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布林肯發表對華政策演說 稱華府不尋求與中國衝突 中方:合作則贏、鬥則俱輸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對華政策演說,視中國為世界秩序的最大長期挑戰,他指華府不尋求與中國衝突,不是要將中國隔絕於全球經濟,但會塑造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 布林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闡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他直言視中國是對世界秩序最大長期挑戰,中國唯一國家既有意重塑國際秩序,而且在經濟、軍事、外交和科技上有能力做得到,但華府並非尋求將中國與全球經濟隔絕,不是要改變中國政治制度,希望北京遵守國際規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布林肯:「我們不尋求衝突或新冷戰,相反,我們決心避免兩者,我們不尋求阻止中國成為大國,也不會阻止中國或任何國家經濟增長或促進人民福祉,但我們將捍衛和加強國際法協議,行為準則和機構,以維護和平安全,保障個人和主權國家的權利,使美中在內的所有國家能夠共存合作。 布林肯指出,中國過去從國際秩序受益不少,但現時正試圖削弱此秩序。布林肯:「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下,中共在國內加強鎮壓,在國外變得更具挑釁性。」他坦言,華府難以直接影響北京的意圖和野心,不指望中國會改變,會將重點放在塑造中國周邊戰略環境,推動開放和包容國際體系,又指並非強迫其他國家站邊,而是提供多一個選擇。 約45分演講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日本6.10開關 有市民指跟團暫不考慮 業界料最快8月出團、籲容許居家隔離
【有線新聞】本港旅遊業界歡迎日本開關,估計最快8月成團,但團費會比疫情前貴三成。又說旅行團返港後仍要檢疫七天,希望政府容許他們居家隔離。 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香港有超過229萬人次入境日本,創下歷史新高。日本即將重新開放給旅客入境,雖然不用隔離檢疫、但要跟團,是否人人都立刻想去? 馮先生:「去不用隔離,但回來要隔離,所以都不會考慮。假期是有、但不想這樣浪費。」 吳先生:「跟團暫時不會考慮,自己不喜歡跟團這麼緊湊的行程。我較喜歡自由行,你可以自己計劃時間。」 不過本地旅遊業界相信,組團去日本仍然有市場,因為大部分人兩年多沒有去旅行,估計最快8月成團,目的地會以東京及大阪為主。選委會委員(旅遊界)黃進達:「因為回來都要隔離七天,沒有理由少於七天的行程在日本,可能會是較多日數的旅行團為主。」 但能有多少團要視乎航空公司有多少機位,以及香港檢疫酒店的供應。黃進達:「隔離酒店的供應較緊張,尤其即將是暑假,可能有很多回港學生,或者供應都未必這麼快能夠跟隨。我們很希望當局可以考慮是否可以居家隔離的安排,或增加隔離酒店的供應。 黃進達又說,領隊加上團友回港的酒店隔離費用等,團費至少要較以往多三成。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細過跳蚤! 美學者研全球最小遙控步行機械人 冀用於微創手術、打通栓塞血管
【有線新聞】微型機器人的研究有新進展,美國有學者展示一款全球最小的遙控步行機械,比跳蚤更小,將來有望用於維修工程,甚至微創手術。 機械造型的蟹,大家不會未見過,但如果小得可以站在硬幣的側面,它算是第一隻。它是美國西北大學工程師最新研發的微型機械人,只有半毫米大、比跳蚤更小,而且不是單純體型小,而是有活動能力,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步行機械人。 它的關鍵材料是一種形狀記憶合金,能夠以摺紙方式屈摺。但如果屈摺部位受熱,就會恢復原本形狀,所以只要令溫度有節奏地升降,就產生關節活動的效果。但只有半毫米的身軀,塞不下一般加熱零件,所以學者想到用激光,畫面中反覆掠過的光點就是用來遙控的激光,以激光決定加熱位置及次序,就可以指揮形狀記憶合金,令機械人前進、轉向,甚至跳躍。至於製作方式就像立體書,在拉緊的橡膠膜上鋪上合金,橡膠膜一放鬆,合金部件就會屈曲成形。 學者相信這類微型機械人,將來除了進入機器內部維修,甚至有可能進入人體協助微創手術,例如打通阻塞的血管。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日本6.10開關 香港列「藍色名單」 免檢測免隔離 沖繩、北海道下月底恢復國際航班
