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
- i-Cable
- 2022年09月02日
增9,901確診、8人死 八旬翁快測陽性沒呈報倒斃家中 當局籲患者盡快求診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9,901宗確診,9,714宗屬本地個案,多8人死亡。其中一名82歲男死者染疫後沒呈報,十日後在家中暈倒、送院搶救不治,醫管局呼籲患者盡快呈報求醫。 單日新增9,901宗確診,比前一日輕微回落600多宗。衞生防護中心說,整體趨勢仍在上升,但上升速度不及2、3月高。張竹君:「因為當時大部分人、很多也沒打針,現時我們比較多人已打針,同有些人可能已感染、有相當免疫力,甚麼情況有群體免疫是科學問題,我們暫時不知。」 再多8名患者死亡,57至92歲,大部分有長期病患。其中82歲男死者沒打疫苗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但沒有覆診,他上星期一快測陽性,亦沒有呈報,十日後家人發現他在家中暈倒,送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時已經沒有心跳,搶救無效離世。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希望如果真的有老人家,他快速測試陽性,或自己測試陽性之後,記得到衞生署平台呈報,或找家人幫忙,都會看他有沒有看醫生,拿抗新冠口服藥。如果他沒有,我們可以替他預約指定診所。」 另外,醫管局更新指引,星期六起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員工,檢疫第五日核酸檢測呈陰性就可以提早一日、在第六日工作,之後要連續兩日做核酸檢測。劉家獻說曾與專家討論,
- i-Cable
- 2022年09月02日
元朗電纜橋大火|揭後備電源早已損壞多月 政府:會檢討通報機制 中電心意券被批無誠意
【有線新聞】6月元朗電纜橋大火,由於其中一個後備電源損壞影響復電,有議員發現這個後備電源原來壞了幾個月。政府說後備電源損壞毋須通報,事前不知道這件事,會檢討機制。 調查報告上星期出爐,環境及生態局和中電管理層再到立法會解畫。有議員發現大火發生前其中一個後備電源已經損壞,壞了數個月。 新界北(香港新方向)張欣宇:「政府部門,其實你們作為監管者,你是否知道這套關鍵的後備系統已經損壞了數個月都未修好?」 機電工程署署長彭耀雄:「我們事前不知事故,因為這是一個後備電纜,它的損毀沒有引致電力意外,亦沒有引致停電事故,所以當時沒有向我們報告。」 中電總裁蔣東強:「(後備電源)途經內地一個地方,幾個月前因為當地的建築工程令電纜受損。」 九龍西(西九新動力)梁文廣:「後備電源出現問題是否都要通報?」 彭耀雄:「有鑑於今次意外,我們會與電燈(力)公司檢討工作守則,進一步改善通報機制。」 為感謝受影響居民的諒解,中電事後決定派發100元心意券,讓他們在區內消費。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說真的我感受不到任何心意,『蚊蚊計較』、毫無誠意,很吝嗇、在傷口上灑鹽。」 選委會界別(民建聯)葛珮帆:「中電會否直
- i-Cable
- 2022年09月02日
周焯華等洗黑錢案 檢察院要求賠償特區82億元 合議庭主席拒取消旁聽、憂損公平性
【有線新聞】太陽城集團前主席周焯華等涉嫌洗黑錢案在澳門開審,他被控289項罪名,檢察院要求他和部分被告賠償澳門特區82億元。 載著被告的懲教管理局囚車由治安警電單車開路,抵達澳門初級法院。案件下午近3時才開審,有市民及記者早上9時已到場排隊領取旁聽籌號,周焯華的兒子有到庭,周柏豪:「順其自然,順其自然。(有沒有跟爸爸溝通?爸爸心情如何?)可以的。」 控罪指周焯華涉嫌創立及指揮犯罪集團洗黑錢和非法賭博等,獲利超過215億港元,非法投注金額達8,000億港元。犯罪集團被指隱瞞實際利益,令澳門政府無法徵稅,以及令六大博彩企業蒙受損失。 案件由三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審理,合議庭一開庭說21名被告有11人缺席,押後審訊至本月19日。除了21名被告的律師代表,多間博企澳娛、美高梅、永利、銀河和威尼斯人都有派律師出庭,有律師申請帶助手上庭被拒。 有律師建議如果法庭空間不足,可以取消旁聽席或改到更高級的法院審理,合議庭主席拒絕,說沒有旁聽會變成閉門審訊,公平性會受到質疑,已經增加椅子讓律師就座,希望律師不要有負面情緒或態度不合作。如果覺得文件太多中文字,需要助手協助,就要考慮是否適合接這單案件,經平衡防
