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5日
越南海警艦抵達菲律賓 周五南海聯合演習救災
【有線新聞】越南一艘海警艦抵達菲律賓,將參與兩國海警周五在南海的聯合救災演習。 越方海警艦周一在馬尼拉靠岸,菲方海警人員揮舞兩國國旗迎接。雙方除了舉行史上首次聯合演習,又安排互相參觀對方船艦,越南海警代表形容,今次是保持兩國海警良好關係的機會,為雙方加強互惠合作奠定堅實基礎。菲律賓海警就指,兩國在南海有主權爭議,但仍可加強合作以減低衝突可能,甚至可以將合作方式套用在對中國的關係上。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5日
美媒:美國預計伊朗最快今日攻擊以色列 約旦外交大臣罕有訪伊朗斡旋中東危機
【有線新聞】美國傳媒報道,國務卿布林肯向七國集團外長表示,預計伊朗最快今日向以色列攻擊報復,總統拜登將召集國家安全團隊商討局勢,並準備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通電話,約旦罕有派外交大臣到訪伊朗斡旋。 中東戰火面臨擴大危機,約旦外交大臣薩法迪到德黑蘭斡旋,是約旦逾20年來首次派遣高級官員到訪伊朗。薩法迪與伊朗代理外長卡尼會面時,再次譴責暗殺哈馬斯政治領袖哈尼亞,但表明希望局勢停止升溫。 他向伊朗新總統佩澤希齊揚,轉達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的訊息,但佩澤希齊揚表明,以色列這次的嚴重錯誤必定要承受後果。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及防長加蘭特強調,無論是防禦抑或攻擊,軍方已做好充分準備,會迅速回應任何情況,對以色列攻擊都將要付出沉重代價。 美國亦加緊與盟友協調,國務卿布林肯與七國集團外長開會,敦促各方最大程度克制,重申會確保以色列安全。傳媒引述消息報道,布林肯希望七國一同向伊朗、真主黨及以色列施壓,減低攻擊規模,又稱美軍向區內增派軍艦戰機是防禦性。 白宮強調正致力避免局勢失控,「伊朗最高領袖表明會報復,我們必須嚴肅看待,目前我們不知他們會做甚麼,或甚麼時候行動,但我們必須確保做好準備,確保在區內有能力協助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5日
英國極右騷亂持續 施紀賢演說譴責暴行
【有線新聞】英國多個城市暴力示威周末持續,逾150人被捕。首相施紀賢強烈譴責示威者針對穆斯林和難民是極右暴行,會全力將參與者繩之於法。首相府周一召開危機應變會議,警方和相關閣員將會出席。 洛達咸一間收容尋求庇護者的酒店,被反移民示威者包圍,示威者破壞酒店大門強行闖入,並向手持盾牌的警員投擲雜物,又用滅火筒噴向警員,警方指至少10名警員受傷,其中一人頭部受傷昏迷,酒店職員和部分住客受驚。 米杜士堡街頭亦有示威者與警對峙,有雜物被縱火。連續多日的暴力示威,源於網上流傳上周在紹斯波特市持刀襲擊暑期跳舞班、導致3名兒童死亡的疑犯是穆斯林移民。 首相施紀賢在電視演說,強烈譴責有示威者衝擊洛達咸酒店的行為是極右暴行,指參與暴力的人將面對法律制裁,「任何理由都無法合理化此舉,有正常思想的人都應該譴責這些暴行,身處英國的人有權保障自己安全」,「我保證你們會後悔參與騷亂,無論是直接參與,還是網上煽風點火後自己卻逃去的。」 施紀賢強調極右暴徒不代表英國,對於事件是否反映國家分化,他認為無論是甚麼動機,因為膚色或信仰針對別人的就是極右分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05日
