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兩岸國際
- 2025年08月28日
丹麥召美國臨時代辦 要求解釋三人涉滲透格陵蘭
【有線新聞】丹麥傳媒報道,至少三名與特朗普政府有聯繫的美國人被指試圖滲透自治領土格陵蘭,丹麥外交部傳召美國駐哥本哈根臨時代辦,要求交代事件。 丹麥傳媒引述消息,至少三名與特朗普政府和白宮關係密切的美國人,被指秘密滲透格陵蘭社會,削弱與丹麥的關係,試圖推動格陵蘭脫離丹麥靠攏美國。報道指其中一人曾多次與特朗普現身公開場合,負責編制支持和反對特朗普的本地人名單,並要求格陵蘭人列舉事例,在美國媒體抹黑丹麥。另外兩人曾為特朗普效力,近年多次往返美國和格陵蘭,試圖與格陵蘭的政商界人士和本地人建立聯繫。報道指為保護消息來源,不公開三人身份。 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傳召美國駐哥本哈根臨時代辦斯特羅要求解釋,稱無法接受干預丹麥內政的行為。 格陵蘭是丹麥的自治領土,礦產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具戰略意義,特朗普上台後多次威脅以武力奪取格陵蘭。美國副總統萬斯今年3月訪問格陵蘭視察美軍基地,指責丹麥未能保護美軍和格陵蘭人安全,免受中國、俄羅斯等國威脅。 白宮呼籲丹麥冷靜,國務院證實斯特羅與丹麥外交部官員會面,重申華府重視與丹麥和格陵蘭關係,尊重由格陵蘭人自決未來。今次是斯特羅自5月後再度被傳召,當時有報告指美國情報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英、法、德最快周四恢復對伊朗制裁
【有線新聞】英、法、德三國最快將在周四啟動程序,恢復對伊朗核計劃的制裁,伊朗威脅將有嚴重後果。 路透社引述美國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分析,發現曾被以軍攻擊的多個伊朗核設施正在快速拆除受損或被摧毀的建築物,可能是為了銷毀研發核武的證據。 其中拉維桑2號核設施在7月的衛星影像中顯示,嚴重受損或被摧毀的建築物殘骸仍然存在。但在8月的衛星影像中,地面的殘骸已被移走,顯示清理工作完成。 有消息指,英國、法國和德國最快將在周四啟動恢復對伊朗的核計劃制裁的程序,大約需時30天,期望逼使德黑蘭政府參與外交談判,並恢復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但伊朗警告稱如果恢復制裁,將會有嚴重後果。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稱調查人員已重回伊朗,會檢查布希爾核電廠的燃料更換工作,希望與伊朗建立建設性的關係,之後也能前往所有核設施,包括遭到攻擊的地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以哈戰爭|5記者空襲中喪生 遇難女記者遺書曝光:希望兒子永遠不要忘記我
【有線新聞】加沙南部醫院日前遭以軍空襲,造成5名記者死亡,其中一名記者生前最後拍攝照片及她寫給兒子的信曝光。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召開會議商討加沙戰事。 美聯社公開特約記者達加被炸死前拍攝的兩張相片,見到醫院外牆被炸毀,有人走到被炮火擊中、位於四樓至天台之間受損的樓梯了解情況。 事發在周一早上約10時,加沙汗尤尼斯唯一營運的醫院遭到以軍轟炸,造成一名路透社攝影師死亡、多名記者和救援人員隨後趕赴現場,並於9分鐘後遭到第二次炮擊。連同達加在內,共5名記者喪生。 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阿爾及利亞大使本賈瑪指,33歲的達加是年輕美麗的母親,身上唯一的武器只是一部相機,又讀出對方數日前在社交平台寫給其13歲兒子的信。「蓋斯,你是你母親的心肝寶貝。我死後,我想你為我祈禱,而不是為我流淚,我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我。」 以色列大使達農則對有記者喪生深感遺憾,強調軍方打擊目標是恐怖分子而非記者,將於未來數天公開更多攻擊細節。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亦就加沙戰事召開政策會議。外電引述白宮官員指,英國前首相貝理雅及特朗普女婿兼前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也有參與,商討運送人道救援物資、拯救人質以及戰後重建等議題;又稱特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美國防長禁止微軟中國工程師向國防部提供服務
【有線新聞】美國防長海格塞斯說,已要求微軟公司為國防部提供的服務不會使用中國籍員工,以保障國家安全。 海格塞斯在社交媒體發放片段說已向微軟發信,指公司為國防部提供的雲端服務有中國工程師參與是破壞信任,已要求第三方進行審計,包括由中國員工編寫的程式及文件是否存在國安漏洞。微軟聘用的中國工程師可接觸國防部的機密資料,海格塞斯強調以美國為優先的政策,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認為這是常識,會確保同類事件不會再發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阿根廷總統米萊出席競選活動 遭示威者掟石
【有線新聞】阿根廷總統米萊出席選舉的競選活動期間,遭示威者投擲石塊。 米萊乘坐汽車在洛馬斯德薩莫拉市這個反對派的根據地,為即將舉行的地方選舉拉票時,示威者多次向米萊投擲石塊和其他物品,至少有一塊石頭擊中汽車的引擎蓋。米萊隨後被護送到另一架車緊急撤離,期間有示威者尾隨他的車和高喊反政府口號。米萊在社交平台譴責暴力,他的發言人表示事件中無人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美國天主教小學槍擊案 2童死亡、17人受傷 槍手錯網上揚言發動襲擊
