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英國護士工會要求加薪19%發動歷史性大罷工
【有線新聞】英國國民保健署的護士,發動公營醫療史上最大規模罷工,估計多達十萬人參與,稱要爭取公平薪酬待遇。政府則說負擔不起工會要求的加薪幅度。 示威者高叫口號:「我們想要甚麼?」「 公平薪酬待遇」「何時要?」「 昨天」 全國各地都有護士響應工會號召罷工及上街示威,有司機駛過時亦響號示意支持。 在罷工的12小時期間,護士仍會按法定要求繼續維持生命必需的醫療照顧,包括化療及洗腎等,受最大影響的可能是預約手術服務。 全國最大護士工會皇家護理學院,一直要求加薪19%,以追上通脹,但願意談判較低的水平。政府則拒絕,指此目標並不實際,又指今年已讓大部分護士加薪4.8%,低層的更可加薪逾9%。 工會又批評衛生大臣柏健熙,拒絕談判薪酬問題,擺出一副「好戰」姿態,又計劃如沒有突破,下周一再罷工。柏健熙早前則指,不會有人因罷工得益,尤其是病人。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美國報告指情報機構錯失就疫情刺探中國官員機會
【有線新聞】美國國會公開情報報告,指情報機構錯失在疫情早期刺探中國衛生官員的機會;共和黨另外公開報告的總結,質疑情報機構淡化病毒與生物武器的關聯。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指,美國的間諜衛星可拍攝武漢醫院附近的不尋常活動,可截取中國官員的電話及電郵通訊,亦可以用超級電腦分析社交媒體及公開訊息,但結果都未能成功利用這些工具去掌握疫情。 報告由委員會的民主黨成員主導,同時提到特朗普時代的官員曾批評情報機構掉以輕心,對疫情掌握不準確,但報告認為實情是情報機構早已警告特朗普政府,疫情快將爆發。 報告未有深入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可能在實驗室由動物傳染人的問題,但提到現屆政府的看法不變。根據早前已公開的情報評估,其中1項有中級可信度的評估認為病毒在實驗室相關事件中感染人類,另外4項低級可信度評估則認為病毒是自然出現。 共和黨成員另行公開了少數派報告總結,質疑情報機構作出誤導性刪減,淡化疫情與中國生物武器計劃相關的可能性。
- i-Cable
- 2022年12月16日
美稱來港人員能全面審閱中概股審計底稿
【有線新聞】美國證交會旗下的委員會稱,派員來港審閱審計底稿的工作順利,已全面審閱相關中概股公司。 上市企業會計監督委員會投票撤回之前的決定,逾200間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不再列為無法審閱或全面調查,即暫時可避免在美國除牌。但委員會同時警告,他們隨時可以重新評估,一旦發現內地當局阻撓或不合作,可即時再作決定。 委員會又指美方逾30人今年9至11月,已在香港即場覆核了數千頁文件,並向相關人士錄取證詞;又感謝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及駐港總領事館確保人員安全。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加拿大研海底機械人開採金屬 保護海床生態 最快2026年投入應用
【有線新聞】海底蘊藏大量金屬資源,但用一般方法開採,難免破壞海底生態。 加拿大有初創企業,設計了這款海底開採機械人,用人工智能配合機械手,將生態破壞減至最低。 綠色科技尤其各種新型電池,需要用到各種金屬,當陸地的資源開始見底,海洋就是未來的希望。海洋蘊藏豐富的礦物資源,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水深4千至6千米的海床表面,像一顆顆黑色的馬鈴薯,其實是海底火山噴發物冷卻而成,裏面有各種金屬離子,所以稱為金屬結核。雖然只是散布海床、不需挖掘,但用類似海底吸塵機的方式,將金屬結核及海床表層一齊吸走,等同摧毀海床生態。 但機械開採未必要粗暴,加拿大一間初創企業研發了這種開採機械人,不會貼著海床、而是懸浮在上面,以大量機械爪小心翼翼夾起金屬結核,機械人有鏡頭拍攝海底,靠人工智能辨識金屬結核,如果有海洋生物依附在表面,機械爪甚至會自動避開,盡可能保存海床生態。 廠方已經組裝試驗機,在海底實際測試,證明人工智能可以認出金屬結核,將有價值的礦物帶上水面。如果獲聯合國監管部門批准,最快2026年正式投入應用。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伊朗被撤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資格
