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07月23日
劉宇隆料下月確診破六千 稱本港達混合免疫但非「天下無敵」 指疫情仍未變風土病
【有線新聞】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認為,本港有大批市民曾受感染,加上已接種疫苗,相信整體已有混合免疫,但不代表是「天下無敵」。又說新型肺炎演變成風土病需時,現時遠遠未達相關階段。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孔繁毅等人,提出新型肺炎正邁向風土病,建議冬天前達到「混合免疫」,即是在推高接種率下,社區又有低度傳播,便可逐步取消社交距離措施。 不過另一名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不同意,劉宇隆:「並不表示你有混合免疫力就是天下無敵,你是會再次感染的,打多少針再混合免疫,只不過是減低不會發生死亡、重症的風險。」 他又認為現時疫情未達風土病階段,劉宇隆:「世衛已清楚表示大流行未完結,富有的地區、國家不要以為你已經上岸、可置之不理。大流行演變成風土病,不像一盞燈般開燈、關燈,一剎那便到達、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在國家、地區有不同步伐。」 近日確診人數增加,劉宇隆預計下月單日有機會上升到六至七千宗,又說Omicron傳播速度快,三歲以下小朋友可否接種疫苗,不應只著重於第三期臨床數據這類金標準,應看看會否有其他參考數據。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天文台下午錄得氣溫35.6度 今年最高、有紀錄以來7月第二高
【有線新聞】天文台下午錄得最高氣溫35.6度,是今年最高紀錄,亦是有紀錄以來7月第二高。 大熱天時,連烏龜也要浸水降溫,旺角金魚街,有寵物店將多隻烏龜放在門外散熱。天文台連續兩星期發出酷熱天氣警告,下午各區最高氣溫普遍上升至35度,新界西北部更高達37至38度。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新問責團隊民建聯續佔最多 民主派清零、劉兆佳指不損威望 過半政助具傳媒背景
【有線新聞】新的問責團隊有傳媒背景的人歷來最多,政黨分布亦有改變,雖然民建聯出身的仍然最多,但新民黨冒起,較上屆多了3人入「熱廚房」,民主派背景的人「清零」。 新委任的副局長、政治助理,以新民黨背景的最多,有4人,其中施俊輝是升職。民建聯有3人,蕭嘉怡是舊面孔,由政務司政助平調去教育局。經民聯「零的突破」有梁宏正,他的爸爸是經民聯榮譽主席梁君彥。 不過計及之前公布的新班子人選,仍然是民建聯出身的最多,其次是新民黨、工聯會,而經民聯、自由黨各有1人。跟上屆問責班子比較,新民黨多了3人,升幅最多。過去兩屆政府問責團隊有羅致光、張炳良等民主派背景的人加入,不過今屆暫時「清零」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中央、特區政府也好,都不太緊張團隊中是否有一兩個人來自民主派陣營,民主派人士對威望影響有限、甚至沒有。最重要是政府能否團結一致,盡快做出成績。我不會用『分餅仔』角度看,但當然從政府角度看,肯定希望爭取不同黨派,特別是立法會有影響力黨派支持。」 新委任的11名政助還有一個特點,過半人有傳媒背景或學歷,4人曾任職電視、電台或報紙,而蕭嘉怡、李世華曾讀新聞傳播。 劉兆佳:「過去政治助理角色比較模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台灣藝人林志穎桃園遇車禍 父子同送院暫無生命危險
【有線新聞】台灣藝人林志穎及其兒子在桃園發生車禍受傷,林志穎傷勢較重,面部、肩膀等都有骨折,一度無法說話,暫無生命危險,意外原因仍在調查中。 意外後私家車車頭起火,火勢非常猛烈,消防員到場撲救。閉路電視畫面見到,林志穎駕駛的TESLA私家車準備上橋時,直接撞上路中的分隔石壆和指示牌。附近民眾及時在私家車起火前,將林志穎和坐在他旁邊的兒子救出。 林志穎工作室其後發聲明稱,林志穎父子在事發後已被送往林口長庚醫院救治,林志穎身上多處受傷和骨折,但暫時無法詳細說明,目前情況相對穩定。 有台媒報道稱林志穎面部有骨折,肩膀肱骨更出現粉碎性骨折,腦部亦有輕傷,待情況穩定後會做手術。