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太陽能板積沙塵 發電能力僅餘一成 超額進行任務料年底退役
【有線新聞】美國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因為太陽能板被太多沙塵覆蓋,可能到年底就要退役。近日洞察號以僅餘的電力,傳回最後一張自拍照,可以看見沙塵問題有多嚴重。 2018年5月5日美國太空總署的洞察號升空,六個月後著陸火星表面。它不是探測車,沒移動能力,是固定式的探測器,因為它研究的是火星地底。洞察號身懷兩大法寶,小型地震儀記錄地殼活動,地底探熱針量度火星地熱。透過這兩個儀器,洞察號發現火星的核心遠比之前估計的小。另外在過去數年錄得1,300多次的火星地震,其中於5月4日那次震度達五級,是記錄中最大規模的火星地震。 但洞察號最終遇上阻滯。它運作所需的電力來自一對太陽能板,數年間覆蓋的沙塵愈來愈厚,發電能力只剩10%。專家嘗試過用機械臂清理,但消耗能源太快,得不償失。5月25日太空總署公布最新照片,是洞察號於4月時耗盡僅餘電力的最後自拍,可以看見,與抵步之初相比,身上沙塵累積多厚,以現時的電力流失情況推測,相信到5月底就會油盡燈枯。不過洞察號起初的任務計劃只有兩年,現時運作近雙倍時間,已經是超額完成。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中方批布林肯抹黑中國內外政策打壓中國發展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散佈虛假信息、渲染中國威脅、干涉中國內政、抹黑中國內外政策,目的是遏制打壓中國發展、維護美霸權強權。 外交部重申台灣、涉港等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又批評美方口中說的「競爭」,實際是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大搞非法單邊制裁,嚴重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又指中美關係要走出當前的困境,美方必須摒棄零和博弈的迷思,放下圍堵遏制中國的執念,停止破壞中美關係的言行,中方拭目以待。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新西蘭總理阿德恩下周二晤美國總統拜登
【有線新聞】新西蘭總理阿德恩下周二會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談及印太地區競爭升溫的局勢。 正在美國訪問的阿德恩周四於哈佛大學發表講話後〝透露將與拜登討論印太地區越趨激烈的競爭等問題。阿德恩認為新西蘭與美國在多方面觀點相近,強調美國對區內經濟扮演重要角色,期望美方影響力持續甚至提升。她亦會約見副總統賀錦麗。 阿德恩這次訪美還會尋求擴大對美出口,吸引遊客到新西蘭,並遊說美國重返2017年退出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白宮:斐濟加入「印太經濟框架」
【有線新聞】美國白宮公布斐濟加入「印太經濟框架」,是首個太平洋島國加入。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初訪日期間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框架」,白宮周四確認斐濟亦會加入,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歡迎斐濟成為第14個初始成員國,稱「印太經濟框架」成員來自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大洋洲和太平洋島嶼,展現印太地區全面區域多樣性,斐濟的加入有助應對氣候變化和建立潔淨經濟,華府期待深化美斐夥伴關係,造福太平洋。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中澳外長同時出訪太平洋島國鞏固地區影響力
【有線新聞】外交部長王毅由所羅門群島轉抵基里巴斯,繼續南太平洋八國外訪之旅。澳洲新任外長黃英賢,在斐濟訪問期間重申關注太平洋國家對華合作,強調區內安全問題應由區內決定。 外長王毅車隊在基里巴斯展開4小時旋風式訪問,民眾夾道歡迎。基里巴斯今年因應疫情封關,但當局特別批准王毅及隨行人員入境。王毅與當地官員會面,商討漁業、醫療、教育等議題,基里巴斯是王毅太平洋之行第二站。 他前一日先到訪所羅門群島,強調會致力發展與島國於不同領域合作,形容南太地區應是合作舞台,而非惡性競爭的擂台。 他與所羅門外長見記者時,回應中所安全協議引發的顧慮,強調中國無意在當地建軍事基地;又稱太平洋島國不是誰家的「後院」,有權自主選擇,不做別人的附庸。 內地傳媒報道,王毅這趟10日八國之旅,幾乎涵蓋所有太平洋建交島國,到訪斐濟期間更將會出席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加強合作,惹來澳洲等區內外國家關注。澳洲外長黃英賢:「我們公開表明關注,所羅門群島與中國的安全協議,因為我國與其他太平洋國家也認為此舉會招致後果,我們認為重點在於區內安全應由區內決定。」 正在斐濟訪問的澳洲外長黃英賢稱尊重太平洋國家與外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美國警方被批應對得州小學槍擊案不力
