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總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30日
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申請來港上市
【有線新聞】吉利旗下網約車公司曹操出行,在港提交上市申請。 初步上市文件顯示,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持有曹操出行近84%股權,公司現時在內地136個城市運營,市佔率近5.5%,去年總交易額按年增加近39%至170億人民幣。集資所得將於用改良汽車服務解決方案、升級定制車,以及投資自動駕駛等。
- 財經資訊
- 2025年04月30日
焦點財經 30/04/2025 本港負資產宗數重上逾4萬宗 港交所首季多賺37%勝預期
焦點財經 30/04/2025 。本港負資產宗數重上逾4萬宗逾21年高位 。港交所首季多賺37%勝預期,期內港股日均成交逾2400億元創新高 。恒指4月累跌一千點,五個月來首次下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30日
恒指4月累跌一千點 五個月來首次下挫
【有線新聞】港股連升兩日,恒指仍在22000點爭持,但本月累計跌一千點,五個月來首次下挫。 五一假期前港股反覆向上,恒指仍在22000點爭持,恒指高開後一度轉跌159點,逼近十天線後見支持、再轉升,近全日高位收市報22119點、升111點,成交2,015億元,但恒指本月累計仍跌1000點、挫4.33%,五個月來首次下跌。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莫灝楠:「我估計大波幅橫行再伴隨之後有些壞消息出現,可能經濟數據轉差等等,市況可能繼續轉弱,暫時估計約22000至23000點,這些位置很容易見頂。」 友邦首季業績勝預期、升6.5,是第二強勢藍籌,但保誠季績後反覆回吐、跌逾2%。 內銀股沽壓沉重,摩通指招行季績遜預期、急挫逾4%;工行、建行均跌近3%,三隻股份排弱勢藍籌首三位。 科技股普遍造好,小米公布首個推理大模型,曾重上50元、收市仍升半成;阿里、網易、快手升1%至2%。 總結四月,石藥為最強勢藍籌、累計升兩成四,之後為周大福、長江基建、京東健康及電能實業。京東集團本月累跌兩成,為最弱勢藍籌;比亞迪電子累跌逾一成九。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30日
受港人外遊消費影響 大家樂發盈警料年度純利縮減最多30%
【有線新聞】大家樂發盈警,預期年度純利將按年縮減最多30%。 因港人外遊消費令客流量下滑,內地亦出現激烈價格競爭為業務盈利帶來顯著壓力,並認為香港及內地餐飲市場環境已出現根本性轉變。 公司正因應新的營運環境強化業務,包括在具潛力的地點尋求發展機遇,以及整合表現欠佳的門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30日
本港最新負資產宗數重上逾4萬宗 逾21年高位
【有線新聞】本港負資產住宅按揭宗數,再度突破4萬宗水平,創逾21年新高、按季升逾6%,涉及金額逾2,000億元。金管局指出,銀行按揭業務風險可控。有分析估計在關稅戰影響下,年底負資產宗數有機會升至8萬宗。 負資產住宅按揭宗數重上4萬宗關口,金管局指負資產宗數由去年第四季的3.8萬多宗增加逾6%,上升至今年第一季末的40,741宗。期內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涉及金額由去年第四季1,951億元,升至今年第一季的2,059億元、按季多逾半成。 金管局指出期內住宅樓價跌1.7%,負資產個案上升是預期之內,負資產個案主要涉及按揭保險計劃下的貸款,按揭成數一般較高。另外,無抵押部分的金額按季增加約13%,至164億元;拖欠三個月以上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比率,微升至0.17%。金管局指仍維持在低水平,反映絕大部分按揭貸款借款人都能如期還款,銀行按揭業務風險可控。 有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信心仍偏弱,預計今年負資產宗數仍會攀升。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首先,今年只是首季(樓價)已經差不多跌了2%,首先樓市會繼續跌,負資產宗數一定會有所上升,另外樓市今年整體也會跌,跌的情況視乎中美關稅最後是否傾得成。我估計如果
- 財經資訊
- 2025年04月30日
收市交易所直播室 30/04/2025 貿易戰4月恒指曾挫逾3800點,最終升市收爐全月總結跌1000點結束四連升
