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3月19日
俄羅斯太空人抵國際太空站 工作服黃藍顏色惹關注
【有線新聞】三名俄羅斯太空人抵達國際太空站,是俄烏戰事爆發後首批進駐太空站的太空人;他們工作服的顏色亦惹起外界關注。 搭載三名俄羅斯太空人的聯盟號太空船在哈薩克升空後數小時,就與國際太空站會合對接。艙門打開,俄羅斯太空人進入太空站,受站內七名太空人歡迎,其中包括四名美國人。俄方太空人的工作服以黃色為主,帶有藍色圖案,顏色與烏克蘭國旗相似;不過太空人解釋稱由於積存很多黃色衣物,所以才穿上這批工作服。 他們將開展為期約半年的科學任務,接替美國太空人范德黑及另外兩名俄羅斯太空人,被接替的三人本月30日將乘坐聯盟號返回地球。今次是俄烏戰事爆發後,首次有太空人進駐太空站。 美國上月因應烏克蘭危機,向俄羅斯實施科技出口管制,以窒礙俄羅斯航天工業。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警告,制裁會摧毀國際太空站合作,宣布停止向美國出口火箭引擎,同時終止與德國及英國的合作。 美國太空總署表示,俄烏戰事沒有影響兩國的太空合作,又指美俄太空人仍專業共事。不過歐洲太空總署日前宣布,暫停與俄羅斯合作探索火星,俄羅斯回應指會自行開展火星任務。#
- i-Cable
- 2022年03月19日
俄方首次承認實戰中用高超音速武器轟烏
【有線新聞】俄羅斯透露,動用了高超音速導彈攻擊烏克蘭,是官方首次承認在實戰中使用。有親烏武裝則聲稱,俄軍誘騙平民戴上白肩帶,讓外界無法區分軍民之別。 東部哈爾科夫的炮火過去,餘下的並非只有頹垣敗瓦,還有一點生存希望,救援人員周五不停挖掘下救出了這名男子。 在南面的港口馬里烏波爾,俄軍逐漸佔上風,曾隸屬國民軍部隊的親基輔武裝組織亞速營聲稱,有俄軍在當地哄騙老百姓戴上白色手帶或肩帶,以為用作辨認平民,實際作用是把他們當成人盾,混淆同樣戴白色手帶、肩帶的俄軍以避過針對俄軍的攻擊。 當地一名警察指揮官拍攝影片,促請總統澤連斯基及外國領袖加緊提供武器援助。馬里烏波爾警察指揮官:「美國、法國的領袖你們答應提供防空系統,但我們所得到的卻不是這些,看看這城市,這僅是我市被敵方俄軍空襲破壞的一部分。」他指已有許多老人及兒童喪生,快變成如敘利亞的阿勒頗般。 除了各大城鎮同樣飽受炮火蹂躪,烏克蘭亦成為繼敘利亞後,第二個親歷高超音速武器攻擊的國家。俄羅斯國防部稱,俄軍以匕首高超音速空射彈道導彈攻擊西南部一處地下導彈兵工廠。 俄軍據報在去年6月亦曾出動同款導彈,協助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攻擊地面目標,其後再在當地部署
- i-Cable
- 2022年03月19日
內地增逾3,800宗個案 相隔一年多再添兩死 深圳全民檢測後確診回落
【有線新聞】內地新增3,800多宗新型肺炎本土確診,包括1,700多宗無症狀個案,再多兩人死亡,是相隔一年多以來再有確診者死亡。 大部分確診者來自吉林,連同無症狀個案已超過2,000宗,集中在吉林市和長春市。吉林省這波疫情累計確診突破一萬宗,兩名當地患者不治,是自去年1月以來內地再錄得死亡個案。 深圳完成兩輪全民檢測後確診回落至46宗,多區實現社區動態清零;上海錄得300多宗確診,絕大部分屬於無症狀感染。
- i-Cable
- 2022年03月18日
習近平與拜登通話 稱不願見烏克蘭危機 稱解鈴還須繫鈴人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視像通話。在近兩小時對話中,習近平表明不願意見到目前的烏克蘭危機,希望中美關係沿正軌發展,推動國際和平安寧。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美國總統拜登視像通話,習近平向拜登表示,自兩人去年11月首次視像見面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 習近平形容,烏克蘭危機是雙方「不願意看到的」,強調國家關係不能走到兵戎相向這一步,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和平安全才是國際社會最應珍惜的財富。 習近平稱,美國和北約應該與俄羅斯開展對話,解開危機背後的癥結,化解俄烏雙方的安全憂慮。他又引用「一個巴掌拍不響」及「解鈴還須繫鈴人」兩句說話,稱相關各方要展現政治意願、尋找解決辦法,其他各方則應創造條件。 當務之急是對話談判,而長久之道是大國要相互尊重、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陣營對抗,逐步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全球和地區安全架構。 習近平表明,中美過去和現在都有分歧,將來還會有分歧,關鍵是管控好分歧。他指中美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及世界首兩大經濟體,應引領兩國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 i-Cable