【有線新聞】美國明尼蘇達州一間天主教小學發生槍擊案,包括槍手共3人死亡,至少17人受傷。槍手是校友,正調查行兇動機,白宮及聯邦建築下半旗致哀,直至周日。 警員封鎖事發天主教小學,劫後餘生的家長接走子女時互相擁抱安慰。有小五學生憶述事發時槍手從學校教堂的玻璃窗開槍,他躲在教堂長椅下時,有朋友俯伏在他身上,不幸中槍。 事發小學位於明尼蘇達州東部明尼阿波利斯市,周三早上近8時半,學校當時正舉行新學年的開學彌撒,全體師生都在教堂。23歲槍手韋斯特曼到學校內的教堂,並在窗邊用步槍、霰彈槍和手槍向教堂內的人開了數十槍。死者包括兩名8歲及10歲的兒童,十多名學生中槍送院,另外3名80歲老人受傷。 明尼阿波利斯警方指,槍手曾用木板封住教堂至少兩個出口,估計是要圍困教堂內的人,警方相信他單獨犯案,行兇後開槍自盡,過往沒有犯罪紀錄。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警長奧哈拉:「這是一場蓄意發動的暴行,針對無辜兒童及其他參與彌撒的人,絕對是殘忍及懦夫的行為。向坐滿小孩的教堂開槍,完全不能理解。」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長弗雷:「目前沒有任何字詞可以描繪到這件恐怖及邪惡,難以說出口的事,有小孩已死。」 韋斯特曼是涉事學校的畢業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南韓戒嚴|法院駁回針對前總理韓悳洙逮捕申請
【有線新聞】南韓法院駁回前總理韓悳洙的逮捕申請。 韓悳洙早前因涉嫌協助前總統尹錫悅去年12月實施戒嚴及作偽證,接受獨立檢察組調查。他被視為核心共犯,並被懷疑與尹錫悅合謀在戒嚴後銷毀命令的相關文件,並向憲法法院和國會作偽證,獨檢組向法院提出批捕韓悳洙。首爾中央法院認為被告的行為及案情仍存有法律爭議,決定駁回獨檢組申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貝森特料最快10月再舉行美中經貿磋商
【有線新聞】美國財長貝森特預計最快10月再舉行美中經貿磋商。 貝森特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相信最快10月底或11月再與副總理何立峰會晤,稱美中雙方都互相尊重,謹慎推動談判。貝森特形容中國軍事上是美國最大的對手,亦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兩國關係複雜。 傳媒早前引述消息指,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本周將訪美,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及財政部官員會晤。貝森特預料是技術磋商,跟美中經貿談判無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俄烏戰爭|美烏代表周五紐約會晤商停火
【有線新聞】烏克蘭和美國官員代表周五將於美國紐約會面,磋商俄烏停火。 烏克蘭幕僚長葉爾馬克及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烏梅羅夫訪問沙特阿拉伯,磋商烏克蘭的安全保障。總統澤連斯基說,二人之後會訪問瑞士,周五再轉訪美國紐約與美國總統特使威特科夫等官員會面。 澤連斯基亦任命斯特凡尼希娜擔任烏克蘭駐美國大使,強調首要全面落實跟美國簽署的協議,包括國防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以哈戰爭|特朗普晤貝理雅、庫什納商人質問題等 強調盡快結束戰事
【有線新聞】美國官員指總統特朗普就加沙戰事召開政策會議。 傳媒引述白官官員指,特朗普與前英國首相貝理雅及女婿兼前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開會商討加沙戰事,包括輸送人道救援物資、人質問題及戰後計劃等。官員指特朗普已表明戰事要盡快結束,期望中東地區和平繁榮,沒有透露會談詳情。 以色列總參謀長扎米爾到加沙視察,稱正推進加沙城的地面行動。外長薩爾則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會面,形容二人會談富有成效。薩爾回應記者提問時重申不存在巴勒斯坦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美國明尼蘇達州發生校園槍擊案 至少3死、包括槍手
【有線新聞】美國明尼蘇達州發生校園槍擊案,槍手在內的3人死亡,約20人受傷。 警方封鎖案發現場,事發在一間天主教學校, 有兩人遇害身亡,約20人受傷,當中包括5名兒童。槍手據報身穿黑衣,使用半自動槍械,行兇後開槍自盡。總統特朗普表示已聽取匯報,指聯邦調查局人員已趕到現場,白宮會持續關注事態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8日
美16歲少年上吊亡 生前向ChatGPT「傾心事」 父母告OpenAI:如自殺教練
【有線新聞】美國加州一對父母控告OpenAI,稱ChatGPT教唆16歲兒子自殺,包括提供自殘方法、協助撰寫遺書等,最終令兒子上吊身亡。 美國加州16歲少年雷恩去年9月開始利用ChatGPT處理學校功課,期間向聊天機械人傾訴心事,一度表達焦慮和自殺想法,今年4月上吊身亡。 父母翻查手機後發現ChatGPT的對話不尋常,曾非常積極為兒子提供具體的自殺方法,如同變成「自殺教練」。聊天紀錄顯示,雷恩今年3月首次嘗試上吊自殺,並上傳頸部有勒痕的相片,ChatGPT未有勸阻,反而教導如何掩飾勒痕。ChatGPT又向雷恩說不要向媽媽訴說精神上的痛苦,亦勿向其他人透露有自殺傾向。在最後一次對話中,雷恩指不希望父母為他的死自責,ChatGPT回應稱他不虧欠任何人,又提出幫他起草遺書,並提供詳細上吊自殺的步驟。 雷恩父母設立網頁,希望提醒大眾了解ChatGPT的潛在危險,並起訴Open AI及行政總裁奧爾特曼,涉及過失致死、產品設計缺陷及未提供警告風險等七項罪名。 OpenAI表示ChatGPT的安全機制在短暫對話中效果較好,但在長時間交流時,可能會因模型訓練退化而失效,正在積極改進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