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印度罕見4月熱浪多處限電
【有線新聞】印度罕有在4月出現熱浪,並面臨六年多以來最嚴重的電力短缺。 當地人想盡辦法消暑,印度西北部、中部和東部廣泛地區受熱浪影響,氣溫比正常高出5度。 首都新德里日間氣溫升至攝氏44度,預計酷熱天氣會持續至周日。西孟加拉邦的學校提早在下周放暑假。 高溫又引發電力需求,多個邦擔心煤炭短缺而限電,其中西北部拉賈斯坦邦,要求工廠每日停電4小時。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澳洲批中所協議保密或拒派維和部隊往所羅門
【有線新聞】澳洲外長佩恩譴責中國與所羅門群島的安全協議欠缺透明度,據報澳洲將拒絕向所羅門派遣維和部隊。在北京,副外長謝鋒指中所協議公開透明、不針對第三方,批評澳洲指手畫腳、干涉別國內政。 所羅門群島和中國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議╴引起鄰國憂慮。澳洲傳媒報道,澳洲政府未來會繼續尋求支援所羅門,但若果中國派軍隊往所羅門,澳方可能停派維和部隊到當地。 澳洲自去年11月派出過百名軍人和警員,協助所羅門平息暴亂。澳洲國家情報局局長表明,一旦中國軍隊駐守所羅門,澳洲可能要與中方統一指揮,稱中國部隊的戰術,包括在香港的「無情」部署,不符合太平洋島國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進一步引發當地不穩。 外長佩恩亦批評中國和所羅門的協議不透明。她稱明白這是所羅門政府的決定,但澳洲和其他太平洋國家對「秘密」協議都感到擔憂,警告已進入更危機的時期。 在北京,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強調中所安全合作公開透明,不針對第三方,批評某些國家挑動陣營對抗,導致地區局勢緊張。 謝鋒:「澳大利亞有甚麼資格對2000公里外的所羅門群島和萬里之遙的中國劃「紅線」。這不是侵犯他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破壞國際規則,又是甚麼?太平洋是地區國家的共同家園,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酵素經AI技術改造 室溫下兩天完全分解塑膠 有望大規模應用解決垃圾堆積問題
【有線新聞】美國有科學家以人工智能技術改造酵素,成功加快塑膠分解,而且不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有望大規模應用,解決塑膠垃圾堆積的問題。 人類製造的塑膠,於自然環境下幾乎不會分解。在最新技術之下,我們終於可以見證這一幕,目擊塑膠分解的過程。 早於2016年,日本學者發現一種細菌,能夠分泌酵素分解塑膠,但過程相當緩慢,要數星期才看得到侵蝕。其後科學界嘗試人為改造這種酵素,加快分解速度,但代價是於分解時,溫度必須全程維持在攝氏70度,意味需要大量能源,有沒有可能兩全其美? 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有學者以人工智能協助找出改造分解酵素的最佳方案,加快分解同時降低溫度門檻,結果設計出的酵素只需要48小時,就可以完全分解一類塑膠盒蓋,而且溫度只需要攝氏30至50度,比以往更接近室溫,需要的額外能源少得多。 更多測試顯示,這種酵素可以分解所有PET塑膠,包括所有常見的膠樽、塑膠包裝及容器,研究團隊已經為新技術申請專利,下一步是大規模生產新酵素,分解堆填區的塑膠垃圾。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轉到烏克蘭訪問
【有線新聞】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轉到烏克蘭訪問,到多個曾被俄軍佔領城鎮。 古特雷斯第一站去到基輔北面的博羅江卡,聽取軍人講解當地受俄軍空襲受損的情況。 他之後去到據報有平民被屠殺的布恰鎮,稱全力支持國際刑事法院調查,呼籲俄羅斯合作;又指當談論戰爭罪行時,不可忘記最嚴重的罪行就是戰爭本身。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美軍遺下70億美元裝備在阿富汗
【有線新聞】美國國防部報告指,美軍去年撤離阿富汗後留下了總值超過70億美元軍事裝備,包括軍機及炮彈。國防部表示無計劃重返阿富汗回收或銷毀,指很多裝備已不能運作。 美軍去年八月全數撤出阿富汗,標誌持續近20年的阿富汗戰爭結束。國防部上月向國會提交報告,指總值超過7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遺留了在當地。 美軍在2005年至去年撤離的16年間,共向阿富汗國家安全部隊提供總值186億美元裝備。換言之有接近4成裝備留在當地,包括戰機、空對地武器、軍車、槍械和通訊設備等。 報告指當中約值9億美元的軍機,在撤走前已解除武裝或令它們不能再運作,九千多件空對地武器同樣大部分不能正常運作。 至於4萬架留在當地的軍車,包括萬多輛悍馬,則不清楚運作性能。還有通訊、夜視、及拆彈裝備。報告指幾乎全數留在當地。 外界關注這些武器現時可能已落入塔利班手中,國防部表示無計劃返回阿富汗回收或銷毀這些裝備,又指遺下的武器,大部分都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去維修保養。 報告又透露5架原本在阿富汗的米-17直升機,在美軍撤走前送往烏克蘭維修,現已正式轉交烏克蘭當局。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岸田文雄周五起出訪東南亞及歐洲五國
