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08月22日
李顯龍:新加坡為公義譴責俄羅斯 非親美選邊站 推男同志性行為非刑事化
【有線新聞】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群眾大會上演說,強調國家的立場並非親美,而是要為正義發聲,同時亦保障作為小國的利益。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後,今月迎來第57個國慶日。李顯龍按傳統出席同月舉行的群眾大會並演說,一開始提到疫情,感謝大家的付出,指生活已逐漸復常,正學習與病毒共存,呼籲長者打第4針;又提到國際時局的風雲莫測:「外部的環境愈來愈不穩定,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中國和美國的分歧日漸加深,台灣問題只是其中一個爭端。」 他指俄烏戰事令西方與俄羅斯矛盾加劇,擔心亞太區的大國博奕亦會更激烈,不能排除區內亦出現,與歐洲地區類似的糾紛衝突,呼籲國民要作好準備應對。 李顯龍指,美國把俄烏戰事定義為獨裁與民主之間的鬥爭,即使中國或不同意俄羅斯的所為,但亦更不願意削弱雙方「上不封頂」的戰略合作關係;又指新加坡早前譴責俄羅斯不代表立場親美:「我們不是選邊站,我們不是親美,也不是要和俄羅斯作對,但是我們必須採取堅定的立場,捍衛根本的原則,不能含糊;因為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對所有國家,無論大小,都很重要,尤其對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國來說,這關係到國家的生存。我們向來反對強權就是公理。」 他指網上有不少訊息想
- i-Cable
- 2022年08月21日
俄「普京大腦」極右政評家親睹女兒車上遭炸斃 父女臨尾一刻換車 烏克蘭否認涉案
【有線新聞】俄羅斯極右派政治分析家、被視為「普京大腦」的杜金,親眼目睹女兒在汽車炸彈襲擊中喪生。有輿論質疑是烏克蘭所為,烏方否認指控。 汽車爆炸後火光熊熊。親眼目睹女兒遇害的杜金不知所措,雙手抱頭。被炸的汽車原本是杜金乘坐;當地周六晚,他與女兒杜金娜出席活動及演說後,駕車返回莫斯科。杜金娜最後一刻決定駕駛和借用父親的車,結果在市郊40公里外一處地點當場被炸死;聯邦偵查委員會正循謀殺方向調查。 杜金的親屬,還有烏克蘭東部親俄派領袖及一些俄羅斯政界人士都質疑,烏克蘭可能牽涉爆炸襲擊,原本目標可能是杜金。 杜金立場極度右傾,除了支持攻打烏克蘭,又主張建立結合所有操俄羅斯語國家的新俄羅斯。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後,杜金亦成為西方的制裁對象之一。 至於29歲死者、任職記者的杜金娜,立場亦與父親相近。她早前曾到烏克蘭參觀被俄方攻佔的亞速鋼鐵廠,今年亦被西方指控散播俄烏戰事的不實訊息,列入制裁名單。
- i-Cable
- 2022年08月21日
再有美國官員訪台 將晤蔡英文、吳釗燮 稍後轉到南韓
【有線新聞】再有美國官員訪問台灣,印第安納州州長霍爾科姆晚上抵達台北。 台方官員到機場迎接並合照,共和黨籍的霍爾科姆發聲明指此行是推動經濟發展之旅,訪台後將轉到南韓,將聚焦晶片生產等;提到台灣聯發科技,近日剛宣布在印第安納設廠,美國又剛通過了《晶片與科學》法案,又提到這次是相隔3年後再有州長訪台,印第安納的州長更相隔了17年。 台方則指,霍爾科姆一行將與蔡英文會晤,並接受外長吳釗燮設宴款待。
- i-Cable
- 2022年08月21日
土耳其同日兩大型事故 車禍後再有車剷向救援現場 最少35死、多名消防員殉職