他6歲的兒子就只是擦傷,兩人都被送往醫院救治,無生命危險。 有目擊者說:「他在那裏面卡住硬拖出來的。(他是哪個地方卡在裏面)就他整個L形被夾住,很少看這種血腥畫面,當然會覺得嚴重啊。是沒有綁安全帶,沒有辦法對話,而且我們當下也沒有先對話,一定是人先拖出來旁邊再說,只確定他還活著而已。」目擊者表示,救人的時候只見傷者滿面鮮血,所以一開始並不知道他是林志穎。 事發於星期五上午大約11點,林志穎駕駛的私家車在桃園市中正北路,行駛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童樂居虐兒案 多一名職員認罪判囚5個月8周 官:拳打胸、用腳踩 令人氣憤難平
【有線新聞】保護兒童會童樂居虐兒案,再多一名幼兒工作員認罪,判監5個月8星期。裁判官批評被告打胸口及用腳踩施虐,若非親眼看見,不相信文明社會的照顧者會有這樣的行為。 被告林美寶由囚車押送到九龍城法院,她承認三項虐兒罪,裁判官判刑時批評被告一日內三度襲擊兒童。 案發當日被告派水樽予兒童,一名兩歲女童推了她一下,隨即被她揮拳打胸口兩下。裁判官說被告可選擇捉住女童或訓斥,她的做法不是管教,作為成年人看見女童正哭泣,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力、女童有多痛,幸好女童跌落在軟墊上。 之後另一名三歲女童飲水時,被告用水樽撞向女童的臉,被告稱是不小心。裁判官說有閉路電視拍到證據確鑿,被告的解釋令人氣憤難平,女童並沒有挑釁她的情緒,認為被告並非一時衝動,是將工作壓力發洩在兒童身上,連對人的尊重也沒有,行為有侮辱成分、最嚴重。 同一晚,約20名兒童在房間睡覺時,被告看見一名兒童的腳在動,於是用腳踩他,被告說擔心影響其他兒童才這樣做。裁判官批評是一派胡言,兒童在眾目睽睽下被打,心靈受到傷害就算身體沒有受傷,都為他帶來痛楚。裁判官又說若非親眼看見,不相信在文明社會照顧者會有這樣的行為。 被告的三項虐兒罪部分刑期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連續兩日破4000確診 醫管局:或暫停部分非緊急服務、需要時會重開亞博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4,270宗新型肺炎確診,本地個案佔4,090宗,多6名患者離世。醫管局說會再調動病床和人手,應付愈來愈多的患者。 連續兩日確診人數破四千,醫管局說多170人入院,加上已經有超過1,200人留醫,無可避免暫停部分非緊急服務,隔離病床會由1,200逐步加到2,500張。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北大嶼山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我們亦隨着疫情會有一個記名的員工調配到那裏,接着會開不同的病房,現時那裏已經開了八個病房。另外亞博館現時我們會密切監察,有需要時當然我們有預案和機制,我們會調配人手,亞博館會重開。」 多6人離世,介乎72至97歲,全部都有長期病患。兩人在家中暈,到急症室求診,其中97歲女士發燒4日,入院已經沒心跳脈搏,檢測呈陽性。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年紀大有少許不舒服,家人見到他有點不妥,都應該看看,懷疑是否有機會染疫,要做快速測試,或者家人自己有少許不適,都要做快速測試。」 學校呈報442宗個案,當中365個是學生,新增8間學校有班別要停課一周。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日本防衛白皮書關注烏克蘭戰事令中俄連繫增
【有線新聞】日本防衛省發表新一年度白皮書,關注烏克蘭戰事令中俄軍事連繫增加。報告首次在開首部分提及台灣,指北京不排除以武力統一台灣,會與國際社會密切注視。 日本新一年度的防衛白皮書,加入章節專門分析年初爆發的烏克蘭戰事影響,批評俄羅斯出兵侵略,動搖歐洲以至亞洲的國際秩序根基。 白皮書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受到國際孤立,相信會增加與中國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合作。 報告詳述中俄合作,提及兩軍艦艇去年年底一同圍繞日本航行,雙方戰機亦有共同飛行;指中國提升軍力,影響地區和國際安全,關注北京不排除以武力統一台灣,多次派戰機飛近,認為是向台灣施壓及採取消耗戰。 