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香港簽9份諒解備忘及合作協議
【有線新聞】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簽署9份諒解備忘及合作協議。行政長官李家超說,香港是理想的一帶一路樞紐,亞洲區聯通世界的首選門戶,會繼續做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 論壇一連兩日在灣仔會展舉行,有逾6,000人出席、包括90多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主要官員及商界翹楚。行政長官李家超見證下,政府與多個代表交換諒解備忘錄,涵蓋爭議預防、投資、反貪等。李家超致辭說,去年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對外貿易額超過2,760億美元,自2013年倡議提出以來增長約80%,香港憑一國兩制優勢是理想的「一帶一路」樞紐。 李家超:「我們充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在全球高質量合作當中,雙重超級能力,讓香港不僅連接資本與項目,更注入活力、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每一項合作創造戰略價值。」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主持政策對話環節時說,當前地緣政治緊張打擊投資信心,但科技變革和推動綠色產業仍然為未來經濟發展帶來曙光。丘應樺:「綠色經濟需要創新和更可持續的生產方式,數字化有助於改革生產、服務和物流運作,唯有快速的協作、注重合作而非競爭,方能取得成效,於一帶一路倡議下,這正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陳美寶料明年第二季落實收緊商用車司機體格要求 強調現不考慮訂退休年齡
【有線新聞】政府前年提出收緊年長商用車司機體格要求,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預計,明年首季向立法會提交草案,第二季落實新措施,又指訂立強制退休年齡不是政府現階段考慮方案。 陳美寶:「考慮到現時有近四成的士及小巴駕駛執照持有人年齡均為65歲或以上,如果一刀切設立退休年齡,難免對業界人手造成不必要衝擊,政府現階段會建議,先加強商用車司機體格證明要求。最重要是業界從事商業的司機能夠慢慢適應到,如果我們同時間有很多方面的強制要求,我擔心會影響我們推進時的效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議員關注皇崗口岸每年額外7.5億元經常開支
【有線新聞】保安局向立法會申請16.6億元用於皇崗口岸重建的港方口岸設施工程,有議員關注撥款之外,每年額外需要7.5億元的經常開支。 林筱魯 :「香港這方面管理的部份,7.5億元支出是針對甚麼?」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我們自己現在取撥款的部份,就是用於11個部門,其中有9個部門要進駐大樓,無論是為旅客、小車,清關的設施、自己的電腦系統,燈油火蠟、保安清潔會劃分界線,以南屬於我們,以北由深方負責。」 陳紹雄:「做過建築物土建部份,有時候未必分到港方或深方。」卓孝業:「每層分隔線未必同一位置,很視乎功能,有些管道穿過兩邊,無可能我只修補自己那邊,不處理對方那邊,所以維修保養團隊到時會協商。」 保安局稱,查驗證件時取得的資料會交由雙方各自清關,不存在資料外送。又稱未來對免出示證件通關持開放態度,預計今年第四季動工,約在一年內完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政府首兩季收約3.6億元酒店房租稅
【有線新聞】政府今年首兩季收到共約3.6億元酒店房租稅。 政府今年1月起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稅率為3%,今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別收到約為1.9億元和1.7億元,預計全年徵收的稅項達9.7億元。根據旅發局數字,今年上半年的平均酒店入住率及過夜旅客人次,比2024年同期分別上升約2%及7%,認為旅客選擇旅遊目的地時考慮多方面因素,酒店房租稅能為政府提供穩定收入,同時不會影響巿民,政府現暫無計劃調整相關稅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梁振英:香港擁有開放的基因 就不怕營商環境競爭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一個國際生物科技論壇致辭指,香港擁有開放的基因,是國家及世界的超級聯繫人,香港只要認清定位,了解內地發展步伐,就不怕營商環境的競爭。 梁振英:「香港不在成本上競爭,我們在價值上競爭,香港一直都有價值,在國家及世界的眼中。要提升我們在國家及世界的價值,香港應該時常了解內地在生物科技的急速發展,這是廣寬的空間,變化是急速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李家超:香港是亞洲連接世界合作首選門戶
【有線新聞】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一連兩日在灣仔會展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說香港是唯一背靠中國、聯通世界的城市,是理想的「一帶一路」樞紐、亞洲連接世界合作首選門戶。 李家超:「我們充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在全球高質量合作當中,雙重超級能力,讓香港不僅連接資本與項目,更注入活力、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每一項合作創造戰略價值,香港將繼續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這是我們對未來共同美好成果的承諾。」 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揭幕,有逾6,000人出席,包括90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官員和商界翹楚,預料首日將促成33份合作備忘和協議,涵蓋基建、金融及科技等領域,今屆新設「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環節,協助香港企業投入泰國和沙特阿拉伯發展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運輸署12.22實施新規打擊死車 部分原因可獲豁免 惟須確保不阻塞道路