- 2022年03月18日
英國近百年後再引入新輸電塔 T型單柱式設計 佔地少、興建過程簡化
【有線新聞】輸電塔是供電網中不可或缺的設施,設計上一般大同小異,不過英國當局最近引入了一種全新風格的輸電塔,亦是當地近一個世紀以來首次有新設計的輸電塔落成。 有些事物很多年也沒變過,不代表沒改良的空間,例如輸電塔。在英國薩默塞特郡一批新型輸電塔已經架起電纜,成為供電系統的一環,稱為「T型輸電塔」。它摒棄了傳統的鐵塔式結構改成單柱式設計,左右懸掛兩個菱形絕緣架可以吊起架空電纜。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在2011年全球募集輸電塔的新設計,最終揀選了一間丹麥公司的作品,再經過英國國家電網公司多年研究及測試,將「T型輸電塔」化成現實,是英國自1927年來首次引入新設計的電塔。新電塔功能與傳統電塔相若,可以架起40萬伏特的電纜,但高度比傳統電塔矮三分之一,對自然景觀影響較小。而且單柱式設計可減少佔地,選址就更有彈性,興建過程亦大幅簡化。 第一批「T型輸電塔」共36個,預計到2023年將會加至116個,先以當地一個核電廠為中心,最終為數以百萬計的民居及商戶提供電力。
- i-Cable
- 2022年03月18日
山東艦穿過台灣海峽 美艦尾隨監視
【有線新聞】解放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周五早上通過台灣海峽,美軍驅逐艦尾隨監視。 路透社報道,有民航機乘客拍得,山東艦早上在金門縣西南面30海里處,向北航行通過台灣海峽;當時航母甲板無停泊飛機。 美軍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在附近跟隨,台灣亦派出艦艇監控。台方證實山東艦穿越台海,表示全程掌握有關動態。 今次是山東艦2020年12月以來再次通過台海。加上在中美領導人通話前,解放軍安排航母經過台海,引發關注。
- i-Cable
- 2022年03月18日
外交部批評美國散布虛假信息抹黑施壓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回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若中國支持俄羅斯將要付出代價,批評美方散布虛假信息、抹黑施壓。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美方應該做的是認真反思自己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切實承擔應盡的責任,為緩和局勢解決問題拿出實際行動,而不是繼續火上澆油、轉嫁矛盾。」 外交部發言人指,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一貫主張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致力於勸和促談,重申中方立場光明磊落、無可非議。
- i-Cable
- 2022年03月18日
英國即起解除所有防疫旅遊限制
【有線新聞 】英國即日起解除所有防疫旅遊限制。 所有旅客,即使未接種新冠疫苗、毋須持有檢測陰性結果證明都可以入境英國,亦不用再填寫行蹤申報表。英國政府指,是特意安排在復活節假期旺季前,全面解除實施兩年的防疫入境限制,強調準備了應變計劃,應對可能出現的新變種病毒。
- i-Cable
- 2022年03月18日
俄羅斯抗議開戰女編輯辭職 稱不離開國家
【有線新聞】在新聞直播期間抗議開戰的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編輯辭去電視台工作,但表示不會離開國家。 奧夫斯揚尼科娃日前在晚間新聞直播期間,闖入錄影廠展示反戰標語,批評政府說謊,由於她曾錄影呼籲民眾上街抗議,被控組織未經批准公眾活動罪成立,罰款30000盧布後獲釋。 她接受外國傳媒訪問稱,已向電視台辭職,雖然行動破壞了自己一家的生活,但認為做了對的事,亦希望感到不安的兒子長大後明白。對於法國總統馬克龍願意提供庇護,她說不會接受,形容自己是愛國的人,不想離開國家。
- i-Cable
- 2022年03月18日