【有線新聞】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撤銷伊朗在婦女地位委員會的成員資格。 撤銷資格的決議案由美國提出,指伊朗鎮壓反政府示威,削弱和打壓女性權利。理事會54個成員國,以29票贊成、8票反對、16票棄權下通過,即時將今年才加入的伊朗逐出婦女地位委員會,伊朗予以譴責。 當地22歲女子阿米尼,違反頭巾令被道德警察拘捕後死亡,觸發全國示威,不少婦女參與。德黑蘭政府被指暴力鎮壓,造成多人死傷。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美國波士頓|中國留學生涉恐嚇、滋擾被控跟蹤罪
【有線新聞】美國聯邦調查局拘捕一名在波士頓的中國留學生,涉嫌恐嚇和滋擾一名來自內地的美國公民,被控一項跟蹤罪。遭恐嚇的事主曾張貼單張,聲援中國民主自由。 懷疑涉案的男子譯音姓吳,是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的中國留學生,被指恐嚇和滋擾一名來自內地的美國公民。周三遭聯邦調查局拘捕,被控一項跟蹤罪,最高刑罰可判監5年。獲釋後被監督3年,並罰款25萬美元。 控罪書指事件導火線,與這張聲援中國民主活動單張有關,貼於音樂學院一帶,寫上中國人想要自由、民主等。 25歲姓吳男子被指於10月中,發現同校來自內地的美國公民張貼並拍攝單張放上網後,便連日透過微信、電郵和Instagram,恐嚇該同學:威脅斬掉對方的手,更聲稱通報中國公安,讓當局「問候」事主居在內地的家人。被告亦四周打聽對方住處。又公開其電郵地址,希望對方被其他網民辱罵。 檢察官重申,言論自由是美國的憲法權利。司法部會不惜一切,捍衛言論自由和政治表達的權利,不會容忍任何人威脅和平表達意見的人。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美國南部多個州份遭龍捲風吹襲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嚴重冬季風暴席捲全美多個地區,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受龍捲風吹襲,最少三人死亡,多人受傷。鄰近州分包括密西西比,亦受風暴威脅,預料惡劣天氣仍會持續。 在路易斯安那州,住了約300人的基斯維爾鎮,多間房屋變成廢墟,碎片混雜樹枝散落一地,可以想像龍捲風的威力有多大。 當地一對母子的房屋被夷為平地,兩人失蹤數小時後,屍體分別在住所幾百米外及對面街尋獲,另有多人受傷。 相隔約145公里的另一小鎮法默維爾亦災情嚴峻,多個居民無家可歸。 路易斯安那州周二起有龍捲風,除了民居,亦有醫療中心損毀嚴重。部分政府辦公室及大學被迫關閉,州長頒布緊急狀態。 受風暴影響,路易斯安那及密西西比州,一度多達五萬戶沒有電力供應。 路易斯安那有康樂中心,開放予有需要居民臨時容身。有義工準備食物、飲品、禦寒衣物及洗漱用品等物資。 除了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得州均有龍捲風吹襲。氣象部門預計,美國南部天氣持續惡劣,警告墨西哥灣沿岸仍可能有更猛烈的風暴。 冬季風暴影響美國多個地區,中部和北部有大雪和凍雨。在中西部的北達科他州,部分山區積雪近60厘米深。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曼市總領館衝突 英:中方應要求召回外交官 華:只是正常輪換
【有線新聞】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衝突,英國外相祁湛明指中方已召回涉事的總領事及職員;中方回應指總領事任期屆滿,是正常人員輪換,堅決反對祁湛明歪曲事實。 英國外相祁湛明稱警方調查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館衝突後,要求涉事總領事鄭曦原和職員周三前放棄外交豁免權,接受警方盤問,中方最終在限期前召回6人。 英國外相祁湛明:「應我們的要求,中國政府現已召回這些在英國的官員,包括總領事本人在內。這表明我們對法治的堅持,以及對這些事件的嚴肅態度已經產生效果。 