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英國地方選舉保守黨失利 倫敦三區「變天」落入在野工黨 約翰遜承認經歷艱難一夜
【有線新聞】英國地方選舉仍在點票,英國廣播公司統計保守黨在英格蘭至少失去150席和10個議會的控制權。倫敦三個控制了數十年的地區「變天」,落入在野工黨手中。首相約翰遜承認部分地區經歷了艱難的一夜。 倫敦市長簡世德在旺茲沃思區慶祝工黨贏得35席,其中8席是由保守黨手上搶回來,是自1978年以來,工黨首次在這個保守黨票倉取得控制權。 保守黨控制58年的政府機構所在地西敏,以及倫敦北面的巴尼特區,數十年來首次落入在野工黨手中。工黨也奪回去年失落的南安普敦。 初步結果顯示,保守黨也在蘇格蘭失利。 今次英國地方選舉,是首相約翰遜身陷派對門風波後首場選舉,被視為對約翰遜的信心投票。保守黨在首都倫敦多個傳統根據地失守,表現是自2019年大選以來最差的一次。 約翰遜:「我們在某些地區經歷艱難一夜,但另一方面在某些地區,你仍會見到保守黨有進步,以及有相當可觀(選票)進帳那些地區很久沒投票予保守黨。」 約翰遜形容某些地區經歷了艱難的一夜,稱已上了重要一課,知道國民希望政府推動國家前進,解決疫情後經濟困局。 黨內多個地方領袖均歸咎約翰遜連串醜聞,要求他下台為選舉失利負責。 但黨主席杜永敦稱英國仍需要約翰遜的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無人機子彈式播種 特製種子射入泥土 新技術可日種萬樹、成本大減八成
【有線新聞】全球樹林面臨過度砍伐,人類需要更快的植樹方式。澳洲有初創公司想到用無人機配合獨有的子彈式播種技術,一日可以種數萬棵樹。 裝上「子彈」,從高空發射,打穿地面。還以為又有新的無人機武器,原來今次「子彈」帶來的不是殺戮,而是新生命。 人類多年來過度砍伐林木,令地球森林面積不斷減少,威脅生物多樣性,而且影響全球氣候。要追上樹木消失的速度,單靠人手植樹是不夠。澳洲這間初創企業想到用無人機幫手,但如果只是飛上天播種,種子是不會深入泥土,所以今次是將種子混合泥土、肥料及礦物質,搓成一顆顆「種子子彈」。相當於壓縮版的泥膽,然後無人機以發射器,將種子子彈加速射向地面,打入泥土足夠的深度。 無人機會自己設定播種路線,飛行播種的同時,記下每顆種子的座標,一段日子之後重返舊地,無人機可以透過圖像辨識,得知種子有否長出樹苗,如實報告植樹成績。 與傳統植樹法相比,新技術快25倍,成本大減八成。公司至今已經在澳洲及南非種了5萬棵樹。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梵蒂岡高層貪污案 教宗被揭准向武裝分子付贖金 遭擄走修女獲釋
【有線新聞】梵蒂岡高層貪污審訊令教廷秘密曝光,教宗方濟各被指,曾同意向阿蓋達分支組織支付100萬歐元贖金,救回一名被擄走的修女,但無提及交易有否完成。 哥倫比亞修女納瓦埃斯去年底重獲自由,她於2017年在西非馬里被阿蓋達分支組織擄走,納瓦埃斯被劫持4年才安全獲釋,內情在最新的教廷貪污審訊曝光。 教宗前首席顧問貝丘樞機周四就貪污濫權控罪出庭作供,指2018年透過同案另一女被告意大利「情報專家」馬羅尼亞牽線,與英國情報公司策劃救援人質。當時仍是聖座副國務卿的貝丘,向教宗方濟各提議透過情報公司接觸武裝分子,支付最多100萬歐元贖金,方案獲得方濟各同意,不過方濟各要求他完全保密,連梵蒂岡保安首長也不能透露。他表示是因為方濟各擔心事件外洩將招致國際輿論抨擊,亦會危及在外的傳教士安全。 直到貝丘貪污案去年開審,方濟各在今年3月解除其「宗座保密法規」,容許貝丘就人質事件作供。貝丘沒透露有否成功繳付贖金,所以最終有沒有教廷公款落入伊斯蘭武裝組織手中仍是未知數。 貝丘在這場貪污審訊,面臨的其中一項指控包括協助同案被告馬羅尼亞中飽私囊。被意大利媒體稱為「樞機的女人」的馬羅尼亞,被指以人道援助名義取得教廷共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據報「莫斯科號」被擊沉 烏克蘭曾獲美方定位情報 國防部:無參與任何決定