- i-Cable
- 2022年09月02日
支聯會顛覆案|鄒幸彤不認罪 哽咽稱支聯會旨在建設民主中國 律政司阻播六四片段遭拒
【有線新聞】支聯會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裁判法院處理前副主席鄒幸彤的初級偵訊,鄒幸彤一方質疑控方證據不足,表明不會認罪。 鄒幸彤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這天的初級偵訊是裁判官轉介案件至高院前,檢視控方有無足夠表面證據指控鄒幸彤。鄒幸彤被裁判官問到答辯意向 ,她表明「無可能認罪,追求民主無罪」。 辯方之後展示控方呈堂的證物,播出支聯會創辦人司徒華的訪問及多年來的六四集會片段,其中包含89年的新聞片段,例如趙紫陽探望絕食學生、有人擋著坦克車前行,2014年那段就有司儀在台上讀出死者的名字及死因。 期間律政司起身打斷,說看不到片段與案件有甚麼關連,裁判官香淑嫻反問這些是控方證物,為何會不適合在庭上播放?律政司解釋片段有不恰當言辭,質疑鄒幸彤借法庭播片給公眾看。鄒幸彤一方反駁,說播片是要證明支聯會沒有宣揚或叫人使用暴力,裁判官最終批准繼續播片。 鄒幸彤作供時一度哽咽,說沒有想過2019年是最後一次六四集會,又說支聯會是連結香港及內地的團體培養一班關心中國事務的人,她不同意政府指控支聯會反中亂港,因為他們是要求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不應該混淆「黨即是國」。她完成作供後,代表大律師沈士文以
- i-Cable
- 2022年09月02日
小學概覽|官津小一淨減49班 有內地生因無法通關退學 教局:降開班線影響教學質素
【有線新聞】新學年全港官津小學,小一班數比去年淨縮減49班,60間小學小一要減班。有學界認為待本月教育局點算實際學生人數後,縮班情況更嚴重。 小一適齡學童持續下跌,根據最新公布的《小學概覽》,2022/23學年全港官立及津貼小學,核准開辦的小一班數有約1,700班,比去年淨減49班。有約一成三學校小一都減班,37間小學新學年只是開到一班。18區中減班最嚴重的是港島東,一共減8班、屯門區須減7班、黃大仙區減5班。 有屯門區校長指未能通關令不少學生退學。屯門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鄭筱薇:「我們近深圳灣口岸,內地學生這個區分比較多。小朋友因為不能通關選擇返回內地,選擇返回內地用網上視像形式上課已兩三年,選擇不如退學,在內地找適合的學校就讀。大家有競爭,採取任何手段去生存。」 學界估計教育局「點人頭」後,縮班情況更嚴重。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頗嚴重,未是真正數字。以去年北區為例,都有不少學校叩門階段減一至兩班。可能再少十多、二十班,學生人數減少主要有幾個因素,移民潮、封關帶來的影響。」 朱國強認為新學年開得一班的小學有機會被「殺校」,期望教育局降低開班線。 教育局說9月中點算學生人數後才能確定本
- i-Cable
- 2022年09月02日
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主席墮樓亡 公司稱因重病離世
【有線新聞】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主席離世,終年67歲。 報道指,盧克石油主席馬加諾夫周四早上在莫斯科中央臨床醫院六樓窗戶墮下、傷重不治。執法人員相信他是自殺,正調查事件。盧克石油證實馬加諾夫死訊,指他因為嚴重疾病死亡,但沒有提到墮樓。 盧克石油在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不久要求結束戰事,並對受「這場悲劇」影響的人表示同情,而今年來已有最少5名俄羅斯富商自殺。