」祁湛明對中方決定表示失望,強調英方會繼續堅持法治。 中國駐英使館發言人回應稱,駐曼徹斯特總領事任期已滿,不久前已奉調回國,是中方正常人員輪換,稱「強烈不滿,堅決反對;祁湛明發表不負責任評論,歪曲事實、顛倒黑白」。駐英領事館稱十月針對總領館的暴力滋擾事件,是非曲直十分清楚,是反華勢力蓄意策劃,非法衝闖館舍、襲擊人員,嚴重損害中方總領館及其人員的安全與尊嚴;批評英國政府包庇反華分子,把矛頭指向受襲中方人員,無視公理和法治,中方完全不能接受,已就此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強調英方必須清楚外交基於對等,任何侵犯中方利益的行徑都必將遭到中方有力反擊。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秘魯全國進入緊急狀態30天取締行動及集會自由
【有線新聞】秘魯連日示威動盪,政府頒布全國緊急狀態,為期30日,取締民眾行動及集會自由。被控叛亂及密謀政變的前總統卡斯蒂略出席撤銷拘留聆訊前,被判繼續扣押候審。 大批支持者周三聚集在首都利馬,前總統卡斯蒂略被關押的警察總部外,要求當局釋放他,期間與警察對峙。卡斯蒂略的家人亦在場守候,稱不被允許進入大樓內,沒有他的消息,只想知發生甚麼事。 被控叛亂、密謀政變的卡斯蒂略原定關押7天至周三,但檢方尋求審前拘留18個月,最高法院周四聆訊,卡斯蒂略要繼續扣押。國防部長奧塔羅拉隨後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30天。 卡斯蒂略被罷免觸發全國過去一周連場示威,演變成警民衝突並釀成傷亡,國際特赦組織稱他們均死於槍傷。當局頒布緊急狀態後,禁止全國出行及集會自由,並授權警察在未經許可或司法命令下搜查民眾住所,不排除晚上實施宵禁,強調警方會確保所有國民安全和福祉。 總統博魯阿爾特早前讓步指提早大選至2024年4月,但未能平息民憤後,她提出進一步提早於明年12月大選。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拜登宣布與非洲聯盟達成加強貿易協議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宣布與非洲聯盟達成協議,加強美國與非洲貿易關係。 拜登在華盛頓出席美非領導人商業論壇,稱美國全力押注非洲的未來。當非洲成功時,美國及全世界都會成功。宣布美國與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達成的一項新協議,將使美國公司能夠接觸到13億人口和價值3.4萬億美元市場,包括擴大非洲的互聯網接連,促進經濟增長。 他之後在白宮會見明年參加大選的非洲領導人,討論選舉和民主原則。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麻省理工研納米太陽能薄膜 可用於任何物件表面 較傳統太陽能板更薄更輕
【有線新聞】美國麻省理工的學者發明了一種太陽能薄膜,比傳統太陽能板更輕更薄,除了降低安裝成本,也可以貼在任何物件表面,變成流動太陽能板。 它比一張紙更薄,但它是如假包換的太陽能板,有光線照射就會產生電力。麻省理工最新發明的超薄太陽能板,或者應該叫太陽能薄膜,比人類頭髮直徑更薄,原理是利用一種新工藝,先將吸收太陽能的納米材料造成打印墨水,印於有彈性的聚乙烯薄膜,再以絲網印刷鍍上電極及電路。 功能和傳統太陽能板看齊,但重量輕得多,有18分之1的重量已經擁有同樣的發電效能。舉例如果要以傳統太陽能板鋪滿這類屋頂,重量多達400公斤,但轉用太陽能薄膜,只重20公斤。不只對建築物負荷減少,運輸及安裝成本也大幅降低。 但這麼薄會否不耐用?學者將薄膜反覆捲曲500次,發電能力仍然維持在九成以上。輕及薄特質亦令到這種薄膜可以用於平時難以使用太陽能板的地方,例如帆船的帆及帳幕的表面,將來基本上大部分物件也可以利用薄膜來收集太陽能,尤其在天災時用來應急,提供臨時電力。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日媒:外相林芳正計劃本月底訪華
【有線新聞】日本外相林芳正據報計劃今月下旬訪華。 日本放送協會報道,預料林芳正向外長王毅表達日方期望與中方保持溝通,構建具建設性及穩定的日中關係,尤其兩國近年因尖閣諸島、即中方稱的釣魚島主權爭議而關係轉差,預料兩人亦討論加強兩國民間交流的措施。 如果成行,將是時隔3年再有日本外相訪華。