【有線新聞】美國傳媒報道,上月烏克蘭部隊以導彈擊沉俄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美方曾提供定位情報。至於有俄軍將領傳出被擊殺,美國國防部指是烏克蘭方面的行動,美方並無參與。 烏克蘭軍方上月中表示,以導彈擊中俄軍巡洋艦莫斯科號,這艘黑海艦隊旗艦最終沉沒。事隔三星期,美國傳媒報道,美方當時曾向烏克蘭部隊提供定位數據,協助擊沉莫斯科號艦艇,但消息指美方不清楚烏克蘭會發動攻擊,亦無參與任何決定。報道引述兩名美國官員消息指,烏克蘭本身已掌握目標行蹤,美國只是加以確認;但有官員認為美國的情報才是關鍵。 烏俄戰事持續超過兩個月,美國一直有向烏克蘭提供有關俄軍在烏克蘭境內移動的情報,包括截取通訊以獲得俄軍動向。但有設下底線,不會提供俄羅斯境內目標或特定人物的位置情報,以免被俄方視為挑釁或直接參戰。 對於近日有消息指美軍提供情報協助烏克蘭殺死俄軍將領,五角大樓強調是烏克蘭自行綜合各方情報決定行動。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我們沒有提供戰場上高級軍官的位置情報,也沒有參與烏克蘭軍方的攻擊決定,事實上烏克蘭比我們掌握更多資訊。」 有傳媒認為,雖然美國一直強調並非要攻擊俄羅斯,但「莫斯科號」事件,加上總統拜登提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美國食藥局因應血栓風險限制接種強生疫苗
【有線新聞】美國當局因應血栓風險,決定限制接種強生的新型肺炎疫苗。 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去年二月批准成年人注射強生疫苗,考慮到疫苗有罕見但嚴重的血栓風險,現時只准不能注射其他疫苗或個人只願意打強生疫苗的人注射這款疫苗。 強生疫苗只需打一針,在美國只有1700萬人接種。另外兩款獲批的疫苗即輝瑞和莫德納,則有二億人完成接種。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南韓總統就職禮
【有線新聞】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將出席下周二南韓新總統尹錫悅的就職禮。 王岐山將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國家副主席身份率團到南韓。 韓聯社報道稱,是中國歷來派遣出席總統就職禮的最高級官員,反映北京希望與新任政府建立良好關係。 日本宣布外相林芳正會出席就任儀式。 美國早前公布由副總統賀錦麗的丈夫任德龍率團訪韓出席就職禮。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以色列指普京就外長希特勒猶太血統言論致歉
【有線新聞】以色列總理貝內特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外長說納粹德國領袖希特勒有猶太人血統致歉。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聲明指,普京與貝內特通電話時,談及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言論,貝內特接受普京的道歉,並感謝對方澄清對猶太人和大屠殺的態度。 拉夫羅夫日前接受意大利傳媒訪問,為俄軍在烏克蘭「去納粹化」行動辯護時指,希特勒也有猶太人血統,引證即使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猶太裔也不代表甚麼,令以色列方面震怒,指言論不可原諒。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烏克蘭指俄軍攻入亞速鋼鐵廠 俄羅斯否認
【有線新聞】烏克蘭指有背叛國家的電工,協助俄軍攻入馬里烏波爾最後據點亞速鋼鐵廠,雙方爆發激烈的攻防戰。 烏克蘭南部馬里烏波爾炮火持續,約2千名烏軍死守最後據點,連續第三日在亞速鋼鐵廠內與俄軍爆發激烈戰鬥。 一名烏克蘭內政部顧問指,有熟悉廠內布局的電工背叛國家,帶領俄軍穿越地下通道,攻入工廠範圍。俄羅斯軍方否認,又指責烏軍阻礙約2百名被困的平民離開,再次呼籲對方投降。 如果這個港口重鎮淪陷,標誌著俄羅斯在下周一衛國勝利日前取得戰略勝利,當地開始清理市面,又插上俄羅斯國旗,有消息指俄軍計劃當天在市內舉行巡遊。另外,俄軍亦可騰出部隊,到東部頓巴斯地區作戰。 烏克蘭指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成功抵抗俄軍11次攻勢,又收復南部部分失地。 英國軍方指俄羅斯總統普京亦希望勝利日前,在頓巴斯戰線取得突破,但目前進展緩慢。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過去一周在馬里烏波爾幫助近500名平民逃難,正展開第三次撤離行動。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白俄重申支持俄羅斯出兵烏克蘭