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競選連任政綱 民調顯示支持率高企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競選連任政綱,承諾提升退休年齡、減稅等,馬克龍近月就烏克蘭危機多番斡旋,民調顯示他支持率持續高企,可望順利連任。 法國下月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馬克龍發表競選連任政綱,承諾推動經濟改革,措施包括將退休年齡由62歲調高至65歲、每年減稅約150億歐元等。 他誓言要令法國自給自足,計劃建造更多核反應堆,認為核能發電才能有效減少碳排放,又希望加強歐洲與美國科企競爭的能力。 馬克龍承諾更嚴厲打擊犯罪行為,將調派更多警員到街上巡邏、收緊長期居留許可要求等。 馬克龍2017年上台後,失業率跌至去年年底的7.4%,為15年來最低。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他從中斡旋,多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話,獲得國內普遍支持。 最新民調顯示,馬克龍近日支持率進一步提升約5至6個百分點,升至31%,領先主要對手極右參選人瑪麗娜勒龐約10個百分點,預料在首輪和次輪投票,皆能大幅拋離對手。 不過他所屬的共和前進黨在近月地方選舉連番失利,即使馬克龍成功連任,亦要黨和盟友在六月的國會選舉勝出,才能確保施政順利。
- i-Cable
- 2022年03月18日
聯合國估計1900平民戰事中傷亡 俄大使再否認攻擊平民
【有線新聞】聯合國指俄烏戰事至今造成1900名平民傷亡,當中有數十名小童及醫護喪生,醫療物資未能運到戰亂城市,擔心會令新型肺炎和其他病人的病情惡化。 聯合國安理會開會討論烏克蘭人道危機,美國、烏克蘭等國家狠批俄羅斯多次攻擊平民及婦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托瑪斯-格林菲爾德說:「俄軍前一天向馬里烏波爾投下威力巨大的炮彈,擊中有數以百計平民藏身的劇院,劇院有俄文寫著兒童的字眼,從空中可見劇院前後均有很大的白色字,但俄軍毫不理會仍轟炸。」 戰事至今三星期,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記錄到逾720名平民死亡,當中52人是兒童,另外逾1100人受傷,估計實際死傷數字可能更高。 有份出席會議的世衛總幹事譚德塞批評,針對醫療設施的攻擊違反國際人權法,又指醫療物資未能送到多個城市,擔心危及癌症、心血管病等病人,新型肺炎疫情亦可能會惡化。 聯合國難民高級專員辦事處則憂慮,現時逃難出國的人九成是婦孺,可能引發販賣人口或不同形式侵犯等罪行。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在會上再次否認俄軍攻擊平民和兒童,又稱會再提出新證據,證明美國在烏克蘭設生物實驗室。 而原本已草擬好一份關於烏克蘭人道援助的決議草案,由於內文對入侵烏克
- i-Cable
- 2022年03月18日
俄軍持續轟炸烏克蘭多個城市 包括基輔、西部利沃夫
【有線新聞】俄軍繼續轟炸烏克蘭多個大城市,包括首都基輔和西部城市利沃夫。有民居中彈,多人傷亡。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承認,在各國制裁下要重整國家經濟,又稱對西方不再心存幻想。 俄軍清晨發動攻擊,巡航導彈擊中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國際機場附近的軍機維修廠房。目擊者指聽到三下巨響,利沃夫市長指維修廠在被轟炸前已暫停運作,無人受傷。烏克蘭軍方指導彈由黑海發射共有六枚,其中兩枚被軍方成功攔截。 俄軍亦持續向首都基輔發動攻勢,有導彈擊中市區北部的住宅大廈和幼兒園等多棟建築物。基輔市長指附近沒有軍營,指襲擊造成多人死亡,包括小朋友,約一百人獲救和疏散。這裏距離總統府只有數公里,他預期短期內仍會受俄軍猛攻,好像馬里烏波爾或哈爾科夫一樣。 哈爾科夫一個市場前一日亦遭俄軍炮火擊中,當局出動約百名消防員救火,防範火勢蔓延。馬里烏波爾和蘇梅繼續被俄軍圍攻,世衛指聯合國人道物資無法送抵。俄烏雙方同意在包括兩地等多個城鎮,開設九條人道走廊疏散平民。 各國因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推出多輪制裁。拉夫羅夫承認受制裁影響,要重整國家經濟;但強調制裁只會令俄羅斯更強大,必定能撐過去。他指很多國家不希望聽從美國指使,俄羅斯不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