主持:黃健臻 嘉賓:莫灝楠 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 收市焦點: 。恒指收升111點,科指漲1.3% 。周大福升8.4%最佳藍籌 。友邦新業務價值佳,升6.5%第二佳藍籌 。小推推AI模型,升5.2% 。內銀股季績後捱沽,招、工及建行跌幅首三大藍籌 。中銀香港季績後升4% 。港交所季績勝預期,升1.6% 。傳股東減持,泡泡瑪特跌2%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30日
路透:寧德時代最快下周啟動香港IPO
【有線新聞】寧德時代最快下周啟動香港上市程序。 已在深交所掛牌的寧德時代,路透引述消息指,將於下周二或周三進行承銷團詢價,正式啟動香港上市程序,集資額最少50億美元(折合約390億港元),將是繼2021年快手上市以來,本港最大規模的新股集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30日
港股首季日均成交2427億元創新高 港交所多賺37%勝預期
【有線新聞】港股首季日均成交達2,427億元創季度新高,新股集資額亦按年增加逾2倍,帶動港交所首季多賺三成七,好過市場預期。 港股成交持續暢旺,帶動港交所首季業績表現勝預期。首季純利40.7億元,按年多賺三成七,收入按年升逾三成。期內港股日均成交較去年同期增加1.4倍,達2,427億元,創季度新高。 新股市場方面,首季上市新股有17家,較去年同期多出5家,集資額按年增加近2.9倍至187億元。包括配股等上市後集資活動,期內集資金額達1,407億元,按年增加4.4倍。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本港首季新股集資額位列全球首五名,又指今季新股上市申請數目保持穩健,有120宗申請正在處理。 她表示港交所將繼續善用立足中國的獨特優勢,擴大與全球市場的聯繫,確保有能力抵禦宏觀環境波動以及把握未來機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30日
分析:美加徵關稅影響浮現料中國本季PMI續收縮
【有線新聞】內地官方及財新製造業PMI均終止兩連升,其中官方PMI跌至收縮區間,有分析估計今季PMI會維持收縮情況。 美對華加徵關稅的影響開始浮現,內地官方及財新製造業PMI均終止連續兩個月升勢。官方製造業PMI,四月跌至49,重返50以下收縮區間,低於預期的49.7,亦是今年來最低水平。五個分類指數全線向下,當中四個均處於收縮區間,僅供應商配送時間仍在50.2的擴張水平。主要反映中小型廠商的財新中國製造業PMI,跌至50.4,是三個月低位,但高於預期的49.7。 有分析指中美經貿關係前景不明朗,即使中國推強化內需措施,亦難以明顯提振製造業營運,估計今季PMI維持收縮情況。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中企以往會透過越南或墨西哥,轉出口到美國,目前這些渠道很多均堵塞了。不論直接出口到美國或間接地出口產品也好,都受不同程度打擊,未來影響會大於表面上直接貿易。」 國統局指受前期高基數及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等因素影響,令製造業PMI跌至臨界點以下,但高技術製造業保持擴張,以內銷為主的企業生產經營整體穩定。下階段要認真貫徹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著力穩就業、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30日
港交所首季多賺三成七勝預期
【有線新聞】港交所首季多賺三成七勝預期,純利40.7億元,收入按年升逾三成,港股日均成交2,427億元,增加1.4倍。 期內上市新股有17家,集資額有187億元,按年增加近2.9倍。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將繼續善用立足中國的獨特優勢,擴大與全球市場的聯繫,確保港交所有能力抵禦宏觀環境波動,以及把握未來機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30日
4月內地官方製造業PMI跌至49 重返收縮區間
【有線新聞】內地官方製造業PMI再跌至收縮區間,表現遜預期。 官方製造業PMI四月跌至49,重返50以下收縮區間,低於預期的49.7,亦是四個月來最低水平。反映服務業表現的非製造業PMI跌至50.4,低於預期的50.6。主要反映中小型廠商的財新中國製造業PMI跌至50.4,是三個月低位,但高於預期的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