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梁振英專訪|稱有人勾結外國斷送額外治權 中央只管國防外交屬曲解基本法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接受本台回歸系列專訪時指,中央過去25年給予香港的高度自治權,較基本法通過當年更大,但有人得寸進尺、勾結外國,迫使中央不得不出手,又說如果以為外交、國防以外其他事情都是由香港自己管,是曲解基本法。 「高度自治」四個字清楚寫在基本法,25年來不同人有不同解讀,回歸前擔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的梁振英說,有一種理解一定錯,梁振英:「外交、國防由中央負責,不等如其他事情都在香港自治範圍內,有說法指外交、國防由中央負責,其他全部由香港管,這是曲解基本法。(香港的日常事務,港澳辦、中聯辦不時提意見,特區政府難道有權不聽嗎?)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中國政府及在港代表關心,說到底我們是國家一部分,不排除有個可能性,在醫療問題上、老人照顧的問題上,以至解決房屋問題,我們都需要中央或內地地方政府協助。中央任命特首及主要官員後,他們的表現如何?中聯辦在香港應該有角色、有責任向中央人民政府反映。(任命是否等同於聽命?)根據基本法。」 寫在基本法的,還有特區要自行就基本法23條立法,梁振英說中央一直很有耐性,直至2019年,梁振英:「中央一直沒有強迫香港進行基本法23條立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林鄭認官民關係不佳 歸因反修例事件及防疫措施 不擔心換屆政策不連貫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顧5年任期,說市民與政府關係不太好,主要源於反修例事件及疫情,又說相信下屆政府會延續現屆制訂的政策。 5年任期來到尾聲,林鄭月娥承認與市民關係不太好,林鄭月娥:「2019年中發生了這些事,如果他是屬於參與社會動亂的人,他一定不滿政府;如果他是屬於中立的人,都會認為為何弄得社會那麼亂。抗疫期間經常關閉處所,不讓人做這樣、不讓人做那樣,心情是有些鬱結,心情不好時當然對政府有些意見,這我也很平常心,我認為這是正常的。」 新一屆政府班子出爐,有人形容是林鄭班底「清零」,她說不擔心政策不連貫,林鄭月娥:「我現在聽到的是現屆政府的政策在下屆的延續性很高,無論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或者明日大嶼的交椅洲填海。甚麼叫「林鄭班底」?在我任內至這一刻,我的司局長就是我的班底。我的司局長個人有甚麼取態,等於我自己有取態,就是我不想再連任,交棒,所以個別官員都有自己的考慮。」 林鄭月娥又說自從宣布不連任,如釋重負,林鄭月娥:「(退休後如何平衡家庭生活?會不會多些時間還給林生?)我想現在他也擔心我每天煩着他。(找多些朋友)是,所以我都打算各自精彩。」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走過25年|住屋民生篇.上
【有線新聞】我們從小在書中學懂香港是「地少人多」,長大後就更加切身體會到何謂寸金尺土,香港標準車位面積130呎,比市面上的不少劏房大,但香港人住得小不代表住得便宜,劏房呎租隨時比豪宅貴,輪候公屋?等六年也未必等到,想置業買樓亦非易事。到底這個一直困擾香港的問題如何解決?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走過25年|住屋民生篇.下
【有線新聞】劏房香港人見慣見熟,還有籠屋、板間房和天台屋,90年代已經成為「香港特色」,近幾年他們有個統稱,叫「不適切住房」,「貼地」些說即不是人住的地方。 住屋問題以外,困擾香港的還有貧窮,政府2013年以住戶入息中位數的一半,正式劃出貧窮線。貧窮人口在政策介入前,由10年前的131.2萬人,升到前年的165.3萬人,幾乎四個港人便有一個貧窮。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候任官員晤傳媒 盧寵茂:全民檢測按數據行事 麥美娟引毛澤東說話形容未來工作
【有線新聞】新一屆政府會否做全民檢測?區議會又會否改組? 新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由教育局局長出任,他就一度陶醉於上司發言,甚至要閉目領略,但「精神」旅遊的他,都說要多去實地考察。 候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我個人是否有曾到訪M+博物館,我暫時沒有機會前往,因為我見到社會都有很多人去,我都讓他們先去,但當我上任後會爭取盡快去看看。」 新入政府的現任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說,抗疫是上任後的重要使命。候任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我們要做到循證抗疫,為香港連接國際、連通內地,我們共同塑造一個健康的香港,融入國家的健康中國。」 要融入「健康中國」、免檢疫通關,是否要跟內地一樣全民檢測呢?盧寵茂:「全民檢測牽涉很大資源,一般全民檢測只是在疫情剛剛開始,或者疫情已受控後,將社會中很小量的隱形傳播者找出來。內地有很多很好的政策,但這些政策哪些適合在香港實行,需要我們要研究香港一些數據及跨部門統籌。」 34年前在社區當青年大使的麥美娟,將會執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成為首個工聯會出身的局長,亦承接由民建聯坐穩10年的政策局。她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自毛澤東的一句話形容未來的工作。候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林定國今稱一地兩檢最符港利益 拒評悼念六四是否合法 強調無懼美國制裁
