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秘魯警方萬聖節出動「死侍與狼人」緝毒
【有線新聞】萬聖節前後到處有人「扮鬼扮馬」,秘魯街頭兩名「超級英雄」則不僅有外表裝扮,內裡還有真實的正義任務在身。 一個紅衣,一個黃衣是不是很熟悉?即便身手了得、很能打,翻牆都要小心,爬高爬低,不放過任何角落,搜出懷疑毒品、製毒工具與現金,四個疑犯蓄手就擒。秘魯警方在萬聖節展開緝毒行動,探員以一身動漫電影裝束打扮成「死侍」與「狼人」,在首都利馬街頭混入人群,一邊派糖給小朋友,一邊「收風」,最後成功瓦解販毒集團。 負責行動的綠色中隊堪稱秘魯警方的「扮嘢專家」,不同節日有不同行動造型,試過在情人節扮熊公仔送朱古力示愛拘捕女毒犯,也試過扮聖誕老人破門入屋拉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習近平慰問西班牙水災死難者及災民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致慰問電。 習近平指,嚴重暴雨洪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誠摯慰問遇難者家屬和傷者,並相信在費利佩六世和政府領導下災區人民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災害已造成逾200人死亡,當局累計接獲約5,000宗求助,包括尋找暫時失去聯絡的人,篩查後列出2千多人的失蹤名單繼續搜索,首相桑切斯主持危機委員會會議,商討救災善後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玻利維亞科恰班巴前總統涉強姦女童面臨被捕 觸發警民衝突
【有線新聞】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涉嫌強姦女童面臨被捕,觸發警民衝突,他絕食要求與政府談判。 在中部城市科恰班巴,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堵路的示威者,出動推土機清理大石,據報期間有人向警方開槍及放置炸彈,同時有人企圖闖入三個軍營,總統阿爾塞譴責有關罪行,指控他們犯下叛國罪。莫拉萊斯就呼籲支持者克制,停止堵路,避免流血衝突,他會絕食抗議直至政府就經濟和釋放政治囚犯等議題舉行圓桌會議,檢察部門上月就莫拉萊斯2016年出任總統期間涉嫌性侵15歲女童發出逮捕令,觸發大批支持者上街抗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美國大選|特朗普暴力言論惹爭議 賀錦麗斥不宜做總統
【有線新聞】美國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日前聲言要向共和黨前眾議員利茲切尼開槍引發爭議,賀錦麗批評對手眼裏只有仇恨,不適宜出任總統。 特朗普到訪搖擺州密歇根迪爾伯恩一間餐廳參觀,爭取阿拉伯裔選民支持,期間提到自己曾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不點名批評總統拜登是小丑,又說只有自己才可在中東實現和平。他日前在亞利桑那州接受訪問時稱,要向共和黨前眾議員利茲切尼開槍,又批評利茲沒有膽量上戰場,只會口講而沒有行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如果你將她(利茲切尼)推上戰場,她會是第一個臨陣退縮的人,她不會戰鬥、她只會臨陣退縮,這就是我說話的意思,她就是那種不顧別人生死的人,如果你要她做同樣的事,她不會戰鬥、她是懦夫。」2021年衝擊國會事件後,利茲切尼是最猛烈抨擊特朗普的共和黨人之一,她倒戈支持賀錦麗,並曾為她站台。 在另一個關鍵搖擺州,威斯康星拉票的賀錦麗斥責特朗普的暴力言論,表明他眼裏只有仇恨,並不適合做總統。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這一定要取消資格,任何人有意成為美國總統說出這種煽動暴力言論,顯然應取消資格和沒有資格當總統。」距離大選剩下四天,不少州份提前投票的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塞爾維亞火車站塌簷篷 最少14死 總統:會追究事故責任
【有線新聞】塞爾維亞北部諾維薩德火車站有石屎簷篷倒塌,最少14人死亡,多人受傷。 網上流傳事發一刻的閉路電視片段,不少人當時行經站外行人路,亦有民眾坐在長椅上休息,石屎簷篷突然塌下,有人走避不及。事發在當地周五中午,救護人員用工具協助在瓦礫搜索生還者。當局亦出動吊臂和推土機穩定火車站結構和清理大型瓦礫,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人員參與搜救工作。塞爾維亞國營鐵路公司表示,諾維薩德火車站的簷篷在1964年建造,一直沿用至今,而火車站大樓分別在2021年和今年展開翻新工程,並已經在7月完成,公司指工程並無影響簷篷結構。 總統武契奇在電視講話,向遇難者家屬致意最深切的哀悼,感謝所有去捐血和幫助傷者的人,承諾會就事故追究責任。政府宣布周六為哀悼日,有民眾到諾維薩德廣場燃點燭光悼念。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美國大選|特朗普冀爭取阿拉伯裔選民支持
