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埃塞俄比亞政府與提格雷武裝分子達成停戰協議
【有線新聞】埃塞俄比亞政府與提格雷武裝達成停戰協議,結束近兩年內戰,提格雷組織將解除武裝,重新併入政府軍。 經非洲聯盟斡旋,埃塞俄比亞政府與提格雷地區武裝的代表,於南非和談後,雙方簽署停戰協議,同意永久停止敵對行動。 雙方同意順利有序地解除武裝,恢復法律秩序和公共服務,確保人道主義物資能順利運送,保護婦孺和弱勢群體等平民。 根據聯合聲明,提格雷軍事組織將解除武裝,並重新併入政府軍。但一直視提格雷組織為威脅的鄰國厄立特里亞,並無參與和談,現時未能確定協議是否能順利執行。 埃塞俄比亞的提格雷地區,自2020年起一直處於內戰狀態,近兩年的武裝衝突導致大批平民死亡,當地糧食短缺,瀕臨饑荒。 聯合國指,在提格雷地區有超過五百萬人等待人道援助,而過去兩個月人道物資都未能運到當地。秘書長古特雷斯期望各界繼續協調,讓國家重回和平穩定。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朔爾茨:德國應調整對華政策
【有線新聞】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前夕,據報美國警告德國等盟友勿讓中國掌控戰略工業,北京批評美方干涉別國事務,充分暴露霸權主義心態。朔爾茨日前則撰文表明要改變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但不贊成孤立政策。 周五到訪北京的朔爾茨出發前在報章撰文,表明有意調整對華政策,解釋中共二十大顯示,中國重回馬列主義政治軌道,柏林必須改變與北京打交道方式,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治戰略,是刻意令國際企業更依賴中國。 他說雖不希望與中國脫鉤,但德國公司應擺脫供應鏈上的依賴風險,尤其是先進科技… 他又指中國崛起不代表應孤立北京,願與中國在氣候等重要事宜合作,同時警告北京不應尋求霸權,甚至以中國為世界秩序中心,強調與習近平會面期間,不會迴避談論新疆、台灣等敏感議題。 德國早前在爭議下,批准中遠海運入股漢堡港碼頭,但收購股權比例較原先計劃低,因此並沒有決策權。據報美國曾透過駐柏林大使館,對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作出「強烈建議」,包括勿讓中方取得漢堡港控股權,及勿讓中國掌控戰略工業。 在北京,外交部指中德合作是兩個主權國家的事務,美方沒資格插手干預。發言人趙立堅說:「美方官員對於干涉包括所謂夥伴國家在內的別國事務,還洋洋自得,這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疑遭企圖暗殺腿部中槍
【有線新聞】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在集會上腿部中槍受傷,一名疑犯被捕,他供稱不滿伊姆蘭汗誤導群眾,支持者質疑有人企圖暗殺他,立場對立的總理夏巴茲謝里夫譴責襲擊。 伊姆蘭汗腿部中槍後並沒有大礙,舉手握拳向支持者示意。護衛等攙扶護送他上車,送院治理。 多人包圍車頂及四周,包括有持長槍的人,以防再有人企圖襲擊伊姆蘭汗。 有人拍下追捕疑犯的過程,一名穿運動上衣的男子嘗試制服疑犯,其間傳出槍聲。疑犯最終被捕,由軍警押送離開,有人想上前質問,甚至嘗試襲擊疑犯,軍警分隔他們。 當地周四下午,伊姆蘭汗正在東北部城市沃濟拉巴德,向支持者演說,有人突然連開多槍,造成多人受傷,包括伊姆蘭汗及一名國會議員親信。 伊姆蘭汗今年四月遭反對派聯手,以不信任動議趕下台,他領導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近日發動反政府長征集會,據報計劃最終遊行到首都伊斯蘭堡並靜坐抗議。支持者質疑這次槍擊是針對伊姆蘭汗的暗殺企圖。 巴基斯坦另一位前總理貝娜齊爾,在2007年遭槍擊及自殺式炸彈襲擊暗殺,其子比拉瓦爾是現任外長,正是他與現任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合作逼退伊姆蘭汗。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虛擬實境摸得到 特製手套靠壓縮空氣模擬觸感 真人隔空接觸盛惠5000美元
