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周三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 李家超:建更和諧穩定香港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星期三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以綠色為封面。 行政長官李家超:「封面顏色選用綠色,代表希望、生命力以及和諧穩定,我期望這份施政報告,可以為公眾帶來信心。相信香港的未來充滿希望,本屆政府會積極創造機遇,為香港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構建更和諧穩定的香港。」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何栢良倡確診者隔離期縮至五日 密切接觸者取消檢疫
【有線新聞】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政府參考外國做法,縮短確診者的隔離期至5天,及取消密切接觸者的檢疫安排。 何栢良:「例如新加坡,8月8日開始縮短至3天,說的是確診者。香港愈來愈多人打了三針,所以由7天縮短至5天,這個很安全。同住屋企人,之前有提過世界衛生組織7月6日更新指引,你打齊針不用再檢疫。如果你沒有病徵,每日做抗原檢測,陰性就可以如常生活,減少整體社會在防疫付上的代價。」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疫下公院停探訪 臨終病人寧留家休養 家人改裝居所陪走最後一程
【有線新聞】疫情嚴峻時,公立醫院不時收緊探訪安排,有臨終病人決定留家,由家人陪伴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要作出這個抉擇是否容易?過程中遇到甚麼困難呢? 「死亡一定會,重點是你如何死,你死得好不好。」Samuel的媽媽2019年初肝癌復發,至去年9月在家離世,Samuel:「她亦不希望留在醫院,她亦很希望留在家中,第二、我們亦知道疫症下不會有太多探望時間,所以決定不如留家休養。」 陪伴媽媽走完最後一段路,家中也要有些改動,Samuel:「房間要很開揚、很舒服,我媽媽行動不太方便,這些扶手非常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Samuel的姐姐當時全力照顧媽媽,Samuel:「起居飲食的細節一點也不容易,需要抱扶,又要陪她做運動。」 看看醫管局的數字,以2021至22年度為例,超過45,000人在公立醫院離世,但有多少晚期病人選擇離開醫院、在家離世,醫管局沒有相關數字。 有提供支援服務的機構說,疫情下在家離世的病人多了,他們以往每年服務十多名病人,現時每年三、四十個,「毋忘愛」主席范寧:「這個時候(疫情期間)因為醫院或者相關的醫療機構有不少限制,在臨終時可以好好陪伴,讓他了解到大家都是愛自己,其實是十分
- i-Cable
- 2022年10月17日
三號風球|天文台:料維持至明早5時 納沙正遠離本港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 ,三號強風信號會在明早5時前維持 。 颱風納沙集結在香港東南偏南約380公里,預料向西南偏西移動,時速約15公里,橫過南海北部。納沙晚上開始遠離本港,但在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本港仍然普遍吹強風,除非本港風力進一步增強,否則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機會不大
- i-Cable
- 2022年10月16日
一號戒備生效 天文台料維持至明早五時 明日風勢逐漸增強
【有線新聞】一號戒備信號生效,預計會在明早五時前維持,天文台會視乎風力變化,考慮改發三號風球。 颱風納沙集結在香港東南偏東約530公里,預料向西或西南偏西移動,時速約15公里,橫過南海北部。天文台預測,納沙會在今晚至明早逐漸靠近華南沿岸,預料明日風勢逐漸增強。在納沙及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本港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天文台會視乎本港風力變化考慮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 i-Cable
- 2022年10月16日
李家超祝賀二十大「勝利召開」 稱習近平論述為「推進本港發展定海神針」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社交媒體發文,祝賀二十大勝利召開。 李家超觀看二十大開幕禮直播,說總書記習近平在報告中對一國兩制的論述,是推進本港發展的定海神針,亦令他想起習近平七月訪港時,對香港提出的四個「必須」及「希望」,會成為現屆政府施政的大方向。李家超說會在周三公布的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更多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的措施政策,包括土地房屋及如何增強香港競爭力。
- i-Cable
- 2022年10月16日
網上聲稱賣免針紙 毋須病歷診症、索價2,500元起 律師指公司市民或涉串謀詐騙
【有線新聞】本台發現有人在網上聲稱可以安排診所簽發免針紙,過程毋須病歷、毋須診症,付款後到診所提供個人資料即可,索價2,500至3,500元,有律師說公司和付款的市民都可能構成串謀詐騙。 這間聲稱顧問公司上月底在社交平台開設專頁,說可以作為與診所的橋樑,辦理手續後即日可以取得「證明書」,帖文有三張免針紙的相片,有效期90日的索價2,500元,180日的就要3,500元。 我們透過telegram聯絡這間公司,對方聲稱供不應求,全數付款後只需要到診所提供個人資料予醫生,10至15分鐘就可以取得免針紙;又舉例旺角、銅鑼灣都有診所,我們提出到荃灣,對方說可以在南豐附近,約我們翌日交收,並提供兩個銀行戶口,說轉帳後才會說是哪一間診所。 我們問是否需要提供病歷,對方回答當然不用,亦不用檢查,又說他們的醫生不是濫發那一班,需要他們隔一層、分類、有系統分配,不會出現濫發情況。我們再追問具體如何運作,公司拒絕透露,又表明不會現金交收,擔心「捉到正」、一向都是這樣做。 本身是律師的病人組織代表林志釉說,無論是公司和付款的市民都可能犯法。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如果收款後醫生毋須看病歷發出豁免證明書,