【有線新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五起出訪東南亞和歐洲五國,為期八日。 岸田先到訪印尼和總統佐科維多多會面,之後前往越南會晤國家主席阮春福和總理范明政,再轉往泰國和總理巴育見面。 日本傳媒引述消息指,日泰有意簽訂軍備及科技轉移協議,加強國防合作。 岸田之後轉往歐洲和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及英國首相約翰遜會面,商討應對俄烏戰事,支援流亡海外的烏克蘭人。 日方強調岸田這次訪問,旨在提升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和各國合作應對東海、南海、北韓及烏克蘭等議題。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美俄罕有安排交換囚犯 華府強調不改變譴責俄軍侵烏立場
【有線新聞】在俄烏戰事緊張之際,美國和俄羅斯罕有交換囚犯。美國釋放一名因販毒判囚20年的俄羅斯機師,換取一名近三年前在俄羅斯因襲警入獄的美國人。美國官員表示不會因而改變對俄軍入侵烏克蘭的立場。 闊別家鄉、妻女十多年,53歲的亞羅申科終於返回莫斯科,把至親擁抱入懷。原本是機師的亞羅申科被指串謀販運可卡因到美國,2010年在西非國家利比里亞被捕,引渡往美國受審,判監20年。 俄方三年前提出釋放在俄羅斯任何一名美國囚犯,換取亞羅申科返國。一直否認控罪的亞羅申科指,自己在獄中待遇並不好、手上還有手銬留下的疤痕,全靠親人、國民和信仰支撐才能度過,對自己獲釋感到難以置信。 同時獲釋的是美國退役海軍陸戰隊員里德,被俄方執法人員帶上機,由莫斯科經土耳其返回美國。美俄是在土耳其交換囚犯。 美方官員強調里德情況不錯,但他的父母仍然相當憂慮。里德母親稱︰「作為父母,我們知道他情況不好,他非常瘦。」其父補充︰「走路姿勢奇怪,看起來要他人攙扶上機。」里德母親續指︰「他看起來並不好。我了解的是機上有醫護人員陪同、為他檢查,這是我們現時最關心的。」 30歲的里德,2019年8月在莫斯科探女友時,被指控飲醉酒後襲警、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英外相︰中國必須遵守國際規則 北約應確保台灣有能力自衛
【有線新聞】英國外相卓慧思表示,中國必須遵守國際規則,否則難以繼續崛起,甚至要面對後果。她又指北約要有全球視野、應對各地威脅,包括確保台灣有能力自衛。 英國外相卓慧思在倫敦一個晚宴上發表外交政策演說,談及經濟手段對全球安全事務的影響力,點名中國要遵守國際規則︰「所有國家必須遵守規則,包括中國。中國的崛起並非必然,若中國不遵守國際規則,將難以繼續崛起。」 她提到,中國要跟七國集團維持貿易關係,而七國集團經濟規模佔全球一半,意味擁有選擇權。多國已向俄羅斯展示這種選擇權,和破壞國際規則的後果。西方國家會願意把安全及對主權的尊重,置於短期經濟利益之上。有傳媒解讀這番話,是警告北京一旦攻擊台灣,會面對嚴重經濟後果。 卓慧思又由俄烏戰事講到北約的角色,說不應該在歐洲大西洋安全及印太安全之間作選擇,因為兩個區域的安全同樣重要。現在需要一個「全球北約」,面向成員國以外地區,包括確保台灣的自衛能力。 她表明︰「北約必須要有全球視野,準備應對全球威脅。要先發制人防範印太地區威脅,跟日本、澳洲等盟友合作,確保太平洋受到保護,亦要確保像台灣的民主政體有能力自衛。」 她認為北約、七國集團和英聯邦組織的角色十分重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俄羅斯否認以能源勒索 反指西方盜取外匯
【有線新聞】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以來,首次暫停向歐盟國家供應天然氣。俄羅斯否認「能源勒索」的指控,反指西方制裁盜取俄羅斯外匯。據報有原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的德國公司提出用盧布購買天然氣,但遭俄方拒絕。 波蘭和保加利亞,成為俄烏戰事開打逾兩個月來,首兩個被俄羅斯中斷天然氣供應的歐盟國家。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稱事前已確保能源供應充足,表明不會向「勒索」屈服。他稱︰「俄羅斯帝國主義擴張,進一步推動天然氣帝國主義,形同直接攻擊波蘭。」 保加利亞亦表明「單方面勒索不可接受」。這兩個國家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簽訂的合約會於今年到期,是歐洲內最早一批完約的國家。 