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跨性別人士就使用公廁司法覆核勝訴 政府擬上訴:男女分隔原則保障安全
【有線新聞】跨性別人士就使用公廁司法覆核勝訴,高院裁定《公廁規例》就「男女分隔」的性別定義違憲,政府考慮上訴。 判決要求撤銷相關條文,但暫緩執行一年。環境及生態局指正研究判詞及徵詢法律意見,強調「男女分隔」原則是要保障私隱及使用安全,反映社會規範及期望,一直獲社會廣泛接受,強調食環署現時半數的「男女分隔」公廁附近都有無分性別公廁,包括「暢通易達洗手間」及「通用洗手間」可以供跨性別人士使用。局方提醒巿民現時仍然必須按「男女分隔」原則進入公廁,否則會觸犯相關法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科大高精度二氧化碳探測儀最快明年3月送上太空站 將由香港載荷專家打開
【有線新聞】港澳載荷專家最快明年首次執行飛行任務,科大研發的高精度二氧化碳探測儀預計明年3月可送上太空站,屆時由港方載荷專家打開。 科大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蘇慧:「現在儀器在10月份應該全面完成,屆時包裝起來,讓它承受在上升過程中可能遇到震動,保證它的質量,目標是明年三月份上升到空間站,希望由我們香港太空人親手打開儀器,放到指定的倉位進行工作。我們自己香港太空人正在進行集訓,現在狀態非常良好。」 科大這兩星期亦會舉辦「一帶一路」空間科學與應用國際培訓班,將聚焦載人航天科學發展、介紹空間站研究等,期望能推動空間科技上的全球協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南丫海難|最後出庭專家:安全角度沒理由移除水密門 案件9.18結案陳詞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最後一位出庭的海事專家同意從安全角度出發,沒有理由要移除水密門。法庭已完成傳召所有證人,9月18日結案陳詞。 研訊第43日,最後一位證人、英國船舶工程專家Anthony York出庭。庭上先關注「南丫四號」船艙只有外部圍板高度,符合海事處要求的300毫米,內部圍板只有190毫米高。專家指如果兩塊圍板高度都符合要求,能減慢船艙進水速度,但國際公約沒有相關管制,最理想是向海事處釐清正確詮釋。他之後在海事處提問下,同意本港海浪高度只有約兩米,海面比其餘水域平靜,所以規例會比國際寬鬆。 死因裁判官提到合併計算船尾兩艙的規例,會否令船舶設計師認為水密門不影響船隻穩性,因而選擇移除。專家指有這個可能,但設計須同時考慮所有法規,又指移除水密門只能減低成本、幫助通風,同意如果從安全考慮出發,就沒有理由要移除水密門。 死因庭由5月6日展開聆訊,兩個半月以來傳召超過70位證人,包括海事處前處長廖漢波、驗船和批圖人員及生還者趙炳全等。其中財利船廠董事羅愕瑩被傳召三次,他供稱當初為了讓「南丫四號」設計合乎本港法規,因此決定移除水密門設計,後來又承認對「船總長度一成」規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動漫電玩節|角色扮演者入場證加價 攝影師門票加逾倍 愛好者:好誇張
【有線新聞】動漫電玩節周五起於會展舉行,今年新增「香港世界同人祭」,讓本地和海外動漫迷分享和售賣二次創作作品,參展商預計生意會有一至三成增長。 人氣動漫角色、熱門模型,參展商都密鑼緊鼓,準備迎接成千上萬動漫迷。今年會場面積增加三成,主題展區有大型裝置,讓粉絲「無限」打卡。多位日本動漫「聲優」將與動漫迷見面,15位本地及海外漫畫家更會即興創作。 多個玩具品牌會有促銷優惠,有參展商預計生意會有一至三成增長。參展商負責人羅小姐:「上星期很不幸地打風,這個星期大家一定很想外出、很想消費,而且剛剛暑假開始,我們相信今年人流和銷情也會很好。現時盲抽的風氣很盛行,我們有一系列盲抽的產品,譬如有這些卡和磁石公仔掛件。」參展商負責人周小姐:「因為暑假檔期,電影公司推出了超級英雄電影,我們亦推出了相應1比6珍藏人偶,在會場內供客人預訂。遊戲廠商亦推出了火紅作品,我們在會場亦會率先限量讓粉絲預訂。」 今年角色扮演者入場證加價由去年的20元加價至45元,與成人門票同價,攝影師門票則由80元加至200元。角色扮演者火星:「覺得好誇張,覺得加了一半,到最後因為很想來,所以照樣買票。有很多攝影師會覺得太貴,轉去自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油麻地鳳樓賊人鐵鎚施襲 女事主失約一萬元