【有線新聞】為了令虛擬實境更逼真,美國有廠商開發了一款觸感手套,用家戴上之後就可以「觸摸」VR世界,甚至隔空「接觸」其他人,市面上已經有得賣。 戴上VR眼罩,走入虛擬世界,但看得見不代表摸得到。現時VR技術說的「沉浸式」體驗其實仍然局限於視聽,一直有研究如何在VR世界傳達觸感,最先推出市場的是手套,出自美國一間初創企業,產生觸感秘密是用空氣,背包裏面是壓縮空氣,透過小型管道傳到手套可以令指定位置的皮膚感受壓力,而且不只五隻指尖,而是每隻手套有135個壓力點,只要追蹤手套在VR世界的位置,配合手部接觸的時機製造觸感,用家就可以摸到VR世界,配合網絡技術,甚至可以隔空接觸其他真人。 每隻觸感手套只是重400多克,但背包的重量是7.7公斤,包含壓縮空氣及電泵中樞,充一次電可以連續用3小時,一對手套及背包售價5,000多美元,預計下年第三季出貨,目標是企業用家用於各種集體模擬訓練。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梨泰院人踩人|首爾兩警官停職受查 被指應對不力兼延遲上報
【有線新聞】南韓梨泰院人踩人慘劇,國家警察廳要求調查龍山警署和首爾警察廳高層是否疏忽職守,報道指當日警方通報緊急情況效率極差,首爾和國家警察廳長於事發個多兩個小時後才收到通報。 釀成150多人死亡的人踩人慘劇,調查聚焦於事故起因和責任誰屬,管轄該區的龍山警署署長李林宰,和首爾警察廳監管緊急報案的負責人,懷疑應對不力和延遲上報,被停職接受調查。 警方上周六應對事故細節陸續曝光,韓聯社引述內政部,事發前四小時已有人報案,指梨泰院一帶太多人。當地晚上6時34分至10時11分,警方和消防收到11宗求助,但僅4宗有警員到場;出事前最後報案的人說覺得會被壓死,卻被列為無需協助,該通電話4分鐘後就發生人踩人。 而李林宰當晚10時17分到場了解,但首爾警察廳廳長11時34分才接到通報,當時已事發逾一小時,國家警察廳廳長更於12時14分才接報;至於總統尹錫悅,是在剛過11時透過消防和總統辦公室收到通報,主管安全事務的內政部長遲十多分鐘才知情。 輿論質疑慘劇原本可以避免,調查組日前已搜查警署和車站等8個地點,了解警方事前有否做足措施維持秩序,以及事後應對。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美國2018年佛州校園槍擊案槍手判囚終身
【有線新聞】美國佛羅里達州2018年造成17死的校園槍擊案,槍手克魯茲判囚終身。 現年24歲的槍手克魯茲,4年前持半自動步槍,到曾就讀的高中開火,殺害17名師生。他去年承認蓄意謀殺罪,控方要求法庭考慮判處死刑,但未獲12人陪審團一致同意,最終克魯茲被判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不少受害人家屬不滿判決,批評克魯茲罪大惡極,應被處決。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北韓今早再射三導彈惟失敗 美日韓強烈譴責
【有線新聞】南韓及日本指,北韓早上發射至少三枚彈道導彈,其中相信是「火星-17」洲際彈道導彈的一枚,懷疑試射失敗。日本一度向東北三個縣發避難警報,美日韓都譴責北韓試射洲際彈道導彈。 北韓周四早上約一小時內,先後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中遠程,及兩枚短程彈道導彈。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第一枚發射的中遠程導彈,在飛行狀態下進行彈頭、推進器等分離,所以分析認為很可能是洲際彈道導彈。 由平壤附近順安發射,南韓和日本的分析數據相約,導彈飛行高度最高有2,000公里,飛行700多公里,速度最高達15馬赫,即音速15倍。但南韓指導彈懷疑進行分離失敗,日本則稱導彈飛至日本海上空時從雷達上消失。 大約一小時後,北韓再從平安南道价川,發射兩枚短程彈道導彈,飛行高度最高約70公里,飛行約330公里。 日本當局在北韓發射第一枚導彈後,向宮城、山形和新潟縣發出避難警報,呼籲居民留在室內或地下室避難。東北和上越新幹線一度暫停服務。防衛省後來更正,導彈沒有飛越領土上空,三枚導彈均落入專屬經濟水域之外。 北韓前一天亦發射廿多枚導彈,過百發炮彈,是單日最多。 首相岸田文雄譴責北韓發射洲際彈道導彈,連日的舉動也不能接受,日方已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聯合國報告指歐洲氣溫上升幅度為全球平均兩倍