歐盟批評俄羅斯以天然氣當勒索工具,美國則指俄方將能源供應武器化,對此不感意外。克里姆林宮否認是勒索,稱以盧布結算天然氣是因為西方實施不友好措施,偷取俄羅斯大量外匯儲備,令俄方需要轉用新的支付系統。 彭博社報道,原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不過本月初已被柏林當局接管的一間德國貿易公司,曾提出以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但被俄羅斯總統普京明令拒絕,可能影響對德國和奧地利供氣。 俄羅斯塔斯社報道則指,奧地利已同意改用盧布付款。奧地利總理內哈默隨即否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美國首位女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舉殯 拜登讚揚為自由而戰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前總統克林頓和奧巴馬,出席首位女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喪禮;拜登致悼詞讚揚她為自由而戰。 美國首位女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靈柩,緩緩移入華盛頓國家座堂。奧爾布賴特出身捷克、經歷歐洲戰亂,在克林頓政府掌管美國對外事務。任內主導冷戰後西方國家的外交方向,推動巴爾幹地區和平,支持北約東擴。 多名現任及前任華府高層官員到場,捷克、波斯尼亞等國及科索沃都有派官員出席致哀。 前總統克林頓回想兩人最後的對話,奧爾布賴特心繫世界未來的發展,令他畢生難忘。他稱︰「自由民主和法治,不會只因我們存在了二百多年而變得永恆。現在要細想你希望兒孫活在怎樣的世界,努力去構築。我們愛妳,掛念妳。」 總統拜登致悼詞時提到,華府和國際組織正回應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殘酷不公戰爭,凸顯奧爾布賴特任內的貢獻,讚揚她為自由而戰。他說︰「我很清楚奧爾布賴特的付出,是北約至今依然堅穩強大的一大原因。她總能有技巧地解釋,為何世界各地有人難以自由自在呼吸,與美國人攸關。」 俄軍二月出兵烏克蘭前夕,奧爾布賴特撰文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稱入侵烏克蘭是歷史性錯誤。她最終未能見到戰事結束,上月因癌症逝世,終年84歲。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普京警告倘外國插手將閃電反擊 馬里烏波爾烏軍拍片求援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如果外國插手干預對烏戰事,會作出閃電反擊。俄軍繼續在東南戰線推進,又指攔截了烏克蘭南部的反攻。 被俄軍控制的烏克蘭南部赫爾松據報有信號塔受轟炸,當地電視信號中斷,俄羅斯官媒指,烏軍發射三枚火箭炮,攔截了其中兩枚。赫爾松被進佔多日,當地多次爆發反俄示威,俄軍發射催淚彈驅散。 烏軍指揮官沃倫斯基:「救救馬里烏波爾駐地,幫助我們撤出,今天並非1940年,是2022年。」同樣被進佔的馬里烏波爾有死守的烏軍拍片求救,稱受圍困的亞速鋼鐵廠內有600名傷兵及數百名包括婦孺的平民缺水缺糧、無醫療支援。 俄烏戰火還可能蔓延至西南面鄰國摩爾多瓦,控制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的親俄分子指控,烏軍向當地發炮。烏克蘭則質疑俄軍企圖將這個親俄地區,當作進攻烏克蘭及摩爾多瓦的橋頭堡。 在東部的頓巴斯戰線,美國稱有情報顯示俄軍在區內處決投降的烏克蘭人。英國外相卓慧思再次呼籲國際支援烏克蘭,包括提供重型武器、戰機等。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三會見議員時警告若外國插手俄烏戰事,構成戰略威脅,俄方會作出「閃電反擊」。俄羅斯總統普京:「我國擁有一切所需武器,無人能夠企及,我們毋須加以吹噓。」 烏克蘭總統澤
- i-Cable
- 2022年04月28日
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 助台重獲世衛大會觀察員身分
【有線新聞】美國眾議院通過指示國務院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身份。 眾議院以425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議案,指示國務卿制定策略並提交報告,協助台灣重獲世衛決策機構世界衛生大會的觀察員身份。議案在去年中已獲參議院一致通過,將送交拜登簽署後生效。 台灣在2017年起,因北京施壓被取消觀察員身份。有民主黨眾議員表示,台灣在疫情期間的領導能力和對全球衛生的貢獻,都顯示台灣應該成為全球衛生對話的一分子,今年的世衛大會將於五月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