【有線新聞】候任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說,要刷亮香港法治這塊金漆招牌,而四年前說過容許一地兩檢,是基本法最大倒退的他,接受任命後有新的看法。 林定國和張國鈞,一個是大律師、一個是律師,雖然頭銜相差一個字,但兩人都覺得,維護法治是必不可少。 林定國:「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在憲法下、在基本法下,必要履行一個最基礎的任務。社會是不穩定的話,有沒有可能有一個客觀環境,容許我們處理其他社會問題呢?」 候任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 我會利用我在不同議會的經驗,做好聯繫持分者的工作,對外刷亮我們法治這一塊金漆招牌。」 為了保住這塊招牌,四年前曾經前說過,容許一地兩檢是基本法最大倒退的他有新看法。林定國:「過了這麼多年,事實證明這個安排不單止合法,亦最符合香港實際整體利益。」 至於悼念六四是否合法,他說不評論,但強調不會屈服在美國制裁之下。林定國:「他們要做甚麼,不是每樣事情都能控制,問題是我們用甚麼態度應對,才是關鍵。正如剛才候任特首說,對制裁我們的態度很清晰,他用了四個字『嗤之以鼻』。我個人來說,我絕對不會害怕這些事情。」他又說香港在國際間的法治水平,排名不低,未來會繼續維護法治。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首次無政務官任司長 李家超︰用人唯才 劉兆佳:紀律部隊維護國家安全嬴中央信任
【有線新聞】新班子包括特首及政務司都是紀律部隊出身,而政務官無法「擔正」做司長,是歷屆政府中首次,有學者認為政務官的絕對優勢已經失去。 政務官出身的黃偉綸,最近7年統領工程及土地規劃部門,推動過土地大辯論、落實發展粉嶺高球場、6千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等,他85年港大畢業後加入政府,曾任職多個部門及決策局,包括政府新聞處處長及海事處處長等,在17年離開公務員隊伍,加入「熱廚房」。 另一位副司長,63歲的卓永興,退休前是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他81年加入警隊做督察、3年後才轉做「文官」,做過食環署署長,及勞工處處長等,做到2019年退休,之後數度復出,包括在反修例事件期間,出任對話辦公室主任,最近做過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 以往特區首長及第二把手,至少一人有政務官背景,但今次新班子首兩位都是紀律部隊出身,政務官最多只晉身副司長,李家超被問到這個安排,是否反映新一屆政府會列維護國家安全為首要任務。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大家很多時都給固有角度,去主導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在我去選擇人才參與我的問責班子時,我沒有很認真考慮他屬於甚麼職系。我最主要的考慮是他的能力、知識及經驗,是用人唯才。而國家安全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增1,276宗確診 歐家榮:升勢慢、不會重回第五波高峰 BA.2分支患者須送隔離設施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1,276宗確診,本地個案佔1,161宗、多2人死亡。衞生防護中心指,本港現時個案升勢緩慢,相信不會重回第五波高峰時的水平。 新增的一千多宗確診中,本地個案佔1,161宗。衞生防護中心說,難以估計確診宗數會上升至甚麼水平,但上升速度相對第五波初期較慢。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當然不希望會大幅上升,暫時無證據顯示個案會上升得很快,不像2月尾至3月般、兩至三日個案數字就升一倍。現時有上升,但趨勢是逐漸上升,肯定不會回到第五波高峰時的水平。」 新增的14宗BA.2.12.1變種病毒個案,6宗源頭不明;中心又分析現有個案,有250宗是本地感染,其中80宗源頭不明。中心說這種病毒傳染力較高,有關患者及密切接觸者,須入住檢疫及隔離設施,不可居家隔離。 院舍方面,沙田賽馬會善寧之家,有一名院友及一名兼職物理治療師染疫。中心說院友的家人曾探望他,家人暫時無確診,相信他是被員工傳染。 警察行動部再多1人確診,累計23宗個案。中心說同一部門共有139名警員,未有受感染的人要在周三及周四,做多一次核酸檢測。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父親節市民到酒樓慶祝 負責人指早午市旺、晚飯訂座少 生意較過往減三成
