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打風|天文台:考慮周六日間發三號風球
【有線新聞】天文台考慮星期六日間發出三號強風信號。 天文台預測位於菲律賓以東熱帶氣旋將於周五晚上至周六初時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屆時將發出一號戒備信號,預料隨後會逐步增強,周六稍後至星期一將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周六日間考慮發出三號強風信號,視乎熱帶氣旋與珠江口距離、強度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周日是否需要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天文台科學主任謝鈞澍:「目前根據預測,熱帶氣旋會逐步靠近呂宋北部一帶,當它靠近呂宋北部山脈,有機會受呂宋地形對它的強度和結構會有一定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廣東順德爆發基孔肯雅熱 逾470人染病 衞生署:存輸入風險、做好防蚊措施
【有線新聞】廣東順德爆發蚊傳疾病基孔肯雅熱,至少470多人染病。衞生防護中心指兩地往來頻繁,存在輸入風險,提醒市民做好防蚊措施。 衞生署衞生防護傳染病處高級醫生(流行病學)黃凱基:「癥狀包括一般來說常見的『熱疹痛』。『熱』,即是發燒,也是基孔肯雅熱的熱;『疹』即是皮膚會有紅疹;『痛』是關節痛。可以有些人士關節痛得嚴重,連身體也會扭曲。每人情況會有不同,一般來說幾日後一般健康人士可以有明顯改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立法會選舉|12.7舉行 上水兩校擬設邊境票站
【有線新聞】12月7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將於上水設立兩個鄰近邊境投票站。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安排,計劃設立約600個一般投票站,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當局計劃在上水港鐵站附近兩所學校設立鄰近邊境投票站,相關選民必須預先網上登記,選舉事務處亦正考慮是否增設其他鄰近邊境投票站。今次選舉將沿用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已強化三重確認制度保障安排,並由獨立第三方承辦商進行獨立負載及壓力測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6日
皇后山邨瀝青|水務署證實藍色沉積物源頭 來自邨外供水喉管閘掣
【有線新聞】皇后山邨及山麗苑食水事件,調查發現藍色沉積物來自屋苑外的供水喉管閘掣。 水務署向食水安全諮詢委員會匯報溯源調查,除了早前已經證實是喉管瀝青的黑色沉積物,藍色碎塊亦都證實來自閘掣內壁保護塗層,其中一個源頭是屋苑外位於龍馬路的閘掣,署方會繼續查找屋苑內閘掣是否有同樣情況。委員會接納水務署的報告,並促請水務署盡快落實改善措施,包括年底前鋪設新的永久喉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6日
馬季煞科日 逾2.6萬人入場 單日投注額超過16億元
【有線新聞】跑馬地馬場晚上舉行馬季煞科賽事,連同沙田馬場,共有26,000幾人入場,投注額逾16億元。 煞科日傍晚6時半開跑,全晚有9場賽事,吸引不少市民入場觀賽,看台及跑道旁都擠滿馬迷。賽事期間亦有現場音樂及煙火表演,騎師賽後則在跑道與馬迷互動,而新一個馬季將於9月7日開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6日
本港戲院數目比五年前少九間 羅淑佩:戲院營運應由市場主導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說,截至上周四本港有52間戲院,比5年前減少9間,會繼續向業界提供不同層面及性質的支援。 局長羅淑佩回覆立法會書面質詢,說戲院過去兩年面對多方面挑戰,包括串流平台興起、欠缺具市場號召力的電影、租金和運作成本高昂、觀眾觀影和消費習慣轉變等。當局會密切留意業界困難和需要提供人才培訓、電影製作支援計劃舉辦全港戲院日等,亦會繼續透過文創產業發展處及電影發展基金支持香港電影。 她強調,戲院供應及營運應由市場主導,現階段沒有計劃拍賣土地時要求設立戲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6日