【有線新聞】一個女子在油麻地懷疑遭賊人用鐵鎚襲擊受傷,損失約一萬元。 傷者頭部受創,清醒送院治理。現場消息指事主是性工作者,持雙程證,在新填地街272號一間劏房,被假扮嫖客的賊人用鐵鎚襲擊及綑綁雙手,搶走約一萬元,事後自己鬆綁向大廈保安求助。警方列作行劫案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動漫電玩節|周五起會展舉行 參展商料生意額增長三成
【有線新聞】動漫電玩節周五起一連五日於會展舉行,有參展商順應「盲抽」熱潮,推出產品吸客。 參展商都忙於準備,多個玩具品牌將有促銷優惠,又展出熱門模型。展覽設有主題展區,多位日本動漫「聲優」將會與動漫迷見面,15位本地及海外漫畫家亦會即興創作。 有參展商預計生意額有三成增長。參展商負責人羅小姐:「我們今年預計生意額會很好,因為上星期很不幸地打風,這個星期大家一定很想外出、很想消費,而且剛剛暑假開始,我們相信今年人流和銷情也會很好。」參展商負責人周小姐:「因為暑假檔期,電影公司推出了超級英雄電影,我們亦推出了相應1比6珍藏人偶,在會場內供客人預訂。遊戲廠商亦推出了火熱作品,我們在會場亦會率先限量,讓粉絲預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精進建築釘牌|房委會轄下三項目改由中國海外接手
【有線新聞】房委會轄下三個原本由精進建築承建的項目,正式批予新的承建商。 受影響的屯門及東涌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以及白田邨重建相關工程,被整合為一份建築工程合約,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接手。精進建築五月被拒絕續牌,其後提出上訴,目前正等候高等法院進行聆訊,獲准暫緩除名,不過房委會本月初以精進建築放棄執行合約為由,收回三個地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四男兩女涉詐騙在職家庭津貼被捕
【有線新聞】六人涉嫌詐騙在職家庭津貼被捕。 行動中檢獲虛假銀行文件、工作證明以及在職家庭津貼的申請表格。警方接獲舉報展開調查,拘捕四男兩女,年齡32至43歲,涉嫌先後九次利用虛假文件申請在職家庭津貼,當中四次成功,騙取超過三萬元津貼,全部人扣留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拉丁舞導師抽脂後死亡 女西醫誤殺罪上訴得直 撤銷定罪和刑期
【有線新聞】拉丁舞導師2014年接受抽脂療程後死亡,負責西醫誤殺罪成判囚6年,高等法院上訴庭裁定西醫上訴得直,撤銷定罪和刑期。法官形容案件是悲劇,律政司暫未有向法庭申請重審。 被告關孝孜聽取聆訊後離開法院,案情指她於2014年6月在尖沙咀重生植髮中心,為拉丁舞導師李嘉瑩進行背部抽脂療程,但手術前未有評估身體狀況、記錄注射麻醉藥的劑量等,期間有50分鐘離開手術室,亦沒有提供氧氣,及多次忽略維生指數儀器的警號,李嘉瑩隨後昏迷不治。 關孝孜於2021年被陪審團一致裁定誤殺罪成,判囚六年,她不服定罪和刑期上訴,認為原審法官側重於控方專家的意見,錯誤引導陪審團。上訴庭法官質疑專家證人不能確定死者是否因缺氧導致死亡,但原審法官引導時直接指示陪審團,依賴專家證供去找出死因,而沒有提醒死因可能未能查明。 律政司代表陳詞,指控方專家證人未能夠確定李嘉瑩是否長時間缺氧致死,亦指如果陪審團接納控方的案情及證據,就等於排除死因未能查明的可能性。律政司及後承認原審法官沒有警告或提醒陪審團,除非他們排除死因不明的可能性,否則不應判被告有罪。 