- i-Cable
- 2022年09月01日
確診破萬、多11人死 15月大女嬰危殆 確診者改第七日CT值大於30可出院
【有線新聞】本港確診再破萬,新增10,586宗確診,10,342宗屬本地個案,多11人離世,即日起情況許可的住院病人第七天或之後的核酸檢測,CT值大於30就可以出院。 新增確診個案近98%都是本地個案,上一次確診破萬宗,已經要追溯到3月25日的10,405宗,衞生防護中心預計上升趨勢會持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預計不到速度會有多快或多高,但我們會觀察,及這些數字,我們較緊張的是入院數字或醫院的負擔情況,醫管局的數字我們會緊張一點。」 多349人住院,合共2,627人留醫,即日起住院確診者只要臨床情況許可,以及在確診第七日或之後,核酸檢測的CT值大於30就可以出院,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如果病人第一天有病徵或在樣本採集當天,而樣本是陽性,我們會稱之為『第零日』,接下來才是第一、第二日,但如果他沒有這些日子,他的核酸或快測陽性的當天就是第一天。」 多7名確診者危殆,包括一名15個月大女嬰,她星期二發燒,快測陽性,到星期四凌晨抽筋,送往聯合醫院急症室,現時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被列為危殆個案,她可自行呼吸,維生指數穩定,腦掃描也正常。至於留醫瑪嘉烈醫院的17個月大男嬰,他被
- i-Cable
- 2022年09月01日
粵港「逆向隔離」達共識 北上前在港隔離7日再閉環過關 選址河套方艙醫院
【有線新聞】粵港就「逆向隔離」達成共識,北上前在香港隔離7天後,閉環去內地不需要再檢疫。行政長官李家超指,隔離地點會在河套方艙醫院,與內地部門商討細節後實施。 李家超跟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等開完視像會議後,就「逆向隔離」達成共識,希望解決內地檢疫酒店不足問題,行政長官李家超:「『逆向隔離』的建議,即是香港赴內地的人員,先在香港隔離,再以閉環方式進入深圳,以符合內地7+3隔離規定,粵方和深方都表示支持。希望完成『逆隔離』的人士,不需要再在內地受到7+3隔離,初步來說我們都會考慮用河套(方艙醫院)作為試點。」 不過,兩地確診標準不一,實施「逆隔離」之後,可以增加多少名額北上,用甚麼口岸將閉環的人直送內地,未有答案,李家超:「我亦是一個相當心急的人,而且政務司司長在這方面都是很心急,包括標準、落實細節,以及我們用甚麼方式閉環,由我們『逆隔離』的地方上深圳。當然是專班會討論的細節事項,每個環節雙方都會針對,兩地疫情管控要求大家商討。」李家超說,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會與內地部門商討細節,一旦有共識會按程序報批實施。
- i-Cable
- 2022年09月01日
疫苗通行證降至5歲 到餐廳、戲院等須打兩針 有家長冀父母安心出行可儲兒童針卡
【有線新聞】政府預備將疫苗通行證實施年齡降至5歲,要打至少兩針,有家長認為如果落實推行,希望能將小朋友的針卡上載到父母的安心出行。 未夠12歲的小孩到餐廳用餐、看電影,現時父母掃描疫苗通行證便可以,但將來他們都要掃描。政府說預備將疫苗通行證實施年齡降至5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要求打兩針,在未來、可能下星期會有詳細細節公布,應該會有一、兩個月過渡期,希望有足夠時間讓家長帶小朋友打針。」 據了解,政府正研究的細節,包括將小朋友的針卡上載到家長的安心出行、要出示實體針紙或拍照。有家長不反對,但認為不應該太快推行,林太:「等一段時間,越來越多人打針,信心大了才推行。」 王太:「5歲的話都無可避免,大人都被迫打。(擔不擔心會再降低年齡,好像這小孩的歲數也要用疫苗通行證?)會擔心,可能會考慮未必在香港讀書。」 有家長希望小孩的針卡,可上載到父母的安心出行,丘先生:「難道我整天帶着針紙外出,證明小孩打了多少針。」蘇小姐:「5歲真的為難家長,5歲你要現備電子產品給他,再加上他玩電話,正常的家長真的不太接受。在這麼小的年紀便一定要打針,我認為是迫到人家沒有選擇。」
