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英女王再公開露面為伊利沙伯鐵路線揭幕
【有線新聞】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再度公開露面,為以她命名的鐵路線揭幕。 女王為原名橫貫鐵路的「伊利沙伯線」揭牌,首相約翰遜等陪同出席儀式。女王在職員簡介後嘗試用售票機。 鐵路線連接倫敦東西兩面,2015年開始局部通車。香港港鐵旗下子公司獲得8年專營權。 女王今年2月確診新型肺炎,其後因疲勞減少公務,罕有缺席上星期國會新會期開幕,數天後才在馬匹展銷活動露面。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芬蘭與瑞典領袖周四訪美 與拜登商討加入北約 據報普京日內訪土耳其
【有線新聞】據報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出訪北約成員國之一的土耳其,與近日表明反對北歐兩國加入的總統埃爾多安會面。芬蘭和瑞典明天將向北約正式遞交申請表,兩國領袖將會周四訪美,與美國總統拜登討論加入北約一事。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到訪同樣決定申請加入北約的瑞典,並在國會演說,稱兩國即將邁向重要歷史一步;批評俄羅斯要求北約停止擴張,目的是要削弱兩國主權及選擇。 尼尼斯托提到一個月前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話,當時對方支持芬蘭加入北約,但現在不贊成,意味需要繼續溝通。他稱雖然土耳其的措辭過去數天變得更嚴厲,但相信在建設性討論下,芬蘭和瑞典能夠與土耳其達成共識。 芬蘭國會周二以壓倒性188票贊成、8票反對,通過申請加入北約。尼尼斯托和瑞典首相安德松都將於周四訪問美國,與總統拜登討論加入北約,以及歐洲安全等議題。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稱,芬蘭和瑞典或其他中立國長期以來均有參加北約軍演,即使兩國加入北約,不會有重大變化。 俄羅斯外交部同日宣布驅逐兩名芬蘭外交官,反制對方驅逐俄方兩名外交官,表明不滿芬蘭對抗俄羅斯的做法。 土耳其傳媒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未來數天會應埃爾多安邀請出訪安卡拉。而俄羅斯高級代表團周三率先到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美國財長耶倫促歐洲合作令中國停止經濟損害
【有線新聞】美國財長耶倫在比利時一個論壇演說時稱,美歐應合作致力令中國停止經濟損害行徑。 美國財長耶倫:「我們有共同利益去激勵中國,停止對我們的經濟損害,包括涉及貿易和投資的,以至在發展和氣候政策上,還有寬免債務負擔不可持續的國家。在我們的共同利益下,我們應找到與中國打交道的方法,並表達自己的看法,中國無法分化我們便可能更好相待。」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農業機器愈趨重型 深層土壤受壓「繃緊」阻農作物生長 長遠拖低收成
【有線新聞】農業用的機器愈來愈重型,但先進的技術同時帶來隱憂,有泥土科學家指出,這些巨型機器的長期重壓,損害農地的深層土壤,長遠可能會打擊收成。 由翻鬆泥土、播種、施肥、除草到收割,現代農業每一環也有機器代勞,而且在增加產量下變得愈來愈重型,以收割機為例,在1958年,一架載滿莊稼的收割機約重4公噸,時至今日隨時重達36公噸,科技節省人力及時間,但可能伴隨隱藏代價。 美國、瑞典和瑞士的泥土學家合作發表研究,分析重型機器對泥土不同深度的壓力。 1960年代機器,每個車輪的壓力大約可以傳至50厘米深,而翻鬆泥土的深度一般亦是50厘米,所以沒有實質影響,但到2000年代,車輪對泥土的壓力穿透至深逾1米,這個深度的泥土不會被翻鬆,只會愈壓愈實,一般農作物的根,例如小麥亦會生長至這個深度,長年被壓實的深層土壤,不只阻礙根部成長,亦阻塞水分及空氣,拖低長遠收成一至兩成,巴西及澳洲是高危地區。 當然沒可能不用重型機械,學者建議避免泥土潮濕時開機,並善用衛星定位固定路線,可以盡量減少深層土壤受損。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西班牙擬立法允許每月至少三日有薪生理假
【有線新聞】西班牙國會今日辯論是否立法允許婦女每月有至少三日有薪生理假。 根據當地傳媒披露的草案,生理假只適用於出現嚴重經痛的員工。她們在有醫生證明的情況下,可於生理期放三天病假。若不適情況特別嚴重或無法工作,生理假可延長至五天。一旦通過立法,西班牙將是歐洲首個國家允許生理假。 草案同時提出取消衛生棉條稅,在學校和監獄等公共地方提供免費衛生用品。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消息:拜登訪韓期間可能到訪非軍事區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五起訪問南韓,消息指美韓雙方正討論安排他到訪非軍事區。 拜登2013年出任副總統期間亦到過非軍事區,他今次出訪南韓和日本,正值北韓可能第七次核試。外界關注他會否到非軍事區向北韓施壓,釋放「克制挑釁」的訊息。南韓國防部長李鐘燮表示北韓在很大程度上已準備好核試,韓方正在監察情況,但未能預計北韓會否因為疫情而推遲核試。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日本開放美澳泰星小型旅行團入境 旅客須打三劑疫苗 首兩針、第三針各有要求
