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05月11日
下雨天家長攜孩童狼狽上學 未來兩日雨勢增 天文台稱發暴雨警告言之尚早
【有線新聞】天文台指,一道活躍低壓槽令本港持續出現驟雨及雷暴 ,預料未來兩日雨勢會加強,但未知會否觸發暴雨警告信號停課。 下一整天雨,一時大、一時細。幼稚園學生PILGRIM:「衣服濕透,所以很辛苦。」家長梁太:「冷冰冰,星期二都有點驚訝。因為看到其他內地鄰近地方都說會停課,有點擔心,這天的情況我覺得還可以。」幼稚園學生TIFFANY:「不是很大,但其實都很大。」家長溫太:「下雨、行雷閃電一定要ZOOM,滴到小朋友,要遮著他,又要遮著我,趕時間便些少狼狽。」 未來一兩天,天文台會否掛暴雨警告訊號,讓學生毋須上學這麼狼狽呢?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張冰:「現時很難說星期四何時或哪一區會到達暴雨警告訊號的指標,所以要發暴雨警告訊號,這個是太早去說,我們唯一知的是星期四、星期五這兩天會有大驟雨。」他說政府各部門有緊密聯繫,有需要時會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學童及市民安全。
- i-Cable
- 2022年05月10日
的士7.17起加價 起錶加3元、跳錶最多加2毫 業界嫌少:難抵經營困難
【有線新聞】行會批准的士加價,全港的士7月17日開始起錶一律加價3元,每次跳錶收費亦會加,令每程車費貴超過一成。政府說批准加價,考慮了的士營運情況及市民接受程度。 全港的士相隔五年後,再獲政府批准加價。7月17日開始起錶加3元;市區的士由24元加至27元;新界的士由20.5元加至23.5元;大嶼山的士由19元加至22元。跳錶收費繼續「短加長減」,短途跳錶每跳加2毫,之後跳錶每跳加1毫。 以市區的士為例,短途車程每跳收1.9元,當車費累積超過93.5元,每跳改收1.3元。假設由尖沙咀乘的士去荃灣,現時收費約105元,加價後或者要收約117元,加幅超過11%。 顧先生:「我覺得﹙27元起錶﹚比較貴,如果24元就勉強,所以我暫時都可能少坐。」黃女士:「也可以接受,不是太多,因為現在汽油價格上升,所以沒有問題。如果﹙加價就﹚不坐的士,是斬腳趾避沙蟲,例如米加價難道你不吃飯?」 今次加價業界早在2018年開始申請,當時要求市區及新界的士起錶加6元,大嶼山的士加7元。現在政府拖了四年才批准,又只准加3元,業界覺得失望。 推動的士發展聯會副主席吳錦華:「我們現在經營相當困難,不論是保險、或維修保養費
- i-Cable
- 2022年05月10日
菲律賓大選 獨裁者後人小馬可斯得票遙遙領先 選戰對手籲支持者聽民意
【有線新聞】菲律賓大選完成大部分點票,前總統馬可斯兒子小馬可斯得票遙遙領先。傳媒預料他可成為馬可斯倒台後首位得票過半勝選的總統,小馬可斯主要對手、現任副總統萊妮呼籲支持者聆聽民意。 小馬可斯在初步點票中,憑超過三千萬得票壓倒性跑出。傳媒預測這位64歲的獨裁者後人,會成為其父馬可斯倒台後首位以過半得票當選的總統,亦代表馬可斯家族在相隔36年後重掌大權。 點票未完成,小馬可斯已急不及待感謝民眾,說最重要得著是公眾支持。菲律賓總統候選人小馬可斯:「若我們幸運勝出,希望你們的幫助和信任不減,因未來還有很多事要做。」 小馬可斯上屆大選不敵萊妮,失落副總統,但這次總統選戰則贏得清脆利落,得票是對手一倍,人權律師出身的萊妮呼籲支持者聆聽民意。菲律賓總統候選人萊妮:「我與你們信念一致,選舉必須反映人民全面準確的聲音,人民對民主進程有更強信心很重要。」 夥拍小馬可斯、競逐副總統的總統杜特爾特女兒薩拉亦遙遙領先對手,預料官方本月底才公布最終選舉結果,勝選者將於六月底就職,開展六年任期,並將迎來疫情、貧窮和失業問題等挑戰。 而出身獨裁貪腐家族、自己也曾身陷逃稅醜聞的小馬可斯,同時面臨強大反抗聲音,部分民眾不
- i-Cable
- 2022年05月10日
迷你倉大火 兩殉職消防裁死於不幸 官批消防督導失效、倡檢討火場傳訊