【有線新聞】美國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稱曾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重申自己會為中東帶來和平。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我們聊得很開心,我們將帶來和平,並在中東實現和平,但現在統治美國的小丑不會這樣。」特朗普去到搖擺州密歇根迪爾伯恩一間餐廳參觀,爭取阿拉伯裔選民支持,當地是全美最多阿拉伯裔聚居的城市,有選民期望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可以和平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批國際社會眼見北韓軍事侵略威脅俱增仍袖手旁觀 呼籲中國向朝俄施壓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批評,國際社會眼見北韓軍事侵略威脅不斷增加仍然袖手旁觀,特別呼籲中國向朝俄施壓,證明北京希望戰爭結束。 烏克蘭哈爾科夫有警局遭空襲,救援人員清理瓦礫。警方指警局被俄軍兩枚S-400導彈擊中,一名警員喪生,亦有10多座住宅被炮火波及,暖氣和供水受影響。鄰近俄羅斯邊境的蘇梅亦遭空襲,包括一名孕婦在內多人受傷。 俄軍持續轟炸烏克蘭,加上北韓派兵援俄令局勢更緊張。總統澤連斯基指,數千北韓士兵已接近烏克蘭邊境,他們接受俄軍訓練、學習現代戰術,使用火炮和導彈能力提升。北韓日前更試射最新型火星-19洲際彈道導彈,威脅與日俱增。但國際社會只袖手旁觀,盟友美國、英國和德國亦沒有提供烏軍需要的遠程武器。他又指必須制止俄朝合作,特別點名中國若主張結束戰爭,必須採取行動,認為中方可以發揮建設作用。 美國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新一批總值4.25億美元軍援,包括刺針導彈、反無人機裝備、海馬斯多管火箭炮和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的彈藥等。國務院指總統拜登表明會在離任前盡可能利用國會授權支援烏方。他又說疫情後,出入境數字不斷攀升,周末、假日等出入境高峰時間,處方會減少員工放假,調動人手到管制站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美國大選前瞻|七搖擺州成左右大局關鍵
【有線新聞】要登上美國總統寶座,7個搖擺州共有93張選舉人票是左右大局的關鍵,部分州的選舉人票,根據人口普查結果,今屆大選是有所變動。值得留意的是,有最多選舉人票的賓夕法尼亞,以及未有清晰民意的密歇根州,都是特朗普和賀錦麗全力爭勝的州。 賓夕法尼亞州的選舉人票最多,有19張,其次是北卡羅來納州和佐治亞州,各有16張選舉人票。主流民意不確定是支持特朗普或賀錦麗的密歇根州,亦有15張選舉人票。 在2020年大選,拜登一舉攻下六個搖擺州,包括賓夕法尼亞、佐治亞和密歇根,合共取得79張選舉人票。至於特朗普只取得北卡羅來納州的16張選舉人票,要在今屆大選翻盤,特朗普一定要贏得更多搖擺州。 特朗普7月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出席集會時遭暗殺,大難不死亦未必有後福,特朗普在這個州分的支持度未見有太大優勢。賓夕法尼亞州選民鮑勃:「我曾兩次投票予特朗普,但我決定改變我的忠誠,我對恆常感到厭倦而轉為尋找新選擇。」 生活成本高漲問題,近年成為美國民眾最大的困擾。不少人不滿拜登政府未有處理好這個問題,無理由投票支持賀錦麗。賓夕法尼亞州選民凱利:「她一直是拜登政府一員,如果她有能力做事,過去四年或任何時間就已經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俄烏戰爭|美國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4.25億美元軍援
【有線新聞】美國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4.25億美元軍援。 國防部宣布新一批軍援,包括刺針導彈、反無人機裝備、海馬斯多管火箭炮和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的彈藥等。美國防長奧斯汀與烏克蘭防長烏梅羅夫通電話,雙方強調有必要加強烏克蘭工業基礎,以滿足防禦需要。美國國務院指總統拜登表明,會在離任前盡可能利用國會授權支援烏方。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美國大選|賓夕法尼亞州郵寄選票期限屆滿 票站外一度逾百人排隊
【有線新聞】美國大選其中一個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提早郵寄選票限期屆滿。 在費城,有選民趕於當地周五下午5時前到票站投遞選票。在郵寄選票截止前一小時,票站外一度有過百人排隊,秩序良好。有支持共和黨的選民說,這個選區上屆兩名總統候選人的得票差距只有幾千票,為了確保自己的選票可以發揮作用,所以提早投票。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2日
塞爾維亞火車站塌簷篷 最少14人死亡、多人受傷
【有線新聞】塞爾維亞北部諾維薩德火車站塌簷篷,最少14人死亡、多人受傷。 車站出入口留下大量瓦礫,警員和救護趕到現場善後,當局陸續調派吊車等到場鞏固車站建築,以防進一步倒塌,又繼續搜索是否有生還者被困。報道指當地周五近正午,車站室外的簷篷突然倒塌,當時有不少人坐在下面的長椅。車站在近年進行翻新工程和重開,亦是一帶一路項目「匈塞鐵路」的一部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01日
阿爾及利亞紀念獨立戰爭70周年 舉行閱兵儀式
【有線新聞】阿爾及利亞紀念獨立戰爭70周年,舉行大規模閱兵。總統塔本強調,奉行著重自身防衛的政策,同時會貢獻國際和平、安全,履行相關的國際和地區義務。 身穿傳統民族服飾的儀仗隊,一邊吹奏風笛,一邊排列拼砌數字「70」。個多月前連任總統兼三軍統帥特本,與一眾軍政高層在席上觀賞,並不時鼓掌。阿爾及利亞一向主要是輸入蘇聯和俄羅斯的軍備,亦有部分是向中國和西方採購,包括德國的MEKO A-200型護衛艦,及中國為對方量身訂造的阿德哈弗級護衛艦,兩款艦都具有對雷達隱身的設計。 這次閱兵是紀念阿爾及利亞,爭取脫離法國在1954年11月1日爆發獨立戰爭,當地亦稱為光榮革命。戰事持續近8年後終結,是終結法國殖民統治北非的里程碑。阿爾及利亞獨立後,與法國關係有起有跌,亦是法國最主要的移民來源。阿爾及利亞與中國則長期友好,近年又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亦一度申請加入為金磚成員國,到上月撤回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