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享年101歲
【有線新聞】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逝世,享年101歲。 村山富市1972年首次當選眾議員,1994年出任首相,當時由日本社會黨、自由民主黨及先驅新黨聯合執政。翌年二戰結束50周年,他發表「村山談話」,承認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對很多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造成傷害與痛苦,表達深刻反省及由衷歉意。村山這次講話被視為日本官方對二戰侵略歷史的重要表態,得到中國、南韓、美國等國家肯定,但在國內受到爭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流感|部分學校決定提早接種疫苗 有中學校長指需考慮學生或會出現副作用
【有線新聞】衞生署公布今個學年累計有451宗在學校爆發的流感個案,部分學校決定提早安排學生接種疫苗。有中學校長指,校方制定接種疫苗的時間需考慮學生或會出現副作用。 開學約一個半月,衞生署已錄得九宗兒童流感的嚴重和一宗死亡個案。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委員林永和醫生表示,近日帶有傷風感冒病徵到診所求醫的人,九成都是流感患者。林永和:「香港和很多地方在新冠之後流感的節奏亂了,有時都是無定向,今次就剛好遇著九月就是上一季流感疫苗,抵抗力偏低,但未開始新一季,有青黃不接的情況。」 有2,300間學校參加流感疫苗學校外展活動,因應爆發個案近兩星期有所上升,當中有15間學校會提前安排接種。有中學校長指需平衡時間表和家長的意見,學校亦要汲取經驗,考慮明年需否提早接種。 香港直接資助計劃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聽過有學校預約明年1、2月才接種疫苗,都會考慮提早。都理解接種疫苗後有機會有不適狀況,所以有家長擔心如果在測驗前一兩個星期注射,學生會錯過一些課堂,會否影響學習和備試,這些都是一個考量。」 林永和提醒,現時社區的傳播鏈多由小孩傳染給長者,導致有九成的流感離世個案都是65歲以上人士,因此在社區人多地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日本國會下周二舉行首相選舉
【有線新聞】日本國會下周二舉行首相選舉。 自民黨與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代表會面後,初步同意在下周二臨時國會會議上推選新任首相接替石破茂。自民黨與在野黨日本維新會繼續就聯合執政磋商,維新會要求削減一成國會議席。黨魁吉村洋文指,是聯合執政的必要條件,對實現大阪副首都構想與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是必不可少,會迫使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作出政治決斷。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俄烏戰爭|美俄元首通話 稱兩周內匈牙利會談 俄方警告戰斧導彈援烏損雙方關係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稱二人兩周內將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會談。俄羅斯警告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會破壞雙方關係及和平進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期望美國提供戰斧導彈。 美國總統特朗普應俄羅斯請求,與總統普京通電話近2.5小時。特朗普形容對話富有成效,取得極大進展,稱普京認為美國協助中東實現和平,有助結束俄烏戰事,亦談及戰後美俄經貿合作。特朗普宣布雙方計劃兩周內於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會談,看看能否結束俄烏這場不光彩的戰爭,是繼八月阿拉斯加峰會後再會面,國務卿魯比奧下周將率團與俄羅斯官員磋商峰會安排。克里姆林宮形容兩人進行十分坦誠的交流,會立即啟動籌備峰會的工作。 俄方聲明稱,普京向特朗普表明若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不會改變戰況,但會破壞俄美關係及和平進程。特朗普在白宮見記者時承認普京有勸阻他出售導彈。特朗普:「當然,你認為普京會說『請出售戰斧導彈,我十分感激』嗎?我確實有問他是否介意向他的對手出售數千枚戰斧導彈,我有這樣說,但他不喜歡這個主意。」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抵達華盛頓訪問,將與特朗普會面,稱顯然普京是聽聞美方考慮提供戰斧導彈予烏軍,所以急於與美國對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涉不當處理機密被起訴 美國前國安顧問博爾頓批特朗普濫權 藉司法打壓政敵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首屆政府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博爾頓,涉嫌不當處理機密資訊被起訴18項罪名。他批評特朗普濫權,透過司法制度打壓政敵。 博爾頓在特朗普首個任期擔任國家安全顧問一年多,2019年因外交政策相左被撤職,相隔六年,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被起訴。馬里蘭州聯邦法院大陪審團公開起訴書,指他2018年在任國安顧問期間至離職後的近期,透過私人電郵和通訊群組分享過千頁工作日記,內容包括外國領袖資訊、敵對勢力攻擊美軍計劃,以及華府秘密行動,部分更是最高機密。接收者是未獲安全許可接觸政府機密的兩個人,消息指是博爾頓的太太和女兒。 博爾頓被控8項傳送國防資料罪及10項保存國防資料罪,一經定罪,每項罪名最高可判監10年。他發聲明指,聯邦調查局早在2021年已知悉事件,當時的拜登政府並未提告。指控特朗普恐嚇異見者,出現猶如前蘇聯時代的「莫須有」風氣。特朗普否認針對博爾頓,「我不知道,從你那裏第一次聽到,但我認為他是壞人,他是個壞人。」 聯邦調查局8月多次搜查博爾頓的寓所和辦公室,消息指早在2021年,博爾頓遭伊朗黑客攻擊和要脅後,已質疑他以電郵發送日記的做法違法,翌年正式展開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王毅晤瑞典外交大臣 籲加強溝通協調 推動雙邊關係回到正軌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與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納加德會晤,呼籲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推動雙邊關係回到正軌,並不斷健康穩定發展。 王毅指兩國關係近年遭遇一些挫折,要面對面交流重建互信,重申應堅持夥伴而非對手定位、合作大於分歧的基調,期望瑞典以獨立自主的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看待發展雙方關係。斯蒂納加德則指二人進行誠摯及重要交流,就雙邊重要議題、安全問題和氣候變化等交換意見,重申面對全球不穩局勢,雙方要加強溝通,又歡迎中方對瑞典實施免簽政策。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涉不當處理機密文件 被起訴18項控罪