廣東順德爆「基孔肯雅熱」 15天錄478宗 衞生防護中心籲做好防範
【有線新聞】廣東順德爆發經蚊傳染的基孔肯雅熱,衞生防護中心指輸入風險增加,呼籲做好防範。 中心指爆發集中在順德樂從鎮、北滘鎮及陳村鎮,過去15天已錄得478宗,全部患者症狀輕微。基孔肯雅熱病徵與登革熱相似,包括發燒、頭痛、噁心及出紅疹等,個別患者會有關節痛後遺症,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香港近五年都無錄得個案,但市民頻繁往來粵港,輸入風險增加,台灣、新加坡等地都有個案,呼籲市民由這些地方回港,應在14日內持續使用昆蟲驅避劑,防止本地傳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6日
立會通過修例 准物理治療等看症免轉介 業界料部分安排可年底實施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修例,病人在指定情況下可毋須醫生轉介,直接接受物理與職業治療服務。政府正草擬相關臨床指引,物理治療師學會相信將會涵蓋所有肌肉骨骼問題。 「我宣布議案獲得通過。」《輔助醫療業條例》修訂後,病人可於指定情況下毋須醫生轉介,接受物理治療師與職業治療師服務,包括出示一年內的醫生或中醫診斷證明,在指明的健康及緊急情況下,更可以免除相關診斷,當局正草擬緊相關臨床指引。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基層醫療署已成立專責小組,負責制定適用於基層醫療系統中,評估與處理常見肌肉骨骼疾病的相關臨床指引,目標是在今年內完成首份臨床指引草擬工作,讓物理治療師管理委員會在適當修訂專業守則後落實執行。」 修例亦容許註冊中醫師轉介病人接受放射診斷及病理化驗等服務,香港中醫院會在今年投入服務時即時落實,但私人執業的中醫則未有時間表。選委會界別(民建聯)陳永光:「只是就中醫轉介提供法律框架,並沒有訂明轉介安排的執行細節。我一直要求政府制定中醫轉介時間表,但當局表示不適宜法律條文中,轉介守則加入時限。」 盧寵茂則指,中醫藥及相關專職醫療業的管理委員會會爭取在一年內,就基礎轉介項目達成共識、落實安排,之後再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6日
DSE放榜|有考生即場報讀副學位:做多兩手準備 恒大:非本地生申請升逾兩成
【有線新聞】大學聯招以外,考生還有其他不同出路,包括自資學位、高級文憑或副學位等等,即使有網上報名,有考生取得成績後都即場去報讀和面試。 職訓局有13,000學額,涵蓋超過140個課程,是八大以外很多考生的選擇,統一收生中心於放榜後都很多考生來到。 考生Clara:「本身對酒店的模式有興趣,中三時聽老師建議,了解旅遊與款待的講座後,就對它有興趣就選修這科。」 考生Matt:「剛剛收到DSE成績不太理想,報讀VTC打算駁回大學。」 即場報名以外,還可以即場面試,有沒有著落很快就知道。港大附屬學院副學位也是很多考生選擇的出路,賣點是有機會銜接八大。 考生Alva:「今次考試英文比較差,做多兩手準備,規劃自己未來路線,想報社會科學,對做社工有興趣,對未來出路亦較好,感覺現在的人都需要輔導。」 考生Wilson:「營養、食物安全還有工商管理,因為我想成為營養師,我現在正朝這個目標發展。」 越來越多內地生報名,今年預計多一成二,考生面對的競爭比往年更大。來報名的考生部分可能為買一個「保險」,萬一八大落空都仍然有學位,但要留意取錄後繳交留位費的時限,否則可能連「保險」亦會錯失。 自資學位也是「搶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6日
書展|有學生、家長到場買習作 羅淑佩花近千元買書 參展商稱多了旅客入場