【有線新聞】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重申,支持俄羅斯出兵烏克蘭。 盧卡申科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表示,沒有預期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會拖延這麼久,自己已竭盡所能阻止戰爭,又說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警告他,烏克蘭密謀入侵白俄羅斯,所以支持他出兵。 盧卡申科指白俄與烏克蘭相連,不能接受使用核武,至於近日白俄舉行軍演,盧卡申科保證不會威脅任何國家。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拜登任命首位非裔女性白宮發言人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任命首位非裔女性白宮發言人。 瓊-皮埃爾:「我沒有忘記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明白這對很多人、社區有多重要,我的事業一直倚靠他們支持。對於一周後能站在這個講台後感到光榮。」 本身是同性戀者,瓊-皮埃爾亦是首位擔任白宮發言人的性小眾人士。她目前是白宮首席副新聞秘書,曾擔任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等媒體的政治分析師和非政府組織的首席公共事務主任。 拜登讚揚她具有足夠經驗、才能與誠信,應付這項艱鉅工作。 將於下周離任的發言人普薩基指新任命顯示只要努力和敢於夢想,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世衛稱全球近1,500萬人死於疫情
【有線新聞】世衛估計過去兩年,有近1500萬人直接或間接死於新型肺炎疫情,比各國官方統計的確診死亡個案多兩倍。 新型肺炎疫情持續超過兩年,全球各地的通報確診死亡個案超過五百萬,但世衛最新的推算,有接近一千五百萬人直接或間接死於這場疫情,包括直接因為感染病毒而死亡,或是患上其他疾病,不過因醫療系統負荷過重,以致延誤診治等間接因素死亡。 這一千五百萬人中,約84%來自包括印度等的東南亞區域,歐洲和美洲超過一半來自中低收入國家。 世衛估計印度有超過470萬人死於疫情,主要在去年5月至6月當地Delta變種大爆發,數字是印度官方公布的近10倍,印度質疑世衛的統計方法。世衛強調有需要掌握疫情之下的死亡數字,以應付日後的衛生危機。 世衛數據、分析和行動事務助理總幹事阿斯馬說:「疫情顯示出明顯的數據偏差,也凸顯政策制定者,急須投放資源於良好的數據和衛生資訊系統,最後也最重要的是慘痛的人命損失,我們要謹記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個個人的性命。」 世衛指出全球有一半國家未有準確記錄死亡數字及死因,因此要靠統計學模型和其他數據推算死亡數字。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土耳其4月通脹逼近70%再創廿年新高
【有線新聞】全國多國飽受通脹之苦,土耳其上月通脹近70%,再創20年新高,成為埃爾多安政府的棘手問題,亦可能影響他明年爭取連任。 土耳其統計局公布4月消費物格指數按年升69.97% ,續創自02年3月以來新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推升能源價格,期內交通運輸通脹達1倍。食品和非酒精飲品價格亦上升近9成。 通脹猛於虎蠶食市民收入,不少學者歸咎總統埃爾多安的非傳統經濟政策導致經濟動盪。美英等國的央行透過加息壓低通脹,但埃爾多安形容高息率是「萬惡源頭」,一直支持低利率刺激增長和出口。 通脹升溫下,央行自去年9月起減息5厘,觸發土耳其貨幣里拉急跌,去年貶值約40%。 明年面對總統選舉的埃爾多安近期作出改變,他上星期出訪沙特阿拉伯,是2018年記者卡舒吉在沙特駐伊斯坦布爾領事館遇害後首次。埃爾多安希望兩國關係破冰,可為經濟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