【有線新聞】土耳其接連發生兩宗汽車撞向車禍救援現場的事故,共造成最少35人死亡,近50人受傷,死者包括消防員、救護員和記者。 藍色貨車急速衝下斜坡,撞到多輛車未停下,衝向油站,輾過多個途人。事發在過去周六,於東南部馬爾丁省,先有一宗涉及三架汽車的車禍,應急部門人員抵達現場處理時,另一架藍色中型貨車因剎車系統失靈,失控撞向原先在附近圍觀車禍的人群及救援人員,多人走避不及,數十人死傷,消防車車尾都被撞毀,司法部長表示會徹查事故。 同日稍早時,南部加濟安泰普省一條公路亦發生連環車禍,消防和救護員到場處理一架汽車衝下山坡事故期間,隨後一架載客巴士在現場200米外意外翻側,從後撞向停泊在公路的一架消防車、救護車及採訪車,多個消防及救護員殉職,另有10多人死亡,包括在採訪中途停留現場,協助救援的記者。
- i-Cable
- 2022年08月21日
《讀賣》指日本擬部署1000枚長程巡航導彈
【有線新聞】解放軍近期密集軍演,令台海局勢進一步升溫。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政府擔心台灣可能出現緊急狀況,決定引入逾千枚遠程巡航導彈。 報道引述多名政府相關人士稱,計劃加長「十二式地對艦導彈」的射程,由100多公里增至1000公里,將在沖繩至九州一帶部署,可覆蓋中國和北韓沿岸。改良型的導彈2024財政年度部署,比原先計劃早兩年。這款由陸上自衛隊配備的導彈,亦計劃改良成可艦射或戰機發射。 報道又提到,日本政府年底將修訂國家安保戰略,預料將提出基於自衛,須擁有「反擊能力」,可攻擊敵方導彈基地等,而改良導彈將是「反擊能力」的核心;要早日擁有足夠遠程導彈,就要增加研發導彈企業的生產線;防衛省考慮設立制度支援相關企業,經費會列入明年預算。 報道指日本想有大量長程導彈,主因是日美與中國的導彈攻擊能力差距太大。美國國防部等分析,中國擁有約1900枚陸射型中程彈道導彈,以及300枚中程巡航導彈;北韓也部署數百枚射程覆蓋日本的彈道導彈,兩國還在研發變軌飛行的高超音速飛彈。 自民黨安全保障調查會長、前防衛相小野寺五典稱,為了保持和平,有必要擁有一定數量長程導彈作防禦,並加強威懾。
- i-Cable
- 2022年08月21日
中國駐柬大使館促遇困難台胞向使館求助
【有線新聞】中國駐柬埔寨大使館向當地台灣人發公開信,呼籲他們遇到困難時向使館求助。 使館以「台灣同胞就是中國公民」為題,發表致柬台胞公開信,指維護台胞合法權益是中國駐外使領館職責所在,從來都是一視同仁、予以重視。 信中又指祖國永遠是大家的堅強後盾,將一如既往,依法依規,向包括台胞在內的所有在柬中國公民,提供及時高效的領事保護服務。 使館提供參考資料: 柬埔寨報警電話:117 柬埔寨警察總署外國人求助熱線:0312012345、0316012345 中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國駐柬埔寨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023210206;諮詢郵箱:lingbao_khm@sina.com 中國駐柬埔寨使館駐暹粒領事辦公室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078946178 中國駐柬埔寨使館駐西哈努克領事辦公室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061983749
- i-Cable
- 2022年08月21日
北海道神社附近噴水柱變「景點」 專家料涉天然氣洩漏
【有線新聞】日本北海道一間神社附近近日突然噴出巨大水柱,吸引遊客觀賞,但附近居民感到困擾,專家推斷水柱可能涉及天然氣洩漏。 這條約30米高的水柱,本月8日起在北海道長萬部町一間神社附近地下噴出,吸引不少遊客觀賞。不過人流急增導致交通擠塞,地方官員要增設停車位,附近居民更因此奇觀無法入睡,長萬部町居民:「水柱的聲音很煩人,希望它盡快停止。」 水柱噴出的水夾雜沙石,水霧隨風到處灑,亦令居民感到困擾,長萬部町居民:「看看我的汽車,我今早才剛把它洗乾淨,而且我的衣服無法晾乾。」 有專家指出水柱噴發地點,以前曾開採天然氣,懷疑天然氣從地底連帶地下水噴出,呼籲附近民眾勿使用明火。
- i-Cable
- 2022年08月21日
烏克蘭批俄軍攻擊第二大核電廠附近城鎮
