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鰂魚涌戰時炸彈性能仍然良好 晚上11時前撤離18棟大廈共6千人 凌晨兩時起處理炸彈
【有線新聞】鰂魚涌濱海街一個私人住宅地盤發現一枚重1,000磅、二戰時美軍的空投炸彈,警方會在凌晨2時開始原地處理,預計需要12小時。當局於晚上11時前撤離附近合共18座大廈的居民,預計有約6,000人受影響。 東區警區指揮官陳天柱:「炸彈性能相信仍然良好,有極高潛在危險性,炸彈型號跟2018年沙中綫鐵路工程發現的炸彈是同一類型。警方為保障公眾安全,審慎考慮所有情況下,決定必須現場進行處理炸彈程序。」 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我們會嘗試在炸彈上用一些銷毁方法,用幾種方法看是否可以切開炸彈。切開的話,等裏面三硝基甲苯(TNT)炸藥外露,嘗試用火銷毀它,銷毁入面的炸藥之餘,炸彈就不會引爆。」 民政處派出35隊關愛隊協助居民疏散,又安排旅遊巴接載居民到附近社區會堂,大批消防車及警車仍在戒備。現場在鰂魚涌濱海街一個商用及住宅大樓地盤,警方在上午11時許接報,指地盤工人進行地基挖掘工程期間,在大約10米深的位置發現該枚戰時炸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施政報告|准跨區轉移重建項目地積比率 甯漢豪:相信城規會做好把關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宣佈容許跨區轉移重建項目的地積比率,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相信城規會審批時會做好把關,強調不是「想轉就轉」。 為了加快市區重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放寬重建項目未用盡的地積比率,不只可以同區轉移,還可以跨區轉移。早前七個被識別有迫切需要的指定地區,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率額外多兩成樓面面積,同樣容許跨區轉移。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我們初心只有一個,因為這七個地區,我們很希望推動老舊大廈的重建,最終得益的都是社會和市民,因為舊樓老化情況實在嚴重。都不是你想轉就可以轉,我們訂立制度,你最多可轉多少,始終都要經我們城規會審批,我相信城規會發揮把關角色。」若發展商無意轉移地積比亦可以選擇「記帳」,抵銷投地或其他項目地契修訂原址換地須繳付的地價,不過會設有效期。 在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當局會批出三幅土地讓市建局興建「樓換樓」的替代單位,強調需預留資源。甯漢豪:「(市建局)不是只為利益,重建也要提供很多社區配套設施,加上要負擔今天仍存在的同區七年補償,面對的財政壓力是大的。我們總不能給予重建任務,見到資源不足都不理會。」當局預計明年完成檢討同區七年樓齡的舊樓收購補償機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李家超專訪|未再放寬樓巿印花稅 指樓巿已穩定 非本地生增加助港發展國際教育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指現時樓巿已經穩定下來,考慮到政府的財政狀況及樓巿發展,所以施政報告沒有提出進一步放寬樓巿印花稅。 地產界倡進一步寬減細價樓印花稅,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本台節目解釋,考慮到上次寬減已令庫房少收約4億,加上審視現時樓巿情況,決定不作調整,「我看到其實普通住房的樓價開始穩定下來,量亦開始穩定,而且有一些做房地產很多都有意見。底子已建立起來,更可能會上升,所以覺得這個情況下作出平衡,樓巿可穩健發展,確保庫房小心用得其所,不要加大財壓力。」 八大非本地生的上限比例由現時40%提升至50%,李家超強調措施有助香港發展國際教育,「無論打工或做生意,網絡幫助很大,朋友很重要,目前國際化、國際生來源國家和地區,有100個、即100個國家和地區有學生在香港,即若香港學生跟10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交往,第一了解他的文化、他人歷史、看法,才不會井底之蛙,才會是國際化城市。」他說已諮詢八大院校,八大院校說可確保維持教育質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李家超專訪|部門首長責任制針對角色 若屬政策「制定失誤」 亦將政治問責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施政報告提出設立的「部門首長責任制」,會涵蓋有部門首長角色的常秘;又說政府飲用水事件,物流署署長陳嘉信退休前休假不會影響審計署的調查工作。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本台節目說設立部門首長責任制是回應社會要求,外界關注制度所涵蓋的職級。李家超:「如果常秘的角色,是一個部門首長當然就包括在內,我現在這個部門首長責任制,沒有說他階級。因為有些部門首長可能是第三級,首長級第三級,有些是第六級、有些第八級,我不是針對階級,是針對角色。」 新制度下若涉及廣泛和重複的嚴重問題或涉及部門首長角色,局長或司長、以至行政長官都可提出啟動調查,由公務員敍用委員會組成的專責小組跟進。如果在調查期間發現其實是制定政策的時候失誤,有沒有權力去調查司局長?李家超:「現在公務員敍用委員會條例很清楚是針對公務員,所以這個調查機制是可以調查所有公務員,但是如果這個調查,公務員敍用委員會這個隊伍告訴我們政策有問題,當然這個就進入我們政治問責制裏面,去處理他。(主持:會否有機會有些人將一個政治的責任,包裝成一個行政的責任?怎麼去防範這個情況?)由我們公務員敘用委員會,再加上他又可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油麻地華豐大廈37歲男子捱斬 施襲者逃去
