後整體可節省超過2200億加侖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50年會減少25億公噸,車主在用車生涯中亦可減少近1400美元油費。 當局特別提到新標準可減少對外國石油依賴,免受燃油價格波動影響:「這天的進步關乎我們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我們國家規劃未來的自由,不受其他國家和能源公司管理層決定影響。多年來,我們一直警告依賴外國燃油的危險,提高燃油效率和國內能源生產取得重大進展。因此總統拜登大膽決定禁制俄羅斯石油時,我們比其他國家更有能力處理。」 汽車製造商指要額外花費數百億美元研製新汽車才能滿足規定,平均每輛汽車售價將上漲逾1000美元,或會抵銷消費者節省的燃油成本。 運輸部和環境局正為2027年及以後出廠汽車制定廢氣排放等一系列標準,分析估計會相當進取,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奧斯卡影帝韋史密夫退回美國影藝學院會籍
【有線新聞】荷里活影星韋史密夫退回奧斯卡主辦方美國影藝學院會籍。 韋史密夫發聲明稱,在頒獎禮上的行為令人震驚和不可原諒,背叛了影藝學院的信任,令其他被提名者和獲獎者無法歡慶他們的工作成就。他將退回學院的會藉並接受任何處分,又稱改變需要時間,會致力確保永遠不會再讓暴力超越理性。 美國影藝學院日前已就韋史密夫在頒獎禮上,掌摑演員基斯洛克展開紀律處分程序,調查其違反專業操守行為。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世界盃決賽周分組抽籤結果出爐:日、西、德同組
A組:卡塔爾、厄瓜多爾、塞內加爾、荷蘭 B組:英格蘭、伊朗、美國、(威爾斯/蘇格蘭/烏克蘭,待定) C組: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墨西哥、波蘭 D組:法國、(阿聯酋/澳洲/秘魯,待定)、丹麥、突尼斯 E組:西班牙、(新西蘭/哥斯達黎加,待定)、德國、日本 F組:比利時、加拿大、摩洛哥、克羅地亞 G組:巴西、塞爾維亞、瑞士、喀麥隆 H組:葡萄牙、加納、烏拉圭、南韓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外交部強烈不滿、堅決反對美涉港報告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院日前發表報告指香港實施國安法後,多項自由及權利受損。在北京,外交部強調香港事務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涉。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方發表有關的報告無視事實,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對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無端指責,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美方應立即停止這一錯誤做法,在涉港問題上謹言慎行。」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俄羅斯邊境油庫疑遭空襲起火 烏克蘭拒承認或否認
【有線新聞】烏克蘭指,俄軍在戰事中已損失過百億美元軍備。俄羅斯則指控烏克蘭以直升機空襲俄方邊境的油庫,烏方稱不證實亦不否認。 網上流傳的片段及閉路電視,分別拍下了油庫一帶懷疑中彈及爆炸起火一刻。油庫火光熊熊,有報道指一共有4個油庫起火,當局逐步控制火勢,但鄰近的油站要暫時限制供油。 俄羅斯地方官員指控烏克蘭空襲鄰近邊境的別爾哥羅德,造成兩名工人受傷,同時要疏散附近居民。克里姆林宮回應指事件有待專家評估,強調俄方一直保持絕對空中優勢,但同時指事件不利談判。 俄方又展示一批T-65坦克,指是烏克蘭部隊在切爾尼戈夫一帶逃走時丟棄,又指坦克裝配了北約的熱成像儀器等。 烏克蘭國防部則反指俄方損失逾百億美元軍備,包括一支彈道導彈部隊及一艘登陸艦,分別各佔約一億美元。 相比經濟損失,各自的人命傷亡代價更高昂。在烏克蘭盧茨克,遺屬以東正教儀式為一名56歲陣亡士兵舉殯。戰事則傳出進一步緩和的消息,總參謀部證實俄軍已從基輔北面局部撤軍,移向白俄一方;同時指控撤軍隊伍當中混雜了巴士、小巴等,一些俄方偷竊的民用汽車,並運走其他搶掠的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