- i-Cable
- 2022年09月01日
中學全日面授11月收緊至九成三針 有學生憂半日課跟不上進度 校長對達標樂觀
【有線新聞】今天開學,部分兩針接種率達九成的中學,可以全日面授。11月前要將學生第三針接種率推高至九成才能維持做法,有學生希望繼續上全日實體課,會接種第三針 學生上學要做指定動作,消毒隻手。疫情升溫,有同學戴多個面罩,做好保護措施。觀塘這間中學,原本有九成學生已打兩針,已經可以全日面授,但之後要繼續全日制,便要11月前九成學生都接種三針。 中學生Sisi:「10月打第三針,相隔半個月才可以接種,上全日課可以認識較多朋友,與朋友一起吃飯。」 中學生Evelyn:「(半日)不及全日好,放學時間大約1時,學習會跟不上進度。如果是半日都沒有辦法,吃飯太遲,會肚餓。」 中學生Christy:「半日上堂時間較全日夠用,因為彈性時間,可能半日堂將所有科目壓縮到半小時,上課不會太辛苦,放學可做自己事情。」 校長說目前學生三針接種率大概只有15%,對於兩個月內要達標表示審慎樂觀,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校長林艷玲:「學生接種兩針的情況很快高過九成,亦都沒有匯報任何接種後不好的反應,相信再鼓勵打多一針不會太困難。學生喜歡參與活動,如果知道打第三針不能夠實現,就不能參與運動會、多元文化節、旅行等的活動或比
- i-Cable
- 2022年09月01日
游泳世青賽 港將麥世霆100蛙決賽獲「梗頸四」 僅落後第三名0.12秒
【有線新聞】秘魯舉行的世界青少年游泳錦標賽,香港代表麥世霆在男子100米蛙泳決賽得到第四名。 衝獎牌的最後一關,男子100米蛙泳決賽,麥世霆被編在第三線道,早一日的預賽游出1分02秒46,刷新香港青年紀錄,準決賽亦以第三快的時間過關,年僅16歲的麥世霆希望為香港男子代表在世青賽創歷史。 港隊代表在這項賽事得到獎牌,要數到2013年阿聯酋迪拜的一屆,當時女將何詩蓓分別在100米自由泳以及50米自由泳分別贏得一金一銅。九年後的這一天,出戰三個項目的麥世霆游完半程,時間29秒59、排第5,最後半程希望衝入三甲,力追之下游出1分02秒92,落後第三的波蘭泳手烏賓斯基0.12秒、得到殿軍。奧地利的拉丹洛域以1分01秒30率先到終點,0.34秒之差,力壓塞爾維亞的施雲奴域得到金牌。麥世霆之後,還會出戰200米及50米兩個蛙泳項目。 女將莫思騏在女子200米蝶泳得到第五名,決賽被編在第五線道,這位15歲小將預賽游出2分14秒47,25位泳手當中時間第2快。來到決賽,莫思騏反應時間0.7秒,沿途守在中游位置,結果以2分15秒26完成,未能衝擊獎牌。金牌由意大利的普加莉奪得,時間是2分12秒。
- i-Cable
- 2022年09月01日
聯合國報告:新疆有嚴重違反人權情況 中方批漠視人權成就:基於反華假訊息抹黑
【有線新聞】聯合國發表新疆人權評估報告,指當地有嚴重違反人權及歧視維吾爾族等少數族裔的情況,可能構成危害人類罪。中方反駁指控是謊言,旨在破壞中國穩定,阻礙中國發展。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今年5月到訪新疆後,遲遲未發表報告,直到四年任期最後一刻,40多頁報告終於出爐。報告指中方在實施反恐及反極端主義的策略下,有嚴重違反人權行為,對廣泛人權構成不當限制,而且有歧視性,經常影響維吾爾族及其他穆斯林社群,相關罪行定義模糊空泛;又指關於酷刑或虐待的指控,包括強迫醫療、拘押環境惡劣和涉及性暴力指控都可信,認為任意和歧視性拘留維吾爾族等少數族裔的程度,可能構成國際罪行,尤其是危害人類罪,情況急需政府和國際社會更廣泛關注。 報告建議中國當局迅速釋放被任意拘留的人,全面檢討針對國家安全和反恐等法律框架,確保遵守國際人權法,緊急廢除歧視性法律和政策。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回應時,稱未看到報告、但堅決反對:「我們不認為對任何人有好處,眾所周知所謂新疆問題,完全是帶有政治目的編造的謊言,旨在破壞中國穩定,阻礙中國發展。」 中方駐日內瓦代表團發布百多頁文件,批評報告漠視新疆的人權成就和恐怖主義的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