【有線新聞】日本相隔兩年多重新開關,下月10日起,包括香港在內的低風險地區遊客,即使沒有打疫苗,到埗後也毋須隔離檢疫和檢測。 日本下周三起,率先放寬每天入境人數,上限2萬人。由確診率低的國家或地區入境,入境時不需接受檢測,包括日本公民、持簽證的外國人。到下月10日,正式接待外國遊客,逐步解除持續兩年的防疫入境觀光禁令。不過為了減低疫情擴散的風險,旅客必須要參加旅行團,啟程前72小時須取得陰性檢測證明。 日本外務省根據觀光客風險級別,由低到高分為藍、黃、紅三個等級,包括香港、大陸、台灣、南韓、歐美國家等,列入最低風險的「藍色名單」。由這些地方入境,不論有否持有有效針卡,都不用入境檢測及隔離檢疫。中風險的黃色名單,包括澳門、北韓等,打了3針認可疫苗就毋須檢測及檢疫,否則入境時要檢測和檢疫。若第三日自我檢測陰性,可提早解除隔離。至於最高風險的「紅色名單」,抵日時要檢測和檢疫,現時只有阿爾巴尼亞、塞拉利昂、巴基斯坦和斐濟列入這級別。 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活躍的民眾交流,是經濟與社會的基石,因此決定重新開關。來往沖繩、北海道等旅遊熱點的那霸、新千歲機場,下月底恢復國際航班升降。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美國得州警方續調查校園槍擊案槍手動機
【有線新聞】美國得州小學造成21名師生死亡的槍擊案,槍手動機仍未明。當局指他曾發訊息預告行兇,闖入校園前,則拋下一大袋子彈,在他的小貨車上還檢獲另一把槍。總統拜登重申要加強槍械管制。 在發生槍擊案的得州羅布小學外,調查人員發現,相信是槍手拉莫斯的小貨車,在車上找到另一枝步槍。警方又披露更多案發經過,指槍手駕車撞入排水渠後走入校園,一名校警上前試圖阻截,期間槍手拋下一大袋子彈,他之後衝進四年級的班房。 有生還學生表示,見到一個持槍男子經過,老師趕不及鎖門,隨即有子彈射進來。部分同學跳窗,逃到附近的殯儀館躲避,槍手之後反鎖班房向師生開槍。由他闖入校園至被擊斃,歷時近一小時。 21名師生在槍擊中喪命,是美國近十年來死傷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民眾在校門外擺放鮮花悼念,不少居民參加悼念晚會。 當局仍在調查槍手行兇動機,暫時只表示,他沒有刑事犯罪和精神問題記錄,又指拉莫斯曾發送3條訊息,第一條指會向外婆開槍,然後稱已開槍。後一條是到校前15分鐘,預告在校內行兇。 他的外婆被槍傷面部、情況嚴重,外公則稱每天都有跟拉莫斯說話,但不知道他藏有槍械,沒想過發生這種事。據報拉莫斯上周滿18歲生日,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增251宗確診 四人疑染變種病毒分支源頭未明 太古城麥當勞群組多一確診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51宗新型肺炎確診,多兩人死亡。新發現的四宗Omicron BA.2變種病毒分支個案,暫時源頭不明,不排除社區已有隱形傳播鏈。 四個BA.2.12.1變種病毒的個案涉及兩個家庭:其中三宗個案是一家三口,住在土瓜灣利榮大廈,最先發病的是63歲的媽媽,在會展做清潔,周一最後一日上班,同日快速測試陽性,潛伏期間曾經去過寶蓮寺一間餐廳;37歲女兒在中環做文職,周一確診、周二開始有病徵,73歲的爸爸已退休,周日發病;另一宗個案是一名51歲女子,住在大圍嘉徑苑嘉善閣,潛伏期間曾去過顯徑邨榮發燒味,她本身在入境事務大樓12樓工作,去過港灣道麥當勞吃早餐。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檢視這四宗個案,與較早前麥當勞群組的BA.2.12.1個案相互之間有沒有關係,初步我們暫時找不到。這四宗個案都沒有去過筲箕灣一帶活動,假設全基因排序與較早前麥當勞群組一模一樣,證明了這個群組的個案已經流入社區。」 太古城麥當勞群組再擴大,一名99歲婆婆及她的家傭確診,她們沒有去過麥當勞,住在九龍灣麗晶花園6座,與群組內確診的76歲女子住不同樓層、不同座向,但病毒基因排序一致,懷疑被這位76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俄軍續強攻頓巴斯 俄控地區入俄籍簡化程序 澤連斯基批基辛格割地求和論
