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舉報者指南列個案情景 孫玉菡:有助解決法律下專業責任
【有線新聞】《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明年1月20日起實施,違例者可判監三個月及罰款五萬元,政府推出《強制舉報者指南》協助教育、社福及醫療等三大界別中的指定人員,掌握新機制下必須舉報的個案,並會提供大量培訓。
指南分為中英文版本,列出老師、社工、醫生等25類人士,遇到包括懷疑兒童遭受身體虐待、心理虐待、性侵犯和疏忽照顧時,利用決策流程圖及輔助分析框架,去判斷是否需要強制舉報。
指南舉出多個不同個案情景,例如老師發現小一男孩異常,再獲悉其父母婚姻出問題,男孩母親亦曾買炭回家,表達要與男孩自殺。這情況即使男孩沒有受傷,指南建議老師「必須強制舉報」,因為兒童「正面對遭受嚴重傷害的實際風險」。
又例如一名4歲有哮喘女孩,單親母親未能提供足夠保暖衣物,但老師其後發現女孩發抖、呼吸急促等,指南亦建議老師「必須強制舉報」,因為兒童「正面遭受嚴重傷害」。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認為指南有助解決法律下的專業責任,「通過一個系統的問與答,而把很複雜,大家認為好像電話簿那麼厚的一本指南,所有內容,都簡單而言可以消化了。每一個個案都可以很清晰告訴大家,你做了答案之後,到底是否屬於在條例下你需要強制舉報。」
條例實施下,違例者可判監三個月及罰款五萬元,孫玉菡說明白專業人士,對於何時需要按法例要求,作強制舉報會有擔憂,未來半年會在社福界,教育及醫療衛生界作廣泛培訓,協助專業人士熟悉指南,和電子平台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