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貿易戰|國新辦發布中美經貿關係立場白皮書
【有線新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白皮書,闡述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中方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但美方卻違反經貿協議;重申單邊主義損害雙方發展,在合作中出現摩擦是正常,可以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澄清中美經貿關係事實,闡明中方政策立場。白皮書指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貿易額從1979年不足25億美元,躍升至去年的近6883億美元;美國過去20多年對華出口貨物亦大幅增長超過6倍,遠高於同期對全球貨物出口增幅,中國更是美國大豆、棉花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即使美國對華貨物貿易仍出現逆差,但這是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必然結果,中國並不刻意追求順差。 如果同時考慮服務貿易及雙方企業在對方國家的收入差值,中美經貿往來獲益大致平衡,但近年美國單邊主義抬頭,自2018年經貿摩擦以來,美方對超過5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中方始終堅持對話協商立場,雙方在2020年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方認真履行,美方卻違反有關義務,實施出口管制、投資限制。 白皮書又稱美方對小額包裹免稅的擔憂毫無必要,因相關貿易規模有限,在全球貿易總額中仍較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關稅戰|特朗普:關稅帶來巨大收益 相信中國仍願意達成貿易協議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多國的新關稅措施生效,除了對等關稅,更因應中方未撤回反制,再額外加多五成關稅,單是第二個任期,對中國新加的關稅達104%。特朗普說關稅帶來巨大收益,又相信中國仍願意跟美方達成貿易協議。 美中貿易戰再升級,美國指中方周二沒有撤回反制措施 ,落實對華加徵50%關稅,連同向中國貨品徵收的20%關稅及34%對等關稅,單是總統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對中國新加的關稅高達104%。 一度聲稱會終止與中方的貿易談判,特朗普最新的說法並未有提及,更認為中方仍願意與美方達成協議。特朗普:「對中國貨的額外關稅凌晨起實施達104%,直至他們跟我們達成協議。我相信某些時候將達成協議。中國會想有協議,只是不知道從何開始。」 特朗普又批評中國操縱貨幣匯率。抵銷美國對華實施關稅的影響。又指中國將人民幣貶值,購入原油和天然氣時,相對要支付更高價格。白宮早前亦指中方採取報復措施是錯誤決定,進一步損害美國工人利益,若然中方主動聯絡美方,特朗普會展現出極友善的態度 。 美國對全球約60個國家及地區收取對等關稅,特朗普形容是傳奇,更一度聲稱徵收關稅是向全球發動戰爭,之後改口否認。又指逾70個國家已跟美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美防長︰不容中國武器化巴拿馬運河 中方:從未干涉、敦停歪曲污蔑
【有線新聞】美國防長海格塞斯到訪巴拿馬,稱不容許北京利用企業的商業關係將巴拿馬運河武器化、用於間諜活動。中方重申從未干涉運河事務,堅決反對美方抹黑和破壞中巴合作,敦促停止歪曲污蔑。 到訪巴拿馬的美國防長海格塞斯與巴拿馬安全部長阿夫雷戈在海軍基地出席由美國資助新碼頭的剪綵儀式。海格塞斯稱,中資公司控制巴拿馬運河的關鍵基建,讓中國能進行監控活動影響美國和巴拿馬的安全、繁榮及自主,華府絕不容許中國將運河武器化,承諾會與巴拿馬合作取回運河控制權。美國防長海格塞斯:「中國沒有建造這運河也沒有參與營運,中國不能將運河武器化,美國將與巴拿馬攜手,確保巴拿馬運河安全讓所有國家都可使用。」 海格塞斯是華府1999年交還運河予巴拿馬後,首位到訪的美國防長,他之後與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莫拉萊斯參觀運河船閘。海格塞斯早前與總統穆利諾會面,讚揚對方了解中國的威脅,形容雙方加強合作,將令兩國更安全繁榮。 在北京,外交部堅決反對華府官員惡意攻擊中國,抹黑、破壞中巴合作,暴露美國霸道霸凌的面目。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誰想要控制巴拿馬運河世人皆知,美國應該自己照照鏡子,看看究竟是誰在威脅他國的主權、安全與發展,中方敦促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關稅戰|美對華關稅加至104% 特朗普:中方仍願達成貿易協議 稱已跟逾70國談判
【有線新聞】美國如期對中國實施34%對等關稅,又指中方沒有在限期前撤回反制措施,會在本港時間中午12點01分再加徵50%關稅,總統特朗普認為中方仍願意跟美方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指中方周二沒有撤回反制措施,宣布落實對華額外加徵50%關稅。總統特朗普批評中國操縱貨幣匯率,抵銷美國對華實施關稅的影響,但指相信中方仍然願意與美方就貿易議題磋商,並最終達成協議。特朗普:「對中國貨的額外關稅凌晨起實施達104%,直至他們跟我們達成協議,我相信某些時候將達成協議,中國會想有協議,只是不知道從何開始。」 白宮早前證實,在本港時間中午12點01分對華加徵50%關稅,連同向中國貨品加徵20%關稅及34%對等關稅,單是總統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對中國的關稅將高達104%。白宮批評中方採取報復措施是錯誤決定,進一步損害美國工人利益。若然中方主動聯絡美方,特朗普會展現出極友善的態度,重申會做對美國人有利的事,美國對約60個國家及地區收取更高的對等關稅措施亦會如期生效。 特朗普指逾70國家已跟美方談判,會為各國度身訂造貿易協議,又聲稱美國實施關稅後帶來巨額收益,形容造成爆炸性影響。特朗普:「我們每天近乎有20億美元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美國防長訪巴拿馬 稱會在中國影響下「奪回」運河主權