【有線新聞】一連七日的書展在灣仔會展開鑼,今屆主題是「飲食文化.未來生活」,排頭位書迷等了十個小時買到心頭好,也有學生和家長來買習作。 書展開鑼,排頭位等了十個小時的書迷一個箭步衝入會場,用110元買到心儀作家林詠琛的新作。杜先生:「今次終於買到最新簽名小說,還要是紫色,因為好多年,我想找紫色的簽名都未找到,可以回家休息一下。」 「今日書展真的很興奮。」吳同學:「今天我是八時出門,在元朗過來。」Hannah:「因為我即將升中一,想為文憑試做好好的準備,以前師兄有說『讀書是我的本份』。」楊小姐:「預算都是一、兩千元左右。(會買甚麼?)練習、主要都是呈分試,因為有個小朋友即將要考呈分試,所以都準備一下。」 參展商說多了旅客入場,預計生意按年多一成。書展參展商文麗玲:「一些相關國情或者香港專題書,因為不論本地讀者、海外讀者,甚至大灣區的讀者都對這個題材相當喜愛。」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花了九百多元買了七本書,包括《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宜家港公屋》以及《蔡瀾活過》等,又到展區試玩互動心理測驗,系統還向她推介食譜。羅淑佩:「對生活有一定標準,不會輕易妥協,總是努力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6日
35+顛覆政權案|黃碧雲、林卓廷一方指否決預算案原本不屬「35+計劃」
【有線新聞】35+顛覆政權案上訴申請聆訊繼續,黃碧雲及林卓廷一方指,「攬炒」及《墨落無悔聲明》原本不在「35+計劃」之內,亦不應單以胡志偉的發言裁斷民主黨一致同意否決預算案。鄒家成一方就爭議原審法官多次干預提問,無法獲得公平審訊。 代表黃碧雲及林卓廷的大律師沈士文指,「攬炒」及《墨落無悔聲明》都不是「35+計劃」的正式倡議,初選結束後各組織者正正因為計劃被騎劫而退出,所以即使有交表和競選,不足以構成串謀顛覆的核心。 對於民主黨前主席胡志偉在選舉論壇承諾「每一個人」都會否決預算案,沈士文說政黨內部對議題不一定有統一看法,不同意原審以此代表所有民主黨黨員的立場。又認為林卓廷表明政府派錢會投贊成票,沒有跟從論壇筆記要否決,但原審就以筆記內容去定罪,形容是重大錯誤。 案中判刑第二重、要監禁7年9個月的鄒家成代表大律師關文渭陳詞,指鄒家成認為政府會取消初選勝出者參選立法會的資格,從不相信謀劃關鍵的「35+」。他發起《墨落無悔聲明》是想傳統政黨達成協議,是與其他發起人、簽署人的協議,與戴耀廷及其他「35+」組織者不同。上訴方亦認為,原審憑鄒家成提倡本土理念就裁斷他同意參與謀劃是很危險,又質疑法官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6日
擬港珠澳大橋試行人面識別通關 鄧炳強:研究在蓮塘口岸「合作查驗」模式
【有線新聞】立法會大會討論疏導陸路口岸人流,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有計劃在港珠澳大橋試行人面識別通關,又說已開始與內地部門研究在蓮塘口岸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 上半年2,360萬訪港旅客中,七成是內地旅客、約有1,780萬人次,按年增加一成,多位議員關心如何提升陸路口岸的通關效率。 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人面識別大家都好期待,可否分享短期或中期會否在哪個關口試行。」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沙頭角檢查站行了先導計劃也是成功的,下一步打算在港珠澳大橋用先導計劃,現時正進行系統改善基站設計和測試。」 選委會界別林順潮:「局方會否考慮在人流最多羅湖口岸和福田口岸,在短期內使用兩地一檢通關模式。」 鄧炳強:「我們檢視過蓮塘/香園圍口岸有可能嘗試,已就此方向與內地有關當局研討中。對於老舊大樓如羅湖地方較狹窄,如在現有地方做『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挑戰非常大,我們要務實處理。」 不少旅客來港參加娛樂或體育盛事,鄧炳強說交通和口岸部門有就大型演唱會等作出超前部署,有議員提出可否在相關日子延長通關時間。鄧炳強:「就落馬洲皇崗口岸,我們留意到跨境旅客主要在大型演唱會結束後45分鐘後陸續到達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