法官聽取雙方陳詞後裁定關孝孜上訴得直,押後六個月內頒下判詞,亦形容案件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基孔肯雅熱|盧寵茂:大機會出現輸入個案 倘爆發對港醫療系統造成負擔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預期因應鄰近的佛山爆發基孔肯雅熱,本港很大機會有輸入個案,一旦爆發會對醫療系統造成負擔,要加強防範。而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已經召開會議應對。 廣東佛山爆發「基孔肯雅熱」,澳門最近亦發現輸入個案,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預期本港都很大機會出現輸入病例,「其實跟登革熱、瘧疾都是同樣的傳播途徑,所以我們看到附近的地區,有一個比較多的爆發出現。我們也預計如果市民去旅遊,很大機會有輸入個案。」 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已召開會議應對,盧寵茂稱感染基孔肯雅熱一般病情不會很嚴重,但一旦爆發仍會對醫療系統帶來負擔,要加強防範,「現在可以做驗血檢查可以驗到,驗到後確診,我們希望盡量避免這些人再給其他蚊咬到,我們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做一個隔離措施。」他提醒市民做好防蚊措施,包括清走積水、穿着長袖衣物,外遊後有不適亦應盡快求醫。 另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日前表示根據粵港澳三地傳染病通報機制,充分掌握廣東省近日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會繼續按風險評估,採取適當措施保障市民健康;亦已去信全港醫生和醫院,提供最新流行病學資訊,呼籲他們留意外遊回港的求診人士有否基孔肯雅熱相關病徵。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強制舉報者指南列個案情景 孫玉菡:有助解決法律下專業責任
【有線新聞】《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明年1月20日起實施,違例者可判監三個月及罰款五萬元,政府推出《強制舉報者指南》協助教育、社福及醫療等三大界別中的指定人員,掌握新機制下必須舉報的個案,並會提供大量培訓。 指南分為中英文版本,列出老師、社工、醫生等25類人士,遇到包括懷疑兒童遭受身體虐待、心理虐待、性侵犯和疏忽照顧時,利用決策流程圖及輔助分析框架,去判斷是否需要強制舉報。 指南舉出多個不同個案情景,例如老師發現小一男孩異常,再獲悉其父母婚姻出問題,男孩母親亦曾買炭回家,表達要與男孩自殺。這情況即使男孩沒有受傷,指南建議老師「必須強制舉報」,因為兒童「正面對遭受嚴重傷害的實際風險」。 又例如一名4歲有哮喘女孩,單親母親未能提供足夠保暖衣物,但老師其後發現女孩發抖、呼吸急促等,指南亦建議老師「必須強制舉報」,因為兒童「正面遭受嚴重傷害」。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認為指南有助解決法律下的專業責任,「通過一個系統的問與答,而把很複雜,大家認為好像電話簿那麼厚的一本指南,所有內容,都簡單而言可以消化了。每一個個案都可以很清晰告訴大家,你做了答案之後,到底是否屬於在條例下你需要強制舉報。」 條例實施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24日
政府推強制舉報者指南 列決策流程圖助業界識別個案
【有線新聞】政府推出《強制舉報者指南》。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明年1月20日起實施,社福、教育及醫療衞生界的25類指明專業人員,必須舉報嚴重虐兒個案,否則會有刑責。為了讓業界了解什麼情況需要舉報,政府推出電子版的決策流程圖,業界透過一些問與答將可了解新機制下必須舉報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