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3年06月22日
俄方指控克里米亞一大橋遭轟炸交通中斷
【有線新聞】俄羅斯指控烏克蘭轟炸一條連接赫爾松及克里米亞的大橋,交通中斷。 橋樑炸出大洞,露出鋼筋,周圍布滿懷疑導彈碎片。俄方指控烏方以暴風影巡航導彈,周四襲擊充加爾大橋,沒人傷亡。官員指損毀不嚴重,希望盡快修復,並已啟用後備運輸路線。 充加爾大橋被形容為「克里米亞之門」,是連結克里米亞及烏克蘭南部俄控地區的最短路線。
- i-Cable
- 2023年06月22日
泰坦號|估計已用盡氧氣 仍未確認位置 水底聲響分析後未有結論
【有線新聞】失蹤的潛水觀光船「泰坦號」估計已經用盡氧氣。國際救援團隊擴大搜索範圍,美國海岸防衛隊說偵察機錄得的聲響,經分析後未有結論,亦沒有證據顯示來自泰坦號。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潛水觀光船泰坦號等待救援的五個人,他們的處境只會變得愈來愈困難。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法國的飛機和船隻繼續在海空搜索。美國海岸防衛隊說搜索的範圍已經擴大至等同兩個康涅狄格州的面積,更多的船隻和遙控機械亦會加入,亦投放更多聲納裝置,希望盡快確認泰坦號的位置。 加拿大軍方的P-3偵察機在周二和周三先後錄到一連串來自海底的響聲,當局說未能確定是否來自泰坦號,但有助規劃搜索行動。美國海岸防衛隊發言人費德里克:「我們要心存希望,對吧?但我不能說那些響聲是甚麼,但我可以說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我們正追蹤響聲的來源,這亦是我們現時可以做的事。」泰坦號的氧氣只能維持到當地周四早上,由於海底能見度低、加上海流強勁,沒有太多潛水器能抵受壓力潛入深海,增加救援難度。 對於泰坦號被指有潛在安全風險,所屬的公司海洋之門強調近年一直參與協助考察鐵達尼號殘骸,非常重視潛航安全。海洋之門共同創辦人利特:「海洋之門的營運是極度注重安全,我們現
- i-Cable
- 2023年06月22日
英企研發真菌磚 可自由設計形狀如積木組裝 料成環境影響最小建材
【有線新聞】英國一間建築公司成功用真菌造成磚塊,不但是可再生、可生物降解,更可自由設計形狀,有機會成為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新建築材料。 這些充滿「工業風」的雕塑,雖然看起來好像混凝土,但其實是「種」出來,主要成分是真菌的菌絲體,可能是未來的建築材料。 團隊先將菌絲體培養基放進3D打印的木製模板,菌絲體一邊吸收營養和水,同時形成根狀網絡填滿周圍的空間,過程中不會產生碳排放,反而有吸碳作用。當真菌結構成長至足夠堅固,再用高熱將其烘乾,形成的磚塊又輕又隔熱,可以做成不同形狀,並像積木般自由組裝。菌絲體由生長到可以安裝需時大概三個月,期間對環境影響都是最少。 團隊正在研究令菌絲體可以支撐到重量和在戶外使用,他們還希望可讓用戶按照自己設計需求,在家種植這些組件。美國太空總署今年甚至曾探討,在月球或火星上用真菌建造新生物棲息地的可能。 每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都歸因於建築環境,真菌模組化磚塊的研發被認為是對實現零碳建築環境邁出重要一步。
- i-Cable
- 2023年06月22日
李強會見總理博爾內
【有線新聞】在法國訪問的總理李強會見總理博爾內。 李強抵達巴黎總理府,博爾內迎接並舉行歡迎儀式。兩人檢閱儀仗隊和會談,李強之後會出席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 他早前率團訪問德國,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國會透露,與中國官員會談時表明堅決反對任何單方面通過武力或脅迫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的企圖,特別是針對台灣,又指對中國的人權和法治感到擔憂。
- i-Cable
- 2023年06月22日
東盟首次軍演由南海移師至印尼海域
【有線新聞】印尼首次把東盟軍演地點,由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南海,移師至馬六甲海峽附近。 印尼軍方稱,東盟9月中舉行的軍事演習,將在印尼海域、馬六甲海峽附近的巴淡島及周邊舉行。輪任主席國印尼強調,演習焦點並非戰鬥,更改地點是獨立決定,不受干預。 東盟下周一開會討論軍演,但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柬埔寨和緬甸仍未回應會否出席。