【有線新聞】美國得州小學造成21人死亡的槍擊案,警方承認槍手在校園作案整整一小時,警員才攻入將他擊斃,外界質疑警方反應遲緩,校方保安措施亦不夠周全。 美國得州尤瓦爾迪的羅布小學發生槍擊案期間,大批家長趕到校外。網上流傳片段見到,部分人與警員爭執,更有人試圖衝破封鎖線,他們不滿警員遲遲未攻入校園,制服槍手。 這宗造成21名師生死亡的校園槍擊案,警方承認槍手闖入學校整整一小時後,才被擊斃。 警方指周二早上約11時半,槍手拉莫斯在小學附近將自己的小貨車撞毀,之後爬過學校圍欄,12分鐘後,通過未上鎖的後門進入學校其中一座建築物。2名警員4分鐘後進入學校追捕,但被槍手開槍擊退。 約1小時後才有增援警員到場,與拉莫斯駁火把他擊斃,當局形容現場混亂,強調先到場警員決斷、行動迅速,召集增援及疏散師生。 警方早前曾指有校警嘗試阻止槍手入校,但後來推翻說法,指校警當時不在場。 不過有遇害學生的家長批評警方應對不力,他說:「他們(警方)說他們衝進去了,我們沒看到,我們聽到槍聲,但他們只想後退,他們說:『讓我們做我們的工作』,但他們的工作是進去拯救生命,不是等候。」 至於為何拉莫斯能輕易闖入學校建築物,有學生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澤連斯基︰俄軍以種族滅絕強攻頓巴斯
【有線新聞】烏克蘭東部頓巴斯戰況嚴峻,關鍵城鎮被俄軍圍堵,盧甘斯克州面臨全面失守。總統澤連斯基指控俄軍以種族滅絕為攻城手段,再促請國際加強制裁,停止姑息侵略者。 俄軍持續加強對烏克蘭頓巴斯地區攻勢,烏克蘭軍方指,單在周四區內有50個城鎮受轟炸,包括盧甘斯克的最後據點,北頓涅茨克。市長指戰事已造成1500人死亡,全市六成住宅被摧毀。面臨俄軍收緊的包圍網,市長稱雖然西南方,連接鄰市的道路仍未中斷,但通行非常危險。盧甘斯克州長更承認,全州超過9成範圍落入俄軍控制。 北頓涅茨克連同一河之隔的里斯查斯克,正被數以千計俄軍從三方包圍。如果這個東部重鎮失守,意味整個盧甘斯克陷落,將會是南部港口馬里烏波爾失陷之後,俄軍又一關鍵戰果。 總統澤連斯基指,俄軍強攻頓巴斯地區,又殺害及驅逐當地居民,明顯是種族滅絕。他要求西方提供多管火箭系統,以加強烏軍遠程火力。美媒引述華府消息指,美國正考慮同意烏克蘭的請求。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警告,若烏克蘭取得射程可達俄羅斯本土的武器,可能觸發局勢嚴重升級。澤連斯基則重申,加緊向俄羅斯施壓是攸關性命,質疑國際猶豫不決、提議綏靖,只會令更多烏克蘭人喪生。他批評歐盟仍每日向俄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聯合國安理會否決加強制裁北韓
【有線新聞】聯合國安理會在中國及俄羅斯反對下,否決加強制裁北韓。中國代表指制裁無助解決問題,只會令局勢進一步升級。美國則警告來自北韓的威脅將陸續有來。 聯合國安理會周四開會,針對北韓近期多次試射彈道導彈,表決加強制裁平壤的決議案,決議案獲美、英、法等13個成員國支持,但最終因為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常任理事國投下反對票,遭到否決。議案由美國提出,包括收緊對朝出口石油及煙草等。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強調,追加制裁只會令局勢進一步升級, 他指:「半島局勢發展到當前這一步主要是美國自身政策反覆、未能堅持以往對話成果造成的,這一點不容否認,事實也證明,意味依賴制裁無助於解決問題。」 他呼籲美方應該切實透過對話,推動政治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又稱制裁會為正應對疫情的北韓帶來更大的人道危機。俄羅斯代表則指制裁無效且不人道。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托馬斯-格林菲爾德表示失望,警告來自北韓威脅將日益增加,並愈來愈危險,她表示:「安理會的克制和沉默並沒有消除或是減少威脅,若有甚麼不同的話,北韓會因為安理會不作為而變得更大膽。」 今次是安理會自2006年來首次在加強對朝制裁立場上出現重大分歧,過去安理會均一致通過相關制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北韓發燒病例回落 官媒宣稱疫情受控
