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商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31日
財智商傳|李惟宏:港股24小時交易不宜操之過急 港建黃金交易平台可參照港交所模式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本港應參照港交所的模式發展黃金交易平台,又指港股24小時交易的研究不宜操之過急。 施政報告去年提出將香港發展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據報政府有意設立新的黃金交易平台配合有關發展。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我想香港是完全需要一個黃金交易所,一方面有立法支持,令其地位名正言順,不論是交易、結算、金庫、驗證各方面要有環球競爭力。」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港交所當年由「四會合併」而來,之後透過政府委派董事及入股才有今天的規模,認為當局可借鏡有關模式在現有黃金交易所的基礎上發展。 對於延長交易時間至24小時,他認為可以先行在期貨、衍生產品市場引入,但現貨股票市場需要審慎研究。「在交易過程中,本身只集中在數小時,現在變成24小時攤分在不同時段。有些本身交易量不是很多的股票就會更加分開在不同時段,對於一些差價等會否造成風險,我們也要比較細心去留意。」 中國恒大近日除牌,市場再度關注設立退市股份場外交易平台的進展,李惟宏認為相關議題已拖得太久,監管當局有需要加快落實。「如果好多(股份)逼它退出市場,其實是不利於投資者,因為最終(投資)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4日
財智商傳|張炳良:港經濟調整期未過 關注勞動參與率續跌
【有線新聞】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講座教授張炳良指出,受內地經濟及外圍形勢影響,本港經濟尚未走出調整期;又指本港的勞動參與率持續下降,值得關注。 本港連續兩季經濟增長達到3%水平,但普羅市民對經濟的感受似乎未能與數據同步。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講座教授張炳良:「GDP量度的是生產,不是分配、不是福利方面的結果是怎樣,所以很多時不同階層人士、不同行業,特別是下游行業、中小企,可能其感覺與整體預測未必完全一樣。」 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的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講座教授張炳良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本港經濟只能說是回穩,尚未完全走出調整期,因為大環境仍然不明朗。「過去當我們經濟不是太好的時候,內地經濟如果相對比較好一點,我們就有倚靠。現在內地經濟也有本身的問題,還有是世界環境已變,整個國際秩序包括貿易秩序,你看關稅戰就見到,這些以前是沒有的。」 失業率方面,他預期未必會一直攀升,但認為其他就業相關數據的走勢更加需要留意。「我們的勞動參與率其實過去數年是下降了,儘管我們教育程度高了,但參與率下降,還有我們的勞動生產水平、生產力,其實沒有怎樣增長。我們過去數年在教育、培訓、技能做了很多工夫,政府都花
- 財經資訊
- 2025年08月17日
財智商傳|中銀香港個人金融產品部總經理周國昌
日期:17/8/2025 嘉賓:中銀香港個人金融產品部總經理周國昌 主持:黃健臻 題目:跨境支付通、跨境理財通、銀髮理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0日
財智商傳|任景信:企業落戶貢獻港經濟、助力政策推行
【有線新聞】引進辦主任任景信認為來港落戶的重點企業,除了為本港帶來經濟效益,亦能助力政府政策落地。 政府發表「營商環境報告」展示本港的長遠發展優勢,招商引資是其中一個重點環節。負責為本港招攬重點企業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任景信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企業落戶與本港的營商優勢有相輔相成作用,「這些企業直接對香港經濟有貢獻,亦利用香港的優勢去發展業務,他們來香港對香港有經濟貢獻,香港亦要給予他們很強優勢,令其業務發展可以做得更好。」 他認為企業落戶香港除了帶來經濟貢獻,對政府推動政策亦同樣重要,「例如智慧交通、低空經濟,其他如金融科技方面,近日很火熱的穩定幣,他們也大力參與其中,令政府推動相關政策時更加落地。」 外界經常將香港與新加坡的營商環境作比較,任景信表示在招商過程中亦經常遇到類似提問,「如他們(海外企業)打算發展內地市場,尤其是北亞洲市場,香港有不錯優勢,相比其他附近東南亞經濟體,我們吸引很多。如果他們主要想去內地市場,香港在地利上也是接近很多。」 至於內地企業,他認為本港融合中西的國際場景,加上匯聚人才和資金,正符合他們「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需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3日