白皮書又首次在開首部分提及台灣,整體提及台灣的篇幅亦較去年倍增,指北京與台灣的軍事平衡,進一步傾向於有利北京,日方會與美國等國際社會提高警覺,密切注視形勢。 朝鮮半島局勢方面,報告指北韓今年以來多次試射導彈,亦可能會有進一步挑釁,對日本仍然是重大威脅。 今次是首相岸田文雄上任後發布的首份防衛白皮書,政府計劃將未來五年的國防預算提升一倍,至國內生產總值2%,預計會在下個月提交國會討論。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佩洛西拒談是否訪台 CNN:華府憂北京或設禁飛區應對 美國務院:堅持一中政策
【有線新聞】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明,基於安全考量不會談論自己是否下月訪問台灣。美國傳媒引述華府官員指,北京可能宣布在台灣設禁飛區,以應對佩洛西訪台。 傳出下月將出訪台灣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例行記者會上,未有證實相關行程,稱基於安全原因從來不會談及自己出訪計劃,但強調展示對台灣的支持很重要。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我認為我們展示對台灣的支持很重要,我也認為我們當中從未有人提過支持台灣獨立,這是由台灣自己決定。」 佩洛西又回應總統拜登日前指,軍方不認為她現時訪台是好主意。佩洛西 :「我認為總統的意思是,軍方或許擔心我們飛機被中方擊落或者類似的事,我不知道具體情況,我沒看到、也沒聽過。」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引述華府官員稱,美方憂慮北京可能為應對佩洛西訪台,事先宣布在台灣劃設禁飛區,阻止飛機進入特定空域。官員又擔心,北京還可能首次派戰機飛入台灣12海里範圍上空,解放軍軍機近年已多次飛入台灣周邊的防空識別區。 美國國務院重申,堅持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獨,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中方已多次表明堅決反對佩洛西訪台,警告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必將採取有力措施應對和反制。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新副局、政助名單出爐 卓孝業任保安局副局、曾處理理大衝突 前記者梁溯庭任政助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新一批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名單,除2人外其餘17人在下周一履新,至少有7名「新人」來自不同政黨,部分人要減人工加入政府。 新委任的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到特首辦宣誓就任。李夏茵:「(為何會減薪都入「熱廚房」?)整個大局而言這是很小事,不需要著墨討論的事,希望我都可以服務香港市民。(醫管局欠缺你這名猛將)很多猛將的不用擔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說,新崗位是沉重擔子,劉震:「 (會否擔心之前的政治經驗未必協助到新局?)都不會的,始終公務員生涯那麼久,有一定經驗的,與不同議員、公眾溝通,都不是第一次。」 另外新班子繼續吸納紀律部隊,前西九龍警區指揮官卓孝業出任保安局副局長,他曾經在2019年反修例期間,處理過理大衝突等;4名政治助理都是傳媒出身,包括李惠、楊通達、梁溯庭、歐陽文倩,其中李惠是跟從上司陳國基由特首辦轉到政務司;建築署工程策劃總監戴尚誠就脫離公務員團隊,出任房屋局副局長。 至少7名新面孔來至不同的政黨,包括李家超競選辦副主任,經民聯的梁宏正會出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國泰航空公司策略關係拓展總監李世華出任商經局政治助理,他曾擔任工聯會的議員助理;新民
- i-Cable
- 2022年07月21日