【有線新聞】北韓新增約10萬宗發燒病例,官媒宣稱疫情已經受控。 北韓近一星期公布的感染數字穩定下降,連續6日少於20萬宗,過去一日再多一人死亡。官媒《勞動新聞》宣稱,實施10日最嚴格的防疫限制取得驚人成果,國家在短時間內控制了病毒傳播,疫情的燃眉之急已經解除。 北韓月中公布發現首宗新型肺炎個案,其後錄得大量不明發燒病例,單日感染數字一度逼近40萬,全國累計公布327萬宗個案,共69人死亡,目前仍有23萬多人要隔離治療。
- i-Cable
- 2022年05月27日
布林肯發表對華政策演說 稱華府不尋求與中國衝突 中方:合作則贏、鬥則俱輸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對華政策演說,視中國為世界秩序的最大長期挑戰,他指華府不尋求與中國衝突,不是要將中國隔絕於全球經濟,但會塑造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 布林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闡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他直言視中國是對世界秩序最大長期挑戰,中國唯一國家既有意重塑國際秩序,而且在經濟、軍事、外交和科技上有能力做得到,但華府並非尋求將中國與全球經濟隔絕,不是要改變中國政治制度,希望北京遵守國際規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布林肯:「我們不尋求衝突或新冷戰,相反,我們決心避免兩者,我們不尋求阻止中國成為大國,也不會阻止中國或任何國家經濟增長或促進人民福祉,但我們將捍衛和加強國際法協議,行為準則和機構,以維護和平安全,保障個人和主權國家的權利,使美中在內的所有國家能夠共存合作。 布林肯指出,中國過去從國際秩序受益不少,但現時正試圖削弱此秩序。布林肯:「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下,中共在國內加強鎮壓,在國外變得更具挑釁性。」他坦言,華府難以直接影響北京的意圖和野心,不指望中國會改變,會將重點放在塑造中國周邊戰略環境,推動開放和包容國際體系,又指並非強迫其他國家站邊,而是提供多一個選擇。 約45分演講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細過跳蚤! 美學者研全球最小遙控步行機械人 冀用於微創手術、打通栓塞血管
【有線新聞】微型機器人的研究有新進展,美國有學者展示一款全球最小的遙控步行機械,比跳蚤更小,將來有望用於維修工程,甚至微創手術。 機械造型的蟹,大家不會未見過,但如果小得可以站在硬幣的側面,它算是第一隻。它是美國西北大學工程師最新研發的微型機械人,只有半毫米大、比跳蚤更小,而且不是單純體型小,而是有活動能力,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步行機械人。 它的關鍵材料是一種形狀記憶合金,能夠以摺紙方式屈摺。但如果屈摺部位受熱,就會恢復原本形狀,所以只要令溫度有節奏地升降,就產生關節活動的效果。但只有半毫米的身軀,塞不下一般加熱零件,所以學者想到用激光,畫面中反覆掠過的光點就是用來遙控的激光,以激光決定加熱位置及次序,就可以指揮形狀記憶合金,令機械人前進、轉向,甚至跳躍。至於製作方式就像立體書,在拉緊的橡膠膜上鋪上合金,橡膠膜一放鬆,合金部件就會屈曲成形。 學者相信這類微型機械人,將來除了進入機器內部維修,甚至有可能進入人體協助微創手術,例如打通阻塞的血管。
- i-Cable
- 2022年05月26日
日本6.10開關 香港列「藍色名單」 免檢測免隔離 沖繩、北海道下月底恢復國際航班
【有線新聞】日本相隔兩年多重新開關,下月10日起,包括香港在內的低風險地區遊客,即使沒有打疫苗,到埗後也毋須隔離檢疫和檢測。 日本下周三起,率先放寬每天入境人數,上限2萬人。由確診率低的國家或地區入境,入境時不需接受檢測,包括日本公民、持簽證的外國人。到下月10日,正式接待外國遊客,逐步解除持續兩年的防疫入境觀光禁令。不過為了減低疫情擴散的風險,旅客必須要參加旅行團,啟程前72小時須取得陰性檢測證明。 日本外務省根據觀光客風險級別,由低到高分為藍、黃、紅三個等級,包括香港、大陸、台灣、南韓、歐美國家等,列入最低風險的「藍色名單」。由這些地方入境,不論有否持有有效針卡,都不用入境檢測及隔離檢疫。中風險的黃色名單,包括澳門、北韓等,打了3針認可疫苗就毋須檢測及檢疫,否則入境時要檢測和檢疫。若第三日自我檢測陰性,可提早解除隔離。至於最高風險的「紅色名單」,抵日時要檢測和檢疫,現時只有阿爾巴尼亞、塞拉利昂、巴基斯坦和斐濟列入這級別。 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活躍的民眾交流,是經濟與社會的基石,因此決定重新開關。來往沖繩、北海道等旅遊熱點的那霸、新千歲機場,下月底恢復國際航班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