- i-Cable
- 2022年10月16日
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中國經濟實力已實現歷史性躍升
【有線新聞】習近平又提到,在國內疫情防控上必須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又稱中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要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人才建設。 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重申,在國內疫情防控上必須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習近平:「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他又提到全面開展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國際合作,贏得了廣泛國際讚譽。而在當前經濟形勢上,習近平提到中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未來要加強人才培育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另外亦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並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和紮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習近平:「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我們要完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 習近平重申,中國會堅持社會主
- i-Cable
- 2022年10月16日
習近平:香港局勢實現由亂轉治 兩岸統一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有線新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到,在香港有效實施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令香港得以由亂到治;他又說解決台灣問題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過去十年,香港經歷了多場社會運動,當中2019年反修例事件更導致社會嚴重撕裂。習近平在報告中提到,依據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令香港得以由亂到治。 習近平表示:「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 針對台獨勢力分裂活動,以及外部勢力干涉台灣事務,習近平強調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展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 習近平表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
- i-Cable
- 2022年10月16日
俄邊境訓練場志願兵開火11死 俄稱屬恐襲 澤連斯基再籲被迫上陣俄兵投降
【有線新聞】俄羅斯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德,有志願兵在新兵訓練場開火,造成11人死亡、15人受傷,國防部形容是恐襲;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批評,莫斯科不認清現實繼續徵兵,令俄羅斯人白白送死。 烏克蘭繼續在東南面反攻,網上流傳片段,有俄羅斯士兵在赫爾松地區跑向烏軍投降。俄羅斯國防部則聲稱,在赫爾松和東部盧甘斯克均成功擋住烏軍的反攻,殲滅百多人,摧毀軍車和浮橋;又派兵到烏克蘭北面接壤的白俄羅斯,聲稱是要協助防衛邊境。 不過俄羅斯近烏克蘭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德的徵兵行動則受挫,俄羅斯親政府媒體報道,有兩名志願參軍的前蘇聯國家公民,周六在當地實彈射擊場向一群正在訓練的志願兵開火,造成多人死傷,國防部指兇徒被當場擊斃,並直指事件屬恐怖襲擊。這次是繼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後,俄羅斯時隔一周第二次公布遭到恐襲,據報克里米亞和別爾哥羅德,周六都一度啟動防空系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稱,戰事至今已有6.5萬名俄軍陣亡,指若莫斯科繼續徵兵,陣亡數字可能會高達十萬,再次呼籲被迫上陣的俄羅斯士兵投降。 至於在俄羅斯接連空襲下,扎波羅熱以至首都基輔都有能源設施受損,烏克蘭當局已恢復電力供應,但呼籲基輔等多地居民入夜後節省用電,
- i-Cable
- 2022年10月15日
北上檢疫或縮至「4+3」 內地港人感吸引:若成事即回港探親 商界冀看齊「0+3」
【有線新聞】商界認為入境內地檢疫縮短至「4+3」吸引力不大,爭取與香港看齊「0+3」,不過有內地工作的港人認為吸引,一旦實施會回港探親。 長期在上海工作的葉女士,疫情三年沒回過香港,一想起回內地仍要「7+3」便卻步,一旦「4+3」會心動。葉女士:「家中的喜事、白事都沒法回去,因為始終這邊有工作,最後一面都見不到,雖然只是短了三天,但是三天就是三天,其實都吸引的。」 九龍中楊永杰:「除了是縮短隔離日子,增加(深圳)驛站名額才能解決到市民回內地的需求。高鐵都是閉環的,是否可以想一想東莞、廣州都可以隔離,那怕是500個、1,000個,加起來名額都是大幅上升。」 商界認為如果縮短檢疫日數是好事,但作用不大。 中華總商會副會長陳仲尼:「暫時吸引力不是最大,有些企業家公司在內地,真的公司等他回內地簽名,真的再不回去很多文件都過期,如果這件事是迫切的,相信會考慮。」 廠商會副會長黃家和:「目標價當然是『0+0』,但不可以一時三刻達致這目標,如果疫情都受控,希望中央可以進一步放寬,好像香港般『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