【有線新聞】日本今個月內試行開放讓美國等四個國家的小型旅行團入境,不過旅客必須接種三劑新型肺炎疫苗。 美國、澳洲、泰國和新加坡四個國家的遊客,今個月可以跟隨小規模旅行團率先前往日本旅遊。日本國土交通省指是考慮到這些地方的變種病毒疫情緩和。 不過出團的旅行社要先與日本觀光廳和旅遊業協會合作協商,並徵得目的地地方政府同意,當局未有公布每團人數上限。 旅客本身必須接種三劑疫苗,根據日本目前的入境規定,第一、二針可以是輝瑞、阿斯利康、莫德納、強生、巴拉特生物技術或諾瓦瓦克斯的疫苗。第三針必須是輝瑞、莫德納或諾瓦瓦克斯疫苗,香港有得打的科興疫苗不在認可之列。 日本在2020年因應疫情封關,隨著疫情緩和,早前已逐步開放讓商務客和留學生入境。當局早前表示,計劃下月開始逐步重開旅遊,今次試驗計劃是要驗證防疫和應變措施,為業界制定指引。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拜登授權於索馬里重新派駐美軍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命令,授權在東非索馬里重新部署美軍。 國防部指,派駐美軍到索馬里可以更有效率打擊與極端組織阿爾蓋達有連繫的「索馬里青年黨」;強調這些美軍不會直接參與戰鬥,而是協助訓練索馬里部隊。美軍在當地長期部署比安排部隊短期輪替,更能確保部隊安全,及對摩加迪沙政府的支援 。外媒引述政府消息指派駐的美軍不會多於500人,「索馬里青年黨」在當地不時發動襲擊。美軍曾長駐索馬里執行維和任務,不過上任總統特朗普卸任前決定撤走駐索馬里的700名士兵。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埃爾多安重申反對瑞典芬蘭加入北約
【有線新聞】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重申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質疑兩國包庇恐怖分子;又指不同意制裁土耳其的國家加入北約。對於兩國打算派代表游說,埃爾多安明言只是浪費時間。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瑞典跟隨芬蘭宣布申請加入北約僅數小時,便再次表態反對,指一旦兩國加入,北約會成為恐怖組織代表集中地:「兩國針對恐怖組織沒有明確立場,而在這過程中,即使他們說反對恐怖組織,這事關乎要交出恐怖分子,但他們已表明不會交出。」 埃爾多安形容瑞典是恐怖組織的搖籃,甚至有國會議員表明,支持被土耳其定性為恐怖組織的庫爾德工人黨。埃爾多安又指不會同意,制裁土耳其的國家加入北約。瑞典和芬蘭均自2019年起因應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暫停向安卡拉出口武器。 對於瑞典外相林德和芬蘭外長哈維斯托計劃就加入北約到土耳其游說,埃爾多安明言無謂浪費心力。北約和美國表示有信心土耳其不會阻撓芬蘭和瑞典加入,有分析認為土耳其只為討價還價。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發芬蘭和瑞典決意加入北約,總統普京指不會對俄羅斯構成直接威脅,但北約軍事基礎設施擴張至這兩國,必然會引起俄方回應,具體措施將取決於受到甚麼威脅。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美國紐約水牛城槍擊案 疑犯社交媒體顯示數月前已策劃
【有線新聞】美國紐約州水牛城超市槍擊案,網上帖文顯示疑犯數月前已開始策劃犯案。 槍擊案發生後,網上流傳多篇聲稱是疑犯社交媒體的帖文,包括超市平面圖、行兇計劃,又記錄他曾視察水牛城環境,途中計算遇到多少位非裔人士,更慫恿其他人襲擊執法人員。 當局調查疑犯以往活動時,亦指對方去年的帖文曾提及槍械及防護衣物。 警方指18歲疑犯早於3月時到過水牛城,但拒絕透露細節。 疑犯涉嫌上周六闖入水牛城一間超市開槍,造成10人死亡,主要是非裔人士。他被控一級謀殺,不得保釋,聯邦調查局正考慮加控他仇恨罪。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北韓再多27萬發燒病例 增6人死亡
【有線新聞】北韓再多近27萬人出現發燒症狀,6人死亡,軍隊奉命遏止首都平壤疫情協助運送藥物。南韓傳媒引述中國消息指北韓上月底已開始採購藥物,推測早於上周公布新型肺炎個案前疫情已於北韓擴散。 北韓人民軍軍醫部門在首都平壤舉行誓師大會,誓言遏制平壤的衛生危機,受命協助市內所有藥店24小時供應藥物。除了動員軍隊投入抗疫前線,政府幹部亦出一分力。在領袖金正恩批評藥物供應狀況後,朝中社報道多個黨和政府領導幹部到多區藥店了解供需情況。內閣官員和各地幹部也親自運送藥物,給藥店、診所和居民。北韓同時加強檢疫,周一派約1萬名醫務教職員及學生,協助全民檢測和篩查治療發燒病人。 當地新增近27萬宗發燒病例,再多6人死亡,自4月底累計病例達148萬、逾50人死亡。南韓情報部門推測,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是公布的5至6倍。 韓聯社引述來自中國的消息,北韓駐華機構上月底已開始從瀋陽、大連等地購買退燒、消炎、止痛藥、氧氣面罩和體溫計等醫療物資,本月初更曾催貨;推測北韓遠早於上周承認有新型肺炎確診前疫情已擴散。 據報北韓高麗航空3架飛機周一到瀋陽裝載醫藥品返北韓,推測運送的是新型肺炎藥物,是自兩年多前北韓鎖國防疫以來高麗航
- i-Cable
- 2022年05月17日
麥當勞出售在俄業務 條款禁買家沿用名稱菜單、需續聘逾六萬員工
【有線新聞】麥當勞決定出售在俄羅斯所有業務。 麥當勞發表聲明指,鑑於俄軍入侵烏克蘭造成人道主義危機,以及戰爭造成的影響令經營環境不可預測,繼續在俄羅斯擁有業務已經不再可行,決定尋找當地買家。聲明又指出售條款包括不再允許使用其名稱商標及菜單以及繼續聘用當地六萬多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