【有線新聞】今日是父親節,不少市民一家大小到酒樓飲茶慶祝,酒樓負責人說早午市生意爆滿,但整體生意仍只得過往的六七成。 被三個女兒圍著親吻,這麼甜,難怪爸爸笑到見牙不見眼。食客楊先生:「非常開心,小朋友都愛錫自己,趁有這個機會,沒甚麼(防疫)限制多外出用膳。」另一位食客湯先生:「都很開心,看見她慢慢長大,她很懂得關心人,希望她讀書聰明些、乖些。」 不過都有父親要開工,無子女陪著過節。酒樓職員陳先生:「我們習慣了,很少過父親節,提早已經過了節,多開工當然好,可以多賺錢。」 酒樓負責人說疫情緩和,早午市都滿座,但晚市訂枱就少了。負責人蘇萬誠:「好多時候父親節有宴會,現時零宴會,特首自己都取消她自己的宴會,今年8人一枱始終好一些,此消彼長,生意額只有六至七成左右。」蘇萬誠說希望疫情早些完結,可以重開所有座位,回復疫情前的生意額。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林定國接掌律政司 大律師公會前主席 曾批一地兩檢「基本法最大倒退」
【有線新聞】律政司司長由林定國出任,是再有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走入「熱廚房」,而曾為李家超助選的張國鈞,是首位加入律政司的立法會議員。 林定國:「為爭取消費者權益,遏止不良營商手法起到正面作用。」近年見林定國,都與他大律師老本行無關,他很多公職,不只做消委會,還加入監警會,曾關注反修例案件。林定國:「法官判案時對個別警員都有負面批評,包括作出不誠實證供,警方制度有否跟進行動?」 林定國港大法學學士畢業,在英國考獲國際法碩士,1992年起做大律師,執業21年獲委任為資深大律師,曾做暫委法官,6年前當選大律師公會主席,率團上京拜訪港澳辦,向京官表達一地兩檢爭議大。林定國:「你說是就是,但你說服不了我。」最終人大通過一地兩檢合作安排,林定國領導的大律師公會發聲明,形容是基本法最大倒退,林定國:「沒想過,不代表我們可以用牽強方式去解讀現存條文,會引起很多香港人擔心及焦慮。」林定國:「現在的言論真的頗嚇人,中央政府給予壓力法官。」 在任期間,亦曾經反駁外間質疑上訴庭改判雙學三子監禁的案件,林定國:「不能隨便說這宗案件看到司法獨立受損,好像談法律是很迂腐的一件事,忽視了一些所謂公義、權利,並非反映客觀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陳國基將掌政務司 曾稱不畏美國制裁 任入境處處長間處理李波「被失蹤」事件
【有線新聞】特首辦主任陳國基將出任新一屆政府的政務司司長,他現時亦是國安委秘書長,前年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後,曾表示毫不畏懼。 特首林鄭月娥會見當選的李家超,特首辦主任陳國基亦在場,他將會由現屆政府過渡新班子,出任政務司司長。這份工作,他並不陌生。早在李家超辭職參選,林鄭月娥宣布不會任命或署任新的人選,司長的部分職務就分派予陳國基。林鄭月娥:「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副主席每周的例行會議,我已經指派了特首辦主任陳國基負責。」陳國基:「當林太問我是否出任這位置時,我是基本上沒怎麼考慮、即時答應,我以後也會用坦誠的態度,跟不同人士溝通。」 陳國基2017年履新候任特首辦主任,他亦是林鄭月娥班子第一位登場的官員。這位大內總管,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擔任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美國制裁中港官員,他亦榜上有名,表明毫不畏懼,說要讓市民看清美國的無理和橫蠻。 63歲的陳國基,1982年在樹仁學院社會學系畢業,由助理入境事務主任做起,1998年曾派駐北京,2011年獲國務院任命為入境處處長,任內曾將八九學運領袖吾爾開希遣返台灣。陳國基:「目的並非真正旅客時,我們就不會讓他入境。」 任內最大的風波,要
- i-Cable
- 2022年06月19日
13官員留任或升調組新政府 特首、政務司列外國制裁名單 李家超:嗤之以鼻
13官員留任或升調組新政府 特首、政務司列外國制裁名單 李家超:嗤之以鼻 【有線新聞】國務院任命特區新一屆政府主要官員,三司十五局中,13人是由現屆政府留任或升任,亦有6個新面孔加入問責班子,包括3位立法會議員。 新班子名單出爐,李家超下午與這26人,在政府總部見傳媒。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我的團隊是一支多元、團結、忠誠和執行力強的團隊。」 「第二把手」政務司司長,由特首辦主任陳國基出任,他與李家超同樣被列入外國的制裁名單。李家超:「一些霸凌的國家,嘗試用一些所謂制裁的手段,去嚇怕特區的官員。更加令我們堅信不移,繼續我們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應有的職責。我會嗤之以鼻、我不會理會這些所謂制裁,亦不會主動理會他們如何發展。」 新班子將在7月1日履新,財政司司長繼續是陳茂波;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林定國,接替鄭若驊做律政司司長。新設的副司長職位,由創科局前常秘卓永興、現任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國鈞出任。與李家超合作超過十年,保安局常任秘書長葉文娟,成為新一屆的特首辦主任。 政務司正副司長會管轄9個局,原來的7個局長無得留低,只有鄧炳強、曾國衞和許正宇原位過渡;楊潤雄則平調,去新開的文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