俄烏戰爭 ︳澤連斯基:開始使用F-16 惟戰機、機師仍不足 倡鄰國協防領空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軍方開始使用歐美提供的F-16戰機,再次感謝各國支援,指戰機或機師數量仍未夠,同時提議鄰國協防領空。 單垂直尾翼、機腹引擎進氣度雖僅為一般飛機氣動設計特徵,但擁有這些特徵的F-16戰機能在俄烏戰爭爆發兩年半以來,首次由烏克蘭的機師駕馭翱翔天際,可能對戰況有重要意義。 有分析認為F-16可取代前蘇聯時代的老舊戰機,加強長程制空對抗,尤其是搭配英法的暴風影導彈之時,更重要可能是令士氣此消彼長。 展現F-16戰力加入之餘,澤連斯基又在一處空軍機場頒授勛章予官兵,讚揚他們守護烏克蘭領空,保護人民免受俄羅斯傷害,正致力加強空軍力量,令他們可更有所為,又勉勵他們為烏克蘭空軍自豪,為國家帶來榮譽戰果和公義的和平。同時感謝丹麥、荷蘭和美國等夥伴先後向烏方提供F-16,希望鄰國考慮幫忙攔截俄軍導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05日
英國反移民示威持續 施紀賢:參與者將面對法律全力制裁、必定後悔
【有線新聞】英國示威騷亂持續,首相施紀賢警告參與的人必定後悔。 首相施紀賢:「參與暴力的人將面對法律全力制裁,警方將作出拘捕,個別人士將被羈留,接著會有起訴行動和定罪。我保證你們會後悔參與騷亂,無論是直接參與,還是網上煽風點火後自己卻逃去的。」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5日
金正恩指不斷升級核戰威懾力有效對抗美國
【有線新聞】北韓領袖金正恩出席新型戰術彈道導彈武器系統交接儀式。 朝中社報道,儀式周日在平壤舉行,軍工企業向邊境第一綫部隊移交250架新型戰術導彈發射車。金正恩又向新成立的導彈兵部隊頒授軍旗和證書,他說,在敵對勢力的封鎖處於最高水平的環境下,以不足一年時間,可以生產這批新一代軍事裝備,反映北韓的實力,又說儲存和不斷升級核戰威懾力,是有效對抗美國等多方面壓迫,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最佳途徑。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4日
以色列持刀襲擊案釀死傷 巴人疑犯被擊斃
【有線新聞】以色列中部發生持刀襲擊案,兩死兩傷,一名巴勒斯坦疑犯被警方擊斃。 網上片段見到有傷者倒臥路邊,到場警員持槍戒備。事發在特拉維夫郊外的霍隆市,疑兇在加油站和公園附近施襲,一名70多歲婦人當場證實死亡,一名70多歲男子送院後不治,另有2人受傷。 警方表示。疑犯是來自約旦河西岸的巴人,據報他沒有取得進入以色列的許可。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4日
四川康定泥石流 專家:降雨及上游融雪所致
【有線新聞】四川甘孜州康定市泥石流,增至8死19人失蹤。 泥石流沖毀日地村房屋,近千人撤離,當局安排旅遊巴接載災民到4個臨時安置點,又調派四百多名救援人員及搜救犬、直升機和無人機協助搜救。 專家指泥石流是持續降雨,加上高溫令日地溝上游加速融雪造成,沖下的泥土和大石有約58萬立方米,有大石直徑達6米,衝擊力可達百噸以上,破壞力驚人為搜救和搶修道路等工作增加難度。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4日
巴黎奧運|梵蒂岡批評奧運開幕《最後的晚餐》表演
【有線新聞】巴黎奧運開幕禮尾聲,被指重演達文西名畫《最後的晚餐》的一幕引發爭議,梵蒂岡發聲明批評。 不同性取向人士當日以另類方式被指模仿《最後的晚餐》場面,引起宗教界人士不滿。相隔逾一周,梵蒂岡用法文發稿表示難過,指奧運開幕盛會,全球以共同價值聚首一堂,嘲弄宗教信仰的隱喻不應存在,部分場景對基督徒和其他教徒是冒犯,強調擁有言論自由也要尊重別人。 巴黎奧組委早前已就表演道歉,稱無意對任何宗教不敬。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4日
