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5日
兩會|習近平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 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樑 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樑,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 習近平指出,經濟體量大,向前發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動力,江蘇要先行先試、內外兼修,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不斷除障礙、增動能,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國內國際,抓好城鄉融合、區域聯動,優化生產力布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他強調,江蘇要把握好挑大樑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動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5日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發放育兒補貼 李強: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
【有線新聞】政府工作報告指要做好「三農」工作,增強糧食保供能力,加快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同時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新成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提高至67%,今年將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等區域戰略工作,做好「三農」工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及農村改革發展,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 李強:「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研發應用和農業科技成果大面積推廣。各地區都要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責任,共同把飯碗端得更牢。」李強指要加快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持續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 報告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強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包括提高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又提出發放育兒補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等,加大生育支持力度,同時完善社會保障和服務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李強:「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強化失能老年人照護,加大對老年助餐服務,康復輔助器具購置和租賃支持力度。另外亦要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並要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5日
兩會|市監總局:將制定出台《直播電商監管辦法》
【有線新聞】全國人大會議舉行首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市監總局局長羅文表示,今年將出台《直播電商監管辦法》,打擊直播電商行業亂象。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羅文:「突出問題就是部分主播惡意炒作、搞虛假營銷,帶來了假冒偽劣產品現象比較突出。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壓實平台的審核責任,加強產品質量的專項抽檢,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虛假廣告、虛假宣傳等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不斷提升網售產品質量。與此同時,我們今年也將制定出台《直播電商監管辦法》,建立監管長效機制,有效規範直播交易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5日
王大陸涉「教唆傷害」500萬新台幣交保 另一名涉案男子羈押禁見
【有線新聞】台灣藝人王大陸涉嫌「教唆傷害」及「非法利用個人資料」被起訴,獲准以500萬新台幣保釋,另一名涉案男子被裁定羈押禁見。 台灣檢方原本以「殺人未遂」罪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其後改控「教唆傷害」罪,法庭裁定王大陸要以500萬新台幣交保,並限制出境、出海及限制住居。案情指檢警專案小組偵辦王大陸涉嫌違反兵役法相關案件,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查扣證物內有王大陸涉及教唆傷害的案情。據報王大陸去年乘車與司機發生口角,事後司機報稱被人跟蹤及毆打,傷勢無大礙。專案小組將繼續追查其他共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5日
兩會|國防支出預算增幅與去年持平 李強重申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
【有線新聞】中國今年國防支出預算增長7.2%,增幅與去年一樣。總理李強表示會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至於兩岸關係方面,李強重申會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 財政部公布預算草案,中國今年國防預算超過1.7846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7.2%,增幅與去年一樣,是連續四年超過7%。公共安全支出達到2,428億元人民幣,增長7.3%。 總理李強在工作報告中提到過去一年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今年要繼續堅持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總理李強:「全力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攻堅戰,深入推進練兵備戰,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協力推進跨軍地改革。」 工作報告要求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國防及軍隊建設,亦延續去年論調,要繼續完善「雙擁」工作機制。地方擁軍優屬,軍隊擁政愛民,鞏固發展軍政及軍民團結。 李強提到過去一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創新局面,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和解決國際地區熱點問題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中國將繼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李強:「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願同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5日
兩會|國防支出預算增7.2% 李強:深入推進練兵備戰
【有線新聞】中國今年國防支出預算17,846億元人民幣,增長7.2%。總理李強指會深入推進練兵備戰,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堅定不移推進兩岸統一,反對「台獨」分裂。 總理李強在工作報告中提到過去一年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今年要繼續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總理李強:「全力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攻堅戰深入推進練兵備戰,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協力推進跨軍地改革。」 在兩岸關係方面,李強重申會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當局將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李強提到過去一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創新局面,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和解決國際地區熱點問題,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中國將繼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李強:「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願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工作報告亦指出推動「一帶一路」走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5日
兩會|李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完善社會保障和服務政策
【有線新聞】總理李強在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完善社會保障和服務政策、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 總理李強:「推進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強化失能老年人照護、加大對老年助餐服務、康復輔助器具購置和租賃支持力度。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5日
兩會|全國人大會議開幕 李強宣讀政府工作報告
【有線新聞】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午9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宣讀政府工作報告。 【09:26】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5%左右 【09:32】今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規模為5.66萬億人民幣 【09:33】今年擬發行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5,000億元特別國債 【09:58】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方針 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 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10:00】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 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5日
兩會|全國人大會議今開幕 會期共7日
【有線新聞】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午9時開幕。 會議開幕前先開啟「代表通道」,六位全國人大代表獲安排與記者見面。今次會議會期共7日,至下周二閉幕,共安排三次全體會議。議程有七項,包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4日
國務院發布白皮書 強調嚴厲打擊芬太尼相關罪行
【有線新聞】中方發布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強調嚴厲打擊芬太尼走私等罪行。 白皮書指中國近年高度重視芬太尼類物質管控,嚴厲打擊走私、製販等罪行,又指與美國在內的國家在應對芬太尼問題深入開展合作,取得明顯成效。中方已將芬太尼類藥品納入《麻醉藥品品種目錄》,對生產、經營、使用和出口都實施嚴格管制。強調中國認真履行國際禁毒義務,反對互相指責、推卸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4日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明日開幕 大會發言人表示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有線新聞】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明日開幕,會期共七日,大會發言人表示,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方將繼續推動人工智能及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周三上午開幕,下周二下午閉幕,共安排三次全體會議,議程有七項,包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等。 大會發言人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指DeepSeek代表中國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崛起,堅持開放開源,展現創新和包容性,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風險防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婁勤儉:「中國依法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同時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反對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推動彌合科技鴻溝,避免科技創新成為『富國和富人的遊戲。』」 發言人提到經濟運行仍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但重申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當局會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而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婁勤儉:「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振民營企業家發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4日
兩會|全國政協首場「委員通道」 委員提到國家在研發新藥數量已躍居全球第二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舉行首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有委員提到國家在研發新藥的數量上已躍居全球第二位。 全國政協委員趙宏:「那麼過去的一年,咱們國家批准上市的新藥有48個、器械有65個,在研新藥的數量也已經躍居全球第二位。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經常關注醫藥方面的一些新聞,最近有一條稍顯『爆炸』的消息,講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企業生產的新藥,擊敗了全世界最暢銷的抗癌藥,但這其實只是一個縮影,我們看到有更多國產的靶向免疫細胞治療的藥物成功出海,我們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人工心臟,這些高端的醫療設備也先後的問世,應該說在這一領域我們已經走上了一條由仿到創、由弱到強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