- i-Cable
- 2023年06月22日
新西蘭總理不認同習近平是「獨裁者」言論 稱是中國人民事務
【有線新聞】新西蘭總理希普金斯不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獨裁者」。 希普金斯將率領新西蘭商界代表團星期日起訪華六日,期間分別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強及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會面,他說中國政府的模式,是中國人民的事務,如果他們覺得有需要轉變,亦是他們的事,所以他不認同美國總統拜登指習近平是「獨裁者」。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早前批評美方有關言論是極其荒謬、極不負責。
- i-Cable
- 2023年06月22日
美國將推細胞培植肉 生產過程不涉及屠宰 漢堡扒、雞塊等較易製
【有線新聞】繼新加坡之後,美國也即將有細胞培植肉可供食用。農業部開綠燈,首次向兩間企業批出銷售許可,將逐步推出市面。 看起來與普通雞肉無異,這些即將推出市面的培植肉或會帶美國這個「肉食大國」迎來新時代。 Good Meat行政總裁蒂特里克:「通常任何新鮮事,無論是電動車或ChatGPT,起初覺得有點奇怪,但一段時間後會變得無處不在、乏味,將是培植肉的路向。」 加州兩間企業成功闖關,獲農業部開綠燈,批准銷售國內首批細胞培植肉。它們去年已獲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安全認證,美國是繼新加坡後第二個獲批食用這類人造肉的國家。 產品率先在高級餐廳面世,再逐步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讓普羅大眾在超市購買,但明確時間表有待敲定。 生產過程不涉及屠宰,被視為較人道的替代品。先從活體動物、受精卵等抽取細胞,再在鋼鐵器皿培育。期間「餵飼」營養物質,協助細胞生長分裂,變為肌肉、脂肪等組織。最容易製成的是漢堡扒、雞塊等碎肉。有公司正研發牛扒、雞胸等具結構的產品。 外界期望能夠減緩食肉造成的環境破壞。根據聯合國統計,畜牧業溫室排放量佔全球近15%。 不過有研究指出,實驗室培植肉所需的能源和排放量比傳統肉高,這種創新肉
- i-Cable
- 2023年06月22日
澤連斯基承認烏軍大反攻進展不及預期
【有線新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承認烏軍反攻進展不及預期,俄羅斯總統普京亦指烏克蘭部隊損失慘重,但僱傭兵組織華格納則唱反調,批評莫斯科隱瞞真實戰況。 烏克蘭展開大反攻兩周以來,東部頓涅茨克戰況持續激烈。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發放片段,俄軍在戰壕持續開火,裝甲車亦發炮支援,揚言要擊退敵人,阻止烏克蘭部隊推進。 總統普京聲稱,烏克蘭反攻以來損失慘重,數以百計坦克及裝甲車被摧毀,包括豹式主戰坦克,還有美國和法國提供軍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亦罕有承認大反攻進展不及預期。他稱有人視大反攻為電影,並期待即時就能看到成果,但事實並非如此,俄軍佔領烏克蘭20萬平方公里領土,埋有大量地雷,令烏克蘭部隊難以推進。 不過俄軍形勢仍有暗湧,俄羅斯僱傭兵組織華格納創辦人普里戈津承認,基輔的反攻有進展,又指俄軍因缺乏武器及彈藥,失去許多村莊控制權,烏克蘭部隊更試圖越過第聶伯河,批評克里姆林宮隱瞞真實戰況,誤導俄羅斯人民。 分析認為烏克蘭的反攻目前成果雖然有限,但正逐漸撕破俄軍的防線,相信烏克蘭部隊優先在南部推進,希望收復扎波羅熱市南面的城鎮梅利托波爾,最終劍指克里米亞。
- i-Cable
- 2023年06月21日
民用載人潛艇「泰坦號」失蹤 船內溫度成隱憂 水底傳聲響或非人手敲擊
【有線新聞】這艘失蹤的「泰坦號」是少數民間開發的載人潛艇,前年才建造完成。目標是令一般人也可以體驗深海探險。 下潛能力超過2,000米的載人潛艇一般是政府機構的天下,「泰坦號」的出現打破了這局面。美國深海探險公司「海洋之門」於十年前開始和華盛頓大學合作,自主研發民用載人潛艇,希望將深海觀光商業化。「泰坦號」是第二代型號,2021年建造完成、下潛能力是4,000米。它的船體以碳纖維及鈦金屬製成,厚度接近13厘米,可以抵受450個大氣壓力。如果它身處的深度和鐵達尼號殘骸差不多,水壓大約是380個大氣壓力,即是承受上限的八成半,理論上仍然是安全。 不過對於被困的人,最大威脅是身體狀況,除了一般擔心的缺氧,還有低溫症,因為海底溫度相當低,連續逗留數十小時,對「泰坦號」的保溫能力是個考驗。 無線電波在水底無法傳播,反而聲音可以傳很遠,所以海上巡邏機有向海面投放這類聲納浮標,接收海底的聲音。據報搜救人員聽到每半小時一次的聲響,有專家表示這些聲音未必是人手敲擊造成,而是「泰坦號」本身發出,是一種遇險訊號。