【有線新聞】運輸署於12月22日起向兩年或以上未領牌車輛的車主發出通知書,要求在3個月內領牌、將車輛拆毀或送離香港,若屬等待零件維修送驗或作私人收藏的車輛等可獲豁免,但須確保車輛不會阻塞道路及有相關文件證明。 運輸署助理署長(行政及牌照)李美鳳:「零件未到,車主就要向運輸署提交,第一,是合格汽車維修公司登記文件,要有一間公司證明,以及正在訂購零件的資料,要有實際文件支持。如果只是作為私人收藏的情況下,首先要證明如何妥善保存車輛,例如有私人土地、私人車位,車輛不會霸佔公共通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流感疫苗|政府被指太遲公布接種計劃詳情 家庭醫生難計算自行採購數目
【有線新聞】新一年流感疫苗接種計劃,政府額外為指定家庭醫生採購10萬劑疫苗,每人預留100劑。西醫工會流行病委員會指,當局太遲公佈詳情,家庭醫生難以計算需要額外自行採購的疫苗數目,又指不能收取附加費的規定,令醫生難以控制成本。 西醫工會流行病委員會主席陳培光:「如果經政府買,不可以加附加費,令各樣考慮很複雜,例如一部分用正常價錢跟藥廠購買,一部分就用政府以低價購買,會否到時用完政府那批疫苗導致要加價,如果參加了,按政府意思,即使你用完政府那批疫苗,自己用正常價格跟藥廠購買的疫苗,都不能收附加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0日
藍田、屯門樂妍站今啟用 提供子宮頸癌乳癌篩查 將引入醫生轉介機制
【有線新聞】藍田和屯門的樂妍站今天起投入服務,將婦女健康服務整合至地區康健網絡,為未滿65歲的婦女提供女性健康篩查服務。 由東華三院營運的樂妍站今日起會新增藍田和屯門兩個服務點,連同舊有位於柴灣的服務站,以及油麻地和北角的兩個臨時服務點,為各區64歲或以下婦女提供健康評估、子宮頸癌和乳癌篩查等服務。 樂妍站主管醫生何書韻:「今年6月,A女士來到樂妍站接受子宮頸癌篩查,她仍然沒有症狀,而子宮頸癌篩查的結果發現她有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這個病變即是細胞裡面有中度或嚴重的變壞跡象,如不加理會,每100名初步檢診出的這種病變的婦女,有1至2個會發展成為子宮頸癌。」 除了原來的服務,9月起所有樂妍站同時會新增人類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檢測、乳房超聲波服務,以及3D乳房造影服務。政府會視乎服務種類資助部分費用。樂妍站稍後會推出醫生轉介機制,安排合適的病人到樂妍站接受預防性及基本基層醫療服務,並促進樂妍站與家庭醫生之間的合作。 基層醫療健康助理專員林瑜玉:「這個目的主要是支援已經參加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家庭醫生。當他們有這一方面的服務需要時,醫生可以直接安排婦女來到我們樂妍站,接受這個預防性的婦女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女同志供卵產子不獲登記為「父母」 高院裁定法例違憲 官:承認關係符嬰兒最佳利益
【有線新聞】一名女同志為伴侶供卵產子,但被入境處拒絕在出生證明書上登記為「父母」。高等法院裁定違憲,將與入稟人及政府一方商討,再頒令濟助。 在南非註冊結婚的女同志R及B,2020年接受互惠人工受孕,由R提供卵子,受孕後植入B的子宮懷胎,2021年在香港誕下男嬰。不過只有懷孕產子的B在出生證明書上被登記為母親,R其後入稟,法庭裁定按照現行《父母及子女條例》,R無法登記為「父母」,但裁定她是「普通法下的父母」,R再提司法覆核。 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裁定現有法例違憲,判詞指《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不禁止同性伴侶組織家庭,相反應該受到社會及國家保護,這種保護涵蓋在互惠人工受孕下出生的嬰兒。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嬰兒有權建立及發展與父母的關係,如果獲法律承認關係,對滿足嬰兒的基本社會要求是必需的,認可及宣布R是「父母」,就是她們的兒子的最佳利益。 他指不同意法庭將R裁定為「普通法下的父母」,形容這種宣告是「空泛」,無法確立《父母與子女條例》下的父母權利或義務,她們的兒子亦無法置於其中。高浩文指「父母」不是一種標籤,很難想像會在任何特定情況下規範父母的權利,高浩文強調已有適當的依據給予司法救濟,具體形式仍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流感|15歲男童染甲流併發休克 防護中心:已進入夏季流感季節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宣布,本港已進入夏季流感季節。 中心預料流感活躍程度短期內維持較高水平。開學後學校流感個案顯著增加,最近三日錄得24宗學校爆發個案,共影響276人。另外再多一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嚴重個案,涉及一名15歲男童,他周一起發燒、喉嚨痛、咳嗽及嘔吐,證實感染H3甲型流感,併發敗血性休克,一度留醫兒童深切治療部,目前已轉到普通病房,情況穩定。男童有接種流感疫苗,同班5名同學近日曾出現輕微流感病徵,中心會對學校進行醫學監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09日
中醫醫院|年底啟用 與三大學簽合作協議 盧寵茂:是中醫藥發展轉捩點
【有線新聞】香港中醫醫院12月11日投入服務,院方與浸大、中大和港大簽署合作協議,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中醫院啟用是中醫藥發展重要轉捩點。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見證香港中醫醫院與浸大、中大和港大簽署合作協議。日後中醫醫院用作教學醫院,與三家大學在醫院管治、人才交流以及醫療服務等領域合作,包括安排中醫藥專家參與臨床服務及為中醫藥學士學生提供培訓機會。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政府非常重視香港中醫藥發展,香港中醫醫院正是在中醫藥發展中一個旗艦機構。我們會由一直以來的社區基層的中醫藥服務,轉為開展第二層甚至第三層的中醫藥服務,而中醫醫院擔任一個轉化者角色。」 位於將軍澳百勝角的中醫醫院,由政府及浸大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營運,樓高8層,設有400張病床、70間診症室及45間治療室,以及中西藥房、放射診斷設施等。工程造價超過86億元,會在第三至四季分階段交付家具和設備採購,資訊科技系統等亦接近完成。 有西貢區議員關心將來醫生人手,當局指已設立人才庫,現時有約700名醫師及300名護士或後勤,會確保駐院中醫師有足夠支援。 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我們有三間大學已經有相關的本科生學位作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