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3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兩人罪名不成立 律政司就劉偉聰裁決提上訴 李予信裁決不提上訴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律政司確認就劉偉聰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裁決提出上訴。 47名被告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其中劉偉聰及李予信罪名不成立。律政司確認今天已就劉偉聰的裁決提出上訴,但沒有就另一被告李予信的裁決提出上訴,律政司表示沒有補充。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3日
簡約公屋|首批元朗、牛頭角項目6.24起申請 租金介乎740至2,650元 增設計分制
【有線新聞】首批簡約公屋本月24日起接受申請,4,400多個單位分別位於牛頭角彩興路及元朗攸壆路,會引入計分制,按申請人的家庭及居住狀況排次序。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不擔心少人選新界的單位。 方形開則工整方便擺放傢具,亦有獨立廁所,這裏是牛頭角彩興路的簡約公屋,約2,290伙,提供三款適合一至兩人,以至四至五人的單位;連同元朗攸壆路項目約2,150伙,本月24日起接受申請,預計明年上半年入伙。 租金方面,攸壆路項目由740至1,420元,彩興路項目租金介乎1,110至2,650元,是同區公屋的九折。約8.5萬個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合資格申請人會陸續收到房屋局發出的申請表,下月15日或之前遞交的申請會獲優先處理。所有單位不能自行改動間隔,而3至4人及4至5人單位就預設一些拉簾路軌,劃分不同家庭成員的睡眠空間,而拉簾就需要自行添置。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參考過渡性房屋的經驗,元朗項目約八成是一、二人單位;牛頭角項目同類單位比例只得六成六,大單位會較多。 申請亦設有計分制排優次,每人有底分100分,按居住環境、家庭狀況等加分。若已住在不適切居所滿三個月會加5分,住得越久加分越多;二人或以上申請、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3日
東涌巴士疑失控撞欄 15歲少年遭鐵枝擊傷送院
【有線新聞】東涌有巴士失事撞圍欄,數十名乘客由消防協助離開。 涉事的新大嶼山巴士停在達東路巴士總站,車頭損毀、穿了大洞。巴士中午接載22名乘客離開總站開往大澳,懷疑失控撞向路邊的候車圍欄,鐵枝擊傷一名15歲少年,他由救護車送院。由於巴士車頭大門遭損毀圍欄阻塞,乘客未能下車。消防員到場協助他們從車尾太平門離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3日
議員倡發展氫能、低空經濟 李家超:環境局下周一發表氫能策略 將繼續吸引資金來港
【有線新聞】互動交流答問會亦有討論推動新質生產力,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會繼續吸引資金來港,又預告環境生態局下周一將發表香港氫能策略,研究引入氫能有軌電車等。 互動交流會其中一節討論發展新質生產力,有議員建議加快發展氫能和低空經濟。選委會界別(自由黨)議員李鎮強:「現在內地的氫能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已經形成一條由研發原材料、製氫、儲氫、加氫,以致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李家超:「下星期一環境及生態局就會發表香港氫能發展策略,策略會解釋及介紹整體推動氫能發展,我們已經有計劃今年內推出氫能洗街車作為試點。」 選委會界別(民建聯)議員葛珮帆:「香港交通十分擠塞,市民叫外賣通常要等好久,當送達時食物溫度都改變了,內地外賣速遞公司已經採用無人機送外賣,希望香港可以盡快試飛。」李家超:「香港這樣密集的地方的確要控制航線,的確要做試點,這方面我們同事正研究。」 亦有議員關心如何吸引資金及培育本地企業,邱達根:「如何吸引更多私人企業、其他人士來港作為風險投資基金的集散地?」洪雯:「我認為我們的國際金融中心是離地的,資本在香港這個平台流通,從東流到西,從西流到東,但在本地是不扎根的。會不會考慮重新定義金融價值,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3日
黃大仙停電|事故未達新懲罰機制門檻 居民冀中電檢討:出生以來第一次
【有線新聞】黃大仙昨晚停電逾四小時,龍光樓、美東邨、黃大仙中心等約2,250戶受影響。有議員指即使有新懲罰機制,中電仍未須就這次事故罰款,認為門檻訂得太高,促請政府檢視。 停電期間,黃大仙下邨龍光樓的單位漆黑一片,有居民到樓下暫避;黃大仙中心南館一樣沒電,有商戶以枱燈照明,扶手電梯都無法運作,市民要步行到地下。停電還影響美東邨、現崇山等多幢大廈。受影響大廈四小時後陸續恢復供電,居民陸續返回寓所。 中電指星期三晚上約8時02分,一條11,000伏特電纜故障,導致黃大仙約2,250戶停電,到凌晨12時11分恢復,中電致歉、會調查事故原因。 中電已開始搶修故障的電纜,現場所見,工程預計要下星期三才完成。電纜搶修期間,中電安排了臨時電纜放在黃大仙中心南館外,有居民希望中電檢討。居民鍾太:「當時正在看電視,忽然間全屋黑了,出生這麼久都是第一次。中電要檢討一下為何維修這麼久,不知是否電路老化,這些四十多年的屋邨。」居民李小姐:「停電都是這麼樣,不能說習慣,也是意料之內、沒辦法。」 這次事故按新懲罰機制計算,總停電時數只得56萬多分鐘,遠遠未達1,500萬分鐘的懲罰門檻。有議員認為門檻太高,促請政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3日
港大風波|盧文端稱中央非常關注事件 稱若不配合調研小組是與特區政府「對著幹」