財智商傳|北都「片區」招標 團結基金:倡政府做擔保、設基金增吸引力
【有線新聞】北都「片區」試點第四季招標,有智庫組織預期發展商對入標偏向審慎,建議政府為項目提供擔保或成立北都投資基金,增加發展商參與的信心。 北部都會區發展如火如荼,但發展局近日主動中止元朗及洪水橋兩幅產業用地的招標工作,外界關注是否因為市場反應冷淡。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我相信市場反應未必太好,因這兩幅地都是做物流用途。特朗普政府上場後有貿易戰又有關稅戰,物流業的不確定性增加,市場在這刻做長遠投資決定,定會比較審慎。」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政府第四季為北都「片區」試點招標時可能也要面對相當考驗,「北都的特點有數個,第一是時間長;第二是投資額大;第三更重要是不確定性高,尤其現在這麼多發展商『水緊』、息口那麼高時,再做一些不確定性高的投資,相信大家會比較審慎。」 他認為這類規模的投資,銀行也難以在融資審批上寬鬆處理,如想吸引發展商或財團入標,建議政府為項目提供擔保甚至參與投資。「可以考慮設立共同投資基金,在財政儲備當中,包括未來基金當中抽出部分出來建立『北都投資基金』,與企業共同參股、共同營運、共同承擔風險、共同獲利。」 葉文祺表示贊同政府直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7日
財智商傳|關志敏:港有逾一萬個億萬富豪 具條件做財管樞紐 但家辦人才有待補充
【有線新聞】有家族辦公室業界組織指出本港富裕人口密度高,具備成為全球財富管理樞紐的條件,但家辦人才的供應尚未能追上發展步伐。 政府積極拓展家族辦公室市場,期望進一步壯大本港的財富管理業務,並有信心在2027年前超越瑞士成為全球資產管理樞紐。香港家族辦公室協會主席關志敏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指出,本港的金融監管水平以及富裕人口比例,都令本港有條件與瑞士較量,「香港是億萬富豪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每100萬人口已經有1,364個億萬富豪。香港這麼小的地方,700萬人口中已經有超過一萬個億萬富豪,如果與整個東南亞做比較,其億萬富豪人數只是香港的一半。」 他表示家辦選址落戶,尤其關注能否請到足夠的專業人才打理投資,而這方面正是本港的挑戰所在,「因為發展太快,政府由過去幾年推已經有約2,700個單一家辦,如每個單一家辦請三個人,突然有一個新行業、新產業要請5至6,000個,7至8,000個人都是些高端且非常有經驗的金融人才,這方面香港是很缺乏的。」 政府持續推出稅務優惠等措施吸引家辦落戶,關志敏指出有關措施大部分只是針對單一家辦,期望當局往後能擴闊範圍,招攬更多聯合家辦來港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0日
財智商傳|投推署25年 劉凱旋:成功助力內地企業「出海」 新市場、新產業成招攬重點
【有線新聞】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署方成立25年來成功協助不少內地企業「走出去」,未來將重點發掘更多新興市場及新興產業公司來港落戶。 投資推廣署成立25年至今為本港引進超過7,000家企業,帶來超過4,000億元資金。署長劉凱旋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表示,署方這25年來引進的企業地區和業務類型都有所不同,正好反映經濟形勢的轉變。劉凱旋:「內地在過去十年八年,科技公司、新興產業進展十分快速。隨著它們發展也需要走出海外,利用香港作為一個平台,你會見到國家的構成由以前傳統的歐美為主,逐漸邁向多了一些亞太地區。尤其是內地企業,利用香港作為『出海』平台的地方。」 投推署在2023年至今年上半年成功招攬逾1,300家企業落戶,超額完成施政報告設定的指標。劉凱旋:「指標達到證明我們應該更加進取,乘著一個向上的浪,加大我們招商引資的力度,鋪排未來數年再投放多些精力。在新興市場和一些新興行業,這些我們俗稱需要時間去『煲』(蘊釀)。『煲』到要真正在香港開可能要一年多以後,現在準備一些工作是應該的。」 她表示署方會以不同招商策略應對不同市場需要,以歐美等傳統市場為例會從「行業」出發,重點吸引當地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