【有線新聞】油麻地一名37歲男子遭人斬傷,施襲者逃去。 現場在佐敦道華豐大廈,穿著防刺背心的警員在懷疑施襲者匿藏大廈帶同警犬搜捕,未有發現。上午10時許,事主到大廈找朋友期間跟一名男子爭執,遭對方持刀斬傷手臂。事主由朋友陪同搭的士到醫院求醫,警方在急症室外截停的士協助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城中學舍」收9宗申請 料可提供1,500床位 其中5宗已獲批
【有線新聞】發展局與教育局推出「城中學舍」計劃約兩個月,至今收到九宗申請,預計可提供1,500個床位,其中五宗申請已獲批。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這九個申請大部份都屬於全幢大廈改裝成學生宿舍,而它們的地點位於紅磡、觀塘、深水埗、旺角、灣仔、上環,這些在市區現有的建築物,九個申請中現時絕對大部份都是辦公樓宇,如果一經審批,我們希望可以在18個月內完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政府飲用水|審計署:個別人員休假 不影響審查工作
【有線新聞】審計署回覆查詢表示個別人員休假不影響審查工作,政府採購樽裝飲用水的招標過程的調查工作大致完成,將審查招標規則、規例遵從情況,並找出過程中可改善之處,現已着手撰寫管理建議書,為確保審查程序公平,現階段不能提供進一步資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居屋綠白表比例調整至五五比 何永賢:上樓機會不會減少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將居屋綠白表比例由四六比調整至五五比,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說由於居屋整體供應上升,白表申請者上樓機會不會減少。 何永賢:「未來五年我們居屋供應,加上房協,可以去到5.8萬多個單位。在本屆政府上任時,五年只有3.9萬左右,5.8萬比起3.9萬上升很多,所以說無論是白表、綠表,購買的機會都上升,白表人士購買的機會也上升約25%。大家有意置業真的可以留意,接下來數年陸續推出的資助出售房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鰂魚涌懷疑戰時炸彈 鄰近逾千戶受影響 關愛隊出動助撤離 居民:應該沒問題
【有線新聞】鰂魚涌濱海街地盤掘出懷疑戰時炸彈,超過300人緊急疏散,包括附近店舖和太古坊二座大樓,附近街道和行車線亦被封閉。 發現的圓桶形狀懷疑戰時炸彈報稱有1.3米長、半米直徑,重約1,000磅,埋在地盤泥堆中。警方派出爆炸品處理課,其後帶同鐡剷和膠桶等物資進入地盤處理炸彈,消防亦到場協助。地盤工人以及附近居民要即時疏散,店舖亦要關閉,又封閉附近車道和街道。附近的鰂魚涌地鐵站通往英皇道的兩個出入口一度暫時關閉。 不少市民在地盤對出天橋上圍觀。李先生:「(記者:會否很緊張看到炸彈?)應該沒問題的,可能威力都不是很厲害。」黎先生:「公司就在旁邊。(記者:需要疏散嗎?)未收到通知,希望吧。」對面街的太古坊二座其後亦被安排疏散,蔡先生:「害不害怕,我都很相信消防和警察,再看有甚麼通知,大家先去安全地方暫避。」 現場是位於鰂魚涌濱海街一個商用及住宅大樓地盤,中午12時許消防接獲地盤工人報案,指在工程期間發現懷疑戰時炸彈。 有議員到鰂魚涌發現炸彈場視察,指地盤鄰近大廈,有約1880戶受影響,已安排過百名關愛隊成員協助「洗樓」提醒居民疏散。港島東(民建聯)梁熙:「民政專員已集結了過百名關愛隊成員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打風|三號風球至少維持至明早9時 樺加沙下周接力襲港、或達超強颱風強度
【有線新聞】熱帶風暴米娜已登陸汕尾並進一步減弱,天文台表示3號強風信號至少維持至明早9時。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張冰:「預料米娜今晚至明早移近珠江口一帶,並逐漸減弱,在本港以北100公里左右掠過,除非米娜採取更接近本港路徑,並維持較高強度,否則天文台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機會較低。」天文台表示,米娜外圍雨帶亦令珠江口一帶出現狂風驟雨,本港普遍吹強風。教育局宣布幼稚園的上午班、全日班,以及部分特殊學校周六停課。 至於在菲律賓以東的熱帶氣旋樺加沙會在未來數日顯著增強,並移向呂宋海峽一帶,可能達超強颱風強度,屆時風暴潮可能較為顯著,沿岸地區或會出現水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丘應樺:香港電台續加強與各部門協作宣傳政策
【有線新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出席立法會一個政策簡報會指,香港電台會繼續加強與各部門協作,宣傳政府政策,亦會提升營運效率。 丘應樺:「收到不同意見,關於港台營運和製作,和為特區政府作喉舌。這方面港台做了很多功夫,重新編排節目,與內地廣播電台合作多播國劇,做國民教育、年輕人教育,亦正跟我報告。我們在新節目會多說政府政策和十八區民情,令市民對政府政策和社會有更多認識。」 廣播處長關婉儀指年初已邀請不同決策局合作,透過節目宣傳新政策,已有超過20個部門落實參與節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林定國:調解具前瞻性、須改變社會認知及思維
【有線新聞】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出席活動時提到調解具前瞻性,重點在於尋求共識、解決爭議,又能夠維持雙方關係,認為須改變社會對調解的認知及思維。 林定國:「一般市民對調解的認識及信心仍然有待進一步提升,部分法律界人士基於慣性,仍然傾向選用傳統訴訟或仲裁方式解決爭議。所以推動調解關鍵是要改變社會文化及公眾思維模式,將『調解為先』成為大家遇上爭議時馬上自然的反應,不要說『法庭見』,不如嘗試調解。」 林定國又指,新一份施政報告強調香港調解之都的地位,而國際調解院總部設於香港,亦彰顯香港法律服務的水平,呼籲工商界在合約中加入調解條款,響應政府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