【有線新聞】到訪巴拿馬的美國防長海格塞斯聲稱美國跟巴拿馬將共同努力,確保中國不會武器化巴拿馬運河。 海格塞斯指中資公司控制運河上的重要基建,讓中國有機會進行間諜活動,令美國和巴拿馬更不安全、繁榮及自主。美方不能接受這個情況,聲稱會跟巴拿馬合作,在中國影響下「奪回」運河主權。 海格塞斯是數十年來首名訪問巴拿馬的美國防長,早前跟總統穆利諾會晤時讚揚對方知悉來自中國威脅,又加強與美方合作,令兩國更安全和繁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貿易戰|白宮:內地、香港小額包裹關稅由30%升至90% 5月2日起生效
【有線新聞】白宮發聲明對內地和香港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由原先的30%升至90%,關稅將按貨品價值徵收或每件收75美元,下月2日生效,6月1日起再增加至每件收150美元。商務部早前稱會在90天內評估措施會否擴展至澳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多米尼加夜店天花倒塌 增至66死、逾150人傷
【有線新聞】多米尼加夜店天花倒塌意外增至66人死,逾150人受傷。救援人員繼續在瓦礫中搜索,抬出遺體。有民眾到場等待被困親屬的消息。當局加派人手,並採用更多重型機器移走瓦礫,加快搜救工作。 事發在周二凌晨首都聖多明各一間夜店舉行演唱會期間,天花突然倒塌,當時店內有大批觀眾,死者包括一名州長、樂手,及兩名美國職棒大聯盟的退役球員。當局正調查事故原因。總統阿比納德爾宣布全國哀悼3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貿易戰|特朗普:關稅政策造成爆炸性影響 逾70國展開談判、度身訂造貿易協議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近期的關稅政策造成爆炸性影響,又指逾70國家已跟美方談判,會為各國度身訂造貿易協議。 特朗普:「我們每天近乎有20億美元關稅收益,每天20億美元,我們做得很好,(為其他國家)度身訂造貿易協議,而非現成協定。目前日本、南韓及其他國家,正飛往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貿易戰|美對華貨品再加徵50%關稅 累計稅率達104% 白宮:中方報復措施是錯誤決定
【有線新聞】美國白宮指,由於中方周二沒有撤回反制措施,會對華加徵50%關稅。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指,新措施將於本港時間中午12點01分生效,連同向中國貨品加徵20%關稅及34%對等關稅,單是總統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對中國的關稅將高達104%。 萊維特批評,中方採取報復措施是錯誤決定,進一步損害美國工人利益,又說特朗普相信國家主席習近平願意跟美國達成協議,但不知道如何開始,若然中方主動聯絡美方,特朗普會展現出極友善的態度 。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貿易戰|特朗普:正等中方來電、料對方想達成協議 北京:絕不接受、奉陪到底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如果中方周二不撤回反制措施,便會再加徵50%關稅。他指正等待中方來電,相信他們也想達成協議。在北京,外交部批評這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如果美方置兩國和國際社會利益於不顧,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商務部亦指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訛詐本質,中方絕不接受強調美方對華加徵所謂對等關稅,毫無根據,中方已採取的反制措施,完全是正當之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9日
多米尼加有夜店天花倒塌 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多米尼加有夜店發生天花倒塌意外,至少27死、134傷。 網上片段見到音樂會舉行期間,天花突然倒塌,場面混亂。事發在首都聖多明各一間夜店,一名歌手舉行深夜演出,店內有大批觀眾,救援人員趕至現場在瓦礫堆中搜救生還者,傷者包括當地市長及演出歌手,其中一名樂手身亡。當局調查事故原因,總統阿比納德爾到場視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08日
貿易戰|李強與馮德萊恩通電話 對美國關稅堅決應對、捍衛國際規則
【有線新聞】總理李強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談及美國關稅。 李強表示中方對美國關稅採取堅決應對措施,不只維護自己,也捍衛國際貿易規則,中歐應加強溝通協調、擴大相互開放,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順;中方今年的宏觀政策考慮了各種不確定因素,也有充足儲備政策工具,能對沖外部不利影響,中方對自身經濟健康發展充滿信心,中歐也要推動新一次高層對話盡早舉行。 馮德萊恩指歐中要負責任應對美國關稅引起的問題,同意成立機制追蹤貿易轉移,期待適時舉行另一次歐中領導人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