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流感疫苗|盧寵茂親身接種科興 衞生防護中心:冬夏高峰期或重疊
【有線新聞】新一年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下周四展開,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帶領一眾醫衞官員率先接種。 盧寵茂到西灣河普通科門診診所先後接種科興生產的流感針及另一款新冠疫苗,同行的包括衞生署署長林文健、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醫管局主席范鴻齡等。 衞生防護中心上周宣布本港進入夏季流感高峰期,盧寵茂指去年有逾208萬人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效果理想。 衞生防護中心指,今年夏季高峰期較遲開始,有機會與冬季高峰重疊。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每次發生的時間由個半月到最長四個月多都有,現時正是流感活躍情況爬升期,暫時難以作出評核今年夏季流感有多長。如果今次夏季流感歷時三至四個月,很大可能與冬季流感重疊,導致感染、受影響、住院人數,甚至是爆發數目會上升比以前更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機場離境稅|機管局:48小時內經機場離境可網上申請退稅
【有線新聞】機場離境稅下月起將增至每人200元,機管局宣布旅客抵港48小時內再經機場離港,可以經網上平台申請退稅。 目前只有乘車經港珠澳大橋或乘船抵達機場的旅客可以退回離境稅,下月起豁免範圍將擴大至所有經飛機、陸路及海路口岸抵港,並於48小時內再坐飛機離境的旅客。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表示,旅客可於離境日起計28日內在政府電子平台申請,透過信用卡或電子錢包退稅,或於機場找換店以現金退稅。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有一個先決條件,這兩日內不能有離境紀錄,當然政府是考慮到不希望有人特地去深圳走一轉再回來就不用交稅。希望做到甚麼效果呢,等同大家到歐洲、日本你不希望排隊,所以盡量希望利用科技。我們希望利用電子平台,將基本資料如登機證、護照掃描,在平台一站式完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電子駕照|今起推出 約250萬人即日可用智能電話展示
【有線新聞】運輸署推出電子駕駛執照,約250萬人即日起可使用智能電話展示牌照。 駕駛人士可以下載運輸署「電子駕駛執照」應用程式,透過「智方便」或「牌照易」平台登入讀取電子牌照。電子駕駛執照有禁止屏幕截圖和加密限時二維碼等功能,防止偽冒。每名持有人只可登記一個戶口,每個戶口同一時間只可綁定一部智能電話。 運輸署指發出實體駕駛執照的安排維持不變,持有人可自行選擇。如經網上申請,獲批後可即時讀取電子駕照,毋須等候郵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泥頭車與客貨車相撞散落碎石 青葵公路往機場一度封兩線
【有線新聞】一輛載有大量碎石的泥頭車在青葵公路與客貨車相撞後碎石散滿一地,交通受阻。 公路慢線及中線需要封閉,有工人將碎石掃至路肩。早上11時許,消息指泥頭車沿青葵公路往機場,駛至長青隧道入口前與客貨車相撞,無人受傷,但車斗上大量碎石跌落路面。受事件影響,青葵公路往機場方向近長青隧道入口部份行車線一度需要封閉清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消委會|大部分私營兒童疫苗計劃需全數預繳 縱醫生證明不適合接種仍需扣錢
【有線新聞】消委會發現,大部分私營兒童疫苗計劃需全數預繳款項,即使醫生之後證明不適合接種,都不會全數退款,需要扣減診金或手續費。 目前初生至小六的兒童,除了免費接種乙型肝炎、白喉、破傷風等疫苗,亦有家長會帶子女到私營醫療機構打針,額外預防腦膜炎雙球菌、輪狀病毒等。 消委會比較9間私營醫療機構共19個非資助疫苗計劃,發現8間機構共18個計劃要求全數預繳款項,只有1間容許按針繳付及設有7天冷靜期,但要支付5%手續費。消委會總幹事沈朝暉:「本身向藥廠訂購時,有需要最少預訂量的限制,運送疫苗亦有困難,需要倉存,運輸亦有溫度或成本要求,透過預繳式多針計劃能令消費者打針價格降低少許,不是說完全是壞事,但會有不確定因素。」 這些機構提供的針數由4至12針不等,收費介乎3,000至14,000多元,不過收費越貴,不等同涵蓋越多種類,有機構推出兩種疫苗的接種套餐,但價格相差4,600元。有機構在網站推廣時用不同顏色標示疫苗,經查詢後才告知部分要額外付費,做法可能具誤導性,亦有機構以供應緊張為由要求付款30天後才可預約接種日期。 三間機構則表明購買前如要諮詢醫生意見需額外繳費,其中兩間分別收取200及50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有議員關注刑事案件輪候時間長 司法機構:相信隨國安案審結可再縮短