【有線新聞】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涉嫌不當處理機密文件,被起訴非法傳送及保留國防訊息共18項控罪。 起訴書指博爾頓透過個人電子郵件等通訊軟件,向未獲安全許可的兩個人分享過千頁工作日常資訊,包括外國領袖資料及外交政策情報等機密訊息,消息指這兩個人分別是他的太太和女兒。博爾頓被控8項非法傳送及10項非法保留國防訊息罪,一經定罪,每控罪名最高可判10年監禁。博爾頓發聲明批評特朗普政府濫權,透過司法制度打擊政敵,特朗普稱不清楚博爾頓被起訴,但指他是一名壞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加沙停火|內塔尼亞胡重申戰事未結束 將確保哈馬斯交還所有遺體
【有線新聞】以色列正預備周六重開,在加沙南部的拉法口岸,總理內塔尼亞胡重申戰事仍未結束,將確保哈馬斯交還所有遺體。 內塔尼亞胡稱以色列清楚知道哈馬斯匿藏人質遺體的數目,促請哈馬斯履行協議交還遺體,否則會採取行動,哈馬斯重申尋獲遺體仍需時。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引述以色列官員指,內塔尼亞胡跟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談及加沙戰後計劃及交還遺體問題。特朗普再警告哈馬斯若違反停火協議別無他法下採取行動剷除哈馬斯,但他強調美軍不會介入,重申有信心以哈停火協議會維持。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何立峰接見庫克等全球企業高層 王毅同日晤黑石主席蘇世民
【有線新聞】副總理何立峰接見美國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等全球多間企業高層,希望他們積極支持中國經濟發展。外長王毅則會晤了黑石主席蘇世民,提到中美對抗只會兩敗俱傷。 何立峰在釣魚台國賓館接見庫克等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指中國正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努力實現穩定增長,願與世界各國深化互利合作,共享高質量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希望他們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支持中國經濟發展和中外交流,庫克表示堅定看好中國發展前景。 外長王毅同日則會見了黑石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蘇世民,讚賞對方長期於中美間奔走,促進人文交流和兩國關係發展,又指中美關係是當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和平共處是必須守住的基本底線,平等、尊重、互惠是正確方式,脫鈎斷鏈不是現實理性選擇,對立對抗只會兩敗俱傷,雙方應開展有效溝通,妥善解決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實現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蘇世民希望雙方加強溝通、消除誤解,推動各自發展繁榮,願繼續為此積極努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7日
美俄元首通話 稱兩周內於匈牙利磋商結束俄烏停火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稱雙方兩周內將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會談。 特朗普應俄羅斯邀請與普京通話近2.5小時,形容對話取得極大進展,富有成效,宣布二人再舉行峰會,磋商結束俄烏戰事,相信雙方有望達成停火協議。國務卿魯比奧已跟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並將會面籌劃兩國領袖峰會,二人亦談及戰後美俄經貿合作,克里姆林宮則指他們有商議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的問題,普京重申提供導彈不會改變戰況但會損害俄美關係。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6日
英國兩公民涉當中國間諜獲撤控 MI5首長稱感到氣餒 中方:做事光明磊落
【有線新聞】英國兩名公民被指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案件,當局早前撤控引起爭議,軍情五處的首長稱感氣餒,又強調須與中國保持務實關係,當中方越界時便可有更強大平台去反對、反制。 俗稱軍情五處的英國安全部交代最新國安威脅情況時,提及對華關係,英國安全部部長麥卡勒姆:「英中關係本質上是複雜的,但MI5的角色並不是,我們偵察及堅實應對威脅英國國家安全的活動,應對中國方面,英國要決斷地捍衛自身去應對威脅,把握明顯對我國有益的機會。五眼聯盟盟友也共用相同務實做法,政策選擇正在於你如何劃線、如何平衡決策,那是政府的選擇,輔以專家的安全意見。」 麥卡勒姆又指,英國每天都面對來自其他國家的安全威脅,剛上周才採取行動應對。他又承認對早前的間諜案最終未能起訴感到氣餒,但面對中國的威脅不會退縮。案件涉及學者貝里及前國會研究員卡什,當局起初解釋是證據不足導致撤控,後來政府公開文件顯示這宗去年4月起訴的案件原本有足夠證據,但根據今年年初一宗案例,官方須明確指出中國是「國家安全威脅」才可達到起訴門檻,國會下議院就此提出緊急質詢。英國下議院議員(保守黨)董勤達:「這案中有兩名想刺探情報的人士,政府的回應卻不如我般,即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16日
法國國會未通過兩項對總理不信任動議
【有線新聞】法國國民議會表決兩項對總理勒科爾尼的不信任動議,均未能通過。 總統馬克龍在勒科爾尼辭職後,隨即再次委任他為總理,引起左右兩翼政黨不滿。國民議會先表決了極左派不屈法國提出的動議,有271票支持,未達通過所須的過半數門檻,即要有289名議員支持。極右派國民聯盟的不信任動議,支持票的議員更少,只有144票。勒科爾尼較早時發言指議員應負起責任辯論和表決預算案,否則便會出現政治危機,甚至觸發經濟增長放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