【有線新聞】烏克蘭批評俄軍攻擊全國第二大核電廠附近城鎮,十多人受傷,加劇核災難危機。俄羅斯指在克里米亞黑海艦隊總部受無人機襲擊,無人傷亡。 繼南部扎波羅熱核電廠早前受炮轟,位於尼古拉耶夫全國第二大「南烏克蘭核電廠」30公里外一個城鎮亦受襲,多幢住宅嚴重損毀,十多名平民受傷。烏克蘭指控是俄軍發射導彈攻擊,國家核電公司批評是核恐怖主義行徑,導彈有可能瞄準核電廠,稱俄軍早在3月已欲攻佔此處。 周三將是烏克蘭獨立日,總統澤連斯基警告當天俄方可能有所行動,呼籲民眾警惕絕不能讓俄羅斯散播恐懼,俄軍的佔領只是一時,烏克蘭必須強大足以抵抗任何敵人的挑釁,要佔領者為其襲擊和恐怖行徑負責。 至於克里米亞再度受襲,網上片段見到,俄羅斯黑海艦隊在當地的總部周六冒出大量黑煙,俄方指總部遭到無人機襲擊、無人傷亡,防空系統擊落上空另一架無人機。 俄羅斯國防部又聲稱上月底在扎波羅熱一帶執勤的士兵有人出現中毒病徵,在軍方醫院化驗後,體內發現B型肉毒桿菌毒素,指控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烏克蘭內政部質疑是俄軍士兵食用過期罐頭所致,稱很多俄軍士兵在戰事初期已抱怨食糧過期,進食處理不當或受污染的罐頭會引致肉毒桿菌中毒
- i-Cable
- 2022年08月21日
柬埔寨官員會見聯合國代表團 稱將打擊人口販運
【有線新聞】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省長會見聯合國代表團,談及當地人權、執法及人口販運等情況。 西哈努克省省長郭宗朗周五會見代表團時表示,柬埔寨公民曾遭到販賣,因此不希望這種痛苦再次發生,當局不會迴避責任、將打擊一切犯罪,歡迎有關方面和大使館合作找出犯罪根源,以便更有效打擊,又指當地實際情況與一些媒體報道的不同。
- i-Cable
- 2022年08月20日
俄指驗出肉毒桿菌毒素質疑烏使用化武
【有線新聞】俄羅斯國防部聲稱在士兵身上驗出有機毒素,質疑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 俄方指一群士兵上月底在扎波羅熱一帶執勤,有人出現中毒病徵,轉送戰地醫院治理,化驗後確認體內有人為製造的B型有機肉毒桿菌毒素;又指俄方控制赫爾松地區的臨時地方首長早前亦中毒,懷疑他受軍用級化武攻擊,打算把相關資料交由聯合國合作機構禁止化武組織跟進。
- i-Cable
- 2022年08月20日
據報習近平要求拜登出手阻佩洛西訪台被拒
【有線新聞】據報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要求美國總統拜登阻止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但遭拒絕。 華盛頓郵報引述白宮官員指,中美元首上月通話時,習近平要求拜登設法阻止佩洛西訪台。但拜登指恕難從命,認為佩洛西與其他國會議員,可自行決定外訪,警告中方不應挑釁和脅迫。 佩洛西當時表明,除非拜登直接要求她不要訪台或者台方撤回邀請,才會重新考慮。
- i-Cable
- 2022年08月20日
NASA選定月球南極13處供載人登月降落
【有線新聞】美國正推進新一代的探月任務,計劃於2025年載人登陸月球,太空總署選定了13個地點,集中在月球南極一帶。 人類相隔半世紀後快將再次登陸月球,太空總署的阿提密斯計劃已步入升空任務階段,計劃今月底先執行一次不載人探索任務,測試整套系統及獵戶座飛船,預計2025年的阿提密斯-3任務將載人登陸月球。 登陸前的準備包括篩選降落地點,太空總署公布已有13個潛在目標,包括福斯蒂尼隕石坑邊緣A、沙克爾頓隕石坑附近的山頂,還有萊布尼茲環形山的Beta平原等。它們都鄰近月球南極,部分是長年受陽光照射,附近亦有長年背光的地點,亦即過去甚少探索的部分。 挑選這些地點,既考慮到降落登陸的安全性,包括是否平坦、容易傳輸訊號,還有日照情況等,配合約6天半的任務需求,亦顧及科研價值。另外亦涉及月球資源探索開發及歷史、地質研究的因素,包括水冰的含量及狀態。 至於暫時選擇多於一個地點的原因,是可配合不同的發射窗口,將與科學、工程專家等詳細商討,再作最終決定,太空總署亦不排除會再增加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