【有線新聞】2016年牛頭角時昌迷你倉四級火,兩名消防員殉職,死因庭裁定兩人死於不幸,裁判官批評消防處指揮官在現場督導出問題、資訊混亂,迷你倉職員沒有接受防火訓練,建議屋宇署考慮發牌規管迷你倉,通過檢查才可以經營。 6年前這場四級火,時昌迷你倉燒了四日半才救熄,65日的死因研訊傳召了71名證人,證供揭示迷你倉負責人及消防處都出錯。死因裁判官黃偉權批評消防處現場指揮官督導出問題,有消防員入火場一分鐘就要撤退,亦有消防員逗留兩分鐘就要急救、送院,作為現場的總指揮官毫不知情,不是戰術問題、而是制度,建議所有在前線擔任三級火總指揮的消防長官要修讀火場和督導管理課程,全面檢討內部訊息傳遞機制。 至於迷你倉職員沒有接受防火訓練,不懂用滅火筒,亦沒有主動巡查每個迷你倉是否有儲存危險品,建議員工要恆常出席防火演習,並盡快更新平面圖予消防處參考,屋宇署亦要考慮發牌規管迷你倉,通過一定檢查、合格才可經營。 兩名殉職的消防員,死因裁判官裁定他們死於不幸,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主動請纓入火場,體現英勇精神,行為令人欽佩,至於消防隊目許志傑曾協助隊員破門滅火並無退縮,充分展示擔當精神。死因裁判官黃偉權慰問死者家屬,
- i-Cable
- 2022年05月10日
花劍新星鄭鐵男冀將來踏上奧運舞台
【有線新聞】花劍代表鄭鐵男,在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少年組封王,成為第4位港產世青冠軍,就讀中五的他表示會專注學業,但將來都想踏上奧運舞台。 香港男子花劍代表鄭鐵男:「自己那麼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鄭鐵男啟蒙教練何泰順:「他是一位勤力的劍手,同時有點天份,這是必不可少的。最大優勢是速度與力量。」 亞青賽取得3金1銅後,4月榮膺世青冠軍,為自己最後一年少年組劃上完美句號,但差點要帶著遺憾回來。 香港男子花劍代表鄭鐵男:「當時想有一塊已經不錯,可能太累不想動。教練跟我說來到世界的舞台,而且是決賽,如果不搏盡無悔,日後回想會覺得是對自己很大的遺憾。跟自己說一定要撐下去。」 1月初跟隨成年隊到法國及美國集訓,令到他獲益良多。 香港男子花劍代表鄭鐵男:「打了很多成年比賽,1月初打了世界盃是我第一次打。第一次上到劍道比賽不太適應,始終自己經驗、能力不太足夠,不過我這幾個月學到不可以怯場。」 同師兄張家朗一樣揚威世青賽,外界難免將二人比較。但對17歲的鄭鐵男來說,之後如何走下去,或者才是關鍵。 香港男子花劍代表鄭鐵男:「家朗是家朗,他是接受長時間職業訓練。我是一個中學生、細路仔,沒有太大壓力。現在打
- i-Cable
- 2022年05月10日
文憑試中史科 近代史題目要求分析不同年代中美關係 教師料非考生首選
【有線新聞】文憑試考中國歷史科,約6,000名考生報考,其中近代史題目問及不同年代的中美關係,有考生說沒有選答 。 文憑試筆試這個星期就考完,有考生說今年中史卷不算難,考生彭銘浩:「地圖題不錯,很多都有提示,近代史我沒有回答,因為自己主攻地域史和古代史。」考生Benny:「以往兩科歷史都會有政治題,現在已經沒有了,所以沒那麼想溫習(近代史),比較偏向背誦。」 他們都避答的近代史,其中一題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外交關係,要求考生根據資料分析1950年至1980年的中美關係變化。中史科老師麥宇翰:「學生應該始料不及,因為去年已問中蘇關係,今年再有中外關係題目,對於學生來說應該不是首選,另外洋務運動去年也有出題,比較少第二年重新出現。」 卷一分數佔總成績的七成,去年首次出現多項選擇題,今年也繼續有,麥宇翰:「對同學來說有積極作用,他們比較喜歡答這些題目,容易拿分,發揮空間可說比以前沒那麼多,很多資料都會引導同學去想,哪一方面較容易回答。」因應疫情今年中史科卷一繼續取消必答題,8題入面考生一共要答3題,卷二則維持不變。
- i-Cable
- 2022年05月10日
尹錫悅宣誓就任南韓總統 強調要保持軍事能力穩固