- i-Cable
- 2023年06月21日
拜登形容習近平為獨裁者、對氣球風波一無所知非常不安 中方批嚴重侵犯政治尊嚴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稱華府擊落中國氣球事件,令國家主席習近平非常不安,因為他一無所知、非常尷尬,在北京,外交部批評拜登以「獨裁者」形容習近平,是嚴重侵犯中方政治尊嚴。 美國總統拜登在加州出席人工智能研討會後,轉往一個籌款活動,提到今年2月美中氣球風波,指當他下令擊落載有間諜裝置的氣球時,令到國家主席習近平非常不安,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氣球位置,甚至曾否認氣球的存在。拜登指對事件一無所知,往往令「獨裁者」非常尷尬。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回應習近平被稱為「獨裁者」的提問時,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美方有關言論極其荒謬、極不負責,嚴重違背基本事實,嚴重違背外交禮儀,嚴重侵犯中方政治尊嚴,是公開的政治挑釁。」 日前結束訪華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提及氣球風波應告一段落。他在英國倫敦接受電視節目訪問,認為中美元首應直接對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歸根究柢,任何事都不能代替拜登總統和習近平主席之間的領導人對話,我期望未來數月可看到他們繼續對話,非常重要。」 布林肯稱,拜登和習近平早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已有交流,關係早已建立,雙方直接接觸能減少美中分歧,又指兩國未來數周會有更多高層級
- i-Cable
- 2023年06月21日
洪都拉斯女子監獄幫派毆鬥和放火釀數十死傷
【有線新聞】洪都拉斯一座女子監獄爆發騷亂,有幫派成員毆鬥和放火,至少41人死亡、7人受傷。 網上片段見到監獄冒出大量黑煙,大批軍警在場駐守。 事發在當地周二上午,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市郊一座有900人的女子監獄,兩個敵對幫派的成員毆鬥,有囚犯衝入毗鄰的監倉,向其他囚犯開槍或放火,造成數十人死傷。 大批囚犯家屬趕至現場了解,有人情緒激動,當局正確認死者身份。大部分人是被燒死,亦有人被槍殺或刺傷。 監獄負責人認為騷亂與近期政府打擊監獄非法活動有關,強調當局不會因騷亂而退縮。 今次是自2017年以來中美洲女性拘留中心最嚴重的騷亂,總統卡斯特羅表示震驚,譴責幫派衝突釀成悲劇,又指騷亂在國家安全機關知情和默許下策劃,將會採取嚴厲措施應對,但沒有解釋為何囚犯可以將槍械和刀帶入監獄。
- i-Cable
- 2023年06月21日
莫迪抵美展開國事訪問
【有線新聞】印度總理莫迪抵達美國展開國事訪問,將與總統拜登會面,預料會加強軍事和高新科技合作,亦會談及人權、印度跟俄羅斯關係等。白宮稱莫迪此行與中國無關,亦不是向中國傳達訊息。 印度總理莫迪乘坐專機抵達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展開4天國事訪問,莫迪出任總理以來曾5次訪美,今次是首次獲最高規格、國事訪問形式接待。 他周三會轉到華盛頓跟總統拜登私人晚宴,拜登翌日會在白宮舉行正式歡迎儀式,兩人之後會談,拜登又會設國宴款待莫迪,預料雙方會加強軍事、高新科技、潔淨能源、太空等多方面合作。 白宮表示,兩人還會討論加強合作,維護自由、開放、安全印太地區,但表明莫迪此行無關中國,不是要向中國傳達任何訊息。 莫迪亦會於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演說,70多名民主黨參眾議員去信拜登,敦促請他提出人權議題,信中稱歡迎莫迪到訪,親密朋友應該坦誠討論分歧。 印度跟俄羅斯的關係也是美方關注焦點,俄烏戰事爆發以來,印度未有譴責俄羅斯。莫迪到訪前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稱印方一貫立場是支持和平。 印度向來依賴俄羅斯供應武器,俄烏戰事後又入口大量低價俄羅斯原油。白宮表明,希望印方維持設定價格上限,避免俄羅斯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