【有線新聞】俄羅斯加強攻打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總統普京亦簽署法令,加快俄控地區的居民入籍俄羅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點名批評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割地」和談建議,形容等同二戰時期向納粹屈服。 烏克蘭東北部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附近,有村落多處冒煙,持續傳出炮火聲。烏克蘭國防部承認,俄軍在頓巴斯部分地區的戰術暫時取得成功,包括出動戰略長程轟炸機偵測防空系統、加強空襲。俄羅斯除了猛攻頓巴斯,在已全面佔領的赫爾松和部分扎波羅熱地區更推動「俄羅斯化」,總統普京周三簽署法令,簡化當地居民入籍俄羅斯及獲發護照的程序,被視為進一步鞏固控制權。 烏克蘭繼續拒絕割地,總統澤連斯基點名批評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提議烏克蘭為和談而割讓土地。基辛格日前在達沃斯論壇提出,讓俄烏邊界回到開戰前狀態,分析視為暗示將克里米亞、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分離地區歸俄方管有。澤連斯基形容這番言論猶如1938年二戰爆發前,部分國家為免爆發戰事向納粹德國屈服,亦無視烏克蘭人利益,他再次請求西方提供更多武器支援。 澤連斯基早前透露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建議烏克蘭讓步割地,以取得斡旋成果,不過法國方面否認。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強調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申訴署查食環治鼠 鼠患指數一年僅做兩次數據滯後 前線放餌未開包裝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食環署的鼠患指數未能反映實況,有前線人員錯誤使用鼠餌、以為老鼠會自行咬開包裝,影響滅鼠成效,公署建議食環署要突擊巡查街市,改善衞生。 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食環署防治鼠患承辦商有前線人員擺放鼠餌時,錯誤認為老鼠會自行咬開包裝,不理解鼠餌的用法,申訴專員趙慧賢:「鼠餌的包裝其實應該已打孔,令老鼠更容易被吸引,進食有毒鼠餌,但沒有做這件事,可能會減低效能。」 食環署目前會在50個地點擺放鼠餌,制訂出鼠患指數,但公署認為指數只能顯示老鼠活動範圍,不可反映數量及出現次數,一年只做兩次,數據滯後,部分鼠餌沒掛上警告字句,而且調查期間仍有人在附近滅鼠,影響成效。 至於街市、後巷的鼠患是否可以解決,取決於附近店舖的衛生情況,公署說有租戶在街市棄置垃圾和海鮮,但食環署只作口頭警告,申訴專員趙慧賢:「這個執法其實不足夠,六個月內,如果攤檔檔主不能夠保持清潔、而有三張警告信,可能會被吊銷租約,但實際上我們看不到有此情況出現。」 公署建議食環署多些巡查街市、更積極控告違法檔主、加強培訓前線人員、邀請學術機構研究滅鼠工具,以及改良鼠患指數。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滑翔傘僅發三牌網上滿宣傳 申訴署批民航處未切實執法 倡設飛行員登記制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公署發表主動調查報告,指民航處未有切實執法規管滑翔傘活動,建議當局設立實名登記制,有助掌握飛行員身份。 近年多了人玩滑翔傘,不時發生意外,甚至引致傷亡。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發現,民航處規管滑翔傘活動時,多方面都有不足。民航處由17年至20年9月,一共接獲15宗有關滑翔傘的投訴,其中8宗涉嫌違法,6宗轉介予警方跟進,不過由於證據不足,至今未有成功檢控的案例,其中一個原因,是現行法例沒有要求玩滑翔傘的人事先登記。公署舉例有一個私人農莊多次有滑翔傘誤降,毀壞農莊設施,負責人於是向民航處投訴,雖然他有提供事發的相片,不過民航處最後都因為無法查核飛行員身份而不能跟進,申訴專員趙慧賢:「我們建議民航處可以考慮,在香港如果進行滑翔傘活動的人需要事先作實名登記,或需要成為獲政府認可本地滑翔傘組織的會員,以及為滑翔傘飛行器具註冊,並在器具或裝備當眼處展示註冊編號。」 另外民航處由19年開始規定提供收費滑翔傘服務的人,例如教學或雙人飛行體驗等需要先申領許可證,不過截至今個月只發出三張許可證,趙慧賢:「網上仍見到有不少影片或宣傳,稱可以教學