【有線新聞】南韓新任總統尹錫悅宣誓就職,他強調北韓核武計劃是國家和地區威脅,但願意和北韓對話。若平壤政府實現完全無核化,會和國際社會合作,協助北韓振興經濟、改善人民生活。 由檢察總長變身民選總統,尹錫悅在國會大樓外在超過4萬人見證下,宣誓就任南韓第二十屆總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代表中國赴會,兩名前總統包括剛卸任的文在寅和去年尾獲特赦的朴槿惠都有出席。 在北韓導彈和核威脅之下上任,曾表明會以更強硬態度應對北韓的尹錫悅在就職演說指,縱使北韓核武計劃,對南韓以至東北亞是威脅,但為能和平解決,仍會向北韓打開對話大門:「若北韓實現真正無核化,我們與國際社會,就改善北韓經濟及人民生活,已準備好進取的計劃。」南韓傳媒解讀他這番話是向北韓伸出「橄欖枝」。 內政方面,尹錫悅指國家面對疫情、經濟低增長和高失業率等問題,科學、科技和創新是經濟持續發展的法門。 尹錫悅周二零時已在首爾龍山的新總統府地堡接收三軍統帥權,開始執行總統職務,官員向他匯報北韓軍事動向等相關情況。軍方消息指,尹錫悅就職後翌日將召開全軍高級幹部會議。分析認為是就北韓可能進行第七次核試,加強戒備及討論應對措施。
- i-Cable
- 2022年05月10日
斯里蘭卡總理辭職未能平息民憤 示威者與執政黨支持者衝突 至少5死、近200傷
【有線新聞】斯里蘭卡局勢惡化,總理馬欣達拉賈帕克薩辭職仍然未能平息民憤,反政府示威者與執政黨支持者爆發激烈衝突,造成至少5死、近200人傷。 斯里蘭卡入夜後局勢仍然緊張,示威者無視禁足令,並將矛頭直指政府官員。在南部城鎮漢班托特,執政的拉賈帕克薩兄弟祖屋被縱火。報道指,有示威者試圖闖入總理馬欣達官邸,屋內傳出槍聲。 多間執政黨員的住宅也成為襲擊目標,有官員住所一度被攻佔、屋內一片狼藉。據報其中一名議員被包圍期間向示威者開槍,造成死傷,該名議員與保安其後亦被發現死亡。另外,有反對派領袖在首都科倫坡被示威者攻擊,場面混亂。 今次衝突源於有總理府外集會的執政黨支持者突破警方防線,遊行到反政府示威者聚集的地方破壞,引發激烈混戰。 衝突爆發後,總理馬欣達向弟弟、總統戈塔巴雅請辭,指希望藉此組成新的團結政府,化解當前危機。政府發言人指所有內閣成員已下台,戈塔巴雅將邀請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期望未來幾日成功組班,不過有示威者要求戈塔巴雅辭職。
- i-Cable
- 2022年05月10日
架構重組三司十五局作藍本 林鄭信可短期內通過 拒答李家超是否適合接任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下屆政府的架構重組方案仍然以三司十五局為藍本,但要等候特首選舉當選人李家超的意見,時間非常緊迫,但她說在立法會全面配合下有把握短時間內完成。 距離新一屆政府上任剩下不足兩個月,班子架構怎樣改、會否增設副司長,林鄭月娥說要等候特首選舉當選人李家超的意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仍以今年1月公布的三司十五局為藍本,到今日這刻為止,未知道在7月1日架構重組後,政府架構是怎樣。時間是非常緊迫,希望盡快得到當選行政長官確實的看法。」 她說目標是下星期先在行政會議討論,再交由立法會人事編制委員會、財委會及大會審議,預計涉及3,000萬經常性開支。林鄭月娥:「立法會已表示會全面配合,我相信組班不會等到立法會大會6月中通過後才找人,這正正是愛國者治港後選舉制度的優勢。我們知道這個立法會支持特區政府施政,社會上醞釀了一段時間、有共識,在這些因素下,如果去立法會申請程序,需要稍為壓縮至短時間完成,似乎應該有把握。」 李家超1,416票當選,比林鄭月娥當年的777票多逾八成,林鄭月娥被問到這位前下屬是否更適合的特首人選,有沒有信心可以重建政府民望,林鄭月娥:「我說過很多次,不會評
- i-Cable
- 2022年05月09日
馬欣達拉賈帕克薩辭斯里蘭卡總理 對立陣營衝突加劇