美國大選|特朗普擬改辯論時間及主辦方遭賀錦麗拒絕
【有線新聞】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拒絕參加,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提出下月初改由霍士新聞主辦的辯論。 特朗普到佐治亞州阿特蘭大拉票,再次攻擊賀錦麗立場極左,又重提上屆在佐治亞州以些微票數落敗,歸咎同屬共和黨的州長肯普沒阻止下屬對他檢控,令他無法推翻結果。 特朗普前一日表示,與賀錦麗的辯論改於下月4日由霍士新聞主辦,但賀錦麗發帖文拒絕,稱會按雙方陣營原先同意的安排,下月10日參加由美國廣播公司的辯論,質疑為何由特朗普指定時間及指定相對安全的環境進行辯論。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4日
伊朗指哈尼亞遭短程導彈擊殺 哈馬斯否認西方傳媒說法
【有線新聞】哈馬斯政治領袖哈尼亞被暗殺,伊朗革命衛隊指是被短程導彈所殺,與西方傳媒指是室內炸彈引起爆炸的說法有出入。美國傳媒報道,預計伊朗最快周一會對以色列發動攻擊。 以色列指,黎巴嫩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數十枚火箭砲,被以軍防空系統攔截。 以軍早前擊殺真主黨高級指揮官舒庫爾,又被指暗殺哈馬斯政治領袖哈尼亞,令地區緊張局勢升溫。美軍加強向區內增派戰艦和戰機,有報道引述美國和以色列官員指,預計伊朗最快周一對以色列攻擊報復,未知伊朗和真主黨會聯手還是各自行動。負責中東行動的美軍將領,已開始在區內跟盟友協調,包括四月反擊伊朗攻擊時曾容許以方使用領空的約旦。 美國總統拜登被問到對伊朗的行動有何看法,「(你認為伊朗會屈服嗎?)希望如此,我不知道。」 伊朗革命衞隊再披露哈尼亞的遇襲調查進展,指一枚彈頭約重7公斤的短程導彈,襲擊哈尼亞入住的貴賓館,引發巨大爆炸,行動由以色列策劃及實行,得到美國政府支持;說法與西方傳媒報道、是引爆事先偷運入貴賓館的炸彈有出入,伊朗通訊社引述哈馬斯代表亦否認這個說法。 隨着局勢升溫,多國開始敦促國民離開黎巴嫩。美國大使館呼籲當地美國人用任何交通方法撤離,指多數離境航班機
- 兩岸國際
- 2024年08月04日
英國多地右翼分子示威 當局警告滋事者需付出代價
【有線新聞】英國紹斯波特市持刀襲擊案,觸發多地有極右分子示威與警員衝突,超過80人被捕,當局警告滋事者要付出代價。 英國多地連日都有群眾響應極右分子號召上街,東部新特蘭有示威者縱火焚燒幫助困難家庭的諮詢中心,旁邊警署受波及,多間店舖亦被破壞。示威者和警員爆發衝突,向警車擲垃圾桶、鐵罐,警員用盾牌阻擋,警車車頭玻璃破裂,群眾步步進逼。 在布里斯托,警員手持警棍、築起防線試圖驅散群眾,但遭示威者投擲雜物,一度要後撤,警員之後出動多隻警犬驅趕。 利物浦市中心有大批人聚集,高叫反對非法入境者的口號,警方指示威者擲燃燒物、磚塊、椅子等,多名警員受傷;亦有派發可蘭經的伊斯蘭教攤檔被示威者破壞。 在列斯,右翼分子示威期間遇上要求以哈停火的親巴勒斯坦民眾,指罵他們不再是英國人。其他城市包括曼徹斯特、諾定咸至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都有人上街。 主因是網上流傳上周紹斯波特市的持刀襲擊案疑犯是穆斯林移民,觸發極右分子發起反移民示威。 政府表明全力支持警方執法,制止極端分子散播仇恨,內政大臣顧綺慧強調街頭不容許出現任何暴力及擾亂秩序的行為,犯罪分子必須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