【有線新聞】全國僑聯前副主席盧文端說,相信中央非常關注港大管治風波,任何人若不配合調研小組就是與特區政府對著幹。 盧文端在《明報》撰文指港大校政風波已傷害港大聲譽和香港利益,是特區政府不能接受,中央政府也不願見到。政府成立小組調查研究反映事件提升到有效管治層面,所有人有責任全面配合,不可自行其是,故意阻礙,否則就是衝撞特區政府管治權威。 他又說若港大風波被外部勢力利用,攻擊香港在教育方面的優勢,破壞香港由治及興的穩定局面,對港大風波負有責任的人就會變成香港的「罪人」,期望各持份者以大局為重,切不可再火上加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3日
24歲男疑因金錢問題 遭禁錮東涌村屋內圍毆 警拘5男
【有線新聞】東涌發生非法禁錮案,一名男子疑因金錢問題與5名男子發生爭執,其後懷疑被眾人襲擊及禁錮在村屋內。警方經調查後拘捕涉案5人,案件仍在調查。 被捕的5名男子年齡介乎18歲至33歲。據報,24歲男事主早前因金錢問題,與5人發生爭執,其後遭人襲擊及禁錮於東涌道上嶺皮一村屋內。至今日(13日)凌晨近1時,警方接獲求助報案,遂派員趕至現場。 經初步調查,警方拘捕涉案的5名男子,他們涉嫌非法禁錮及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案件交由大嶼山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五隊跟進。至於男事主頭及腳部受傷,清醒被送往北大嶼山醫院治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3日
美田邨單位起火 男住客胸口有刀傷昏迷洗手間 警列縱火及企圖自殺案
【有線新聞】大圍美田邨有單位起火,消防救出一名男子,他身體有刀傷,昏迷送院。 起火單位在美庭樓低層,早上大約六時半,單位冒出濃煙,消防到場將火救熄,在洗手間救出一名54歲男住客,他胸口有刀傷,身旁有把六吋長的刀。警方列作縱火及企圖自殺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3日
黃大仙停電|經4小時搶修 凌晨陸續恢復供電
【有線新聞】黃大仙昨晚(12日)停電,大約2,250戶受影響,經過4個多小時搶修後.凌晨12時許陸續恢復供電。 凌晨大約12時20分,受影響的其中一幢大廈黃大仙下邨龍光樓恢復供電,居民陸續返回寓所,附近的現祟山及美東邨美德樓亦於凌晨近1時恢復供電。 中電指,昨晚大約8時,區內一條一萬一千伏特電纜故障,黃大仙中心及數幢大廈受影響,向受影響市民致歉,並會調查事故起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2日
匡智會兩間殘疾人士支援中心遭入侵 涉約2,000人資料
【有線新聞】匡智會轄下兩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伺服器遭黑客入侵,涉及約2,000位服務使用者、家屬、義工以及員工的個人資料。 匡智會指星期二早上,北區及觀塘西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伺服器遭黑客入侵,導致系統未能正常運作,部分內部文件被上鎖;事發後已即時中斷伺服器連結,並向警務處報案,以及向私隱專員公署及社署報告;又已採取即時措施防止黑客再次入侵,會方正就事件配合警方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2日
議員倡藉《九龍城寨》等電影推廣旅遊 運用電影發展基金培育本地編劇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本地電影發展,有議員認為,政府應借大賣的電影推廣旅遊;亦有議員建議政府運用電影發展基金,培育更多本地編劇。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票房大賣,不少旅客好奇城寨的歷史,有議員認為電影和旅遊的互動性強,政府應借機會推廣。霍啟剛:「2008年蝙蝠俠在IFC跳下去,全世界看到我們香港的美景,讓外國製作團隊到當地拍電影,拍電影便資助,推動或宣傳當地文化能資助更多。」鄭泳舜:「《飯氣攻心》令大家想起霓虹燈,《明日戰記》想起特效場面和盔甲,成立香港電影特色主題的旅遊園區,既可以成為觀光景點,也可以藉此推廣香港電影文化。」 亦有議員建議運用電影發展基金的資助計劃,發掘和培育更多本地電影創作,特別是編劇人才。謝偉銓:「劇本好的電影,例如我們有卓永興司長的兒子卓亦謙做導演的《年少日記》,收得非常之高。」吳傑莊:「一劇之本,最重要是劇本,能否增大投入,增加更多內地或海外的專家,一齊跟香港創作人寫一些好的劇本?」 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我們願意考慮如何優化我們的計劃,所以不時與業界商討如何將我們的計劃做得更好。」他說政府在多個海外電影節放映香港新導演的作品,提升他們曝光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12日
假學歷風波|有中介稱「保錄取」 蔡若蓮︰大學收生嚴謹、已加緊澄清
【有線新聞】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發現,有學生懷疑以假學歷入讀碩士課程,事件引起關注「保錄取」的中介機構。教育局說大學收生嚴謹,院校亦已加緊澄清不實資訊,提醒申請人提高警覺。 因應事件,有立法會議員向教育局質詢專上院校與留學中介關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各院校收生嚴謹,「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明確表示並無授權任何留學中介機構,取得任何程度錄取權,亦無承諾保證錄取經留學中介機構推薦申請人,更不存在內部推薦讓申請人保證取錄的途徑。對坊間或網上不良升學中介機構,聲稱可以保證取錄的不實資訊,以及教唆、違法等勾當,大學已加強留意。」 提出質詢的議員李浩然追問私立大學的相關情況。李浩然︰「如果一旦發現有使用虛假學歷成功入學,但已畢業的畢業生,局方如何處理?」蔡若蓮︰「我們整個社會,對不當、不實行為採取零容忍。其實無論自資院校還是公營院校,其實收生錄取原則一樣。我們是廉潔奉公社會,而且所有院校也必須符合防止賄賂條例要求。」 蔡若蓮說,院校已在其網站、社交媒體及入學申請澄清有關中介聲稱保證入學不實資訊,又提醒任何申請人要提高警覺,否則後果可以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