【有線新聞】斯里蘭卡局勢緊張,反政府示威者與執政黨支持者爆發激烈衝突,導致超過150人送院。總理馬欣達拉賈帕克薩辭職。 首都科倫坡街頭爆發混戰,多輛接載親政府人士的巴士成為遇襲對象,有人試圖將汽車推倒,又打爛車頭擋風玻璃。記者採訪時場面混亂;有私家車被推入湖,據報多輛車屬於國會議員 。岸上的人手執石塊、長間尺,警告湖中的人不要上岸。 報道指執政黨一名議員在首都外圍,向阻擋其座駕的反政府示威者開槍,導致兩人受傷;涉事議員之後躲藏建築物內,後來被發現自殺身亡。 警方發射水炮催淚彈驅散,又宣布全國宵禁。 這次衝突是自3月爆發反政府示威以來,支持和反對政府陣營首次大規模衝突。事件起因是數百個在總理府外集會的執政黨支持者,突破警方防線,遊行到反政府示威者聚集的地方破壞。部分政府支持者用鐵通襲擊反政府示威者,總統戈塔巴雅強烈譴責,指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76歲的總理馬欣達向弟弟、總統戈塔巴雅提交辭呈,指希望藉此有利組成新的團結政府,化解當前危機。
- i-Cable
- 2022年05月09日
俄羅斯勝利日閲兵 普京指控西方準備侵俄 有必要出兵先發制人
【有線新聞】俄羅斯舉行勝利日閱兵,展出的陸戰裝備種類、數量都比往年少, 空中閱兵受天氣影響取消,總統普京為出兵烏克蘭辯護,指控西方國家準備入侵俄羅斯。 戰事持續之際,紅場閱兵規模比往年小,只有33個步兵方陣接受檢閱,部分受閱軍人有參與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今年閱兵有25款共131輛坦克、軍車和武器系統,少過去年的31款共198輛。派上戰場的T80坦克、大部分火炮系統則在紅場「失蹤」,展出的只有型號較舊的防空系統,較為耀眼的是「天王星-9」無人戰車,以及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這款導彈可搭載多達10個分導式核彈頭,射程超過12,000公里。 這次閱兵原定有77架軍機飛越紅場上空,包括伊爾-80應付核戰等專用的「末日飛機」,但克里姆林宮在閱兵開始前公布,因天氣問題取消檢閱空中部隊。 普京在紅場檢閱部隊前,將紅軍與納粹德軍作戰及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相提並論,稱出兵頓巴斯是為了保障俄羅斯安全,而且是及時,有必要先發制人、擊退侵略。普京批評北約在俄羅斯邊界製造威脅,俄方提出北約停止擴張的安全協議,但歐美拒絕,並準備侵略克里米亞在內的俄國領土。 普京又罕有提到在烏克蘭戰事的傷亡情況,指每個官
- i-Cable
- 2022年05月09日
增233宗確診 元朗火鍋店增1個案、累計12宗 當局稱現時食肆防疫安排合適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33宗確診,元朗火鍋店廚師染疫,群組累計12宗個案,但衞生署說廚師未必在店內感染。 元朗牡丹金閣尚品火鍋涮涮鍋,本月1日有爆發,當日有上班的廚師,上星期四最後一日上班,三日後喉嚨痛、快速測試呈陽性。 火鍋店暫時只有他一位員工染疫,其餘44名員工檢測陰性,有3人正等候報告,餐廳不用停業。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廚師)5月1日上班,如果是當時被感染,到5月8日開始喉嚨痛,當然有些人的潛伏期較長,但他5月6至8日都有在社區活動,因此感染途徑有機會在社區。」 廚師潛伏期去過哪些地方,接種的3劑疫苗是哪一款,張竹君都說不會公布。 火鍋店累計12宗個案,包括九名本月1日到訪的食客,以及兩名密切接觸者,衞生署不排除有更多個案,有醫生希望防患於未然。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會否要求除口罩的地方及表列處所要額外加設有快測證明才可進入。」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現在在食肆已經實行安心出行以及疫苗通行證,我覺得暫時都是較適合的安排。」 計及廚師,單日多233宗確診,33宗是輸入,多1人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