- i-Cable
- 2022年05月25日
紅館演出內部票佔七成 市民望增公開售票 業界憂破壞商業關係、倡立法打擊黃牛黨
【有線新聞】康文署規定紅館演出內部和公開售票是七三比,有市民希望增加公開發售的門票,業界就認為將炒賣活動刑事化才是最有效打擊「黃牛黨」,而非實名制入場。 觀看演唱會最重要可能不是帶備應援物品,而是拿緊手上的門票,因為有錢都未必買到,還要有些運氣和毅力。 市民:「我可能要開幾部電腦同時按三至四部(電腦),都等了半小時,因為系統比較慢。」市民:「網站說不停刷新都沒有用,我放部電腦在等候,那時候我要上網課。」市民:「始終香港的炒賣這麼嚴重,未來實施實名制也是無可厚非,我個人是支持(實名制)。」 在紅館及伊館的演出如果超過四場,內部和公開售票是七三比,有觀眾希望可以有多些門票公開發售,市民:「起碼五至六成、一半,公開發售有些位置是不好的,背台、最後那一兩行。」 政府曾說想調低內部售票比例,讓市民買門票時不用再看到「絕望座位表」,但業界擔心影響商業關係和節目收益,有熟悉業界運作的立法會議員說實名制有可能影響宣傳。選委會界別(新論壇)馬逢國:「很多時有些門票不收錢,贊助機構用來招呼長期客戶或特殊推廣營銷活動,都可能實名制會操作困難。他們以往不是不願意(實名制),而是可能牽涉開支。」 演出業協會認為
- i-Cable
- 2022年05月25日
增251宗確診、多兩死 九龍塘國際幼稚園、太古城麥當勞各多一人染疫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51宗新型肺炎確診,多2名患者死亡。太古城麥當勞群組再多1宗確診,九龍塘的國際英文幼稚園亦新增一名學生確診,與之前的個案不同班,懷疑是共用設施時傳染。 九龍塘的國際英文幼稚園多一名學生受感染,他周一開始有不適,同日傍晚快速測試陽性,他與周二確診的5名學生不同班。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新增的個案與昨天(周二)暫時看不到有關係,亦並非乘坐同一校巴,但課室就在同一層附近,不能絕對排除共用一些設施時傳播,但在新增個案的班別中,暫時未發現有其他個案。」 太古城麥當勞群組多一人確診,群組累計有10人染疫。患者是一名66歲女子,居於鰂魚涌南豐新邨9座,本月17日出現病徵,同日快速測試陽性,一周後才向衞生署呈報。她同樣是在本月13日去過太古城麥當勞,與群組的源頭個案前後腳出現在快餐店。歐家榮:「源頭病人她都是大約在11點半離開這間餐廳,新的個案她記得大約11點半到達這餐廳,可能中間大家有段時間重疊了,譬如進入餐廳時相遇,可能性較低是環境的污染。」 死亡個案方面,多兩人死亡,分別是一名78歲及90歲男子。兩人都有長期病,其中一人已打兩針疫苗。
- i-Cable
- 2022年05月25日
Mirror紅館演唱會首試實名制 市民:更想買票 議員引述局方:臨時缺席不能轉名
【有線新聞】本地男子組合Mirror紅館演唱會成為首個在康文署場地試行實名制的演唱會,署方說是主動接觸主辦方,希望打擊炒賣。 買不到演唱會票,隨即在網上見到有人高價放售,可能會惹怒「鏡粉」,現在可以消消氣。康文署說,Mirror7月底至8月初紅館演唱會,會是首個在康文署場地實名制賣票的演唱會。陳先生:「上次Mirror門票炒至44萬、22萬元,總之炒高至幾十萬一張。我沒買黃牛飛,我情願不看,立法禁止炒賣更好,可以杜絕問題。」邱小姐:「會更想買票,如果沒實名制我不會考慮買票,不想和別人爭。如果沒有黃牛飛,我們會有保障。」 這次實名制安排,康文署說是主動與主辦方商討,形容對方積極配合,讓市民實名從城市售票網購票,減低炒賣門票的機會。有議員與民政事務局會面後,說這次能實名購買的門票只是少數。港島西(民建聯)陳學鋒:「首十場只有約三成門票,仍有接近七成未有公開發售,我們希望未來主辦團體能有多些比例門票公開發售。」他們引述局方說,臨時不能出席演唱會不能轉名,只能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