【有線新聞】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發表報告,指過去30年歐洲氣溫上升幅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嚴重影響社會經濟和生態系統,反映即使準備充足的社會,都不能倖免於極端天氣的影響。 異常高溫、山火和氾濫等災害,去年在歐洲奪去數百條性命,經濟損失超過500億美元。 世界氣象組織指這些都是氣候變化的影響,而且在歐洲特別嚴重。 組織發表報告指,歐洲過去30年氣溫上升幅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多,平均每10年上升攝氏0.5度,是各個洲之中最高。 阿爾卑斯山冰川20多年間,厚度減少30米。格陵蘭冰蓋也以前所未有速度融化,科學家去年夏季史上首次在當地最高點錄到有雨,而非下雪。 組織總幹事塔拉斯指出,歐洲情況正正呈現即使準備充足的社會,都不能倖免於極端天氣的影響。 報告又預料歐洲氣溫上升速率將繼續比全球平均值快,未來更頻繁出現災害,夏季雨量減少造成嚴重乾旱,隨之而來又可能出現極端暴雨和氾濫。 但報告不全是壞消息,指出歐洲多國致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在過去30年減少逾三成,未來也有決心繼續減排。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記者簽證多次不獲批 加拿大廣播公司關閉北京分社
【有線新聞】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關閉在北京營運40多年的分社,稱中方多次拒絕向他們的記者發工作簽證,曾經透過使領館交涉但沒有結果,形容決定無奈。外交部則指,未有註消CBC的註華機構證,強調外國記者應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總編輯芬隆,以英語、繁體和簡體中文,在公司網站撰文,解釋關閉北京分社的決定。他說2020年10月,CBC的法語電台分支Radio Canada,想為即將派駐大陸的記者勒布朗申請工作簽證,但多次被拒。 公司曾經向中國駐加拿大蒙特利爾領事館交涉,甚至致函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要求會面、協助處理事件。公司確認中方收到信函,但沒有回音。事情拉鋸多時,沒有實質進展。 CBC總編輯說,新聞是根據專業守則,獨立地搜集事實。即使報道令某些人感到不悅,也要堅持說出真相,故此寧願將辦事處搬到一個尊重傳媒的地方,因此關閉運作40多年的北京分社,形容決定無奈,期待大陸再次向CBC打開大門。涉事記者調派到台灣繼續工作。 疫情爆發以來,CBC因應中方防疫政策,將絕大部分駐華記者召回加拿大,只在年初冬奧時派人短暫駐京採訪。 CBC位於俄羅斯莫斯科的分部,五月也被普京政府單方面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德國二千億歐元能源補貼計劃出台惹周邊國家反彈
【有線新聞】德國政府通過總值2000億歐元的能源補貼方案細節。 總理朔爾茨和16個聯邦州的州長同意這個分兩階段的計劃,紓緩企業和民眾面對能源價格高企的負擔,包括下個月為住戶和小型企業代繳天然氣和電費,及補貼明年3月至2024年4月期間的開支,亦會推出49歐元的交通月票,讓民眾以較低價格使用短中程公共交通。歐盟國家關注這些措施會推高能源價格,認為德國應該事先與其他國家協調。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俄羅斯恢復參與黑海糧食出口協議
【有線新聞】俄羅斯恢復參與糧食協議,容許烏克蘭糧食經黑海通道出口。 總統普京指恢復參與糧食協議,是因為烏克蘭保證不會在人道走廊攻擊俄軍,並警告烏方一旦違反承諾,俄方保留權利再次暫停執行糧食協議。俄羅斯早前指控烏克蘭襲擊在克里米亞的黑海艦隊和運糧船,宣布中止糧食運輸協議。參與協調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糧食將會優先運送至索馬里和蘇丹等非洲國家。
- i-Cable
- 2022年11月03日
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支持者要求軍方推翻選舉結果
【有線新聞】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連任失敗,支持者示威要求軍方推翻選舉結果。 大批博爾索納羅的支持者在首都里約熱內盧示威,要求聯邦軍警介入,擁護博爾索納羅連任。前總統盧拉在大選中得票51%,僅以不足兩個百分點優勢勝出。雖然現屆政府同意展開權力交接,但博爾索納羅無承認落敗,其支持者在全國多地堵路抗議,國防部表示法律容許和平示威,軍方會依據憲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