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中央統戰部指「十四五」時期統戰工作取得顯著成就 發揮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政治作用
【有線新聞】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統戰部指「十四五」時期,統戰工作取得顯著成就,發揮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馬利懷:「我們著眼爭取人心,堅定支持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島內愛國統一力量、海外愛國力量的發展,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圓共享中國夢的信心更加堅定,行動更加堅決。」 「十四五」時期,當局著眼提升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效能不斷完善知情明政,協商反饋等機制,支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建言資政為科學決策有效施策發揮了積極作用。又支持黨外人士擔任各級人大、政府、司法機關領導職務,參加國家政權建設,彰顯了中國政治制度的獨特優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李強︰持續激發消費潛力 採取有力措施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
【有線新聞】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九次全體會議。 李強強調要進一步提升宏觀政策實施效能,深入評估政策實施情況,及時回應市場關切,穩定市場預期,要抓住關鍵著力點,做強國內大循環,持續激發消費潛力,系統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壯大服務消費,新型消費等新增長點,要採取有力措施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要更大力度穩定就業保障民生,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和安全生產監管,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內地大城市運用「基坑氣膜」 減少更新工程對居民影響
【有線新聞】內地近年積極推動城市更新,為了減少工程對居民影響,同時縮短工期,不少大城市今年起,大規模運用「基坑氣膜」。 城市更新項目往往會為附近居民帶來噪音和沙塵等問題,為減少影響,在北京這個改造項目,整個工地都被一層白色圓形的氣膜包裹,它的專業名稱叫做「基坑氣膜」。 中建一局光源里棚戶區改造項目經理沈文亮:「它主要作用是能起到降塵降噪的作用,我們經過測試,這個氣膜內和氣膜外噪音的降低至少在20分貝以上,揚塵的降低率至少能隔絕90%。」 基坑氣膜亦可為工人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在施工過程中,氣膜內的控制系統會監測內部的氣壓和溫度,通過6台大風量風機向內部輸送新鮮空氣,同時內部的空氣則會經過濾後再排出。另外,基坑氣膜在縮短工期方面,也可發揮重要作用。 中建三局亦莊綜合展示中心工程項目經理何聰:「因為現在也是在汛期,如果沒有這個基坑氣膜的話,現在我們土方作業可能只能完成70%到80%,有了氣膜之後,我們現在開始進行這個地上結構施工了,整個的話給我們工期大概有兩個月的富餘。」 除了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市政工程和城市更新項目,亦已開始運用「基坑氣膜」,未來可望在更多城市推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台灣抽驗30款枸杞全部驗出重金屬
【有線新聞】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抽驗30款枸杞產品,全部驗出重金屬鎘和鉛。 協會指30件檢測樣本中有4件超出鎘含量標準,其中2件是有機認證產品,另外有2件產品亦超出鉛含量標準,最高超出2.6倍。協會指目前台灣本地沒有生產枸杞,市面上的貨品全部都是進口,當中九成來自大陸包括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協會又提到現行檢驗標準是以鮮果作準則,乾製品因流失水分可能導致重金屬檢測含量較高,但市民長期過量攝取仍會增加腎臟損傷、骨質疏鬆、神經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浙江一男子編造「女兒被人抱走」尋人啟事 稱為博取關注造謠被拘捕
【有線新聞】浙江警方拘捕一個男人,他為了博取網絡關注和流量,利用網上女童照片,編造「女兒被人抱走」的尋人啟事。 網上這則「尋人啟事」清晰描述了浙江嘉興一名走失女童的姓名、年齡、身高、走失地等具體信息,並附上聲稱是家人的聯繫電話。短短十多個小時,就有超過160萬次播放量,引來大批熱心網友主動轉發,當地警方注意到後,根據線索到現場和附近小區調查,但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所講的走失女童。 嘉興市南湖公安分局新豐派出所副所長於煒彬:「那麼排查一圈之後還是沒有發現,那我們對這個信息的真實度,打了問號了。」 嘉興市公安局南湖區分局網安大隊民警張天:「但是不管我們是撥打電話,還是添加電話對應的微信都沒有辦法撥通,以及沒有辦法加到好友,這個加深了我們的懷疑。」 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這則「尋人啟事」其實是假消息,並拘捕一名男子,他透露自己為了在網上博取關注和流量。使用AI大模型生成尋人啟事,還特地增加女童「外貌特徵」等信息,利用他人的生活照假冒「失蹤女童」,消息一經發布,他的個人社交賬號增加了600多個粉絲。 警方指被捕男人行為屬造謠,令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幫忙尋找女孩,同時對照片中真實的女孩及其家人造成影響,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廈門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9成 去年促成首宗碳減排量交易項目