美國總統拜登確診新型肺炎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確診新型肺炎,他上載片段指自己症狀輕微。白宮指拜登已開始服用新冠口服藥,隔離期間會繼續工作,副總統賀錦麗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美國總統拜登:「我想你們也聽到,今早我新型肺炎檢測陽性,但我已打齊兩劑疫苗和兩劑加強劑、症狀輕微,我非常感謝你們的關心。我感覺良好,完成很多工作,我會繼續工作,同時感謝你們的關心。保持信念,一切都會好起來。 拜登確診前一日才到馬薩諸塞州出席活動,白宮醫生診斷記錄指,拜登當晚已出現疲勞、流鼻水及乾咳等病徵。白宮官員透露,拜登整夜未能入睡後在早上例行檢測呈陽性,目前血氧濃度正常,已開始服用新冠口服藥帕克斯洛維德,這藥早期服用可避免重症。白宮又指,拜登早上有視像出席會議和通電話,但取消原訂到賓夕法尼亞州出席活動,他在白宮隔離五日期間會繼續履行所有職務,當檢測陰性就會結束隔離。 79歲的拜登今年3月已接種第四針輝瑞疫苗,本身有心房顫動、常見的心律不整現象,有服用用以避免血栓、減少心臟病和中風風險的薄血藥。白宮指他服用新冠口服藥期間,會停服薄血藥及降血脂的藥物,避免藥物互相排斥。 至於第一夫人吉爾檢測陰性,副總統賀錦麗和白宮幕僚長克萊因被列為密切接觸
- i-Cable
- 2022年07月21日
燈柱掛國旗須向路政署繳15萬 立會議員去信促豁免 李家超:已指示免行政費
【有線新聞】路政署去年向於路邊燈柱懸掛1,200面國旗的市民,徵收約15萬元行政費。有立法會議員一年後去信政府,指收費不合理並要求豁免;路政署指雖然無豁免機制,但會安排退款。 去年國慶前夕,元朗一段路懸掛1,200多面國旗和區旗,居民在掛旗前一個多月向路政署申請,署方要求他們繳付1,990元的行政費,及每支旗每天6元的巡查費,合共約15萬元,居民一個月內繳費、旗幟亦按計劃懸掛。 但事隔一年,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做法不合理,去信路政署要求豁免費用。立法會議員李鎮強:「這次不是商業活動,是一個慶祝國慶的活動,為何要收費?這個收費無論是一元,還是一毛也好,我認為是不應該的。這件事上,你會發現政府部門可能是由於政出多門,他們墨守城規地,沒有因應這些活動作出應有改變的情況下,我認為是否是時候作出調整?我認為有必要立刻商討。」 當時協助居民的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說,曾經要求署方豁免收費,署方說沒有這樣的機制、拒絕了。沈豪傑:「明明是有酌情權又不行駛,現在有立法會議員寫信投訴,突然又說可以行使酌情權,到底政府官員是否欺善怕惡?香港或國家的大型慶祝活動,政府有責任支持,如果你說法例一定要收費,那我認為不應
- i-Cable
- 2022年07月21日
三個月來確診首破四千宗 患者完成居家隔離可自行剪手環 政府不會另行通知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4,375宗新型肺炎確診、4,076宗是本地個案,相隔三個多月再突破4,000宗、多3名患者離世。當局說,擔心疫情反彈對醫療系統構成壓力,呼籲長者盡快接種第三針。 確診個案自4月初以來,再次突破4000宗,衞生防護中心說很難預計何時達到高峰。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觀察到趨勢一直慢慢向上升、大約兩星期翻一倍,暫時未見向下的趨勢,為何不如第三波(第五波)時上升得快?當然是大家打針的情況好了,以及有一大部分人曾經感染,這兩項加起來希望可阻止一些傳播。」 新增的本地個案,包括九龍醫院康復科病房群組、再多三名病人確診,病房累計六名病人及一名醫護人員中招;博愛醫院賽馬會護理安老院,有兩名院友檢測陽性,院舍要檢疫。 衞生防護中心說,長者感染後重症風險比較高,再次提醒他們盡快接種疫苗。張竹君:「我們都擔心這些上升個案對醫管局醫療設施構成壓力,知道香港現在打三針的比例不算特別好、其實只是66%,特別是老人家70至79歲只是59%,80歲以上接種三針是38%,這些數字都有待改善。」 張竹君又說,會加強強制檢測、呼籲市民留意強檢通告,局方會留意檢測站的使用情況。 政府提醒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