【有線新聞】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有議員關注刑事案件輪候時間長,截至6月底平均輪候時間近1年,司法機構說相信隨反修例及國安案件審結,輪候時間可以再縮短。 去年各級法院整體案件達到55.2萬宗,其中高等法院原訟庭案件量,按年上升16%、至2.2萬多宗,當中包括反修例和國安案件,刑事案件截至6月底,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62日。簡慧敏:「遲來公義都影響公眾去看待我們的公義,當然對收押所、懲教設施構成壓力,所以一定要加快。」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當中有多於1年時間從經驗看到,不是司法機構可以控制,那些時間、步驟是業界覺得需要,為審訊作準備。」 謝偉俊:「法律擔保原則改變,特別多案件被告一直等、監禁中,這時間一長就不公道,例如這類案件沒有保釋,是否可以盡量快一些。」梁悅賢:「過去數年因為這些爭議個案到法庭,大部分很多不能保釋當事人,已經將優先排期給這些案件,希望這些長案件陸續審結,其他案件排期會快一些。」 至於免遣返聲請方面,截至6月,有19,200宗司法覆核申請,司法機構2月起委任私人執業人士為暫委法官,專職處理案件。容海恩:「會不會將門檻稍為降低,令到司法機構可以處理或者提供培訓,令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消委會|沈朝暉:將改革投訴系統、更多平台出版月刊 達致開源節流
【有線新聞】消委會新任總幹事沈朝暉上任三星期,她表示會利用科技革新運作改革投訴系統及在更多平台出版《選擇》月刊,達致開源節流。 沈朝暉:「有些科技的革新,我們看到是一定要做的,因為這個是幫助我們長時間可以做到一個長期來講減省人力資源做些別的東西,我們的投訴系統都用了很多年,我們都希望可以革新,令同事們做事可以加快縮短我們處理的投訴時間。」 至於早前熱氣球節風波,截至周日,消委會共收到341宗投訴,涉款34萬,最高金額為一萬元。消委會指與營運商會保持聯絡,引述對方承諾11月初會完成所有退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施政報告|有調查指逾八成長者、兒童照顧者冀增支援津貼
【有線新聞】新一份施政報告周三發表,有團體調查指逾八成長者和兒童的照顧者希望增加支援和津貼。 「照顧照顧者平台」本月初訪問326位照顧者,當中八成半兒童照顧者希望增加託兒、暫託服務名額和資助金額,七成半希望學生津貼取消後有其他支援或津貼。另外領取長生津或傷殘津貼不可同時領取照顧者津貼,七成半長者照顧者反對門檻,平台認為有需要改善,並建議增加殘疾人士住宿和暫託名額,以紓緩「以老護殘」壓力。 吳太:「之前我領取過照顧者津貼,但自從我領取長者津貼後,就已經不能領取了,希望政府的門檻可以好一點,對我們照顧者安心些,我們取了長者津貼,沒有了照顧者津貼,我是不是不用照顧他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李家超:大灣區建設成果豐碩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的視像致辭時指,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粵港澳三地的共同努力下,大灣區建設成果豐碩,今年大會以賦能大灣區共拓新機遇為主題展開討論。 李家超:「聚焦國際供應鏈協同創新、全球貿易風險應對、跨境金融合作、商事法律合作和人工智能產業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團結灣區力量應對當前全球經貿格局的挑戰,意義重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上半年逾1,300名青少年涉刑事案被捕 警方:將更新防罪教材
【有線新聞】警方指今年上半年有逾1,300名10至20歲青少年涉及刑事案件被捕。 其中213人涉及盜竊、192人涉及打鬥、178人涉及詐騙,這三類案件都錄得下降趨勢,跌幅介乎一成八至三成八,另外有101人涉及毒品,升幅近五成,非禮及刑事毀壞案就有增加。警方指,半年1,326名青少年被捕,比去年同期少215人,下跌一成四,亦低於十年平均數,警方會持續加強青少年教育宣傳工作,更新防罪教材,加入近年新興的毒品例如依托咪酯等的禍害。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在不同界別、不同年齡層,其實依托咪酯已經取代了很多其他一些毒品罪行,其實已經去到與大麻、冰毒或可卡因等,數字不是小,特別是今年2月14日開始,我們把它列入危險藥物後,現在的數字是頗顯著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涉非禮及與女童非法性交 元朗區議員施駿興不認罪下開審
【有線新聞】元朗區議員施駿興被指在十多年前非禮一名女童以及非法性交,他不認罪下開審。 案情指施駿興涉嫌於2008年猥褻侵犯一名11歲女童,及2011年在住所內非法性交。事主以視像方式作供,指在話劇班認識任職導師助手的施駿興,兩人關係變得曖昧。案發當日施駿興接她放學,在高山道公園非禮及親吻她,之後兩人一度沒有聯絡。至2011年發展成情侶,施駿興邀約她到天水圍住處,兩人在沒採取安全措施下發生性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5日
消委會|首8月接548宗藥房藥妝店投訴 逾七成投訴人為旅客
【有線新聞】消委會今年首8月接獲548宗藥房及藥妝店投訴,超過七成投訴人是旅客。 其中一宗「両變錢」投訴,來自新加坡旅客,藥妝店以「買80送5」優惠推銷奶薊草,投訴人預計總價為300元,於是同意購買,付款時才知道是買80錢送5錢,折合共約30,000元,最終在消委會調停下全額退款。 另外有內地遊客到藥房購買安宮牛黃丸,被店員推銷與心儀品牌包裝高度相似的產品,後來發現生產商名稱相差一字,懷疑購入假冒或影射貨品。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即時檢查收據確認貨品,亦應參考品牌的防偽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