【有線新聞】內地近年積極推動垃圾分類,廈門是全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目前資源化利用率達到九成,近年更促成全國首宗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項目。 廈門是全國8個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9年前全面啟動相關工作,為了加強回收,當局第一步先避免可回收物與一般垃圾混裝,於是推出「桶車直運」。垃圾車會分開為不同顔色,將垃圾直接送往各自的處理基地。 3年前亦建成全國首個低價值回收物分揀中心,塑膠、發泡膠、玻璃、紡織物等會在這經過處理去除雜質,再通過紅外線智能系統識別進行精細化分類,準確率達到95%以上。不少再生原料被製成新物品例如牛皮袋、衣服等出口到德國、日本等地。 廈門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負責人江鳳:「我們這個分揀中心的運行已經實現了一年三萬噸的處理能力。」 為了推動減排,近年市面出現不少碳排放交易產品,廈門的金安社區去年將垃圾分類產生的10,168噸減排量,上線轉為交易項目為全國首宗。廈門金安社區黨委書記陳惠萍:「根本就沒法想像垃圾分類還能夠形成,我們可以上市的碳資產,大家也都很開心第一次收到這沉甸甸的7萬多元的收入。」 實施垃圾分類後,當地一般垃圾數量大減,社區垃圾站由3.6萬個大減至5千個。有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8日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山洪致10死2失蹤
【有線新聞】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連日暴雨,多條溝口發生山洪,造成10人死亡,目前有1人獲救、2人失蹤。 涉事的烏蓋蘇木東烏蓋溝,上周六因暴雨引發山洪導致當時正在野外露營的13人失聯,事發後當地組織七百多人的救援隊進行地毯式搜索,獲救的19歲女孩生命體徵穩定正在留院。搜救現場目前有多架大型設備運作,協助尋找失蹤者,但由於地理位置和山洪造成破壞,增加搜救難度。 巴彥淖爾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韓志強:「搜救工作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困難,一是信息獲取的難度大,事發地區屬於山區失聯人員位置不明確,只能大面積開展地毯式的搜救工作。二是地理環境比較複雜,山洪過後事發地與原先的差異非常大,依賴原有的地圖或影像資料可能會出現偏差,增加搜救的難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5日
李強︰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有線新聞】總理李強出席2025年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開幕式,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座談會。 李強在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更大力度,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以綠色發展方式,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5日
長征十號首次繫留點火試驗成功
【有線新聞】長征十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繫留點火試驗成功。 試驗在文昌航天發射場舉行取得圓滿成功,繫留點火又稱靜態點火,是一種火箭發射前的預先點火試驗,今次亦是繼夢舟載人飛船零高度逃逸試驗和攬月著陸器著陸起飛綜合驗證試驗成功後,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研製工作又一項重要階段性突破。之後將全面應用於載人航天工程任務與夢舟飛船,一起實現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更新換代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5日
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正式開賽
【有線新聞】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正式開賽。 開賽首日有多項賽事舉行,包括400米、1,500米賽跑、籃球、自由搏擊等。其中足球賽事有別於以往的3對3賽制,首次採用5對5模式,10部人形機械人在沒有人工干預下,同場較量「迫搶」,現場亦有裁判參與,比賽將重點考驗機械人的協調能力。除了競技賽,大會亦設有場景賽,模擬機械人在工廠、酒店、倉庫等的實際應用操作。運動會一連三日在「鳥巢」國家體育場和「冰絲帶」國家速滑館舉行,有來自16個國家,共280支隊伍參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5日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公布日軍細菌戰部隊的新罪證
【有線新聞】今日是日本二戰投降80周年,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公布日軍細菌戰部隊的新罪證。 新罪證包括3,010頁檔案、194分鐘影像和312張照片等,內容涵蓋日本陸軍軍醫學校、日軍哈爾濱第一陸軍病院,以及日軍各個細菌戰部隊的人事紀錄和病理解剖紀錄等,分別來源於日本官方機構收集史料、由陳列館尋訪的731部隊原隊員口述證言,以及從日本民間徵集史料三個部分。進一步證明日本侵華細菌戰部隊在建立和擴張過程中,得到日本政府軍方和醫學界的勾結和配合,是有預謀、有組織的國家犯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15日
基孔肯雅熱|廣西被列入防控一類地區 廣東啟動生物滅蚊策略
【有線新聞】廣西南寧基孔肯雅熱感染風險持續上升,已列為防控一類地區,跟廣東同級。疫情初步受控的廣東,除了出動機械人滅蚊,同時亦已啟動生物滅蚊策略。 廣西南寧青秀區截至周三發現8宗基孔肯雅熱個案,患者都是輕症,當局指疫情正在全區廣泛分布,個人感染風險持續上升。青秀區開展滅蚊消殺工作,並指會在全區繼續深入,進行「愛國衞生運動」,呼籲各單位、學校、建築工地及全體居民做好屋內屋外衞生,以及個人防護。 國家疾控局亦將廣西列入防控一類地區,與廣東、浙江、福建等6個省區同級,屬聚集性疫情發生風險相對較高的省區。 作為疫情重災區之一的廣東,多地都加強滅蚊措施,除了以人力清剿和殺蟲劑等化學手段,當地亦啟動生物滅蚊策略,廣州黃埔區有科技公司培植絕育的雄蚊,牠們與雌蚊交配後,雌蚊產下的卵是無法孵化幼蟲,以此減低蚊蟲數量。廣州威佰生物科技副總經理龔君淘:「我們的技術大概是三周左右,能夠把我們控制區的蚊子下降一半,然後六到七周左右,可以把蚊子控制到80%左右。」 越秀區亦利用機械人噴灑消毒噴霧,它由廣東省科學院智能製造研究所研發,可對10米半徑範圍內噴灑消毒,第一代樣機早前已在香港應用。當局亦用無人機配合機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